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前必讀】:
本店銷售的書籍包含(二手舊書、新書)均為正版,品相可能因為存放時間長短關係會有成色不等,請放心選購。
付款後,不缺貨的情況下,48小時內發貨,如有缺貨的情況下,我們會及時在聊天窗口給您留言告知。
發貨地為北京,一般情況下發貨後同城次日可以到達,省外具體以快遞公司運輸為準。
二手書籍,8成新左右,不缺頁,不影響閱讀和使用,發貨前會再次檢查。
二手書籍,沒有光盤、學習卡等附帶産品。
二手書籍,或多或少都有筆記和重點勾畫,比較挑剔和習慣用新書的買傢請謹慎購買。
望每位讀者在收貨的時候要驗貨,有什麼意外可以拒簽,這是對您們權益的保護。
注意:節假日全體放假,請自助下單;如需幫助請及時與我們聯係。祝您購物愉快!商傢熱綫: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書名:海戰事典004:迴憶日德蘭
定價:39.80元
作者:【德】喬治· 馮· 哈瑟,【德】萊因哈德·
齣版社:吉林文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54723179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紀念日德蘭海戰100周年!通過親曆者的眼睛,身臨戰場!透過當事人的筆端,體會心境!
內容提要
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兩支強大的艦隊,在北海深處不期而遇。一場鋼鐵巨人之間的驚天對決鏇即展開。這是工業時代的海洋上為壯麗的戰爭史詩。三位曆史親曆者帶領讀者走進戰場,去領略那鐵血硝煙和驚濤駭浪。
目錄
作者介紹
喬治·馮·哈瑟:1916 年5 月31 日至6 月1 日,喬治·馮·哈瑟中校以戰列巡洋艦德弗林格號上的槍炮官的身份參加瞭日德蘭大海戰(德國人稱其為斯卡格拉剋戰役)。他的迴憶錄不僅揭示瞭德國人視角中的戰役過程,同時也為我們真實展現瞭無畏艦時代的海上戰鬥的情景。
萊因哈德·捨爾:1916 年5 月31 日至6 月1 日,德國公海艦隊在萊因哈德·捨爾海軍中將的指揮下,參加瞭日德蘭大海戰。本書節選自他的迴憶錄《世界大戰中的公海艦隊》。
約翰·傑利科:約翰·傑利科海軍上將於次世界大戰爆發之際,就任英國皇傢海軍大艦隊總司令。所謂的大艦隊(the Grand Fleet),是指戰爭期間屯駐蘇格蘭斯卡帕灣基地的英國主力艦隊。它是英國用於對抗德國公海艦隊的中堅力量。丘吉爾曾經將傑利科稱為,一個可以在一個下午的時間裏,令英國輸掉戰爭的人。由此可見傑利科上將所肩負的重任。1916 年5 月31 日至6 月1 日,傑利科上將指揮他的大艦隊參加瞭日德蘭大海戰。本文摘自其迴憶錄《大艦隊1914-1916:創建、發展和作用》。
孫曉翔:軍事曆史研究愛好者,擁有曆史學博士學位,曾齣版《希望與毀滅:第三帝國空軍的後一年》,收到廣泛好評。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整體氣場,就是那種嚴謹又不失文學性的敘事風格,讓人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能享受到閱讀的樂趣。它沒有那種刻闆的教科書式的說教,而是通過一種娓娓道來的方式,將復雜的曆史背景、人物的心理活動,以及決策背後的權謀交織在一起。我能感受到作者在處理材料時的那種近乎偏執的求真精神,每一個關鍵時間點、每一個戰術細節,似乎都經過瞭多方交叉印證,讓人信服。這種敘述的節奏感把握得很好,該緊湊時如疾風驟雨,該舒緩時又如深思熟慮,讓讀者在緊張與放鬆之間找到瞭一個完美的平衡點,很容易被故事綫所牽引,不知不覺中就讀完瞭好幾個章節。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那種厚重的曆史感和深邃的海洋氣息撲麵而來,讓人忍不住想立刻翻開它,潛入那段波瀾壯闊的海上史詩。我特彆喜歡封麵上那種略帶泛黃的紙張質感,仿佛它本身就是一件穿越時空的文物。光是看著這個封麵,我的思緒就已經飄到瞭那個硝煙彌漫的時代,想象著戰艦在波濤中乘風破浪的場景。裝幀的工藝也看得齣是下瞭功夫的,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很有分量,這對於一本嚴肅的曆史著作來說,是極大的加分項。我對手邊擺著這本沉甸甸的書,就感到一種對曆史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個珍貴的曆史切片,等待著我們去細細品味。這種視覺上的衝擊力和材質上的考究,無疑為接下來的閱讀體驗奠定瞭極高的期待值。
评分從裝幀的細節來看,齣版社對讀者的閱讀體驗是相當尊重的。內頁的紙張選擇非常齣色,既保證瞭印刷的清晰度,又避免瞭普通銅版紙那種反光刺眼的問題,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字體的大小和行距的排布也恰到好處,即使是對於我這種略有老花趨勢的讀者來說,閱讀起來也感到非常舒適。我特意翻閱瞭幾頁插圖和地圖的部分,它們的清晰度和精細度令人贊嘆,那些復雜的陣型和戰艦的細節被刻畫得淋灕盡緻,這對於理解宏大的海戰布局至關重要。好的排版和印刷質量,是讓曆史著作真正“活起來”的關鍵,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幾乎無可挑剔,讓人沉浸其中,仿佛置身於當時的決策層,親眼見證那些關鍵時刻的博弈與抉擇。
评分我個人對曆史資料的考證深度非常看重,而這本書所展現齣的那種對細節的執著,確實令人印象深刻。它不滿足於泛泛而談,而是深入到戰役的微觀層麵,比如不同艦炮的射程差異、通訊的延遲對指揮的影響,甚至是當時海域的天氣條件如何左右瞭戰術的製定。這種多維度的分析,極大地豐富瞭我對海戰復雜性的認知。讀起來感覺作者不僅僅是一位曆史學傢,更像是一位深諳軍事戰略的觀察者,他沒有迴避曆史中的模糊地帶和爭議,反而以一種客觀且充滿洞察力的筆觸,為讀者提供瞭思考的空間。這種層次感和厚度,是許多同類題材書籍所難以企及的。
评分這本書在某種程度上,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去審視那些耳熟能詳的經典戰役,它沒有將曆史人物臉譜化,而是展現瞭他們在巨大曆史洪流中的掙紮、榮耀與遺憾。每一次翻閱,我都會有新的發現和感悟,似乎每次都能捕捉到之前因為信息量過載而忽略掉的細微之處。它成功地將冰冷的曆史數據,轉化成瞭有血有肉的故事,讓人在為那些英雄的勇氣所震撼的同時,也能對戰爭的殘酷性産生更深層的反思。這絕不是那種讀過一次就可以束之高閣的書籍,它的信息密度和引發的思考深度,完全值得我將其收入“常讀常新”的寶貴書單之中,反復研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