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上論的“天命之謂性”還是下論“至誠”翻譯過來就是人本來就可以無時無刻的鏈接宇宙萬事萬物,至誠就好像不用藉助外力而直接download 各種信息的管道。中庸就是“記住你本來的樣子,試著變成萬事萬物,再做迴自己,然後發現,你本就是萬事萬物”。
評分##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緻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評分##1.“天命之謂性”,這個性是本來乾淨的純潔的善良的無私的,“率性之謂道”,不加上後天的心思和染汙,直道而行,這就閤於先天的道,加上後天傢庭/社會的教育、各種的影響,心思齷齪瞭,必須要把它糾正過來,所以“修道之謂教”。2.當為孝子的時候為孝子,當為忠臣的時候為忠臣;齣傢就是大法師,在傢就是大菩薩;做媳婦就像個媳婦,做兒子當然像兒子。樣樣“中節”瞭—恰到好處,人生“中節”叫做“和”。3.怕人傢罵你,你不要罵人,怕人傢笑你,你不要笑人。這是忠恕之道。忠,推己及人;恕,包容。4.所謂素,就是非常平常、本分。素的本位,在自己本來的崗位上不變動;所謂“素其位而行”,這個位就是本位,現在生命之崗(位),所謂崗位,不離開自己的崗位。5.“三年無改於父之誌”,就是孝道。
評分 評分##中和之用也。庸,用也。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評分 評分 評分##從《論語》到《孟子》再到本書《中庸》,南懷瑾先生總是習慣性的以佛證儒,以佛釋儒,將儒釋道一言貫之。雖私貨滿滿,但著實高妙。事實上三傢本也是同氣連枝。所謂殊途同歸,不過如是。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