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大学摄影教程(第2版)
定价:49.00元
作者:陈勤 朱晓军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11541603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陈勤老师多次荣获教育部颁发的教材大奖,出版过多本摄影教材,具备丰富的经验和行业影响力;2.本书采用多幅摄影专家的名作和经典的摄影作品为例,结合摄影理论进行生动讲解;3.本书结合新媒体,教授常用的后期修图技法,帮助读者提升后期编辑图片的能力。
内容提要
陈勤、朱晓军主编的《大学摄影教程》是高等学校摄影基础课程教材,专门针对艺术、理工、文史、政法等专业的学生素质教育所编写。 《大学摄影教程》由曾多次获得教育部教材大奖的陈勤老师和朱晓军老师主编,集中了当今数码摄影的*发展理论,并结合了摄影专业教学的实践成果。本书采用理论与实际结合、图片与文字对照的编写方式,具有通俗易懂、简便易行的优点,便于学生“学用结合、技艺兼修”的需要。本书内容主要包括摄影基础原理和方法、摄影器材知识、常用摄影技法技巧和主要应用类型等知识。 本书可作为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成人继续教育院校、职业学校的摄影课程教材,也可作为从事摄影摄像工作的专业人员和广大爱好者自学研究的培训教材和参考书。
目录
目录
chapter 01
光线——影像基础没有光,就没有摄影 013
光学与摄影用光术 014
摄影中重要的光学基础概念 016
向相机学习摄影 019
为什么看到的和拍下来的会不一样 019
曝光过度、曝光不足与正确的曝光 020
解读相机的测光系统 022
解读色温与白平衡 024
相机的反差与饱和度设定 026
后期处理的重要性 027
从哪里开始——数码相机的基础曝光技巧 029
适当的测光模式 曝光补偿 029
数码相机的曝光判断标准 030
各种拍摄情况的曝光补偿 032
摄影用光的3 条忠告 035
chapter 02
光与影——控制影调的艺术
光线的造型作用 043
软光与硬光 044
光线的硬度 046
硬光的表现力 048
直射光的质感和造型特点 050
直射光与投影硬调人物拍摄 056
软光的韵味 058
漫射光下的影调层次和曝光控制 060
漫射光——人像摄影师偏爱的光线 062
专业人工布光的奥秘 064
明暗—反差—影调 067
全影调与影调压缩 068
黑白影像:银盐与数码 070
高精度数码黑白影像的技术要点 072
高调与低调 074
高调——单纯的魅力 076
低调——强烈的影像语言 078
高反差激动人心的效果 080
控制反差的拍摄技巧 082
低反差传递平和沉静的情绪 084
光影游戏——训练自己的观察力 086
chapter 03
光与色——色彩表现的艺术
色彩基础 091
色彩与光线 092
三原色 092
纯色与复色 093
饱和度与明度 093
固有色与环境色 094
色彩倾向与色调 094
认识RGB 095
色彩空间与色域 095
数码相机的色彩设置 096
拍摄的色彩控制技巧 099
暖色调与冷色调 100
曝光改变色彩 102
位置、比例与饱和度 104
中性色的重要作用 106
色彩中的黑白影调关系 108
黑色——色彩中的稳定元素 110
逆向思维——巧用黑与白 112
色彩运用的关键经验 115
风格化的色彩 117
HDR——奇幻的数字化色彩 118
chapter 04
追逐光线——风光、户外用光技巧
一天中的光影变化 123
风光摄影师应对光线的三大法
作者介绍
陈 勤教授、国家一级摄影师、国家摄影技师高级考评员。主编教材:曾主编《国家职业摄影师资格培训教程(人像摄影)》等20 多套教材,其中《摄影基础(上、下)》获教育部广播电影电视类教指委2007“百部工程”一等奖,《摄影实践》获教育部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教指委2008“精品教材奖”,《数码摄影实用教程》获批国家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朱晓军副教授、国家二级摄影师、职业摄影师。主编教材:国家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数码摄影实用教程》《简明摄影词典》《大学摄影教程》《简明摄影摄像》等。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对摄影器材的讲解,可以说既专业又接地气,非常适合我这样的摄影爱好者。我之前总是在纠结于各种型号的相机和镜头,觉得拥有了顶级的设备就能拍出好照片。但《大学摄影教程(第2版)》让我明白,器材只是工具,关键在于使用者如何运用。书中详细讲解了不同类型镜头(广角、标准、长焦)的特性以及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比如广角镜头如何营造出空间的纵深感,长焦镜头又如何虚化背景突出主体。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景深控制”的阐述记忆犹新,通过对光圈、焦距和对焦距离的讲解,我学会了如何精准地控制景深,从而拍出主体清晰、背景虚化的“奶油般”的柔美效果。此外,书中还对闪光灯的使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最基础的内置闪光灯到外置离机闪,都进行了详细的解析,让我理解了如何利用人造光来克服光线不足,甚至创造出更具戏剧性的光影效果。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与其盲目追求昂贵的器材,不如先深入理解手中已有的设备,并不断学习和实践,这才是摄影进步的关键。
