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蒙台梭利敏感期早教手册——0~6岁运动系统训练全书
定价:32.80元
作者:蒙台梭利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6823237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24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对于孩子运动能力的培养,蒙台梭利在百年前就指出了教育者直到现在也在犯的一个错误:人们优先考虑的是孩子的智力发育,运动则没有受到重视,至于运动同心理发展的紧密关系*是遭到漠视。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只有活动才能形成自己,使自己达到。张丽、孙丽娟编*的《蒙台梭利敏感期早教手册 (0-6岁运动系统训练全书)》中,育儿专家根据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结合0~6岁孩子不同阶段的敏感期发育规律,为广大家长提供了科学实用的运动系统训练方案,供家长参考。
目录
PART 1 儿童运动的本能与意义 运动锻炼与孩子的心理成长息息相关 运动与语言、肌肉的发展 运动与工作能力的发展PART 2 为孩子提供美丽、适宜的运动环境 给孩子适宜环境的重要作用 这样做,孩子会有合适的成长环境 给“自由的运动”加点料 蒙台梭利“儿童之家”的环境设置PART 3 模仿 孩子的模仿行为 给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不要随意打扰PART 4 行动的节奏和人运动神经的锻炼 儿童行动的节奏与成人不同 孩子的运动神经锻炼 ※肢体运动之运动神经、平衡能力训练 滚被子 宝宝会飞喽 妈妈在哪里 动作模仿秀 挣脱毛巾小牢笼 坐爸爸滑梯 推倒“不倒翁” 坐转椅 单腿独立 走独木桥 打“自制保龄球” 单手拍球 卷纸棒 传球游戏PART 5 帮孩子做好手和脚的锻炼 孩子需要有一双灵巧的手 孩子学习行走的历程 初学走路的孩子要“照顾” 不要让保护成为障碍 ※肢体运动之四肢能力训练 小脚丫,踢彩球 抓玩具 放进去,倒出来 推着椅子走 弯弯曲曲走小路 爬梯子 用汤匙舀豆子 追球跑 跳格子 穿针引线连彩珠 走脚印 捡豆子 插花 放进去,倒出来(进阶篇)PART 6 适宜孩子做的肌肉锻炼 锻炼肌肉宜于孩子的成长 锻炼孩子肌肉的方法 ※肢体运动之肌肉能力训练 原地转圈 钻山洞 拉大锯,扯大锯 宝宝爬行大练习 大车小车一起开 推小车 玩沙子 踩影子 拔河游戏 吊单杠 小动物,跳啊跳 单腿跳 “投壶”游戏 报纸大战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最近在研究早期教育方法论时,偶然接触到了这套理论体系,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贴近一线实践者的感受。它没有采用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充满亲切感的口吻,分享了许多实战经验。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工作”与“游戏”之间界限模糊的处理印象深刻。作者强调,对蒙氏体系下的孩子来说,他们所做的探索性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严肃的“工作”,这种工作是他们建构自我、认识世界的途径。书中详细描述了如何设置一个既能激发孩子好奇心,又不过度刺激的环境,避免了当下很多早教产品过度追求感官刺激的弊端。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自我纠错”机制的培养,书中提到,好的环境设计能让孩子在犯错时能自行发现并改正,而不是依赖成人的即时干预和表扬。这对我提升耐心、学会后退一步观察孩子,给予了极大的勇气和方法论支撑。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教会父母如何“退居二线”,成为孩子成长的见证者和支持者,而不是控制者。
评分作为一名终身学习者,我常常寻找能够提升自身观察和解读能力的读物,而这本手册在这方面做得尤为出色。它不仅仅是给出了操作指南,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种“观察的艺术”。书中反复强调,作为教育者,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只有精准地观察到孩子当下的兴趣点、遇到的困难点,才能做出恰当的介入或退让。作者提供了一套非常细致的观察记录表格和行为分析模型,让我学会了如何从孩子的动作、眼神、重复性行为中解读出他正在构建的内在心智结构。这种从“教”到“观”的视角转变,极大地提升了我与孩子互动的质量。以前我总想“教”他东西,现在我更倾向于“等待”和“记录”。这本书的深度在于,它将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转化为一种可以被系统训练的观察技能,对于追求深度育儿实践的父母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实用的“能力提升指南”。
评分坦白说,我起初对蒙特梭利这种强调“独立性”的教育法有些疑虑,担心孩子会不会过于孤僻或缺乏集体协作能力。然而,这本书在阐述“自主学习”与“社交发展”的关联时,彻底打消了我的顾虑。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说明,一个在预备好的环境中充分满足了其独立探索需求的幼儿,反而更有自信与同伴进行高质量的互动。书中有一章专门讨论了蒙氏教室中孩子之间如何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场景,这与我们传统观念中“手把手教”的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它强调的独立并非是孤立,而是“能够自我满足,从而有余力去关心和连接他人”。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温和,充满了对儿童心灵世界的尊重,读起来让人感到非常舒适和启发。它成功地平衡了“科学性”与“人文关怀”,让我看到了一个既有秩序又充满生命力的儿童成长图景。
评分这本书在结构安排上显示出了极高的专业性和条理性,对于希望系统学习蒙特梭利理念的家长来说,简直是本福音。我习惯于从体系结构上去评估一本书的价值,而这本手册将0到6岁的各个发展阶段划分得非常清晰,每一个阶段的重点发展领域(如精细动作、语言爆发期、社会性萌芽)都被单独拿出来进行深入剖析。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要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做这个事情”。比如,书中对不同阶段孩子视觉敏感度的变化进行了细致的图文说明,让我能够更精准地选择合适的材料。我发现,许多市面上的早教书只是罗列活动,而这本书则是在构建一个完整的、流动的教育哲学框架。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孩子的成长规律有了一种更宏观的把握,不再会因为孩子短期内的某项“不达标”而焦虑,因为我知道,这很可能只是他处于某个特定敏感期的正常表现。这种基于规律的笃定感,是无价的。
评分这本关于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书,真是让人茅塞顿开,尤其是在理解0到6岁儿童心智发展轨迹方面。我一直觉得这个阶段的孩子就像一块海绵,吸收力惊人,但如何科学引导却是个难题。作者在书中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敏感期”这一核心概念,并将其与具体的日常生活场景结合起来,比如语言、秩序、感官的萌芽期。我特别欣赏作者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提供了大量可操作的观察工具和家庭环境创设指南。比如,如何在家中构建一个“预备好的环境”,让孩子可以自主探索,而非被动接受。书中对材料的介绍也十分详尽,每一种教具背后的教育目的都解释得清清楚楚,让人明白“蒙氏教具”绝非简单的玩具,而是孩子自我构建心智的阶梯。读完后,我对于自己过去的一些教育方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明白了“跟随孩子”远比“强行灌输”有效得多。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看待孩子那些看似无理取闹的行为,其实都是内在需求在向外界发出的信号。这本书更像是一本陪伴孩子成长的“心法秘籍”,而不是一本死板的教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