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解码微表情
定价:36.80元
作者:郑一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51804299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人并无秘密可言。即使默不作声,身体也会喋喋不休;即使一动不动,眼神也在默默诉说。微表情是一种本能反应,既不受思想的控制,也不能故意伪装,虽然一闪而过,但却是了解一个人内心真实想法的方式。
《解码微表情》从心理学出发,全面解析了微表情背后的微妙心理,教你如何观人于细微,察人于无形。相信只要灵活运用,你一定能看穿他人心思,避开心理陷阱,把握瞬间真相,从而拥有更多人脉,获得更多支持,走向成功人生!
内容提要
目录
上 篇 微表情与心理活动
第1 章 揭密微表情,测试表情辨识能力 002
节 你能够辨识多少种表情 / 002
第二节 表情背后的秘密藏在人的内心 / 004
第三节 普通神态表情的深入解析 / 005
第四节 如何透过常见表情认知他人心理 / 007
第五节 常见情绪下的常见神态表情 / 009
第六节 神态表情也具有伪装性 / 010
第七节 捕捉细微表情,判断言语真实性 / 012
第八节 复杂表情的呈现与心理活动 / 014
第2 章 表情心理,情绪产生与表情传递 016
节 心理情绪潜移默化地影响表情传递 / 016
第二节 由表及里,分析对方此刻情绪 / 018
第三节 性格差异也会导致表情的差异 / 019
第四节 表情与心理有时也会不对称 / 021
第五节 不同情境影响情绪及表情 / 022
第六节 视觉冲击,让其展现真实表情 / 024
第七节 言语刺激下的心理活动与表情反应 / 025
第3 章 开心表现,微表情揭密了对方心中的窃喜 028
节 遇到各种喜事的不同喜悦表情 / 028
第二节 微笑里分析对方的真语与谎言 / 029
第三节 大笑中看对方是否是全身心地投入 / 031
第四节 会心一笑中的甜蜜与辛酸 / 033
第五节 眉飞色舞,喜悦之情尽在脸上 / 034
第六节 嘴角上扬透露出对方的欣喜 / 036
第七节 毫无笑容,也能抓住他人窃喜的微表情 / 037
第4 章 愤怒情绪,微表情让你感知到对方心生怒火 040
节 感知到对方燃烧起来的愤怒火苗 / 040
第二节 了解怒火燃烧的根源 / 042
第三节 愤怒的眼神会透出锋利的光 / 044
第四节 眉头微微蹙起表现其心中有怒 / 045
第五节 双唇紧闭是在抑制自己的愤怒 / 047
第六节 脸部肌肉的紧张暗示了他的愤怒 / 049
第七节 按阶段,愤怒的面部颜色与动态不同 / 050
第5 章 惊讶表现,微表情告诉你对方正处在惊讶中 053
节 惊讶,感受对方目光中的不可思议 / 053
第二节 惊喜的表情尽在眼角眉梢和嘴巴 / 055
第三节 解读对方难以想象的惊恐状 / 056
第四节 惊讶者会让自己的眼睛变大 / 058
第五节 发现惊讶者克制自己受惊的表情 / 059
第六节 不同情绪下的惊讶表情组合 / 061
第七节 瞬间惊讶后体现的复杂表情及心理 / 062
第6 章 恐惧流露,微表情透露了他不安的心 065
节 透视恐惧心理与表情的根源由来 / 065
第二节 恐惧心理及情绪的完全展现 / 067
第三节 恐惧程度的不同,情绪表情显现不同 / 068
第四节 诚惶诚恐透露出毕恭毕敬的表情 / 070
第五节 紧张不安让面部显出僵硬感 / 072
第六节 胆战心惊的神色透露苍白而无力 / 074
第七节 克制的恐惧,依旧会被微表情泄露 / 075
第7 章 厌恶表现,微表情正在流露他的憎恶情绪 077
节 厌恶情绪从何而来,从哪儿表现 / 077
第二节 毫不掩饰的饱满的厌恶表情 / 079
第三节 厌恶情绪在伪装下也会败露 / 080
第四节 捕捉眼神中的厌恶情绪 / 082
第五节 厌恶程度不同,微表情不同 / 084
第六节 反感与厌烦的微表情特点 / 085
第七节 不屑与轻视的微表情特点 / 087
第8 章 悲伤体现,微表情表达了他内心的“伤” 089
节 寻找悲伤情绪的根源,了解其表现 / 089
第二节 痛哭,淋漓尽致地表现悲伤 / 091
第三节 由哭泣的不同表现解析对方的悲伤 / 092
第四节 如何看穿那些平静的忧伤 / 094
第五节 刻意抑制悲痛时微表情的呈现 / 095
第六节 从对方的眼神中体味悲伤情绪 / 096
第七节 眉梢嘴角间透露的忧伤情愫 / 098
第9 章 嘴部动态,细小的变化来自潜在的内心波动 100
节 嘴部的小动作展现内心活动 / 100
第二节 从嘴角的变化,识别真实情绪 / 102
第三节 紧闭和张开的嘴巴暗示的心绪 / 103
第四节 说谎时嘴巴的表情 / 105
第五节 唇齿相依,牙齿触碰嘴唇的秘密 / 107
第10 章 眼睛和眉毛,眉眼之间暴露的真实情感 109
节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 109
第二节 眉毛也有属于自己的微表情 / 111
第三节 不同情感在瞳孔中的细微变化 / 112
第四节 眉毛形态所表达的情绪 / 114
第五节 对视,眼神与视线的交接或转移 / 115
第11 章 笑容背后,每一个笑容里都隐藏着真的微表情 117
节 什么事情挑动了笑神经 / 117
第二节 笑容——没有你看起来那么简单 / 118
第三节 自然的笑容放松而到位 / 120
