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老師說中庸》是毓老師講授《中庸》這一部經典的真實記錄,真實地反映瞭毓老師依經解經的特色.
《中庸》與《大學》、《論語》,均為孔學入門之書,也是中國學問入門之書.毓老師認為《中庸》與《大學》乃儒傢思想精華之所在,是儒學眾經之膽,比佛傢的《心經》、《金剛經》還要好.
毓老師講《中庸》首揭“用中”,《中庸》講《易經》之道,與《大易》相錶裏.以《中庸》建設自信心,也知道該做什麼,人必有主宰纔能站得住.
毓老師說,中國是廣義的中國,是中道之國.天下文化的境界就是“中庸”.“中庸”就是用中,誰能用中道,誰就是中國人.中道之國,沒有邊際.
##讀的颱版,許晉溢的筆記。比較外行,不太好評價。一開始不習慣:怎麼一邊吐槽罵人罵學生一邊講經。但後來覺得總比雞湯講法好。大部分做人做事的道理,還比較認同,也親切。幾年來,認識好幾位師友是毓老弟子。這次終於讀一過,百感交集。
評分 評分##人生經驗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這是我讀的第二本毓鋆先生的述著,很有相見恨晚之情。
評分受教不少。初學者如我還是看齣瞭一些民國人的偏見,例如毓老師反對滿族華夏化,認為納蘭容若過分漢化,讚同民族多元,可公羊義理,應該是“許夷狄不一而足”,以有底線的寬容和嚴格的標準,循序漸進將蠻夷文明化,提高其道德水平。毓老師認同公羊大一統、大同,又反滿族漢化,自己又讀漢語經典,用漢語教學寫作,華夏化程度遠高納蘭容若,這豈非自相矛盾。莫非這種低級錯誤是有意為之,藏有微言?!(你夠瞭。)另外,毓老師欲破除門戶之見,不講傢法傳承問題,以為漢代後專製中國無思想傢,王弼學問高於鄭康成,講漢學隻推崇董子、何邵公,不提鄭康成,似也是民國人(清人?)的偏見,叫我難以同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