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年报 2016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年报 2016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农业出版社 著
图书标签:
  • 农业
  • 病虫害
  • 防控
  • 农作物
  • 年报
  • 2016
  • 植保
  • 农业技术
  • 农业生产
  • 灾害防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诗书雅韵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234802
商品编码:29594842852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8-0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年报 2016

定价:90.00元

作者: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10923480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年报(2016)》主要介绍了全国2016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情况,包括全国各地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棉花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情况,及蝗虫和柑橘大实蝇在各地的发生和防治情况,重点介绍了各地绿色防控工作情况,还介绍了2016年重大病虫害外合作项目等。

目录


前言
篇 2016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与防治工作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关于印发2016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的通知
2016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防治特点及2017年防控工作重点
各地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总结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情况
1水稻
天津市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2小麦
2016年全国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3玉米
2016年全国玉米病虫害防控工作总结
北京市
北京市顺义区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吉林省
黑龙江省
江苏省
安徽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云南省
陕西省
甘肃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马铃薯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山东省
湖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陕西省
甘肃省
5棉花
河北省
江苏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湖北省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6果树蔬菜
北京市平谷区(大桃)
山西省(苹果)
辽宁省(苹果)
江苏省(果蔬)
江西省(柑橘)
山东省(果树、茶叶)
四川省(果树)
7蝗虫-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吉林省
黑龙江省
江苏省
安徽省
山东省
河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四川省
陕西省
青海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第二篇 2016年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
各地工作总结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实蝇绿色防控工作总结
全国项目总结
湖北省
重庆市
贵州省

