摄影漫画

摄影漫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赵家华 著
图书标签:
  • 摄影
  • 漫画
  • 绘画
  • 技巧
  • 入门
  • 教程
  • 创作
  • 数码
  • 后期
  • 艺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夜语笙箫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2056220
商品编码:29971424350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8-10-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摄影漫画

定价:88.00元

作者:赵家华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0-01

ISBN:9787222056220

字数:

页码:10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开

商品重量:0.4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摄影漫画》收录了作者两年多来研创的部分作品,包括《牛年大吉》《柔美乐章》《蓝色之梦》《龙舟竞渡》《航天归来》等。“摄影漫画”既是摄影作品,但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照片”;既是画,但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画”。比起照片来她完全没有“复制”的特征;比起画来,又没有挥毫泼墨的故意。出人意料的构图效果、色彩效果,广泛而漫无边际的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以及每幅作品的少数不可重复性,成了她区别于其他传统艺术形式的基本的特征。 创作“摄影漫画”跟创作传统的摄影作品一样,都是借助相机一次成“画”;但是其成“画”过程却不同于创作传统的摄影作品。传统摄影作品的创作过程是“从真实到真实”的“复制”;创作“摄影漫画”的过程则是“从真实到虚幻再到真实”。换句话说,传统的摄影作品是对现实的真实复制,而“摄影漫画”作品则是一种真正的创造。

目录


篇 漫画世界
1.《牛年大吉》
2.《小鼠当家》
3.《群羊图》
4.《灿烂的花束》
5.《鼠年吉祥》
6.《事事如意》
7.《六六大顺》

第二篇 奇异色彩
8.《毛线店》
9.《爱心》
10.《柔美乐章》
11.《金钩图》
12.《翠之韵》
13.《梦幻色彩》
14.《紫气东来》
15.《绿韵轻纱》
16.《高原本色》
17.《水母》
18.《蓝色之梦》

第三篇 奥运礼赞
19.《冠军聚会》
20.《滑雪场上》
21.《拔河者》
22.《摔》
23.《龙舟竞渡》
24.《乘风破浪》
25.《奔跑》

第四篇 生活乐章
26.《佛缘》
27.《狂想家》
28.《二人转》
29.《草裙舞》
30.《雪人》
31.《上学路上》
32.《娶亲归去》
33.《骑手》
34.《》

第五篇 歌唱祖国
35.《航天归来》
36.《军魂一》
37.《军魂二》
38.《绿色之城》
39.《金屋呈祥》
40.《管弦乐队》
41.《紫荆花开》
42.《礼花》
43.《旭日东升》

第六篇 神奇卡通
44.《琴》
45.《鞋业》
46.《两个吧柜》
47.《与毕加索对话》
48.《昔日双子峰》
49.《初出炼炉》
50.《太空使者》

第七篇 国画风采
51.《瑞云图》
52.《小草神韵》
53.《朝阳映雪》
54.《湖光山色》
55.《竹韵》
56.《一枝独秀》
57.《郊外夜色》

第八篇 跳跃韵律
58.《夜里高楼》
59.《老剧场》
60.《都市之夜》
61.《梦幻都市》
62.《九寨流泉一》
63.《九寨流泉二》
64.《春韵》

第九篇 多彩油画
65.《恒河码头》
66.《古堡幽梦》
67.《秋》
68.《神父》
69.《罗马印象》
70.《黄河奔流》
71.《欧式别墅》
72.《神韵》
73.《路》

第十篇 时尚未来
74.《青云山》
75.《时尚》
76.《日月同辉》
77.《爱之纱》
78.《红烛情深》
79.《天上楼宇》
80.《顺江竹排》

作者介绍


赵家华,男,汉族,1958年10月生于云南省保山市的侨乡腾冲县,云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长期从事文化管理工作,业余坚持文化理论研究、歌词创作、书法创作、摄影创作和艺术品鉴赏与收藏。曾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记个人二等功一次,被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工作者”称号,享受省部级劳模待遇。现任云南省保山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音乐文学会会员,云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高黎贡山书画院院长。2006年5月16日发明并开始全力研究“摄影漫画”,2007年12月16日在云南省版权局完成了首批作品登记,2008年1月开始在互联网和《中国文化报》等媒体宣传介绍“摄影漫画”,引起广泛关注和好评。

