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失眠(专家 图解百病)
:19.00元
售价:12.9元,便宜6.1元,折扣67
作者:魏保生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3-01
ISBN:978750676549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专家图解百病》丛书是由专科医生把关而可靠、科普作家润色而趣味横生、专业绘画插图而易看易懂、网络平台互动而增值实惠的一套医学科普图书。
失眠是一种常见疾病,具有慢性病的特点。魏保生主编的《失眠》从失眠的认识、误区、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各种治疗方法以及预防康复对其进行了全面的叙述,要言不烦,通俗易懂。在众多的同类书中,有着可读性强、操作容易和紧跟诊治进展的特点,《失眠》为一本难得的好书。
目录
章 睡眠的秘密——解密人生的三分之一
1 人生的三分之一在睡眠中度过
2 睡眠有什么用
3 我们为什么需要睡眠
4 睡眠与年龄的关系
5 你了解睡眠吗
6 睡眠不等于脑子不活动
7 睡眠的真相:一觉到天亮,没这回事
8 正常睡眠周期分五个阶段
9 控制我们睡眠的时间和深浅是特殊的“生物钟”
10 褪黑激素让我们精力充沛
11 做梦比例知多少
12 梦多并不等于失眠
13 毫无睡意的深夜——令人堪忧的数据
14 偶尔不易睡≠失眠症
15 “睡不着”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引发的后果
16 强迫自己睡着,反而无法入睡
17 质量比数量更重要——不能以时间长短来判定是否失眠
18 解除失眠困扰,千万不要乱吃药
19 四种导致失眠的心境
20 经常失眠会让人“发疯”吗
21 睡眠就像指纹,每个人都不一样
22 什么是失眠
23 失眠症的分类
第二章 谁动了你的“睡眠”——失眠的原因探究
第三章 不单单是睡不着那样简单——失眠的危害与治疗原则
第四章 “吃”出好睡眠——失眠的饮食调养
第五章 由动入静——合理的运动帮助睡眠
第六章 心身和谐——失眠的心理和行为治疗
第七章 勿忘祖国瑰宝——失眠的中医调养
第八章 三分治七分养——失眠的日常调养与预防
第九章 迫不得已的选择——失眠的药物治疗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对健康生活方式颇为关注的普通读者,我一直认为“失眠”只是一个简单的睡眠问题,但《失眠(专家 图解百病)》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以一种令人惊叹的深度和广度,揭示了失眠背后可能隐藏的各种“百病”的端倪。书中并没有直接给出“睡前数羊”之类的浅显建议,而是从更根本的层面,比如神经系统的运作机制、荷尔蒙的昼夜节律,甚至是遗传因素,来解析为什么我们会失眠。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昼夜节律紊乱”的详细讲解,它通过生动的插图,展示了我们的身体是如何被光照、进食时间等因素所影响,从而调节睡眠-觉醒周期的。此外,书中还对一些常见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是如何与失眠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的,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阐述方式,让我意识到,解决失眠问题,往往需要从改善整体的健康状况入手,而不是孤立地看待它。这本书就像是一个医学的“侦探”,带领我一步步找出失眠背后的“真凶”,并提供了科学有效的“破案”思路。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与睡眠抗争的人,我读过的关于失眠的书籍不在少数,但《失眠(专家 图解百病)》这本书绝对是我阅读体验中的一股清流。它并没有像其他很多书籍一样,仅仅停留在症状的描述和一些笼统的建议上,而是以一种极其专业且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将失眠与身体其他各种疾病的可能性进行了深度关联。书中对各种与失眠相关的生理机制的讲解,例如褪黑素的分泌、皮质醇的水平变化,以及神经递质的相互作用,都通过精美的图解呈现出来,让我这个非医学背景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我尤其惊叹于书中对一些罕见病症如何导致睡眠障碍的描述,这让我意识到了失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这本书并没有止步于“诊断”,而是提供了非常多元化的“治疗”方案,从药物治疗的原理,到非药物疗法的选择,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且重点强调了“个体化”的重要性。它让我明白了,每一个失眠患者都是独特的,需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失眠的书,更是一次关于身体健康的全方位探索。
评分读完这本书,真的可以说是酣畅淋漓,也深刻地体会到了“专家图解百病”这个副标题的含义。虽然我并非医学专业人士,但书中清晰的图示和深入浅出的文字,将一些看似复杂难懂的疾病原理,比如失眠是如何一步步影响我们身体机能的,有哪些潜在的风险,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剖析。我之前对失眠的认知,大多停留在“睡不着觉”这个表层,这本书则让我明白了,失眠背后可能隐藏着各种各样生理和心理的机制,从神经递质的失衡,到生物钟的紊乱,再到压力和焦虑的恶性循环,都有详尽的阐述。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并没有止步于“诊断”层面,而是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讲解“治疗”和“预防”。那些具体的改善睡眠的技巧,比如睡前放松法、认知行为疗法(CBT-I)的介绍,都非常实用,并且有大量的案例分析,让我觉得这些方法并非遥不可及,而是真正可以融入日常生活的。对于我这种经常感到疲惫却又难以入睡的人来说,这本书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指南,让我看到了摆脱失眠困扰的希望,也让我对自己的健康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能够更科学地对待身体发出的信号。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失眠”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理解身体”的书。从一开始的序言,作者就奠定了一个基调:失眠并非单一的症状,而是身体在向我们发出警报的信号,背后牵扯着错综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网络。书中对各种导致失眠的潜在疾病进行了图文并茂的讲解,比如内分泌失调、消化系统问题、心血管疾病,甚至是某些精神类疾病,都可能间接或直接地引发睡眠障碍。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在介绍每一种疾病时,都配有大量的示意图,这些图不仅仅是简单的插画,而是能够直观地展示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比如细胞层面的变化、器官的结构异常等等,这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之前看一些医学科普,常常因为过于抽象而难以理解,但这本书通过这些精美的图解,将那些复杂的病理机制变得生动形象,就像是在看一本医学的视觉故事书。它让我明白,当我们抱怨睡不着的时候,身体内部可能正在经历着一场悄无声息的“战斗”,而这本书,正是帮助我们了解这场战斗的“攻略”。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可以说是既严谨又充满人文关怀。作者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失眠的症状和原因,而是试图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失眠这个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亚健康”现象。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压力”和“焦虑”对睡眠影响的细致描绘。它通过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结合,解释了为什么长期的压力会导致大脑皮层过度活跃,从而难以进入深度睡眠。那些关于“认知行为疗法”的章节,对我来说尤其重要。书中并没有只是简单介绍理论,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调整认知模式、改变不良行为习惯来改善睡眠。那些“放松技巧”和“睡眠卫生”的建议,都非常具体,并且强调了“循序渐进”的重要性。读这本书,我感觉就像是和一个经验丰富的心理治疗师和睡眠专家在对话,他们不仅给了我知识,更给了我方法和力量。它让我明白,摆脱失眠,需要时间和耐心,也需要科学的方法和积极的心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