第三篇 重大病虫害防控行动
农业部部署行动
农业部深入推进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努力提高农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水平
农业部动员部署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
农业部派出5个督导组推进小麦病虫害防控措施落实
农业部全力防控小麦病虫害努力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
农业部部署稻飞虱防控工作“虫口夺粮”保丰收
农业部部署二点委夜蛾防控工作确保夏玉米生产安全
农业部动员部署秋粮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
2016年秋冬季小麦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部署行动
1病虫害防治
2016年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专家会商会在北京召开
全国春季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会议在云南召开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冀、鲁、陕三省开展“药肥两减”技术考察调研活动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湘、粤、滇三省开展“药肥两减”技术考察调研活动
马铃薯病虫害防控新技术培训班在贵阳举办
全国蝗虫防控信息系统和蝗区数字化勘测技术培训班在鄂尔多斯市举办
钟天润副主任带队赴津、冀蝗区督导夏蝗防控工作
中英牛顿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启动和计划研讨会在CABI召开
2016年小麦秋播药剂拌种技术培训班在兰州举办
全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总结会在哈尔滨召开
水稻细菌性病害防治新技术培训班在云南举办
2绿色防控
2016年全国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班在山东招远举办
全国农区蝗虫绿色防控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
2016年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现场会在杭州召开
全国稻田利用生态和生物防治技术减药控害培训班在杭州举办
全国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班在普洱市成功举办
南方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班在南宁市成功举办
2016年北方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班在济南举办
3治蝗快报
扎实推进蝗虫可持续治理工作
各地农区顺利完成东亚飞蝗夏蝗防治任务
第四篇调研报告汇编
加强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保障蔬菜质量安全——北京市延庆区绿菜园专业合作社绿色防控调研报告
2016年湖北等六省(市)小麦“一喷三防”补助政策落实情况调研报告
集成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推进优质大葱品牌建设——山东省章丘市万新村大葱绿色防控调研报告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技术对农药减量效果的调查报告
山东和河南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现代农业病虫害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前沿探索 图书名称:现代农业病虫害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前沿探索 图书简介 本书汇集了全球范围内在农业病虫害综合管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PM)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技术突破以及政策实践经验。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更高要求,传统依赖化学农药的防控模式已难以为继。本书旨在为农业科研人员、病虫害防治专家、农技推广人员以及政策制定者提供一个全面、前瞻性的知识平台,深入探讨如何构建更具韧性、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业病虫害管理体系。 全书内容涵盖了从基础理论研究到田间实践应用的全链条知识体系,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核心模块: 第一部分:全球农业病虫害动态与风险评估 本部分首先对当前全球范围内主要的农业生态系统(如谷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中病虫害发生的宏观趋势进行了深入剖析。通过对跨国界、跨区域的疫情监测数据的梳理,识别出新发和再发病虫害的种类、地理分布变化及其潜在的传播途径。特别关注了全球贸易与气候变化背景下,外来入侵性有害生物(Invasive Alien Species, IAS)对区域农业生态安全构成的威胁。 气候变化驱动的病虫害地理重塑: 探讨气温、降水模式、极端天气事件如何改变了病虫害的生命周期、繁殖速率和地理分布范围,以及这些变化对作物抗性提出了何种新的挑战。 新发病原体与抗性演化: 详细介绍了近年来新发现的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等重要病原体,并分析了目标害虫和病原体对现有化学防治手段产生抗性的机制与案例,强调了抗性监测与管理策略的重要性。 跨学科风险评估模型: 介绍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构建的病虫害早期预警和风险评估模型,旨在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干预的转变。 第二部分:生物防治技术的创新与集成应用 生物防治作为综合防治体系的核心支柱,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本书深入阐述了利用生物因子调控病虫害的多种策略和前沿技术。 天敌资源的发掘与应用: 详述了昆虫、微生物(如捕食螨、寄生蜂、微生物农药)的生物学特性、田间释放技术及其在不同作物生态系统中的应用效果。重点探讨了如何通过生境改造和廊道建设来增强田间天敌的自然控制能力。 生物刺激素与植物免疫激活: 介绍了新型植物免疫诱导剂(SAR/ISR)的作用机制,以及如何结合生物刺激素(如氨基酸、腐植酸、海藻提取物)来提高作物的内源抗性,减少对外部干预的依赖。 RNAi与基因编辑在防控中的潜力: 探讨了利用基因沉默技术(RNA干扰)进行靶向性防控的实验室研究进展,及其在未来田间安全应用中面临的法规和伦理挑战。 第三部分:精准农业与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病虫害的监测、诊断和管理方式。本部分聚焦于如何利用高新技术实现“对症下药”的精准管理。 高通量监测技术: 详细介绍了无人机(UAVs)、地面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IoT)技术在作物健康监测中的应用,包括多光谱、高光谱成像对早期病害识别的精度提升。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在诊断中的应用: 展示了如何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处理复杂的田间图像数据,实现病虫害的快速、自动识别和严重程度量化,为农民提供实时的管理建议。 变量施药与精准施肥: 结合空间信息技术,探讨了变量速率施用农药和肥料的技术路径,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投入品的浪费和环境负荷,同时确保防治效果。 第四部分:低毒高效农药的开发与安全规范 尽管生物防治和综合管理是趋势,但在重大爆发期或特定作物生产中,化学农药仍是重要的补充工具。本书强调了向环境友好型、低毒高效农药转型的必要性。 新型作用机理农药的筛选与开发: 介绍了针对靶标抗性问题,科学家们正在开发的具有新颖作用位点或非传统毒理学效应的化合物。 生物源农药(Biopesticides)的法规与商业化: 分析了从实验室到市场推广过程中,生物源农药在稳定性、应用剂量和登记审批方面需要克服的障碍。 残留风险管理与最大残留限量(MRLs)的国际协调: 强调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介绍了先进的残留检测技术,以及如何根据国际标准调整田间用药剂量和安全间隔期。 第五部分:政策框架、社会参与和知识传播 成功的病虫害管理离不开健全的政策支持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 全球和区域性病虫害治理的法律框架: 对标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等,分析了各国在检疫、限制使用高风险农药以及促进IPM推广方面的政策工具。 农民赋权与行为改变: 探讨了如何通过有效的农技推广体系、示范田建设和风险沟通策略,促进农民从传统习惯向科学的综合管理模式转变。 可持续供应链与消费者需求: 讨论了从农场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以及消费者对“无农药残留”和“可持续生产”标签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反向驱动上游的病虫害管理实践创新。 本书结构严谨,内容权威,不仅提供了详实的科学数据和案例分析,更着眼于未来农业发展的战略布局,是从事现代农业研究、生产管理和政策制定的专业人士不可或缺的参考工具书。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在基层农场工作的技术人员,平常最头疼的就是各种突发性的病虫害爆发。每到关键时期,大家都在争相寻找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年报 2016》简直是雪中送炭。书里面详细列举了2016年影响比较大的几种病虫害,比如一些以前不怎么重视的小众病害,今年却突然变得很猖獗,书中就给出了详细的分析和预警。最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仅是介绍病虫害本身,还深入探讨了导致这些病虫害发生的原因,比如气候变化、耕作制度的改变等等。这对于我们理解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制定长远的防控策略非常有帮助。而且,书里提到的很多防控措施,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可操作性很强。我准备把这本书放在农场办公室,供大家随时查阅,遇到问题的时候,一定能找到答案。

