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手把手教你学 染发技术超精图解(上)
定价:89.00元
作者:威娜(中国)公司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11542189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染发已经成为现代人追寻潮流、提升形象和魅力的选择,作为专业的发型师要做出出彩的发色, 不仅需要牢牢把握时尚动向,也要运用专业、全面的染发技巧打造出风格多样、色彩丰富、质感与动 感并存的染发造型。本书通过对染发工具、染发剂种类、头部结构分析等染发基础知识的介绍,使读者掌握亮色补色、 暗色补色、“一次成型”、酸性染发、漂白等染发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发片划分以及各种染发的 涂抹技巧,打造出颜色各异、层次丰富的染发造型。同时,本书通过对实例的解读,是发型师不仅能了 解染发特点、手法技巧,还可以从这些知识中理解染发的形成原理,合理使用染发工具。同时,本书配有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同步染发视频,零距离学习染发的关键技术。 本书适合形象设计专业师生、发型师、培训学校师生阅读。
目录
第1章 染发的基础知识
1.1 基础知识 1:染发用具
1.2 基础知识2:染发剂的种类
1.3 基础知识3:头部结构分析
1.4 基础知识4:正确的操作方法
1.5 制作试剂
1.6 蘸取试剂
1.7 调节涂抹量
1.8 涂抹试剂
1.9 涂抹完成
第2章 补色(亮色)
2.1 什么是补色
2.2 发区1、2的涂抹
2.3 发区3、4的涂抹
2.4 发区5、6的涂抹
2.5 发区7、8的涂抹
2.6 发区9的涂抹
2.7 对后脑区的头发进行检查
2.8 检查左、右侧发区
2.9 顶发区的检查
2.10 完成
第3章 补色(暗色)
3.1 暗色染色分析
3.2 使用染发隔离霜
3.3 C、D区的涂抹
3.4 A、B区的涂抹
3.5 向下检查
3.6 发际的检查
3.7 完成
第4章 初次染发的“一次 成型”技术
4.1 什么是“一次成型”
4.2 涂抹A、B区
4.3 涂抹C、D区
4.4 对根部的涂抹
4.5 检查
4.6 完成
第5章 酸性染发
5.1 什么是酸性染发
5.2 进行D、C发区的涂抹
5.3 A、B发区的涂抹
5.4 检查
5.5 发中至发梢的涂抹
5.6 完成
5.7 漂白头发的一次成型
5.8 头发的分区
5.9 各分区的涂抹
5.10 完成
第6章 漂白
6.1 漂白的基础知识
6.2 发区1的涂抹
6.3 发区2至发区4的涂抹
6.4 发区5的涂抹
6.5 发根的涂抹
6.6 发梢的涂抹
6.7 完成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量真是没得说,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就很专业。封面设计简约而不失大气,色彩搭配也挺考究,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本硬核的技术书籍。我特别关注那种细节图,很多市面上的书要么图太小看不清,要么就是为了凑页数放一堆不相关的花哨图片。这本书在这方面处理得相当到位,无论是色彩的渐变展示,还是分区操作的步骤分解,都处理得非常细致入微。尤其是对一些关键节点的处理,比如如何准确判断目标发色的饱和度,如何控制药剂的停留时间,都有非常清晰的图示辅助说明,这对于我们这些实操为主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排版布局非常合理,文字和图片之间的穿插衔接自然流畅,阅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累,眼睛不会有那种被信息轰炸的感觉。看得出来出版社在编辑和设计环节下了大功夫,绝对不是那种随便糊弄一下就拿来卖的快餐书。光是翻阅的过程,就能感受到作者和编辑对美发技术的那种敬畏和认真劲儿。
评分我是一个对工具和材料非常挑剔的人,总觉得好的工具是成功的一半。这本书在介绍操作步骤的同时,对所用到的工具,比如不同型号的染梳、调色盆的材质选择,甚至手套的防渗透性都有所涉及。这对于追求极致效果的发型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细节。例如,它会特别指出某些低质量的染梳容易造成染膏分布不均,从而导致色块。而且,书中对市面上常见染发剂的特性差异也有所提及,虽然没有直接点名是哪个品牌,但从其描述的反应速度和显色特点,我们可以自行去对应和筛选更适合自己的产品。这体现出作者的客观和成熟,他不是在推销某个单一产品,而是帮助读者建立一套科学的产品筛选标准。这种基于原理的分析,比单纯的“推荐”要可靠得多,也是我决定收藏这本书的重要原因。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也买过几本所谓的“大师秘籍”,结果内容大多是浮于表面的理论堆砌,真正实操中遇到的疑难杂症根本解决不了。这本就不一样,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手坐在你旁边,手把手地教你如何避开那些常见的陷阱。我最欣赏的是它对不同发质和不同受损程度的发色处理策略的区分讲解。比如,针对自然黑发如何做到均匀漂浅,和针对已经漂过的受损发如何做精准补色,这两者的操作手法和药剂选择的细微差别,书中都给出了非常精辟的对比分析。我尤其对其中关于“冷色调如何对抗亚洲人自带的黄底色”那一章节印象深刻,作者没有用那种玄乎的说法,而是直接从色彩的底层逻辑出发,辅以大量的实战案例来佐证,让人茅塞顿开。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不只是告诉你“做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这种底层逻辑的建立,才是真正拉开技术差距的关键所在。
评分这本书的专业性和实用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居然还涵盖了一些关于客户沟通和风险控制的内容。在美发这个服务行业,技术固然重要,但如何与客户建立信任、如何预先告知潜在风险、以及事后如何处理色差等问题,同样是决定一个发型师能否长久发展的要素。书中关于“预检的重要性”和“染后护理的建议”部分,内容非常接地气,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标准流程。这让我意识到,真正的专业,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手上功夫漂亮。我曾经因为没有提前和客户充分沟通好染后褪色趋势,导致后续服务出现了小麻烦,如果早点看到这本书,可能就能完美规避了。能把这些“软技能”也纳入到技术教材中,足见作者的用心和对整个行业生态的深刻洞察。
评分从学习体验上来说,这本书的结构组织非常清晰,逻辑链条感很强,完全不像有些技术书那样东拉西扯。它似乎是按照一个新手从基础知识建立到复杂技巧掌握的完整路径来设计的。一开始的基础知识铺垫得非常扎实,比如对双氧乳浓度和显色剂作用机制的解析,讲得非常透彻,让人对化学反应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不是停留在“记住这个配方”的层面。随后,章节的推进也很有梯度感,从单色染发的基础操作,到挑染、片染等进阶技巧,循序渐进,步步为营。我甚至发现,即便是书上没有明确列出的某些组合操作,我也可以根据它所提供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规范,自己推演出一个相对合理的方案。这种“授人以渔”的感觉,是很多教程类书籍所不具备的。这本书更像是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技术思维框架,而不是一堆过时的配方大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