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奶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报告(2015年度)
定价:60.00元
作者:王加启 郑楠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51162522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围绕产业难点、社会热点、国际动态等方面,对科研结果进一步分析凝练,形成的《中国奶业质量安全绿皮书(2015年度)》,希望以此为起点,建立我国奶业质量安全年度报告制度,公开报告我国奶业质量安全状况,一是明确质量安全的关键控制点,指导奶业生产,进一步提高质量安全水平;二是提出质量安全的风险点,为质量安全监管决策提供参考靶标;三是介绍我国奶业质量安全变化情况,实现公开充分交流,科学引导消费
目录
作者介绍
王加启,系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书名《RTDK 中国奶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报告(2015年度)》本身就传递了一种专业和严谨的气息。对于我这样一个普通消费者来说,食品安全,尤其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奶制品,永远是关注的焦点。2015年这个时间点,恰好是中国奶业经历过一些震荡,并在努力寻求重塑形象的关键时期。 我非常想知道,这份报告中是否会对当时中国奶产品质量安全所面临的整体挑战做一个清晰的梳理。它可能会提及哪些主要的风险因素?例如,是来自养殖环节的问题,还是加工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抑或是物流配送中的储藏不当? 报告中是否会深入探讨一些具体的检测指标和标准?比如,在兽药残留、非法添加物等方面,2015年的检测标准是怎样的?实际的检测结果又呈现出怎样的分布情况?我期待报告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数据,让我们对当时的状况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 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报告是否会就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国奶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这些建议是基于科学研究的成果,还是借鉴了国际上的成功经验?例如,在完善法规体系、加强技术研发、提升行业自律等方面,是否会有具体的阐述? “中国农业”作为研究机构,其出品的报告应该具备一定的学术性和权威性。我希望这份报告能像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出2015年中国奶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也为我们理解行业的发展轨迹提供重要的参考。它不仅仅是一份报告,更是对消费者关切的回应,是对行业进步的期盼。
评分在我看来,一本深入探讨“中国奶产品质量安全”的报告,尤其是在2015年这个时间点,无疑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我想象着这份《RTDK 中国奶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报告(2015年度)》可能会是一本厚重的案头读物,里面充斥着大量的调研数据、检测结果以及专家分析。 我非常好奇报告是否会对不同类型的奶产品,如常温奶、巴氏杀菌奶、婴幼儿配方奶粉等,进行细致的分类研究,并针对各自的特点和风险点进行深入剖析。例如,在婴幼儿配方奶粉领域,对营养成分的科学配比、潜在的有害物质限量等方面,是否会有特别详尽的论述? 对于“质量安全”的定义,我希望它能包含更广泛的维度。除了微生物、重金属等常规指标,是否还关注了农药残留、抗生素残留、食品添加剂的合规使用,甚至是对奶牛健康和福利的关注,因为这些都可能间接影响到奶产品的最终质量。 我想象中的这份报告,不会仅仅停留在问题的揭示,更会着力于提供解决方案。它是否会探讨一些创新性的质量监控技术?比如,DNA溯源技术在奶产品安全追溯中的应用?或者,在生物科技领域,是否有新的方法可以保障奶源的纯净和安全? “中国农业”这个研究单位的背书,让我对报告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份报告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相对全面、客观的视角,了解2015年中国奶产品质量安全的真实图景,并为行业未来的健康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评分对于《RTDK 中国奶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报告(2015年度)》这本书,我最直接的联想就是关于“信任”二字。在2015年左右,国内的乳制品行业经历了诸多挑战,消费者对国产奶产品的信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因此,一份关于质量安全的研究报告,在这个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我很好奇报告中是如何界定“质量安全”的。它是否涵盖了从牧场管理、饲料安全、原奶检测,到加工工艺、包装材料、产品追溯等全链条的评估?报告中是否会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来衡量中国奶产品在质量安全上的表现? 对于2015年这个具体年份,我个人比较关注的是,这份报告是否能够反映出当时行业在经历一系列事件后,所采取的哪些改进措施和监管力度。比如,在奶源的源头管理上,有没有更严格的准入标准?在生产环节,是否引入了更先进的质量控制技术?在市场监管方面,政府部门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另外,作为一份“研究报告”,我希望它不仅仅是陈述现状,更能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比如,在技术创新方面,是否存在一些瓶颈需要突破?在行业自律和消费者教育方面,是否还有提升的空间? “中国农业”这个出品方,让我对报告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有了初步的信任。我期待这份报告能够以客观、科学的态度,为我们揭示2015年中国奶产品质量安全的研究成果,帮助社会各界更清晰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并最终重建消费者对国产奶产品的信心。
评分我个人一直对农业科技发展以及食品安全议题非常关注,特别是关于国内的乳制品行业,毕竟这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健康。这本书的书名《RTDK 中国奶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报告(2015年度)》一看就让我觉得内容会非常扎实。2015年这个时间节点,对于中国奶业而言,可以说是经历了许多曲折之后,正处于一个积极转型和重建信心的重要时期。 我猜测这份报告很可能不仅仅是简单的数据罗列,而是会深入剖析当时中国奶产品在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质量安全风险点。它是否会提供一些案例分析,来具体说明哪些方面是重点关注的对象?比如,在奶源的质量控制上,会涉及到哪些方面?是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还是微生物指标?而在加工过程中,又有哪些工艺环节容易引发安全问题? 我对报告中可能采用的评估方法也很有兴趣。是采用了国际通行的标准,还是结合了国内的实际情况?有没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改进建议或者提出一些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方向?毕竟,技术的进步和标准的更新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 中国农业大学作为研究机构,其出品的报告通常都具备相当的学术严谨性。所以,我期待这份报告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或者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我希望它能帮助普通消费者更清楚地认识到,在2015年那个时间段,我们所喝到的牛奶到底有多安全,以及行业是如何努力去提升这一点的。 这本书的名字让我觉得它是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总结,也许能为我们理解中国奶业的演进轨迹提供重要的参考。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人,那种沉稳而又不失现代感的风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本严肃的研究报告。尽管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仅从书名和提供的出版信息来看,它似乎触及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中国奶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需求从未如此迫切,尤其是关乎日常饮食的奶制品,其质量与安全更是重中之重。 这份报告的副标题“2015年度”也暗示了其时效性和针对性。2015年,对于中国奶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年份。经过了前几年的风波,整个行业都在努力重建信任,提升标准。因此,这份报告很可能汇聚了当年在奶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所做的各项工作、取得的进展以及面临的难题。 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对报告中可能涉及到的具体内容充满了好奇。例如,报告是否会深入分析当前中国奶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现状?是否存在一些前沿的检测技术和方法被引入?针对不同的奶产品类型,例如液态奶、奶粉、婴幼儿配方奶粉等,是否会分别进行详尽的评估? 另外,报告的作者单位“中国农业”也让我对内容的专业性充满了信心。中国农业大学作为国内顶尖的农业科研学府,其研究成果往往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指导意义。我期待这份报告能够提供基于扎实科学数据和严谨分析的洞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中国奶产品的真实状况,从而在消费决策时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总而言之,即使只是从表面信息来推测,这份《RTDK 中国奶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报告(2015年度)》也足以勾起我对行业现状的关注和对未来发展的期盼。它不仅仅是一份报告,更可能是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中国奶业在保障国民健康道路上所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