评分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对如何用更环保、更经济的方式来解决农作物病虫害问题感到好奇。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希望。《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年报 2016》在介绍病虫害的同时,也着重强调了绿色防控和综合治理的理念。我特别关注其中关于生物防治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比如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种群,或者使用植物源农药替代化学农药的报道。这些内容给我很大的启发,也让我更加坚信,科技的力量可以帮助农业实现绿色转型。书中的一些图表和统计数据,虽然看起来有些专业,但经过仔细阅读,我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科学逻辑,也更加理解了为什么某些防控措施会更有效。它不仅仅是提供信息,更是在传达一种发展理念,一种对环境负责的态度。

评分

作为一名农业院校的学生,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拓宽视野、深化专业知识的读物。《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年报 2016》无疑是一本极具价值的参考资料。书中对2016年度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系统性梳理,以及对发生原因、为害特点、流行规律的深入剖析,为我的学习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素材。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病虫害监测技术和预警系统建设的内容,这对于理解现代农业管理的重要性有着深远的意义。此外,书中对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的比较分析,也让我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区域差异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相信,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和研究,我能够更好地掌握病虫害防控的理论知识,为将来从事农业科研或推广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从一个对农业发展前景充满期待的普通市民的角度来看,我购买《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年报 2016》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我们餐桌上的食物是如何在背后得到保障的。这本书就像是一份来自田间的“体检报告”,它详细记录了2016年我国农作物所面临的病虫害“健康状况”以及政府和科研机构为此付出的努力。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有不少篇幅在讲述如何通过科学的监测和预警体系来提前应对病虫害的发生,这让我感到非常安心。看到这些专业的报告,我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国家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的投入和重视。虽然我可能无法完全理解书中的所有技术细节,但其整体的科学严谨性和对问题的深入探讨,足以让我感受到这背后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智慧。

评分

这本《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年报 2016》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极其专业和详实的。我是一名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需要了解最新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和防控措施,这本书正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空白。它不仅仅是简单罗列一些病虫害名称,而是深入分析了2016年度全国范围内几种主要农作物所面临的重大病虫害的发生趋势、流行特点、为害程度,甚至还对不同区域的发生规律做了细致的对比。翻阅目录,就能看到诸如“小麦条锈病全国性大发生原因分析”、“水稻稻纵卷叶螟跨区域迁飞规律研究”、“玉米螟滞后发生与早春低温气候关系探究”等引人深思的标题。我相信,书中的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一定能为我们基层的工作人员提供宝贵的参考,帮助我们更精准地预测和部署下一年度的防控工作。而且,从它的篇幅和内容深度来看,这绝非一本应付了事的报告,而是凝聚了大量专家学者心血的学术性成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