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留园导读
定价:55.00元
作者:卜复鸣
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67222182
字数:
页码:16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就目前情况来说,园林研究已有程度,园林的介绍和描述也起到了普及大众的作用。那就应该更进一步了。题目当然有很多,我想*重要的还是文献整理和文献应用。园林文献的存量很大,宋元明清直至近代,志记叙引,诗词曲赋,各种体裁都有,汗牛充栋.可惜至今未作系统整理。再如绘图,特别是手卷、册页、版画,保存了大量图像,至今印出的屈指可数。如果将文献整理的事做起来,势必对园林研究的深入起很大作用。再说文献应用,研究要应用文献。包括园史变迁、园主改易、造园过程、置景渊源、园中生活诸多方面,都需要文献来印证。但不少学者轻视文献,即使对现成的材料亦熟视无睹。只管自说自话。也有借来乱套的,不去作分析和比较,如向被视为造园圭臬的《园冶》《长物志》,究竟是什么论著,如果不去研究它的文本、背景、思想,盲目崇拜,自然不能还原它的真相和本质。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引言
一、留园话旧
(一)明代徐氏东园
(二)清代刘氏寒碧庄
(三)清代盛氏留园
二、留园导读
(一)门厅、过道
(二)中部景区
(三)东部景区
(四)北部景区
(五)西部景区
结语
附:建议游览线路
后记
翻开《RTDK 留园导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严谨而又亲和的排版。字体大小适中,行距也留得恰到好处,读起来不会感到疲惫。我特别留意了它的章节设置,是否逻辑清晰,是否能够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我理解导读类书籍的难点在于如何在信息量与阅读体验之间取得平衡,既要讲解到位,又要避免枯燥乏味。从初步的翻阅来看,这本书似乎在这方面下了一番功夫。我关注的是它是否能提供一些我从未听说过的、关于留园的细节。比如说,园林中某些雕刻的寓意,某些植物的选用背后是否有特殊的故事,或者某个景点在历史变迁中的不同命运。我喜欢那种能够发掘出隐藏在熟悉事物之下深层含义的书籍。此外,我也会留意书中是否配有高质量的图片,毕竟对于一个园林导读来说,直观的视觉呈现至关重要。如果图片能够清晰地展示园林的各个角度和细节,并且有相应的文字解读,那将大大提升阅读的乐趣和深度。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对留园的认识,从“知道有这么个地方”提升到“理解它为什么这么美,这么有价值”。
评分拿到这本《RTDK 留园导读》纯属偶然,当时在书店里闲逛,被它简洁而又透露着一丝古韵的书名吸引了。封面设计也很有意思,不是那种花哨的插画,而是用一种留白的手法,点缀着几笔写意的山石水景,让人一看就联想到园林的意境。我本身对苏州园林就有着莫名的好感,总觉得那是一种将自然与人文巧妙融合的艺术,是一种东方审美的极致体现。尤其留园,更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但过去对它的了解大多停留在一些碎片化的信息,比如“冠绝两园”的名头,或者一些名胜的名称。所以,当看到这本导读时,心中立刻升起一股探究的冲动。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几个景点,而是能带领我真正走进留园的灵魂,去感受它每一个角落所蕴含的故事和匠心。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历史背景的介绍,讲解园林的设计理念,以及那些著名景点的由来和典故。我更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将那些精巧的亭台楼阁、曲折回廊、奇石异木一一呈现,让我即使身处家中,也能仿佛置身其中,身临其境地体会留园的魅力。这本书能否真正实现这一点,是我最期待的。
评分我拿到《RTDK 留园导读》的时候,并没有立刻把它读完。我把它放在床头,时不时地翻阅一下。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更像是一种长期的陪伴,一种随时可以从中汲取养分的工具。我希望它能够成为我在游览留园时随身的“百科全书”,在我遇到困惑时,它能及时解答;在我欣赏美景时,它能为我解读背后的故事。我关注它是否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信息,比如游览路线的建议,或者在不同季节游览留园的感受差异。我也会留意它是否能够解答一些常见但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例如园林中的植物名称、建筑的风格特点等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更好地规划我的留园之行,让我能够用更专业、更深入的眼光去欣赏这个古老的园林。同时,我也希望它能够激发我继续探索其他苏州园林的兴趣,将这种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欣赏,变成一种长期的爱好。我期待它不仅仅是一本一次性的读物,而是能够成为我与留园,乃至与中国古典园林之间,建立起情感联系的桥梁。
评分我对《RTDK 留园导读》的期待,更多地体现在它能否拓展我的视野,让我不仅仅局限于留园本身。我希望它能够将留园置于更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进行解读。比如,它是否会提及与留园同时期或相近时期的其他著名园林,并通过比较来突出留园的独特性?它是否会探讨留园在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甚至,它是否会涉及到与留园相关的历史人物、文人墨客,以及他们对园林的贡献和情感寄托?我深信,一个伟大的事物,往往是其所处时代精神的缩影。如果这本书能够将留园的讲解上升到对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情趣、哲学思想的探讨,那我将认为它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启发性的思考,让我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能够主动地去理解和感悟。同时,我也会关注书中语言的风格,是偏重学术性的严谨,还是更倾向于文学性的抒情,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我希望它能够写得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
评分在阅读《RTDK 留园导读》之前,我脑海中关于留园的印象,总是有些模糊不清,像是隔着一层薄纱。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彻底揭开这层纱,让我看到一个清晰、立体的留园。我特别关注它在讲述园林布局、景点设计时,是否能够深入剖析其背后的“理”。比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空间划分?水景和山石的布置有何讲究?建筑与自然的呼应关系是如何实现的?我希望它能解释那些看似随意却处处皆有深意的安排。我甚至希望它能带我“穿越”回园林建造的年代,去想象当时的工匠如何精雕细琢,园主如何寄情于山水。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激发我的想象力,让我不仅仅是看图识字,而是能够“听”到园林的声音,“闻”到园林的香气。我也会留意书中是否有关于园林维护和修缮的介绍,这往往能反映出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态度和智慧。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看懂”留园的视角,让我从中获得知识,更获得一种美的启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