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准备篇
一、人员分工
(一)必须亲力亲为吗?
(二)你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帮手?
(三)如何选择月嫂?
(四)如何处理婆媳关系?
(五)家有大宝怎么办?
二、环境安排
(一)选择合适的房间
(二)提前做好房屋的清洁消毒工作
(三)确保房间内的健康安全
(四)在家里预先留足空间
三、物品清单
(一)家具类
(二)电器类
(三)妈妈用品
(四)宝宝用品
实战篇
第一阶段:第1 ~ 7 天(身体恢复与初步学习)
Day1
一、建立亲密关系的六大要诀
二、小宝宝的五个“第一”
三、新妈妈的四项注意
四、新晋爸爸的三个角色
Day2
一、下奶
二、给宝宝换尿布
三、会阴清洁和伤口护理
四、剖腹产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五、产褥操A
六、第二天的宝宝
Day3
一、哺乳的正确姿势
二、正确抱宝宝
三、产后抑郁――第三日抑郁
四、恶露
五、产褥操B
六、黄疸
七、卡介苗注射
Day4 ~7
一、开奶和疏通奶结
二、母乳喂养的关键问题
三、会阴侧切伤口拆线
四、出院
五、脐带护理
六、给宝宝穿衣
第二阶段:第8 ~ 14 天(调整过渡与日常护理)
Day8 ~ 9
一、奶粉喂养
二、拍奶
三、妈妈的日常身体护理
四、产褥操C
Day10 ~ 12
一、宝宝的排泄模式
二、母乳不足
三、给宝宝洗澡
四、宝宝的身体护理
Day13 ~ 14
一、安抚宝宝
二、给宝宝抚触
三、挤母乳
四、储存母乳
第三阶段:第15 ~ 28 天(伤口愈合与应对难题)
Day15 ~ 18
一、宝宝的睡眠
二、哄宝宝入睡
三、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四、产褥操D
Day19 ~ 23
一、猛长期
二、夜间喂奶
三、与宝宝的沟通
四、乳房疼痛
Day24 ~ 28
一、尿布疹
二、宝宝的便秘
三、生病时的母乳喂养
四、新爸爸的产后抑郁
第四阶段:第29 ~ 42 天(状态回升与步入正轨)
Day29 ~ 34
一、满月宝宝
二、体重增长测评
三、混合喂养
四、溢奶和吐奶
五、产后月经
Day35 ~ 41
一、湿疹
二、宝宝的被动操
三、外出和旅行
四、宝宝的视力保护
Day42
一、产后体检
二、宝宝成长表
三、EPDS 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
四、产后瑜伽
补丁篇
关于宝宝
一、需要特殊护理的宝宝
二、养育双胞胎
三、宝宝常见疾病
四、意外伤害防范
五、脐带血
关于妈妈
一、母乳喂养的常见问题补充
二、常见乳房疾病
三、其他常见疾病
月子餐
一、月子餐的四字真经:分段实施、少食多餐、均衡多样、适时调整、稀软为主、勿忘忌口!
二、月子餐的饮食禁忌:忌食生冷、忌食厚味、忌食回奶食品、忌刺激性饮料和禁烟!
三、月子餐的每日组成
四、月子餐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1 ~ 7 天)排毒期:以排除恶露和开胃为主
第二阶段(第8 ~ 14 天)修复期:以修复组织、促进乳汁分泌为主
第三阶段(第15 ~ 28 天)滋补期:以补气养血、调理体质为主
第四阶段(第29 ~ 42 天)调整期:以强化体能、大补气血为主
五、月子餐食谱
附录
月子餐食谱范例
0 ~5岁女孩体重增长曲线图
0 ~5岁女孩身高增长曲线图
0 ~5岁男孩体重增长曲线图
0 ~5岁男孩身高增长曲线图
Day2
一、下奶
第二天,你的乳房还是没有任何感觉,传说中的母乳并没有如期而至,家里人耐不住,就要给小宝宝喂奶粉了,他们甚至开始质疑你到底有没有奶。你也许也沮丧得认为自己还不如一头“奶牛”合格;如果你是剖腹产妈妈,又会有很多人来告诫你,剖腹产后都没有奶的,所以你就早早打消了母乳喂养的打算…… 其实很多妈妈的初乳分泌都要等到第三四天,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在这之前,只要你了解并坚持做好了以下要诀,不管你是剖腹产还是顺产,顺利下奶根本不是什么大问题。
(一)坚定信念,拒绝奶瓶
