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抗挫力
:45.00元
作者:肯尼思·金斯伯格 瑪莎·賈布洛
齣版社:南海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4428594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美國兒科學會旗幟圖書★2011年獲美國《前言評論》雜誌育兒類圖書金奬、年度圖書★2011年獲得美國精英圖書奬育兒書類銀奬★2013年獲美國諾提勒斯圖書奬銀奬美國兒科學會會員、青少年問題專傢肯尼思·金斯伯格博士?精心撰寫
內容提要
如今的孩子麵臨著各種壓力:繁重的學業、泛濫的媒體信息、微妙的同學交往……如果沒有一顆有“彈性”的心,他們很容易被壓力擊垮。
美夕法尼亞大學經過三十多年研究發現,在挫摺與睏難麵前,決定一個人成敗與否的關鍵在於抗挫力——從挫摺中恢復和振作的能力。美國兒科學會的金斯伯格博士提齣瞭培養抗挫力的7C要素:能力,信心、聯係、品行、貢獻、應對和掌控,指導傢長發現並塑造2~18歲孩子的抗挫力。
抗挫力是一種心態,也是一種品質。有瞭它,孩子會把挑戰當作機遇,從挫摺中迅速振作,在睏境中保持自信,努力嚮前。在逆境中也能展翅飛翔,這纔是豐滿的人生。
目錄
目錄
緻謝…………………………………………………………………………1
前言…………………………………………………………………………5
第1部分抗挫力與壓力
第1章為什麼孩子需要抗挫力…………………………………………9
第2章壓力並不一定是壞事……………………………………………18
第3章抗挫力的七大C要素…………………………………………26
第4章媒體對孩子抗挫力的影響………………………………………37
第2部分能力與信心
第5章過度乾預會影響孩子的獨立性…………………………………48
第6章讓孩子在自由玩耍中發現興趣愛好……………………………56
第7章關注孩子,學會正確的錶揚與批評……………………………60
第8章事事追求完美無法獲得真正的成功……………………………66
第9章培養孩子積極的思維模式應對逆境……………………………82
第10章轉換說教模式,讓孩子理解你的初衷…………………………87
第11章模擬場景,教會孩子解決問題的技巧…………………………93
第12章巧妙運用“決策樹”幫助孩子逐步改變………………………101
第13章讓父母當一迴“惡人”,化解同齡人壓力……………………110
第14章幫助孩子分辨媒體信息背後真實的目的………………………114
第15章孩子不是流水綫産品,瞭解不同類型的學習者………………120
第16章用贊美與閤理的期望幫助孩子建立自信………………………124
第3部分關係、品行與貢獻
第17章緊密的人際關係網為孩子提供安全感…………………………137
第18章不打斷、鼓勵孩子錶達,學會正確的傾聽……………………144
第19章用陪伴、遊戲、傢庭傳統增進親子感情………………………152
第20章擴大孩子的朋友圈,提供多層次保護…………………………159
第21章給親子關係留點空間,維護孩子的獨立性……………………165
第22章給孩子關愛與嗬護,童年創傷……………………………171
第23章言傳身教,培養孩子良好的品行………………………………173
第24章堅毅的品格是孩子成功的推動力………………………………185
第25章懂得貢獻的孩子也懂得嚮他人求助……………………………189
第4部分應對
第26章幫助孩子掌握積極的抗壓策略…………………………………199
第27章根據孩子的情況,設計個性化減壓方案………………………206
第28章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通過運動來減壓…………………………216
第29章照顧好自己的情緒,通過治愈性活動來減壓…………………242
第5部分掌控
第30章找到適閤自己和孩子的管教方式……………………………263
第31章積極的管教策略能提高孩子的自主性…………………………271
第32章調節管教的繮繩,提高孩子的掌控力…………………………279
第33章延遲滿足感,讓孩子懂得等待的意義…………………………284
第34章主動“讓路”,讓孩子在試錯中走嚮獨立……………………287
第35章運用“梯子技巧”幫孩子分步完成目標………………………290
第36章讓孩子明白不是所有事都能盡在掌控…………………………294
第6部分抗挫力受到極限挑戰
第37章情況下的抗挫力培養………………………………………299
第38章當孩子的抗挫力到達極限………………………………………300
第39章當父母的抗挫力到達極限………………………………………304
第7部分社區和青少年
第40章充分利用社區優勢培養孩子的抗挫力………………………313
第41章青少年減壓方案……………………………………………326
後記…………………………………………………………………………333
作者介紹
肯尼思·金斯伯格
醫學博士,教育學碩士,美國兒科學會會員,美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小兒科教授,就職於費城兒童醫院青少年科,著有《少一分壓力,多一分成功》等。
瑪莎·.賈布洛
作傢,撰寫瞭大量育兒、健康類圖書和文章。
文摘
序言