评分这本书在后期处理的技巧方面,可以说给我带来了颠覆性的认知。过去我对后期处理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美颜”和“调亮”的层面,总觉得过度依赖后期会削弱照片的真实性。然而,《大学摄影教程(第2版)》中的讲解,让我看到了后期处理的真正价值——它是对摄影师意图的升华,是弥补前期不足、强化画面主题的有力工具。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曝光、对比度、色彩平衡等参数来营造不同的氛围,比如如何通过调整色温和饱和度来表现温暖的夕阳,或者如何通过压暗画面和增加对比度来突出人物的神秘感。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黑白摄影的后期技巧”的讲解印象深刻,作者通过分步演示,让我学会了如何调整亮度、对比度和纹理,从而创作出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黑白作品。以前我总是觉得黑白摄影门槛很高,难以驾驭,但现在我发现,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黑白影像的魅力是无穷的。这本书让我明白,后期处理并非“作弊”,而是摄影创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让我的照片“活”起来,更能传达出我内心深处的感受。
评分在人像摄影的部分,《大学摄影教程(第2版)》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我一直觉得自己拍的人像作品总是有种“生硬”的感觉,人物缺乏神韵,画面也显得平淡。阅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拍摄人像远不止是把人拍清楚那么简单。书中对于“如何引导模特的情绪和姿态”的讲解非常细腻,作者强调了与模特建立良好的沟通,通过语言和肢体语言来引导模特放松,捕捉到最自然、最动人的瞬间。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眼神的捕捉”和“光影在人像中的运用”的章节。作者详细分析了不同眼神传达出的情绪,并指导我如何通过调整角度和光线来突出模特的眼睛,让眼神成为照片的焦点。同时,书中还展示了如何利用自然光和柔光灯来塑造人物面部轮廓,以及如何通过侧光和逆光来营造出温馨、浪漫或戏剧性的氛围。这本书让我明白,优秀的人像作品,不仅要记录下人物的“形”,更要捕捉到人物的“神”,让照片充满故事感和情感连接。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在理解光影与色彩的微妙变化方面。我一直对摄影充满热情,但总觉得自己的作品缺乏一种“生命力”。阅读了《大学摄影教程(第2版)》后,我仿佛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书中对景别、构图的讲解非常透彻,并配以大量实例,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如何通过调整视角和画面元素来增强视觉冲击力。例如,在讲解“黄金分割”和“三分法”时,作者不仅仅是给出了理论公式,而是通过对比同一场景在不同构图下的效果,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构图对照片情感表达的重要性。我还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如何捕捉决定性瞬间”的章节,这部分内容让我对街头摄影的理解上升了一个层次,学会了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敏锐地捕捉到那些稍纵即逝的、充满故事性的画面。以前我总是随拍随看,效果不尽如人意,现在我明白了,摄影不仅仅是按下快门,更是一种观察、一种思考,是一种与世界对话的方式。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即使是最普通的景物,在巧妙的构图和光影运用下,也能焕发出惊人的魅力。
评分这本书在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之间找到了绝佳的平衡点,让我受益匪浅。我之前阅读过一些摄影书籍,有些过于晦涩难懂,有些又过于浅显,无法真正解决我遇到的问题。而《大学摄影教程(第2版)》则恰到好处,它在讲解理论知识时,循序渐进,逻辑清晰,并辅以大量生动形象的图例,让复杂的概念变得易于理解。同时,书中提供的实践性建议也非常有价值,例如在讲解“如何提高照片的锐度”时,作者不仅分析了可能的原因(如失焦、抖动、镜头锐度等),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比如如何正确握持相机、如何利用三脚架、如何选择合适的快门速度等。我尤其赞赏书中关于“拍摄不同题材的技巧”的总结,从风光、建筑到静物、活动,都进行了归纳和提炼,让我能够根据不同的拍摄对象,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摄影导师,它不仅教会了我“是什么”,更教会了我“怎么做”,让我对摄影的理解和实践都有了质的飞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