尽管在本书中我一再提及更先进、更科学的理念,但有些事情还是传统的好,比如母乳喂养。在过去,大多数家庭并没有机会取得奶粉,孩子出生以后的唯一口粮只有母乳,母乳喂养更是代代相传的自然本能。到了现在,母乳喂养反而成了一道难题―― 经常听到年轻妈妈说自己没奶或是奶少,实际上依据我的观察,只要坚持,每个妈妈都有奶,而且绝对足够给宝宝吃!所以,我认为成功母乳喂养的诀窍在于坚定信念,因为乳汁的分泌不仅仅是一个生理过程,更是一个心理过程。当妈妈的要有坚定的决心,不受周围不同观点的左右,遇到困难也毫不动摇,一门心思要给孩子吃上奶。正如母乳协会的《完全母乳喂养手册》所传授的口诀:I think I can. I think Ican. I think I can.(我想我能,我想我能,我想我能。)
(二)尽早开始,频繁吮吸
最好能在宝宝刚出生后不久便开始喂哺,因为这个时候,宝宝的吸吮本能是最强的。一般的婴儿在出生后一个小时内已做好准备,并很期待母亲的哺喂。产后初期,你只有少量的初乳,却足以满足宝宝的全部所需;而且少量多餐的宝宝不容易过饱,所以可鼓励宝宝多吸吮,亦能迅速帮助你增加奶量。初乳也带有轻泻作用,能帮宝宝排出胎便,从而防止新生儿黄疸。调查显示,在出生初期哺喂越频繁的婴儿,他们得新生儿黄疸的机会越低。
(三)母婴同室,按需哺乳
“看孩子,别看钟”(watch the baby,not the clock),这是国际母乳会的一句著名格言。就是说,母乳要按需喂养,而不是按时喂养。西尔斯医生在《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里就说过:“母乳喂养不是一场数学演算,小宝宝们和有哺乳经验的妈妈们可都没有写过任何严格的规则。”
实际上每个宝宝喜欢的哺喂方式都不相同。刚出生后的几天中,有些宝宝喜欢妈妈频繁而长时间地哺喂;有些却喜欢连续一至两小时吃着奶,边吃边睡。产后3~4天,当妈妈的乳汁量增加,有些宝宝需要哺喂的时间便会缩短,但次数却会较多;不过有些宝宝也许对吸吮兴趣不大,或者初生期一直都很嗜睡。一般来说,在奶下来后的最初一段时期,平均每24小时至少哺乳8~10次。你必须有心理准备:在产后初期需要花很多时间哺喂你的宝宝。
要是宝宝对吸奶显得没有兴趣,你可尝试让他隔2~3小时吃一次奶,细
心观察他给你的提示,在他清醒或浅睡时(眼睛在眼皮下转动),尝试让他吃奶:
脱去他的衣服,只剩下尿布,这样可令他没有睡意;然后轻轻地按摩或拍他的背,
又或者用湿毛巾拭擦他的前额和面颊。同时你可尝试以不同的姿势喂他。
(四)方法正确,保护乳房
乳头酸痛和皲裂是导致许多妈妈没有坚持母乳喂养的原因。但事实上,如果妈妈的哺乳位置及婴儿的吸吮方法正确,就算长时间或很频繁地哺喂都不会令母亲的乳头有任何酸痛感的。
(五)吃饱睡足,心情愉快
乳汁不足,按中医的说法,是气血不足或气血壅滞所致,所以妈妈要多摄取液体,哪怕只是一杯水都有助于乳汁的充盈。另外就是要多多休息,补足营养,只有吃饱睡足了才能做一只合格的“奶牛”。
还有一件同等重要的事就是保持心情舒畅,这对于母乳喂养至关重要。因为焦虑会妨碍乳汁的泌出,也就是说,即使你的身体生产了母乳,但如果你不放松,乳汁也不会流出来。所以不管现实情况多么让人抓狂,在喂奶时还是要努力抛开烦恼。
例:自己做生意的王静生的是二胎,因为她生第一胎的时候就没给宝宝喂哺母乳,加上她的母亲也说自己过去是没奶的,认为这会遗传,所以生这一胎的时候,王静也没打算给宝宝喂母乳。可没想到,这个小宝宝吃了三天的奶粉就不肯再吃了,弄得她不知所措。后来医生告诉她,奶水的多少和自己乳房的大小、上一胎是否有奶是没有关系的,更和遗传没关系,每个妈妈都是有奶的。但是由于
当时她已经错过了最初几天的最佳喂哺时期,所以为了下奶,她就每天抱着宝宝吸奶,平时也多喝水和猪脚汤,渐渐的奶水真的多了起来。于是王静开始有了全母乳喂养的信心,她慢慢把宝宝的奶粉断了,最终成功实现了母乳喂养的目标。而且她也发现,这一胎的宝宝的确比第一胎更好带,也更健康。
……
内容介绍《金牌月嫂的月子一本通》是一本有关坐月子常识的书籍,书中内容由一个明星月嫂口述而成,真实详尽。主要内容包括:如何甄选优质月嫂,月子期睡眠起居的最佳组合,正确的哺乳姿势,让新生儿安睡的秘密法宝,不同阶段的月子餐等。正文后面还附有月子餐食谱,图文并茂,方便实用。
成书共分四部分:
准备篇――人员分工,环境安排,购物清单……
实战篇――四个阶段月子攻略,42天逐日检索;从宝宝出生呵护到宝宝满月,对宝宝的喂养、睡眠、身体护理等各种问题给出详尽解答;对妈妈的产 后恢复进行专业指导。
补丁篇――宝宝和妈妈在月子期间常见问题的大汇总。
月子餐――合理的饮食搭配方案及图文并茂的月子餐食谱。
......