第四节 付之一笑背后的真实回应 / 122
第五节 剖析欲笑又止的真实心理原因 / 123
第六节 剖析冷笑与苦笑的秘密 / 124
第七节 有些笑容用来掩盖谎言 / 125
第12 章 复杂表情,以细微变化辨别真实与谎言 128
节 主要显露的表情并非真实情绪 / 128
第二节 主表情下的细微表情揭示真心 / 130
第三节 复杂的表情需要分解后逐个剖析 / 131
第四节 虚假的表情难掩真实的心理 / 133
第五节 复杂表情如何体现心理 / 134
第六节 复杂笑容背后的秘密 / 136
下 篇 微表情与心理策略
第13 章 手势姿态,你的一个动作就能给对方心理暗示 140
节 某个手势透露其潜意识 / 140
第二节 小手势背后的心理 / 142
第三节 紧握的双手代表什么 / 144
第四节 手摸鼻子和嘴巴会暴露谎言 / 145
第五节 塔尖式手势能够展示你的性 / 147
第六节 说话时手势所表达的心理 / 148
第14 章 运用眼神,双眸的力量可以触动人心 151
节 眼神里隐藏的微妙心理 / 151
第二节 频繁眨眼会让人感到不可信任 / 153
第三节 转动的眼球会将秘密泄露 / 155
第四节 双眼斜视会让对方担忧或憎恶 / 156
第五节 判断对方眼神,揣测其心理 / 158
第六节 眼神可能出卖你的“灵魂” / 160
第15 章 语言把控,几句话就能扭转对方的心理 162
节 巧妙寒暄,烘托氛围 / 162
第二节 妙语开口,一下就能吸引住对方 / 164
第三节 登门槛效应,话要一步步说 / 166
第四节 巧用强势语言让对方听命于你 / 168
第五节 言语激将让对方更易动心 / 169
第六节 话不说尽,让对方能够意犹未尽 / 171
第16 章 捕获要点,从“软”的地方开始心理引导 173
节 了解对方性格,把握心理要点 / 173
第二节 把握对方需求点,巧用利益吸引 / 175
第三节 利用对方的劣势变为自己的胜势 / 176
第四节 心软之人怕他人的眼泪 / 178
第五节 利用效应,博得崇拜者的信任 / 180
第六节 以对方关心的人和事来铺展话题 / 182
第17 章 先发制人,占据主动把控对方心理动向 184
节 利用首因效应,让对方对你“一见倾心” / 184
第二节 事先分析他人心理,筹划步步为营 / 186
第三节 丑话说在前,让对方无力狡辩 / 188
第四节 摆明道路,不要给对方太多选择 / 189
第五节 出其不意,令对方措手不及赢得先机 / 191
第六节 适时施加压力,令对方暴露自身弱点 / 192
第七节 巧设悬念,利用对方好奇心来主导事态 / 194
参考文献 197
作者介绍
来自大草原的一位文字工作者,心理学学士,曾任某情感杂志编辑,对女性情感话题有多年的研究和积累,善于从女性的角度,分析世事,以温暖的文字,给予女性心灵的慰藉。结婚有子后专心照顾家庭,专职从事创作。
文摘
序言
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观察世界的视角。我一直对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感到好奇,而微表情恰好是那个最直接、也最难以捉摸的切入点。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生动,没有落入刻板的学术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案例,将晦涩的理论转化为易于理解的知识。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真相”的剖析,那些关于欺骗、紧张、恐惧等情绪在面部留下的痕迹,被作者一一揭示。我发现,原来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许多表情,背后都隐藏着比我们想象中更丰富的信息。读到关于“面部信息”的真实性问题,以及如何识别那些“伪装”的表情,我感到豁然开朗。这让我意识到,我们在与人交往时,很多时候都可能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这本书让我开始更加审慎地对待他人的言行,也更加关注那些不易被察觉的细节。我迫不及待地想将这些观察技巧运用到我的实际生活中,希望能更准确地理解他人,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甚至在面对一些复杂情况时,能够做出更明智的判断。
评分在我看来,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面部语言”的读物,更是一本关于“理解”的教科书。作者用一种非常温和且充满智慧的方式,引导我们去关注那些被我们忽略了的人类沟通的维度。书中的内容非常详实,从眉毛的细微抬高、眼角的轻微抽动,到嘴唇的瞬间紧闭,每一个细节都被赋予了深刻的含义。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并没有鼓吹“微表情是万能的”,而是反复强调了文化的差异、个体习惯以及具体情境的重要性,这使得书中的分析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它教导我们的是一种严谨的分析方法,一种批判性的思维,而不是一套僵化的规则。我发现,在阅读过程中,我不仅在学习如何解读他人的表情,更在反思自己的表情管理。