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前必读】:
本店销售的书籍品相可能因为存放时间长短关系会有成色不等,请放心选购。
付款后,不缺货的情况下,48小时内发货,如有缺货的情况下,我们会及时在聊天窗口给您留言告知。
发货地北京,一般情况下发货后同城次日可以到达,省外具体以快递公司运输为准。
望每位读者在收货的时候要验货,有什么意外可以拒签,这是对您们权益的保护。
注意:节假日全体放假,请自助下单;如需帮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祝您购物愉快!商家热线: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书名:脑力金钥匙:雷明教你做游戏(0-1岁)
定价:49.80元
作者:雷明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3049266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婴儿一出生就积极地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他们看到、听到、尝到、嗅到、触摸到的一切,都会对大脑发育产生重要影响。早期教育不是在早教班的一两个小时,而是生活的。这本书介绍的游戏正是生活中的游戏,不需要专业的老师和复杂的教具,是在家庭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能学得会的游戏。
这些看似简单的游戏,是基于发展心理学和脑科学研究,按照不同月龄宝宝的身心发育特点精心设计的。0~3岁的宝宝,年龄相差1个月,能力发展就会有明显差异。游戏只有适合宝宝的身心发育水平,才能引起宝宝的兴趣,促进宝宝各项能力的发展。按月龄设计、在宝宝能力发展的关键节点提供*适宜的促进,是这本书的一大特点。
除了对宝宝能力发展关键节点的精准定位,现场感和对游戏细节的指导,是这本书的第二个特点。书中介绍的每个游戏都邀请了该月龄的宝宝和作者一起现场演示,并用图片对宝宝的表现进行了详细记录。通过看图和阅读图片下简短的解读,您不仅能迅速掌握游戏方法,更能通过游戏成为理解宝宝的聪明父母。
即使您的宝宝已经上了早教班也不要忽视在家中和宝宝一起游戏,科学研究已经证实,婴幼儿大脑的发育不仅与身体的成熟有关,而且与情感有关——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一起时愉快和幸福的感觉,对宝宝的大脑发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赶快和宝宝开心地玩起来吧!
内容提要
这本书是《脑力金钥匙》系列图书的*本,介绍了60个适合0~1岁宝宝的亲子游戏。每个游戏都由心理专家雷明和相应月龄的宝宝实景实物演示,重要步骤都配有大图详解,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能看得懂、学得会。按照书中介绍的方法,每天只要抽出半小时和宝宝进行游戏互动,就能有效促进宝宝情商、智商的发展。
目录
0~1个月宝宝聪明游戏 3
1.妈妈抱抱 3
2.笑脸沟通 4
3.超级“话唠” 5
4.定睛一看 6
5.盈盈一握 7
6.左看右看 8
7.俯卧抬头 9
1~2个月宝宝聪明游戏 11
1.发现小手 12
2.亲子体操 13
3.玩踢踏琴 14
4.家庭画展 15
5.学发元音 16
2~3个月宝宝聪明游戏 17
1.俯卧转头 18
2.俯卧翻身 19
3.有意抓握 20
4.拍打摇铃 21
3~4个月宝宝聪明游戏 22
1.仰卧翻身 23
2.抬腿踢球 24
3.伸手够物 25
4.追视小球 26
4~5个月宝宝聪明游戏 27
1.蹦跳摇摆 29
2.手抓摇铃 30
3.妈妈藏猫猫 32
4.有事先说话 33
5.认物指物 34
5~6个月宝宝聪明游戏 35
1.陀螺宝宝 36
2.宝宝坐起来 37
3.双手传递 38
4.开心撕纸 39
5.捏取小东西 40
6.玩具藏猫猫 41
7.重叠发音 42
6~7个月宝宝聪明游戏 43
1.七彩泡泡 44
2.敲敲打打 45
3.多彩叠叠圈 46
4.认识自己的手 47
5.按名称认玩具 48
7~8个月宝宝聪明游戏 49
1.匍匐前进 50
2.从匍匐到爬 51
3.扭扭按按 52
4.宝宝照镜子 53
5.手语沟通 54
8~9个月宝宝聪明游戏 55
1.学习用勺子 56
2.宝宝叫妈妈 57
3.看图认物 58
4.看图认人 59
5.藏猫猫升级版 60
9~10个月宝宝聪明游戏 62
1.攀扶起立 62
2.弯腰捡物 63
3.骑踏行车 64
4.玩拨浪鼓 65
5.捧杯喝水 66
6.扣住小球 67
10~11个月宝宝聪明游戏 67
1.横跨迈步 68
2.拉拉手,走一走 69
3.插槽玩具 69
11~12个月宝宝聪明游戏 71
1.踮起脚尖 71
2.球去球来 72
3.小球搬家 73
4.捏绳头 74
5.小猫喵喵叫 75
作者介绍
雷明:心理咨询专家、亲子教育专家,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客座教授,浙江大学MBA导师。长期专注于企业管理、职场成长、家庭婚恋、亲子教育等领域,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卫视、浙江卫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广东卫视等多家电视台品牌节目担心心理专家、点评嘉宾和主持人,深受广大电视观众喜爱,是大众认知度高的心理专家。
