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勿失良机:改写人生的幼儿教育——索尼创始人井深大跨界力作 畅销全球100万册 |
| 作者 | 日本 井深大 |
| 定价 | 35.00元 |
| 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ISBN | 9787543975057 |
| 出版日期 | 2017-09-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井深大是日本的索尼公司创始人之一,不仅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工程师,同时也是幼儿教育的先驱。他于1971年退休后,投身于幼教领域近30个年头,不仅召集外的专家、学者深入讨论,更是开设实验幼儿班,进行全面分析、发展和应用全世界婴幼儿教育的理论。井深先生不仅对日本的儿童早期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更是成为了世界上声誉卓著的早期潜能教育界的authority。 本书收录了“井深理论”的精髓,以关注幼儿拥有的无限可能性为主要内容,提出了0~3岁是发掘幼儿潜能的best时期,以及孩子性格的塑造和能力的形成取决于3岁之前,并特别强调母亲所拥有的的教育能力。同时也对如何增强幼儿的记忆识别能力、思维能力,提升创造力、专注力、领导力方面提出可操作的教育方式。 对于本书,越早读。越受益;越早做,越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
| 作者简介 | |
| 日本索尼公司的创办人之一,日本发明协会会长、才能教育研究会理事长、索尼公司名誉会长、幼儿教育运动的“先驱”。1933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科学工程学院。1946年5月,和盛田昭夫先生共同创立了索尼公司。1968年,在索尼公司走上正规之后,毅然步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涉足零岁教育这块“极地”,并成立了幼儿开发协会,同时还开设了幼儿教育的学术园地——《幼儿开发》杂志。期间,在幼儿教育方面提出的许多主张,引起了外的广泛重视,被称之为“井深理论”。曾著有:《幼儿园教育晚矣》《零岁——教育的best时期》《0-3岁幼儿教育》《怎样教育婴幼儿——从零岁开始的教育》《怎样开发儿童智力》《精神 道德 情操——无视另一半教育的日本人》等畅销书。 |
| 目录 | |
| 目 录 |
| 编辑推荐 | |
| ★父母不能错过的一本育儿书! ★历经中西方多种文化检验,1000万妈妈们口碑相传的图书 ★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母亲刘卫华,亲身实践井深理论 ★100个小故事讲述0~6岁的幼儿教育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人眼球,那种复古与现代交织的质感,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这本书的,当时正处于一个职业瓶颈期,感觉生活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急需一些外力来打破僵局。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带着一种强烈的行动导向,那种“别错过”的紧迫感,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心。翻开第一页,就被那种朴实的文字风格所吸引,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却充满了真知灼见。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坐在你对面,用一种温和却坚定的语气,分享他的人生智慧。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讲述某些观点时,那种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仿佛能透过文字感受到他当时的心境和思考的过程。它不是那种说教式的成功学书籍,而是更侧重于内在的觉察和行动的勇气,这一点对我触动很深。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内心深处那些犹豫和恐惧都被轻轻地拨开了,留下的是一股想要立刻行动的冲动。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享受,光是捧在手里摩挲,就觉得心情舒畅。我通常对厚厚的书籍有些畏惧,但这本书的纸张质量和字体大小处理得恰到好处,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更妙的是,它在关键的段落和章节开头,会用一些精心挑选的引语或小插图来做点缀,这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愉悦感。我发现,每当我感到有些迷茫或者需要提振精神时,随手翻开其中任何一页,总能找到一句直击灵魂的话语。这种设计上的匠心独到,让阅读体验从单纯的知识获取,升华成了一种精神上的滋养。它不仅仅是一本可以快速翻阅的书,更像是一本值得反复品味的工具书,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感悟,这是很多同类书籍所不具备的深度和韵味。
评分我花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慢慢啃完这本书,它带给我的冲击是渐进式的,而非一蹴而就的“顿悟”。最初,我只是被它那种对“把握时机”的强调所吸引,心想,也许我错过了很多改变命运的窗口。但随着阅读深入,我开始理解到,这种“良机”并非仅仅指外部世界的机会,更多的是指对自身潜能的挖掘和对日常选择的重视。作者的叙事逻辑非常清晰,他擅长将宏大的概念拆解成一个个具体、可执行的步骤,这对于我这种行动派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尤其欣赏他对“准备”的定义——不是等待万事俱备,而是带着已有的资源,勇敢地迈出第一步。这种务实的态度,让我不再沉溺于无谓的完美主义幻想,而是开始脚踏实地地去尝试和修正。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味,很难用单一的标签去界定。它既有东方哲学的内敛和深邃,又隐隐透着某种面向未来的、开拓性的精神。初读时,我可能只是关注于那些关于“抓住机会”的表层建议,但随着反复咀嚼,我开始品味到文字背后蕴含的深厚人生哲学。它不像某些心灵鸡汤那样只提供短暂的安慰,而是提供了一套思考框架,让你学会如何自己去辨识和创造“良机”。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行文中穿插的那些人生片段,它们让冰冷的理论瞬间变得有血有肉,充满了人性的温度。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该做什么”,更重要的是,它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你“看待世界的方式”,这才是真正具有持久影响力的改变。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对这种被包装得非常“畅销”的书持保留态度,总担心内容会过于肤浅或流于口号。然而,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它避开了那些陈词滥调的成功学套路,而是深入探讨了心态构建的重要性。里面的案例分析极其精妙,它们不是那种遥不可及的商业巨头故事,而是贴近普通人生活中的抉择点。我记得有一个章节,详细描述了如何在日常琐事中培养一种“预见性思维”,这对我过去那种“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散漫态度,敲响了警钟。整本书的基调是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读完后,感觉就像是给沉睡已久的大脑进行了一次深度的“排毒和激活”。它教会我,生活中的每一个微小决定,累积起来,就是你人生的最终走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