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坐月子、哺乳期運動、和寶寶一起運動、體型體態的鍛煉…… 翻滾吧媽媽著的《翻滾吧媽媽(産後運動塑身)》幫助媽媽們在産後快速恢復身體狀態,減輕體重、緊緻身材,比孕前*加健康、有活力! 當身體激素的變化成為産後身材恢復的極大障礙,當生活習慣的改變、角色轉換的睏擾使你力不從心,一起通過産後運動重拾自信吧!彆讓當媽媽成為身材走樣的藉口!有瞭寶寶,你一樣可以做女神!
翻滾吧媽媽(RockMama),2014年開始活躍於各大自媒體平颱。她們堅信辣媽是這個時代的新趨勢,鼓勵年輕媽媽們在母乳喂養、親密育兒的同時關注自身身材發展。她們專注於孕期運動和産後運動恢復的研究與總結,幫助很多媽媽改善瞭孕期和産後的體態。
序 從少女到辣媽——如期而至的未知,毫不動搖的追求
前言
引言
第一章 **階段(産後0~6周)
如何科學地坐月子
1.關於坐月子的謠言
2.月子期間的均衡飲食
3.産後情緒管理
母乳喂養是産後恢復的助力器
1.母乳喂養期間的飲食
2.正確的母乳喂養姿勢對身材的影響
從*簡單的運動開始
1.産後多久可以下床
2.盆底肌訓練不容忽視
3.産後0~6周可以做的簡單運動
4.簡單的身體拉伸
5.産後0~6周運動注意事項
産後恢復的九大秘訣
42天産後檢查
第二章 第二階段(産後7~12周)
産後運動的禁忌和注意事項
1.順産後什麼時候恢復運動
2.剖宮産什麼時候恢復運動
3.産後運動強度如何控製
4.産後運動應注意的事項
腹直肌分離
1.什麼是腹直肌分離
2.如何判斷腹直肌分離
3.腹直肌分離恢復訓練
哺乳期間如何正確地運動
1.又要母乳喂養又要帶寶寶,哪有時間運動呢
2.真的吃得越多,母乳量越多嗎
3.哺乳期的媽媽可以運動嗎
4.運動後母乳會變酸嗎?這樣的母乳對寶寶會有影響嗎
5.哺乳期運動,母乳會變少嗎
6.哺乳期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地開始運動呢
7~12周開始輕度運動
1.運動前的熱身
2.7~12周可以做的運動種類
3.運動期間需要避免受傷
第三章 第三階段(産後12周以後)
可以做的運動種類
1.健身房運動
2.傢庭運動
如何帶寶寶一起做運動
1.帶寶寶運動前的準備
2.帶著寶寶一起做室內運動
3.帶著寶寶用推車做運動
4.和寶寶一起做運動的好處
運動後的拉伸和放鬆
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量身定製的!我最近剛生完孩子,身材走樣得厲害,看著鏡子裏的自己,那種失落感真的難以言喻。我試過很多網上流傳的“懶人減肥法”,結果都是虎頭蛇尾,根本看不到效果。直到我翻開這本《産後運動塑身》,我纔找到瞭一種真正科學、踏實的方法。它不是那種空洞的口號,而是從最基礎的盆底肌修復開始講起,非常細緻地指導你如何恢復身體的核心力量。我尤其喜歡它裏麵設計的“碎片化運動方案”,對於我們這些需要時刻照顧寶寶的新手媽媽來說,簡直是救星。不需要大段大段的時間,利用喂奶間隙、寶寶小睡的工夫,就能完成一套有效的訓練。那種肌肉被喚醒的感覺,那種久違的緊實感,真的讓人重新找迴瞭做女人的自信。而且,書裏的配圖非常清晰,動作要領講解得深入淺齣,即使是運動小白也能輕鬆上手,不用擔心做錯動作傷到自己。這本書不僅僅是教我如何瘦身,更重要的是教會我如何科學、健康地關愛自己的身體,這比單純的體重數字下降重要得多。
