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人的战争》中,著名历史学家尼古拉斯·斯塔加特利用私人日记、法庭记录和军人信件等非常多的第一手材料描绘出前所未见的战时德国,这里面既有东线战场上的步兵和坦克指挥官,也有大后方的平民。以一个个普通战士、指挥官为出发点,再现战争时他们在纳粹蛊惑和控制下对战争的狂热以及失利后的沮丧和无奈、反抗。本书内容丰富,极具人文精神。为读者提供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前线和后方生活的第一手资料。
编辑质量糟糕,翻译错讹甚多,居然也登上年度好书榜。此书类似《斯大林时代的耳语者》,从民众私人记忆看大时代,揭示出两个多少有些关联的重要问题的答案~在战争期间,普通德国民众对屠犹规模知情到什么程度?其次是为何德国人罕见地抵抗到了最后一刻?
评分编辑质量糟糕,翻译错讹甚多,居然也登上年度好书榜。此书类似《斯大林时代的耳语者》,从民众私人记忆看大时代,揭示出两个多少有些关联的重要问题的答案~在战争期间,普通德国民众对屠犹规模知情到什么程度?其次是为何德国人罕见地抵抗到了最后一刻?
评分##信息量蛮大,可惜线索太乱,阅读累,错别字很多。
评分编辑质量糟糕,翻译错讹甚多,居然也登上年度好书榜。此书类似《斯大林时代的耳语者》,从民众私人记忆看大时代,揭示出两个多少有些关联的重要问题的答案~在战争期间,普通德国民众对屠犹规模知情到什么程度?其次是为何德国人罕见地抵抗到了最后一刻?
评分##无愧于顶级的历史阅读体验。让一个读者像一个二战时期的德国普通人一样,为即将到来的战争而担忧,为闪电战的胜利而狂欢,为日甚一日的失败而绝望,以及无论是不是德国人都该有的为暴行感到可耻与愤怒…这本书做到了。
评分##有校勘瑕疵,但非常值得一读。大量取自私人信件日记中的原始素材,个人史料和官方文件、历史事件重合,战争的残酷血腥、宣传洗脑下的全民迷狂,沉沦和觉醒,罪孽和高贵,都读出了质感,不由自主发出“如果是我……”的可怖拷问。好书。
评分##只有素材,而无观点,这应该是个人史的书写里最差的一种吧。就细节来说,这本书当然是很成功的,有许多有意思且蕴含丰富的小故事,以此刻画那个时代的德国人的心理。但是作为一本书来说很失败的,这么大的体量,全都是素材,没有核心的观点,读起来很累,倒不如分类梳理一下,多出几本,倒是可以更清晰一些。另外翻译和编校存在问题。
评分##这是一本从德国人的眼中去看待二战的书,这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视角,可以知道普通人的眼中对战争的态度,德国人对于纳粹给他们带来的胜利以及所谓的高等种族的使命沾沾自喜,当战争不利的时候,他们又开始反省是不是他们对犹太人过于残暴了才有这样的下场,但是反省远远不够的,他们总是能够找到合理的理由为自己的残暴找到开脱的理由,大概这就是人性吧
评分##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17/10/17/%e5%be%b7%e5%9b%bd%e4%ba%ba%e7%9a%84%e6%88%98%e4%ba%89%ef%bc%9a%e4%b8%80%e5%8f%a5%e8%af%9d%e4%b9%a6%e8%af%84/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