原来,我的一些习惯性表情,也可能在向他人传递着我并不希望传达的信息。这种自我觉察的提升,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沟通,不仅仅在于我们说了什么,更在于我们如何表达,以及我们如何去理解对方表达背后的真实意图。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吸引了我,那种深邃的蓝色背景,搭配着细致的眉眼线条,一下子就抓住了我对于“微表情”这个主题的想象。我一直对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充满好奇,而微表情无疑是解读内心最直接的窗口。翻开书,我首先被其中生动的案例吸引,作者没有直接枯燥地罗列理论,而是通过一个个在日常生活中,甚至是在电影、新闻报道中出现的场景,来引出关于眼神、鼻翼、嘴角细微变化的分析。读到那些关于“嘘”这个简单动作背后可能隐藏的欺骗意图,或者一个人在紧张时不由自主地触摸鼻子是如何暗示其不安,都让我觉得豁然开朗,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认知大门。我开始不自觉地在与人交流时,留意对方那些稍纵即逝的表情变化,虽然我离成为一个微表情专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仅仅是这份观察的乐趣,就已经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非凡。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读心术”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理解人、理解沟通的书。我迫不及待地想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希望能更准确地把握人际交往中的微妙之处,做出更明智的判断,避免不必要的误会。这种全新的视角,让我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探索的兴趣。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就像在进行一场精彩的侦探推理。我一直以来都对那些能够洞察人性深处奥秘的书籍情有独钟,而《解码微表情》恰恰满足了我的这种需求。作者以一种非常引人入胜的方式,将那些常人难以察觉的细微表情,变成了破解真相的线索。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不同情绪在面部产生的具体表现的细致描绘,从愤怒的眉毛下压,到恐惧时眼睑的张开,再到厌恶时鼻翼的收缩,每一个细节都被剖析得淋漓尽致。书中的案例分析尤其精彩,比如通过对证人表情的分析来判断其证词的真实性,或者在谈判桌上通过观察对方的微表情来把握对方的底线。这些都让我感到非常震撼,仿佛自己也身处其中,与作者一同进行着一场场精彩的心理博弈。我开始尝试着将书中的一些观察技巧运用到我自己的生活中,比如在与家人朋友交流时,试着去捕捉他们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真实情绪。虽然有时会出错,但这种探索和学习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乐趣,也让我对身边的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谅。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觉得可能就是市面上那些泛泛而谈的心理学书籍,充斥着一些不切实际的理论。然而,当我深入阅读后,却被它那种严谨又不失趣味的叙述方式深深打动。书里关于面部肌肉运动的解剖学描述,虽然听起来有些专业,但作者用非常浅显易懂的语言加以解释,并且辅以大量清晰的插图,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够理解。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反复强调了“情境”的重要性,指出不能孤立地看待每一个微表情,而是要结合当时的环境、说话的内容以及个体本身的性格特点来综合分析,这一点非常关键。我之前看过一些关于微表情的书,里面动辄就说某个表情代表某种意思,显得非常绝对,而这本书则更加客观和科学。它教导我们的是一种分析的思维模式,一种辨别的能力,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假笑”和“真笑”的区分,通过对眼轮匝肌的运动进行详细分析,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笑容看起来那么虚假。这让我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也曾误读过很多表情,或者被一些表面的笑容所迷惑。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我在人际交往认知上的一次重要提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