文摘


序言



书籍名称:光影炼金术:现代摄影的创作与解析 简介: 《光影炼金术:现代摄影的创作与解析》 是一本深入探讨当代摄影艺术理论、技术实践与个人视觉叙事构建的权威著作。本书旨在为摄影爱好者、专业人士以及视觉艺术学生提供一套系统、前沿的学习框架,超越基础的曝光和构图技巧,直击影像背后的哲学思考与创新方法。 全书结构严谨,内容涵盖了从历史脉络梳理到未来技术展望的广阔领域,重点聚焦于如何利用手中的工具——无论是传统的胶片设备还是尖端的数字技术——去捕捉、解构和重塑我们所感知的世界。 --- 第一部分:视角的重塑与摄影本体论的探索 本部分是全书的理论基石,旨在挑战读者对于“观看”和“记录”的固有观念。 第一章:从再现到阐释:摄影的哲学蜕变 本章追溯了摄影诞生之初的记录性本质,并详细分析了二十世纪以来,诸如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罗伯特·卡帕的“战地纪实”与安迪·沃霍尔的“机械复制”等关键流派如何一步步将摄影从单纯的纪实工具提升为独立的艺术媒介。重点探讨了符号学理论在解读图像中的应用,特别是“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张力,如何影响观众对作品的理解。我们深入讨论了“真实性”在数字时代面临的挑战,以及后现代语境下,摄影师作为叙事者的角色转变。 第二章:光线、时间与物质性的对话 摄影的本质是捕捉光线在特定时间点与物质世界的交互。本章超越了曝光三角的基础教学,着重分析了不同光源的“质地”——硬光、柔光、散射光、定向光——如何塑造物体的形态、情绪和象征意义。我们研究了长曝光和高速快门在时间维度上的压缩与拉伸如何制造出超越人眼瞬间感知的“超真实”体验。此外,还探讨了不同介质(如不同类型相纸、胶片颗粒、高分辨率传感器)对最终影像“物质感”的影响,及其在策展和展示中的重要性。 第三章:构图的“非规范”指南:空间、节奏与留白 摒弃了传统的“三分法”的机械应用,本章深入研究了动态平衡、视觉重量分配以及负空间(留白)在构建视觉叙事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分析日本美学中的“间”(Ma)概念、东方山水画的布局逻辑,以及现代主义设计中的网格系统,我们揭示了如何通过有意识地打破或强化既有结构,引导观众的目光路径,并在画面中创造出心理上的张力或宁静感。特别强调了视角选择(高角度、低角度、平视)如何直接影响观众对主体的情感代入和权力感知。 --- 第二部分:技术革新与创作手法的实验 本部分聚焦于当代摄影师如何驾驭复杂的技术工具,将其转化为个性化的创作语言。 第四章:超越“所见”:后期处理的艺术性重构 本章将后期处理定位为创作过程的第二个“曝光”阶段,而非简单的瑕疵修正。详细剖析了色彩科学(色彩空间、色域、色彩管理)在高保真再现中的应用,同时,重点探讨了“非破坏性编辑”哲学下的图像调性构建。我们通过案例分析了诸如高动态范围(HDR)的艺术化处理、局部调整的精确控制,以及模拟经典化学冲洗效果的技术路径。核心内容在于如何运用后期手段,实现从“客观记录”到“主观表达”的精准转换,包括如何通过锐度、对比度和蒙版的介入,塑造画面的情绪焦点。 第五章:多重曝光与叠加叙事:复杂性的表达 本章探索了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在单幅画面中叠加多个时空切片,创造出多层次的叙事结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数码合成中的图层管理、摄影蒙太奇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利用现场光线在一次拍摄中实现多重曝光的“纯粹”叠加。重点分析了这种技术如何有效地表达记忆的碎片化、潜意识的流动以及时间的主观体验。 第六章:摄影的延伸:图像与新媒体的交汇 随着技术边界的模糊,本章考察了摄影在三维空间、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中的新角色。我们探讨了“全景摄影”作为一种沉浸式叙事工具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3D扫描和摄影测量技术,将平面图像转化为可交互的数字实体。