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会做饭的孩子棒棒哒
定价:42.00元
作者:林家岑(Amanda)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55524745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给家长看的教养书!孩子们是怎么想的?怎样回应孩子?如何同孩子共同完成一件事……让有无数教学经验的作者亲身告诉你。★给孩子的生活练习书!做菜过程中能学到许多好玩的事,每件事都是小小的生活教育,放手让孩子勇敢尝试,打开五感潜力。★亲子一起玩乐的实作书!练习书中的食谱或让孩子设计菜单,大手小手一起玩。通过厨事分享,加固你与孩子的亲密关系。
内容提要
“教孩子做菜”这件事真的不难,重点是做菜过程中我们是不是也能教给孩子一些基础的人生道理?本书糅合了先进的食育理念,通过培养孩子下厨,锻炼孩子的生活技能。共设置了12个训练单元,其中包括——
1.有方法的规矩训练。
2.保护自己,与危险共处。
3.正式自己的恐惧与短板。
4.把不喜欢变成喜欢。
5.触觉与情感的训练。
6.学习群体合作。
7.创意与美感的展现。
8.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9.用行动表达感谢。
10.真实的社会实践。
11.独立规划的能力。
12.想象力大爆发。
通过下厨,孩子收获的不仅仅是自立自主的能力,更是一次身心的全面成长。
目录
作者介绍
林家岑(Amanda),从小爱做菜、热爱厨房里的大小事,觉得下厨及带小孩是有乐趣的两件事。大学毕业后一直担任幼儿园老师,后来获得机会赴美国专研儿童教育,让兴趣有了更加踏实的发展。幼教经验20年,从事亲子及儿童烹饪教学10年,热情始终如一。擅长设计有趣好玩、美感的料理课程与食谱,期望以食物为媒介,让孩子们动手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意和生活热情。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简直是鬼斧神工,我必须承认,一开始我有点被绕晕了,但一旦理清了其中的脉络,那种豁然开朗的震撼感,至今难以忘怀。作者似乎在玩弄时间线,用碎片化的叙事手法,将看似不相关的事件巧妙地编织成一张巨大的网。每一个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在后续的章节中都会以一种令人拍案叫绝的方式被激活,成为推动情节的关键。这种叙事上的高超技艺,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探索和解谜的乐趣。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侦探,手里拿着散乱的线索,一步步拼凑出完整的真相。而且,与那些情节推进缓慢的小说不同,这本书的每一个转折都显得水到渠成,绝非为了反转而反转的狗血操作。它要求读者保持高度的专注力,但回报你的,是远超预期的阅读体验。对于那些厌倦了千篇一律套路小说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剂猛药,能让你重新找回阅读的激情和智力上的挑战感。
评分坦白讲,我最初是被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吸引的,那配色和排版透露出一种低调的奢华感,让我期待它在文学质量上也能保持一致的水准。幸运的是,内容完全没有辜负我的期望。这本书的想象力是极其磅礴的,它构建了一个与我们现实世界有着微妙差异的次生宇宙。这个世界观的设定非常严谨,每一个规则的建立、每一个文化的演变,都经过了作者周密的思考,展现出惊人的逻辑自洽性。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样宏大的背景之下,作者依然没有丢失对个体命运的关怀。那些在时代洪流中挣扎浮沉的小人物,他们的命运牵动人心,让人不禁为之揪心。这种“大背景下的微观叙事”的平衡掌握得炉火纯青。它满足了我对史诗般叙事的渴望,同时也提供了足够的情感投射点,让我能在宏大的设定中找到情感的锚点。如果你喜欢那种能带你逃离现实,却又能让你反思现实的奇幻史诗,那么这本书绝对不能错过。
评分这本书的对话场景是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简直可以拿来做文学鉴赏的范本。作者仿佛是天生的剧作家,笔下的人物开口说话,就立刻拥有了鲜明的性格和无法被替代的气质。那种“你来我往”的交锋,充满了智慧的火花,每一次对白都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一场暗流涌动的博弈。有的对话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暗藏机锋,你需要反复咀嚼才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意。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处理冲突时的手法,很多时候,最激烈的冲突不是通过肢体语言,而是通过这种高密度的语言交锋来完成的,其产生的张力远超普通的动作场面。这种“言语的艺术”的展现,让阅读过程变得极其享受和刺激。它让我意识到,文字的力量,在精准的运用下,可以比任何视觉特效都要震撼人心。这本书为我树立了一个极高的标杆,我以后阅读其他作品时,都会不自觉地拿它来衡量对话的质量了。
评分我最近读了很多关于探讨现代社会异化主题的作品,但说实话,这本书给我的冲击力是最为直接和猛烈的。它没有用宏大的理论去说教,而是选择了一个非常微小、非常个人化的视角切入,通过主人公日常生活中那些令人窒息的琐碎与重复,展现了一种深刻的、无声的绝望。那种“身处人群,却倍感孤独”的状态,被刻画得入木三分。我能感受到那种被生活这台巨大机器无情碾压的无力感,那种对意义的追问最终被日常的惯性消磨殆尽的悲凉。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极其克制和冷静的,但正因为这种冷静,才反衬出故事内核的巨大能量。它像一把冰冷的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现代人精神世界的病灶。读完之后,我花了好几天时间才从那种情绪中抽离出来,它真的让你不得不去审视自己生活中的那些“必需品”究竟是不是真正的“需求”。这是一部需要沉下心来品读的杰作,它值得被置于严肃文学的讨论之中。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简直像一股清新的山泉水,一下子就冲进了我心灵的干涸之地。作者的叙事手法非常老练,那种不动声色的铺陈,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拽进了故事的核心。我尤其欣赏她对人物心理刻画的细腻程度,那种微妙的情绪波动,那些藏在言语背后的潜台词,都被她捕捉得丝丝入扣。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故作高深或者刻意煽情的痕迹,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而然,像是生活本身偶然间被捕捉到的一个完美瞬间。特别是主角面对困境时的那种挣扎与释然,那种复杂的人性光辉,让我几度停下来,深思良久。那种感觉,就像是透过一个高度清晰的镜头,观察着另一个平行世界的生命在努力呼吸、感受、成长。这本书的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有张有弛,该让你心潮澎湃的时候绝不含糊,该让你静心回味的时候又留足了空间。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像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对话,让人在读完之后,还能在脑海中反复咀嚼那些富有哲理的片段。我向所有追求阅读深度和艺术性的朋友们强烈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