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文化成为主流之前,先民们生活在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里。水草丰茂,烟雾缭绕,到处是沼泽、森林,鬼怪幽灵飘荡其间,人不过是这大地上栖息的其中一物类而已。这种“连续的世界观”在商朝灭亡以后,保留在了宋(商遗民的国家)和楚国文化里,而《庄子》及其精神本身反映的便是这样一种观念。庄子用自己高超的叙事技巧构筑起一个混沌的世界,在这里,有硕大无比的大鹏、大鱼,有长寿绵绵的大龟、大树,有海上仙山。他会跟你说各种荒诞的故事和寓言,但始终不肯点破,直到最后,你也分不清何为真实、何为幻象。
##这个就挺通俗鸡汤了...
评分已购。殷商与楚文化属于张光直所谓“连续的世界观”,有神,有鬼,万物有灵,人与外在环境间没有明确的断裂区隔。庄子系宋国蒙县人,宋人即受楚文化影响。代表周文化的孔子、儒家汲汲营营于关切、奔走亲族互动、人际礼仪,而庄周冷冷地在旁边纳闷并偷笑。天下那么大,人的领域相对那么小,把所有力量、时间全都投人在那么小的一块地方,忽略、遗忘了比这领域大数百倍、数千倍的其他空间,岂不愚蠢,岂不荒唐?庄子不谈如何应付人世,不教人如何处理人世,而是示范用什么方式将人世放到对的位子上,看出其相对的渺小与无妄。庄子要我们打开眼睛,真正看到、衷心相信:人世并不值得我们投注那么大的心力,更不必说耗用全部时间去关切、去应付。庄子要带人遨游其外,老子则要教人应付其中。
评分##开阔混同,四字把握住了庄子思想的精髓,讲庄子的书很多,读完这本小册真正让人有豁然贯通之感,五星推荐
评分##这本也提到《老子》要晚于《庄子》。杨照明确说了,理论来源于钱穆,我看《老子》时短评里也谈到了。两书相较,杨照对《庄子》的讲解更投入,感情更饱满,要比《老子》深入。
评分##庄子生于宋国,宋国继承了殷商、楚文化中的“连续世界观”,因此《庄子》与周文化大相径庭。
评分##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评分##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评分##逍遥游和齐物论;开阔混同
评分##读这种书,才能深刻的明白自己智力的缺陷,蒙昧,偏执。怎么才能达到那种“以明”的心境,与万物“齐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