对于希望拓展创作边界的摄影师而言,本章提供了将静态图像融入动态装置艺术和交互媒体项目的前沿思路。 --- 第三部分:从个人视觉到策展实践 本书的最后部分引导读者思考作品的语境化和展示策略。 第七章:构建你的视觉语言:系列作品的连贯性 单张精彩的照片往往是孤立的,而系列作品则构建了主题深度。本章详细阐述了如何从海量素材中提炼出核心的视觉母题(motif),如何确保不同场景或不同时期的作品在影调、节奏或情感上保持内在的对话。我们提供了构建“叙事弧线”的方法论,指导读者完成一个具有完整开端、发展和高潮的视觉项目。 第八章:展览的语境化:空间、装裱与观众体验 影像的最终呈现方式极大地影响其接受度。本章深入讨论了不同的装裱技术(从无框悬挂到经典画框)如何改变作品的正式感和距离感。关于展览空间的设计,我们分析了墙面颜色、照明角度、作品间距(呼吸空间)对观众心理的影响。此外,还讨论了如何撰写高质量的展览陈述(Artist Statement)与作品说明,确保视觉语言能够被清晰有效地传达。 第九章:摄影师的职业伦理与知识产权保护 在版权日益复杂的今天,理解图像的使用权至关重要。本章涵盖了从作品授权、商业使用许可到数字水印和元数据保护的实用知识。同时,探讨了在纪实和新闻摄影中,摄影师应如何平衡创作自由与对被摄者的尊重,维护作品的伦理高地。 --- 总结: 《光影炼金术》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份邀请函,邀请每一位读者进入一个对光、时间、物质和概念进行深度思辨的领域。它相信,最强大的相机不是手中的设备,而是那双经过训练、能够洞察世界本质的眼睛。通过对历史的继承与对新技术的掌握,读者将能够真正实现“光影炼金术”的最终目标:将无形的情感与思想,凝固成具有永恒力量的视觉作品。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入手了一本名为《摄影漫画》的书,这本读物真是出乎意料地吸引人。我本以为这会是一本轻松的读物,没想到它在趣味性之余,还蕴含了相当丰富的知识。书中描绘的场景和人物,运用了大量夸张而又富有表现力的漫画手法,使得那些原本可能令人望而生畏的摄影概念,变得生动形象,仿佛一幕幕精彩的短剧在我眼前上演。 在关于构图的部分,作者通过几幅不同场景的漫画,比如一个人物站在画面中心,或者人物被放置在黄金分割点上,来展示不同的视觉效果。这比枯燥的几何图形讲解要直观得多。我之前一直对“三分法”的概念有些模糊,但看了书里几个生动的漫画例子后,豁然开朗,立刻明白了如何运用它来提升画面的平衡感和吸引力。 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用光”的讲解。它并没有直接给出各种光线的定义和参数,而是通过一个发生在雨天街头的场景,描绘了不同光线下人物和景物的微妙变化。比如,直射的光线如何勾勒出清晰的轮廓,漫射的光线又如何带来柔和的过渡。这些画面感极强的描绘,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光线在摄影中的魔力,也激发了我去观察和体会生活中各种光线的欲望。 此外,这本书还巧妙地融入了一些关于摄影师的“心理活动”描写。比如,在拍摄一个表情复杂的模特时,漫画中将摄影师内心的挣扎、对焦点的犹豫、以及最终按下快门时的果断,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内心戏”的描绘,让我觉得摄影师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艺术家,而是和我一样,在创作过程中会思考、会感受的普通人。 总的来说,《摄影漫画》这本书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将摄影这门看似复杂的技艺,变得平易近人。它不仅传授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它点燃了我对摄影的热情,让我开始思考如何用更富有创意的方式去观察和记录世界。这本书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全新的视角和创作灵感。