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正處在一個職業瓶頸期,每天醒來都覺得是被一種無形的壓力推著走的,很想尋求一些新的視角來打破僵局。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是它最讓我驚喜的一點。它大量運用瞭類比和隱喻,把復雜的心理學概念變得異常生動形象。比如,它把“習得性無助”比作一座自己親手搭建的“舒適的牢籠”,這個畫麵感極強,讓我一下子就理解瞭自己為什麼會陷入這種舒適卻停滯的狀態。再比如,書中關於“情緒波動”的描述,不是簡單地告訴你“情緒是波動的”,而是用“潮汐”和“海浪”來形容,讓人感受到它的自然規律和不可抗拒性,從而學會順勢而為,而不是硬碰硬地對抗。這種富有詩意又充滿力量的錶達方式,讓閱讀過程本身就成瞭一種療愈。它不像那種嚴肅的教材,讓你時刻保持警惕,而是像一位博學的旅伴,在漫長的旅途中為你點亮瞭前方的路標,讓你知道,即使迷路瞭,也有辦法找到方嚮。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可以說是一次非常愉悅且富有啓發性的精神之旅。
评分我是一個對細節把握要求很高的人,通常閱讀時會很注意作者的邏輯推導是否嚴密,論據是否充分。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沒有停留在一廂情願的“積極心態”,而是深入探討瞭挫摺背後的生物學和心理學基礎,比如杏仁核的過度反應機製,以及皮質醇水平對決策的影響。這種科學化的論述,讓“抗挫力”不再是一個虛無縹緲的概念,而是一個可以被理解、被訓練的技能。書中有一段關於“彈性預演”的章節,提到瞭如何在心理上提前模擬最壞的結果,從而在真正發生時能保持更穩定的情緒反應。這對我這種容易過度擔憂的人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我開始用這種方式來為即將到來的重要會議做準備,效果非常好,焦慮感明顯下降瞭。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令人印象深刻,它既能滿足我這個喜歡深究原理的讀者,又能為那些隻想要實用方法的人提供清晰的指導。
评分我最近狀態特彆差,工作上被一個大項目卡住瞭好幾個月,信心幾乎降到瞭冰點,感覺自己做什麼都提不起勁來。朋友推薦瞭這本書,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買瞭迴來。這本書最讓我欣賞的一點是它的係統性和可操作性。它不是給你一堆“加油”的口號,而是像一本操作手冊一樣,把“抗挫摺”這個抽象的概念拆解成瞭幾個清晰的模塊。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認知重構”的那一章,書中詳細闡述瞭如何識彆那些自動彈齣來的負麵自動思維(比如“我永遠都做不好這件事”),然後一步步引導你用更符閤現實的證據去挑戰它。我試著按照書裏說的步驟,給自己寫瞭一份“思維日誌”,記錄下每一次受挫的場景和我的第一反應。這個過程很痛苦,但效果立竿見影。我開始意識到,很多時候,讓我感到無力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對事件的解讀方式。這本書提供的是一套思維的工具箱,而不是一個現成的答案。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像是卸下瞭一個沉重的包袱,重新拿迴瞭對自己情緒的主導權,看待那些小失敗時,眼光也變得更加平和瞭。
评分說實話,我讀過不少關於心理韌性的書,很多都寫得非常理論化,要麼是心理學傢的術語堆砌,要麼就是名人傳記式的成功學,讀完總感覺少瞭點什麼,不夠接地氣。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的真誠感和煙火氣。作者似乎把自己也放在瞭一個與讀者平等的學習者的位置上,分享的觀點總讓人感覺是經過瞭韆錘百煉纔得齣的結論,而不是憑空想象齣來的。它沒有迴避挫摺的殘酷性,而是直麵它,並教你如何與之共存。書中有一段描述,講的是一個人在經曆巨大打擊後,如何通過“微小的勝利”重新建立起生活的掌控感,那個細節描寫得極其到位,讓我瞬間迴想起瞭自己過去某次艱難的時刻,那種從榖底慢慢爬升的感覺,這本書描述得淋灕盡緻。它的敘事節奏掌握得非常好,時而深入剖析內在機製,時而跳齣來用一個更宏大的視角來安慰讀者,讀起來完全沒有壓力,更像是一次心靈上的深度對話。
评分這本書,說實話,剛翻開的時候我還有點猶豫,標題《抗挫力》聽起來有點“心靈雞湯”的味道,怕是那種空洞的說教。但讀下去之後,發現它完全不是我想象的那種套路。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朋友在跟你娓娓道來,沒有高高在上的姿態,而是真的深入到那些我們都會遇到的睏境裏去。比如書中關於“完美主義陷阱”的分析,簡直是字字珠璣。我一直以為追求完美是好事,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那種對“零失誤”的執念,恰恰成瞭我們前進的最大絆腳石。它沒有直接告訴你“彆想太多”,而是通過一係列貼近生活的案例,讓你自己體悟到,適度的“不完美”纔是通往真正成長的必經之路。特彆是書中提到的如何區分“建設性的自責”和“破壞性的自我攻擊”,對我觸動很大。我過去常常陷在過去的錯誤裏無法自拔,這本書提供瞭一套非常實用的工具,教你怎麼把負麵情緒轉化為可操作的改進方案。整個閱讀過程非常舒暢,文筆流暢自然,絕非那種乾巴巴的理論堆砌,而是充滿瞭生活智慧的火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