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自闭症孩子的春天(一本给自闭儿父母及训练师的实用操作手册)
定价:28.00元
作者:陈金燕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4-01
ISBN:978751270366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00kg
编辑推荐
一本给自闭儿父母及训练师的实用操作手册
儿童人际关系介入、游戏介入、地板时间、结构化教学等经典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战应用
本书将帮助自闭儿父母为孩子开启一扇通往自立的大门
本书不仅能给自闭儿父母诸多康复训练的方法,还将给自闭儿父母带去强大的精神支持
内容提要
这本书通过三个自闭儿家庭的教养故事让大家看到,自闭儿的父母终其一生,用天下无私的爱引导孩子,为他们打开另一扇窗,让他们能自立于社会。希望有更多自闭儿能够像这几个孩子一样,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
书中三位父母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广大自闭儿父母提供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日常康复训练方法,并提出了关于自闭儿教育的一些理念,将给自闭儿父母带去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目录
目 录
中文简体版前言
游戏与文化介入概论杨宗仁 /
推荐序
生命的深度与广度邹国苏 /
有能力的爱郑石岩 /
随 顺 而 转 杨宗仁 /
星儿父母的心灵药方吴世正 /
自 序
陈金燕 /
前 言
我看到了坚持20年的希望陈金燕 /
story 1 我家有个快乐的自闭儿
——镇宇的生活学习记录陈金燕 /
自修改造自闭症儿/
用洋芋片加强学习动机/
情境式的对话练习/
拜访亲友学对话/
练习上幼儿园/
做功课真是大工程/
算术更是累人/
学习抽象的时间观念/
揪同学教他玩游戏 /
一个口令、一个动作学自理/
重复100次的练习/
完成剪头发任务/
练习注视正眼看人/
快乐越多微笑越多/
减敏治疗克服巨响梦魇/
学习忍耐/
克服打针的恐惧 /
看牙医是大工程/
写日记很光荣/
练习自己搭公车/
练习讲有意义的话/
终于不挑食了/
练习上外面的厕所/
改变固执行为别生气/
改掉说躺就躺的坏毛病/
终结撞墙坏习惯/
戒掉骂人的三字经/
笑脸奖励转变负面情绪/
没位子也能搭公车/
为了出国玩儿,什么都愿意/
有梦美,踏实筑梦/
感谢镇宇走入我的生命/
story 2 亲爱的,我把偏执变歌声
——官氏双胞胎兄弟的音乐之路官朝清 /
没有特效药的晴天霹雳/
转念坦然面对现实 /
顶鼻子游戏学看人/
重复1000遍让他们开金口/
夫妻唱双簧学问答 /
观察好恶借力使力/
出外学习适应大环境/
入学前的学前准备班 /
教师引导进入常规 /
人际沟通重要 /
热情协助的爱心社团 /
爵士鼓开启音乐新世界/
学习生活自理重要 /
兴趣情境机会教法/
爱吃的兴趣变专业/
志威喃喃自语遭围殴/
以鼓励欣赏代替苛责/
正向偏执力挑战歌唱擂台/
因势利导,大儿子上大学/
身教比言教重要 /
心头大石,我可以放下/
story 3 上帝为他开的另一扇窗
——周于翔温馨的笔下世界周爸爸 /
退下职场面对现实/
慢慢学习生活自理/
亲自教导奠定学习基础/
生命贵人开启绘画大门/
整洁外表增加好感度/
坦然面对,为自闭儿创造良好情境/
借艺术治疗来打开心门/
将固着行为转化为助力/
饶富童趣的温馨作品/
In the future 为自闭儿建构快乐家园陈金燕 /
固着行为要耐心找方法/
人际沟通困难步步难行/
多鼓励,不用暴力/
自闭儿家长辛苦了/
家长间互相支持打气/
变好变坏风水轮流转/
帮助自闭儿快乐终老/
后 记
鼓励有自闭儿的家长提供经验巫庆煌 /
致 谢陈金燕 /
台北市自闭症家长协会 /
财团法人台北市自闭儿社会福利基金会 /
辅导实例点亮心中的星光 /
作者介绍
陈金燕 台北市自闭症家长协会理事长暨台北市自闭儿社会福利基金会董事长。儿子镇宇自小被确诊为自闭症,她克服了无数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不仅让镇宇拥有吃、喝、拉、撒、睡的自理能力,并且可以独立工作。此外,她投身自闭儿康复的公益事业,为更多的自闭儿及其家长带去有效能的帮助。