评分

我最近在读一本叫做《摄影漫画》的书,这本书真的太有趣了!我一直对摄影很感兴趣,但总觉得那些专业的书籍讲的东西太枯燥了,读不下去。这本书就不一样了,它用漫画的形式,把摄影的各种知识点都讲得活灵活现,一点都不让人觉得乏味。 书中的每一个小故事都很有创意。比如,在讲到“快门速度”的时候,作者画了一个运动员比赛的场景。慢快门下,运动员的身影变得模糊而富有动感,仿佛在飞速奔跑;而高速快门则将运动员跳跃的瞬间定格,每一个肌肉的线条都清晰可见。这种直观的对比,让我一下就明白了快门速度在捕捉动态画面中的重要性,也让我开始思考,我想要记录的是运动的轨迹,还是精彩的瞬间。 另外,关于“色彩搭配”的部分,也让我大开眼界。书中用了一个色彩理论的漫画,将冷暖色调、对比色、互补色等等都用非常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比如,用鲜艳的红色与沉静的蓝色搭配,就能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用相近的绿色和蓝色搭配,则能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氛围。这让我开始意识到,色彩不仅仅是眼睛看到的颜色,更是一种能够影响情绪的语言。 这本书还用漫画的形式,讲解了摄影师在户外拍摄时,如何应对各种复杂的光线条件。比如,在强烈的阳光下,如何利用反光板来补充阴影处的细节;在昏暗的光线下,又如何通过调整iso来保证画面的亮度。这些实用的技巧,通过漫画中的人物互动和情景展现,让我觉得非常容易理解和记忆。 最令我喜欢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技术性的讲解,还融入了很多关于摄影师的心路历程。漫画中的人物会分享他们拍摄过程中的困惑、喜悦,以及他们对美的感悟。这让我觉得,摄影不仅仅是一项技能,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用镜头去记录和表达世界的方式。 总的来说,《摄影漫画》这本书以其独特的漫画风格,将摄影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它不仅教会了我摄影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它点燃了我对摄影的热情,让我想要拿起相机,去捕捉生活中的每一个精彩瞬间。

评分

最近迷上了一本叫做《摄影漫画》的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对摄影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理论知识枯燥乏味,难以消化。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对摄影学习的看法。它以漫画的形式,将复杂的摄影原理和技巧生动形象地展现在我面前,就像是在看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书中的画面色彩鲜艳,线条流畅,人物表情夸张而又不失细节,完全抓住了摄影中那些关键性的瞬间和情感。比如,在讲解景深的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小女孩追逐蝴蝶的场景,蝴蝶在焦点上清晰可见,而背景却模糊成一片梦幻的色彩,一下子就让我明白了景深在画面构图中的重要作用。又比如,在讲到光线时,书里用了一个日落时分的海边场景,金色的阳光洒在沙滩上,海浪泛着细碎的光芒,人物的剪影也充满了诗意,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光线如何塑造氛围和情感。 更令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因为形式的改变而牺牲内容的深度。它涵盖了从最基础的曝光、白平衡,到更进阶的构图、用光,再到后期处理的技巧,几乎无所不包。而且,书中每一个知识点都通过一个具体的小故事或情境来呈现,让我不仅学会了“是什么”,更理解了“为什么”和“怎么用”。它不像我以前读过的那些摄影教材,死板地堆砌术语,而是真正地将摄影变成了一种有趣而富有创造性的体验。 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决定性瞬间”的解读。作者用一个街头摄影的场景,捕捉到一个孩子在跳跃的瞬间,所有的元素都恰到好处地组合在一起,画面充满了动感和故事性。这让我意识到,摄影不仅仅是按下快门,更是一种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敏锐观察和捕捉。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摄影师,带着我一步步走进摄影的世界,让我看到了原来摄影可以如此生动有趣,如此触手可及。 它让我对摄影的理解从“技术”层面,上升到了“艺术”层面。我开始不再仅仅关注相机的参数,而是更多地思考如何用镜头去讲述一个故事,如何用光影去表达一种情感。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摄影艺术的大门,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拿起相机,去实践书中所学,去捕捉属于自己的“决定性瞬间”。