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确实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一种专业和细致。封面设计简洁大气,配色沉稳又不失亲和力,看得出出版社在细节上是下过一番功夫的。纸张的选择也很有讲究,不是那种一翻就起毛的廉价纸,而是略带哑光的质感,阅读起来眼睛非常舒服,即使长时间对着书本也不会感到疲劳。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的插图和图表部分,线条清晰,布局合理,对于复杂的操作步骤和理论知识的讲解起到了极佳的辅助作用。我特别注意到关于不同体质产妇护理的案例分析部分,配的流程图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清晰,每一个关键节点都用不同颜色和符号标注了出来,这对于我们这些希望系统学习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避免了在实际操作中因为理解偏差而造成的失误。可以说,光是这份对细节的把控,就让人觉得物超所值,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艺术品,摆在书架上都让人心情愉悦,期待着里面内容的实用价值能与之匹配。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我认为远不止于一个“月嫂培训教程”的标签所能概括的。它更像是一部关于“新生儿及产后母体健康维护的实用百科全书”。我留意到它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去探讨如何处理月子期间常见的非医疗性小问题,比如脐带护理的消毒液配比、如何科学使用腹带以促进子宫复旧、以及如何通过按摩手法缓解产妇的腰背酸痛。这些细微之处的指导,往往是新手护理人员最容易感到困惑和束手无策的地方。书中不仅提供了操作指南,还穿插了大量的“为什么这样做”的原理阐述,这使得学习者能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而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而不是死板地遵循步骤。总而言之,它为从业者提供了一个从“操作执行者”向“问题解决者”转变的阶梯,其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一个非常令人信服的高度,绝对是值得反复研读的案头宝典。
评分从阅读体验上来说,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符合一个学习者的认知习惯,过渡自然流畅,层层递进。它没有采用那种堆砌知识点的瀑布流模式,而是将复杂的月子护理体系拆解成了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内部又细化到具体的时间点和操作规范。例如,关于“产后体温与生命体征监测”,它不仅告知了正常范围,还特别列出了“异常值预警清单”和“紧急联络指引”,这种前瞻性的设计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安全感。此外,书中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月子习俗也有所提及,这对于服务于多元化家庭的专业人士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包容性和知识储备。我特别喜欢它在章节末尾设置的“知识回顾与自测小卡片”,虽然篇幅不大,但却是检验自己对关键知识点掌握程度的绝佳工具,这种互动式的学习设计,让枯燥的理论学习变得有趣且高效,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的引导。
评分坦白说,我最初对这本书的期望值并不算特别高,毕竟市面上同类书籍太多了,很难找到真正能让人眼前一亮的。然而,当我深入阅读到关于“科学喂养与配方奶冲调的精准度”那一章节时,我的看法彻底转变了。这本书对母乳喂养的科学支持和人工喂养的精确操作给出了非常严谨的论述,特别是它提到了不同品牌奶粉的溶解温度差异以及如何避免冲泡过程中营养流失的微小技巧,这些都是需要长期一线经验才能总结出来的“行话”。这本书将这些宝贵的经验进行了系统化、参数化的整理,而不是模糊地告诉我们要“多注意”。这种对科学数据和操作细节的执着,体现了作者团队深厚的专业积累和对新生儿健康的高度责任感。这本书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不仅掌握了技能,更建立起了一套严谨的专业思维框架,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知识传承。
评分我先前看过几本市面上常见的育儿书籍,大多内容浮于表面,或者过于强调情感共鸣,缺乏真正可以落地执行的硬核技能。然而,这本《明星月嫂的月子宝典》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它简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言传身教的资深月嫂手把手带你入门。我最欣赏的是它对“疑难杂症”的处理方式,比如新生儿黄疸的日常观察记录、产后恶露的量化评估标准,以及如何识别并处理轻微的乳腺炎早期迹象,这些内容在其他书中往往一带而过,但在这里却有详尽的步骤分解和判断依据。尤其是关于产妇心理调适的部分,它没有使用空泛的安慰词句,而是提供了一套基于行为观察和沟通技巧的干预模型,这才是真正的专业素养的体现。我感觉自己不是在阅读一本指导手册,而是在跟随一位行业内的佼佼者进行为期数周的实战训练营。这种深度和实操性,远超出了我预期的“宝典”范畴,它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行业标准手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