文摘
序言
对于专业康复机构的训练师群体而言,这本书的价值也体现在其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上。它不像某些入门书籍那样只停留在基础概念层面,而是涉及到了对共病情况的初步识别与应对建议。我欣赏它在内容上的严谨性,引用了诸多研究成果来佐证其操作方法的有效性,这无疑增加了其权威性。尤其是在处理“刻板重复行为”这一难题时,书中提出的多维度干预方案,结合了环境调整、功能性评估和替代行为培养,形成了一套多管齐下的策略包。这套策略并非一刀切,而是强调根据个体的差异性进行灵活调整,这种高度的灵活性和对个体化的尊重,正是优秀康复指南的标志。它教会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宇宙,需要定制化的星图来指引。
评分不得不提的是,这本书在结构安排上的匠心独运。它似乎非常理解不同阶段家长和训练师的困惑点,将内容做了巧妙的递进。从基础的感觉统合和感官调适,过渡到社交技能和语言理解,逻辑链条非常完整且顺畅。我注意到,即便是介绍那些看起来比较复杂的行为分析技术时,作者也配上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分析,这些案例的细节丰富到让人感觉就像在看一场记录片。举个例子,书中描述了一个关于“延迟满足”训练的案例,作者详细记录了孩子从最初的强烈抗拒、摔东西,到最后能等待三秒钟的整个过程,包括家长在不同时间点上的微妙反应变化。这种全景式的展示,使得抽象的理论一下子变得具体可感,让我避免了在实际操作中“想当然”地去执行某个步骤,而是能预见到可能出现的困难点并提前做好准备。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朴实,没有花哨的色彩,给人一种沉稳、可靠的感觉。初次翻开,我立刻被它清晰的章节划分和直观的图表所吸引。它不像其他一些理论性太强的书籍那样晦涩难懂,而是更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手把手地教你。我特别欣赏它在介绍各种训练方法时,总能提供非常具体的步骤和场景模拟。比如,书中关于如何引导孩子进行眼神接触的那一章,它没有仅仅停留在“要鼓励孩子看人”这种空泛的指导上,而是详细拆解了从最初的眼神跟随,到短暂停留,再到主动对视,每一步需要家长或训练师采取的具体话术和肢体语言调整。对于我们这些长期在一线与自闭症孩子打交道的家长来说,这种“可操作性极强”的指南简直是雪中送炭。我甚至立刻拿起笔,在旁边空白处记录下了自己尝试使用这些技巧时的反馈,感觉这本书就是我的随身工作手册,而不是束之高阁的参考书。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经历了一次深入的自我反思之旅。它不仅仅关注“如何改变孩子”,更深入地探讨了“如何与孩子建立有效沟通的桥梁”。其中有一段论述让我感触颇深,它强调了“接纳”在干预初期比“矫正”更为重要。这种细腻的情感洞察,远超出了技术手册的范畴。我记得有一次,我的孩子因为环境突变而情绪崩溃,我当时感到手足无措,所有的技巧似乎都失效了。翻到这本书中关于“情绪风暴应对策略”的那一页,它提供的不仅仅是安抚的话语,更是帮助家长理解情绪背后的功能性需求。这种深层次的理解,让我学会了暂时放下“训练目标”,转而关注孩子当下的感受和需求,这种心态的转变,对我们亲子关系的改善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让僵硬的互动多了一丝人性的温度。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阅读体验也值得称赞。它大量使用了留白和重点标记,使得即使在信息量巨大的章节中,读者的视觉焦点也能被有效引导,避免了阅读疲劳。很多实用工具,比如情绪卡片、日常活动日程表的模板,都被清晰地标注出来,方便我们直接剪下来或复印使用。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它结尾处的“家校合作指南”,那一部分内容清晰地阐述了如何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建立起信息共享和目标一致的合作模式。这对于解决“孩子在家能做到的,在学校就做不到”的常见难题至关重要。这种对整个支持系统的全面考量,体现了作者不仅仅是教育者,更是一位深谙家庭和社会支持重要性的实践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