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目的就是引导读者进入真正思考的大门。罗伯特•所罗门教授尤以擅长授课和写作清晰晓畅著称,他不像一般哲学导论著作那样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罗列哲学史上的一些观点,而是完全把读者当成一点都不了解哲学,从而按照一些大问题来组织材料,叙述生动,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为普通读者的考虑。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读者会自然而然地进入哲学的殿堂,在不知不觉中熟悉哲学史上一些最重要的观点,而且很可能会对许多问题重新进行审视,真正享受思考的乐趣。
哲学就是对智慧的爱。它是对价值重要性的坚持,是对完全陷入生活琐事而仅仅随波逐流的拒斥。我们渴望洞察,企盼理解,但我们的生活被常规攫住了,不时会被那些所谓的“消遣”或“娱乐”活动分神。我们失去的是思考的快乐、理解的挑战、灵感,以及哲学的慰藉。我们都是借着思想而生活的,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从事哲学,而在于是接受一种廉价的、没有挑战的替代品,还是试图进行真正的思考。
##一年中断之后继续阅读,第五章和第六章非常精彩,对于科学史中一些思维成果的解读反而看此书更清晰,之前看科学史,政治史,社会史,准确意义上来说都是从经验以及逻辑的角度来反击一些假设和理论推断,反击我头脑中一些所谓的既定观念,当然我也是通过这种经验性的反思逐步在建立自己的观念,但是这种观念的建立很碎片化,碎片化的弊端就是一个人很难系统化的组织起来,当面临一些现实选择和思考的时候,碎片化的观念如何组织起来应对现实问题就成为很头疼的问题,另外我们在看待自己或者身边人的选择时,也很难给别人或者给自己一个整体化的思考,因此所谓的不安全感,焦虑就很难根本上解决。因此从人生的角度来讲,了解思想本身的内涵和发展史就很有必要了,这实际上有利于累积这些关于智识活动的精华,在别人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发现以及适合自己选择
评分##一本好书,给你了所有观点,给你了思考空间,给你了一个观点到另一个观点的演变,所有存在皆合理,实在是好书。
评分##一年中断之后继续阅读,第五章和第六章非常精彩,对于科学史中一些思维成果的解读反而看此书更清晰,之前看科学史,政治史,社会史,准确意义上来说都是从经验以及逻辑的角度来反击一些假设和理论推断,反击我头脑中一些所谓的既定观念,当然我也是通过这种经验性的反思逐步在建立自己的观念,但是这种观念的建立很碎片化,碎片化的弊端就是一个人很难系统化的组织起来,当面临一些现实选择和思考的时候,碎片化的观念如何组织起来应对现实问题就成为很头疼的问题,另外我们在看待自己或者身边人的选择时,也很难给别人或者给自己一个整体化的思考,因此所谓的不安全感,焦虑就很难根本上解决。因此从人生的角度来讲,了解思想本身的内涵和发展史就很有必要了,这实际上有利于累积这些关于智识活动的精华,在别人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发现以及适合自己选择
评分##看的04版,花了一周看了第一遍。很好的哲学入门读物,没有单纯或者晦涩地去罗列哲学流派和观点,而是通过对自我、自由、真理、实在、美等哲学问题的阐发去引发读者的更深入的思考。另:从翻译的角度来看张卜天真的是良心翻译,注释详解,态度诚恳,后面术语表简直良心!!
评分##“简明xxx”总是这么吸引人,然而一口吃不成胖子,透过浅显易懂的讲解,了解到自己是多么无知,就是很好的收获。
评分##作为入门书,太繁琐。作为进阶书,感觉哲学不需要进阶。哲学问题最终都被心理学 物理学和生物学解决了
评分##“简明xxx”总是这么吸引人,然而一口吃不成胖子,透过浅显易懂的讲解,了解到自己是多么无知,就是很好的收获。
评分##毕业前想读读哲学,在图书馆没借到这本以问题为导向的书,就啃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不过倒是适合我。看各位大哲,有看英雄谱之感,对谁感兴趣就再去研究谁,后来读了斯宾诺莎、叔本华、克尔凯郭尔和维特根斯坦,似乎找到了感觉。这本对材料的组织方式稍微有些硬,前面几章蛮好,与问题相关的思想呈现地比较全面,也能串一串,越往后越不用心似的,像枚举了,最后两章更像硬凑上去的……当然,作者本来就是为了写教科书,所以也不强求。要想读得爽,还是看原作,几个月前和朋友搞了三次康德文本细读,被虐得很爽。
评分##不是按照时间线来写的哲学史,而是每一章讨论一个主题,是很好的入门读物(目前个人兴趣集中在伦理学,已入斯宾诺莎)。每段时间集中读几章读完,导致缺少连贯感。事后回想,这种书最好至少读两遍,第一遍得快,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再选择性地精读。今年最好把常见的几种哲学史都读一下,目前我的水平还基本上啃不动原著,只能读二手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