2017年初在乐视网儿童教育频道推出首档婴幼儿早教类系列节目《三元爱力优脑力金钥匙》,单期高播放量突破1200万次,总播放量超过5亿次。与美吉姆国际儿童教育中心、全棉时代等企业深度合作,在全国50多个城市开展婴幼儿早教大型公益讲座,使数十万家庭受益。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在职妈妈,我的时间非常碎片化,高强度的通勤和工作让我下班后常常感觉精力耗尽,很难再投入到复杂、耗时的早教活动中去。这套书的另一个巨大优势就是它的“高效陪伴”理念。它提供的很多活动,不需要长篇大论的准备,几分钟就能进入状态,并且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抓住宝宝的全部注意力。比如,我利用给宝宝换尿布的间隙,按照书上的提示,用手势和儿歌进行简单的“身体部位认知”游戏,宝宝在不适感中居然还被逗乐了。这种将日常琐事转化为高质量互动的方式,极大地缓解了我的焦虑感。它让我明白,高质量的亲子时光,不是靠时长堆出来的,而是靠“专注度”决定的。这本书就像一个聪明的助手,它没有增加我的负担,反而优化了我的育儿效率,让我能在有限的陪伴时间内,实现最大的情感和智力连接,这对于现代父母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
评分我必须得提一下这本书的“节奏感”和“连贯性”设计。很多时候,我们给宝宝做早教,都是一拍脑袋想出一个活动就做了,缺乏系统性。但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它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一条清晰的成长路线图。从最基础的翻身、抓握,到初级的模仿发音、理解因果关系,每一个阶段的活动都建立在前一个阶段的基础上,循序渐进,水到渠成。这让我这个“计划控”感到无比踏实。我可以清楚地预见到,下个月我应该重点关注哪些能力的发展,并提前准备好相应的“游戏工具”。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挫败感”的处理也非常细腻。当宝宝对某个游戏不感兴趣时,它会建议家长立刻切换,而不是强迫。这种对宝宝“情绪劳动”的尊重,让我对“做游戏”这件事本身,多了一份敬畏和耐心。这不仅仅是一本育儿指南,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与另一个小生命深度沟通的“情商教材”。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我给它打高分的主要原因。很多育儿书,要么是理论太深奥,要么是材料准备太复杂,买了一堆进口的、昂贵的教具回家,结果孩子看都不看一眼。而这套书的设计哲学,简直是“极简主义”育儿的典范。它充分利用了“废旧材料”和“随手可得”的物品。我记得有一节是关于“听觉分辨”的训练,书里建议用几个装了不同颗粒物的罐子摇一摇,让宝宝去分辨声音的细微差别。我用家里的米、豆子和纽扣做了几个小罐子,效果出奇地好,宝宝听得津津有味,还学着模仿摇晃的动作。这种低门槛、高回报的互动,极大地增强了我的育儿信心。它教会我,教育的本质是爱和专注,而不是金钱和设备。每次读到一些新的小点子,我都恨不得立刻拉着宝宝开始尝试,这种即时的反馈和成就感,是任何其他事情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这套书简直是育儿路上的神助攻!我之前一直在为宝宝的早期启蒙伤脑筋,市面上的早教资料太多了,看得人眼花缭乱,不知道该从何下手。直到我发现了这个系列,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简直太美妙了。它不是那种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充满了实实在在的操作指南。我特别欣赏它把复杂的早期认知发展,用一种非常生活化、游戏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它会教你怎么利用家里的日常用品,通过简单的互动就能刺激宝宝的视觉、听觉和触觉。我试着用书里提到的几个小技巧和我的宝宝玩“躲猫猫”游戏,没想到他反应那么热烈,小手小脚都跟着动起来,那种发自内心的笑声,比任何昂贵的玩具都有价值。而且,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设计也非常用心,色彩柔和,图案清晰,即便是我们这些新手爸妈,也能轻松理解和上手。它让我意识到,高质量的陪伴不一定需要花费很多金钱,关键在于父母是否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引导思路。这本书绝对是那种,一旦拥有,就会忍不住向所有新手父母推荐的“宝藏”读物。
评分我对这套书的喜爱,很大程度上源于它所体现出的那种“顺应天性”的教育理念。现在很多早教产品都追求“超前教育”,恨不得让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学认字算数,看得我压力山大。但这本书完全反其道而行之,它始终围绕着0到1岁这个阶段宝宝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来设计活动。比如,它会详细解释为什么这个月龄的宝宝对高对比度的图案特别敏感,然后提供了一系列自制高对比度卡片的详细步骤。我按照它的指导做了几个简单的黑白卡片挂在婴儿床边,宝宝盯着看的时间明显变长了,那种专注的样子,真的能感受到他大脑正在努力“搭建连接”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它强调的不是“教”会什么,而是“激发”什么。它提供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无数种可能性,让父母能够根据自己宝宝的独特反应,灵活调整游戏的节奏和难度。这种以孩子为中心的视角,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疲于应付任务的家长,而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最佳伙伴和观察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