评分

最近我翻阅了一本名为《摄影漫画》的书,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我一直对摄影有着莫名的好感,但总觉得它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难以入门。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的想法。它以漫画的形式,将复杂的摄影概念变得如同读漫画故事一样有趣。 书中对“曝光”的讲解,我印象特别深刻。作者通过一个探险家在不同光线条件下拍摄珍稀动物的场景,来描绘过曝、欠曝以及正常曝光的效果。在过曝的画面里,动物的细节消失在刺眼的阳光中;在欠曝的画面里,动物的轮廓模糊不清,像是隐藏在黑暗里。而正常的曝光,则将动物的每一个毛发,甚至是眼神中的光芒,都清晰地呈现出来。这种对比强烈而又生动的描绘,让我瞬间领悟了曝光的重要性。 另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部分是关于“虚实结合”的构图技巧。书中描绘了一个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巧妙地将画面中的实景与想象中的元素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这让我联想到摄影,原来摄影师也可以通过虚实的处理,来增强画面的空间感和故事性。比如,将前景的模糊元素作为画面的引导,将主体置于清晰的背景中,或者反之,都能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 这本书还特别强调了“情绪”在摄影中的作用。书中描绘了一个摄影师在拍摄人物肖像时,如何通过与被摄者交流,捕捉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并将这种情绪通过画面传达出来。这让我意识到,摄影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一本好的摄影作品,能够触动观者的内心,引起共鸣。 《摄影漫画》这本书,就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用最生动有趣的方式,将摄影这门艺术变得触手可及。它让我从一个对摄影感到畏惧的门外汉,变成了一个充满好奇和实践欲望的摄影爱好者。这本书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对生活和艺术的全新感悟。

评分

我最近在阅读一本叫做《摄影漫画》的书,这本书简直就是一股清流。我一直对摄影抱有浓厚兴趣,但市面上大部分摄影书籍都过于学术化,读起来很费劲。这本书却采用了漫画的形式,这一点就非常吸引我。它将摄影的各种理论和技巧,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形象的人物对话,展现在读者面前,让我在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摄影的奥秘。 书中的每一页都充满了视觉冲击力。作者笔下的人物造型独特,表情丰富,尤其是他们在谈论摄影时的那种神态,仿佛真的能感受到他们对摄影的热爱和钻研。比如,在讲解“景深”的时候,书中画了一个在咖啡馆里拍摄的场景,人物的脸部清晰锐利,而身后的咖啡杯和书架则被柔和地虚化,形成了一种温馨而富有层次感的画面。这种直观的视觉呈现,比任何文字解释都来得更有效。 另外,这本书在介绍“白平衡”的概念时,用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比喻。它将不同光源下的色彩偏差,比作是人们在不同颜色的灯光下看到的物体颜色不一样,然后通过调整“白平衡”来“校正”这种颜色失真,就像给眼睛戴上了一副“滤镜”。这个生动的比喻,让我瞬间理解了这个拗口的术语。 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因为形式的轻松而牺牲内容的严谨性。它在讲解每一个摄影技巧时,都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操作指导和应用场景。比如,在介绍“黄金分割点”的构图法则时,书中不仅画出了示意图,还提供了几幅实际拍摄的照片,展示了如何将主体放置在黄金分割点上,从而获得更具视觉吸引力的画面。 这本书也让我看到了摄影师在创作过程中的思考方式。书中穿插了一些摄影师的“内心独白”,比如他们如何观察光线、如何捕捉人物的情绪、如何通过构图来引导观众的视线等等。这些细节让我觉得,摄影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总而言之,《摄影漫画》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对摄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不仅是一本技术教程,更是一本激发创作灵感的艺术读物,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拿起相机,去实践书中所学,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