评分我以前是個狂熱的健身愛好者,懷孕後不得不停下來,産後總感覺身體像是被掏空瞭一樣,各種酸痛不說,核心力量完全喪失,走路都感覺不穩當。說實話,我對市麵上大部分聲稱是“産後恢復”的書籍都持懷疑態度,總覺得它們為瞭迎閤大眾,把難度調得太低,缺乏深度和專業性。但是這本《翻滾吧媽媽》完全顛覆瞭我的看法。它的內容邏輯性極強,從筋膜的自我鬆解到深層核心的激活,每一步都有嚴格的理論支撐,讀起來讓人感覺非常可靠。裏麵提到的一些高級動作,即使是我這個有一定運動基礎的人,也需要認真琢磨纔能做到位,這說明作者在編排內容時是真正考慮到瞭身體的恢復麯綫的。我開始嘗試其中的一些進階練習後,發現之前睏擾我的腰部慢性疼痛竟然開始減輕瞭,這簡直是意外的驚喜。這本書更像是一本專業的運動康復指南,而不是一本簡單的塑形手冊,對於追求高質量恢復的媽媽來說,絕對是物超所值。
评分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主要是想解決肚子上的“遊泳圈”問題,但閱讀和實踐後,我發現它的價值遠遠超齣瞭單純的減脂塑形。它讓我重新理解瞭“力量”的概念。以前我覺得力量就是能舉多重,現在我明白,核心力量和身體的穩定度纔是支撐我們日常抱娃、做傢務的基礎。書裏很多關於呼吸法和深層核心激活的練習,剛開始做的時候覺得很“玄乎”,好像什麼都沒動,但堅持下來後,我的體態真的有瞭顯著改善,含胸駝背的毛病減輕瞭,整個人看起來挺拔瞭許多。而且,書中對飲食營養的建議也非常樸實,完全是基於普通傢庭的日常食材,沒有那些復雜的代餐品或昂貴的保健品推薦,操作性極強。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體貼入微的導師,陪伴我走過瞭産後身體最脆弱,也最需要被科學嗬護的這段特殊時期。
评分這本書的內容非常注重“安全性”和“個性化”。作為二胎媽媽,我深知每次産後恢復的重點可能都不一樣,上次剖腹産留下的疤痕和這次順産帶來的盆底鬆弛問題是需要區彆對待的。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細緻,它明確劃分瞭不同分娩方式、不同恢復階段可以進行的運動清單,並給齣瞭明確的“紅燈區”警告,哪些動作在特定時期是絕對禁止的。我特彆欣賞它強調的“傾聽身體的聲音”,而不是盲目追求他人的進度。它讓我學會瞭如何判斷自己的身體是否準備好進入下一個階段,而不是被網上的“速成榜樣”所裹挾。這種量身定製的感覺,讓我在運動過程中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和專注。它不是一本標準化的食譜,更像是一份為你量身打造的健康藍圖。
评分說實話,我買這本書的時候有點衝動消費的成分,畢竟當瞭媽以後,時間和精力都變得極其有限,我擔心自己根本沒時間去看那些大部頭的理論。然而,這本書的排版和呈現方式非常人性化。它沒有用那種晦澀難懂的醫學術語堆砌,而是大量的圖文結閤,像一個耐心的私人教練在手把手教你。最讓我感動的是,它非常注重“心理建設”的部分。産後抑鬱和身材焦慮是很多媽媽的共同心病,這本書巧妙地將身體的恢復與精神的重建聯係起來,鼓勵我們接納變化,慢慢進步,而不是追求一夜之間的奇跡。我開始跟著書中的計劃進行拉伸和溫和的力量訓練後,每天完成一點點小目標,那種成就感會持續一整天,讓我對未來充滿瞭希望。它教會我的不僅僅是動作,更是一種積極麵對生活轉變的心態,非常溫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