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圖書名稱: | 中國茶典全圖解 |
作 者: | 羅軍 |
定價: | 49.80 |
ISBN號: | 9787518021826 |
齣版社: | 中國紡織齣版社 |
開本: | 16 |
裝幀: | 平裝 |
齣版日期: | 2016-09-01 |
印刷日期: | 2016-09-01 |
編輯推薦 |
中國茶典全圖解 追憶韆餘年茶葉曆史 評說茶文化趣聞軼事 感悟中華茶道之精妙 |
內容介紹 |
中國茶典全圖解讓你輕鬆掌握,由新手迅速蛻變成高手;更有茶人、茶事、茶史,讓你瞭解茶背後的點點滴滴。200餘幅精美清晰大圖,綠茶、白茶、黃茶、烏龍茶、紅茶、黑茶和花茶,七大茶類一網打盡,讓你準確瞭解茶葉的具體特徵,幫助你更好更快地鑒彆茶葉的優劣。衝泡方法更是一步一圖,一目瞭然,看到就會上手。此外還深入地講解瞭茶飲的健康元素和原理,特彆介紹瞭幾十款保健養生茶,以中國傳統養生名茶、祛病強身的中藥茶和當下流行的花草茶為主要茶方,讓您根據自身的情況,按照一年四季、不同體質、日常保健的需要和所患疾病對癥喝齣健康來。 |
作者介紹 |
著名茶文化專傢,資深茶葉品牌策劃顧問,“茶香書香”品牌創始人,上海世博會“中國茶葉聯閤體”總策劃。 |
目錄 |
上篇茶文化與養生保健 第一章憶茶史,說茶事,悟茶道 悠悠茶史,香襲韆年 飲茶小史 泡茶方法的演變 中國茶文化的世界傳播之路 茶馬古道 海上茶葉之路 有關茶的故事 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 妙玉敬茶的故事 以茶代酒 十八棵禦樹的傳說 鬥茶的樂趣仙風道骨訪茶人 茶聖陸羽 王濛與水厄 茶仙盧仝 元稹與七言茶詩 愛茶人白居易 趙佶禦筆著茶論 蘇軾喻茶如佳人 王安石喜茶擅鑒水 李清照飲茶助學 茶神陸遊 茶道專傢張岱 和諧悠然的中國茶道 何為茶道 茶道與傳統文化 茶道精神的內涵 茶道美學 學習茶道應知的茶書典籍 茶葉的百科全書——《茶經》 茶經之後的著名茶典 茶道在國外 日本茶道 韓國茶道 英國茶道 中國的茶德和茶俗 茶德 茶俗 第二章認識茶,瞭解茶 茶樹的起源 茶樹的起源時間 茶樹的發源地 茶樹的形態 根 莖 芽 葉 花 果 茶樹的種植條件 土壤 氣候 地形 茶葉的規格 現代製茶工藝流程 采茶 高檔鐵觀音的製茶過程 茶葉的分類 茶葉的基本分類 按茶樹分類 按烘焙溫度分類 按發酵程度分類 按茶葉形態分類 按采收季節分類 其他分類方法 茶葉的選購和保存 茶葉的選購 茶葉的保存 遍布祖國大江南北的産茶區 中國的四大茶區 按省分布的中國茶區 特彆專題:解析普洱茶 普洱茶的曆史淵源 普洱茶的分類 普洱茶的選購 普洱茶的貯存 普洱茶的營養價值 第三章精緻茶具配名茶 茶具覽勝 陶製茶具 瓷製茶具 玻璃茶具 金屬茶具 天然植物茶具 茶人必備茶具 萬般茶具,情鍾紫砂 壺為茶之父 紫砂壺是愛茶人士的首選 如何選購紫砂壺 如何使用和保養紫砂壺 好茶需用妙器配 茶颱與環境的妙配 按泡茶習慣選配茶具 茶具間協調 茶具色澤的選配 茶具因人而異 第四章泡茶 茶的烹煮方式的演變 煮茶法:源於西漢,盛於初唐 煎茶法:盛行於中晚唐 點茶法:流行於南宋 泡茶法:流傳至今 泡茶擇水有講究 清水齣茶心——水之鑒 佳茗配美泉——水之美 水甘茶串香——水之試 精茗藉水發——水之養 不可不知的泡茶三要素 泡茶水溫和衝泡時間 投茶量 衝泡時間和次數 常用泡茶技藝 醒茶 浸潤茶 淋壺 高衝水,低斟茶 泡茶、奉茶中的禮儀 泡茶中的禮儀 奉茶中的禮儀 精彩的茶藝展示 玻璃杯茶藝展示 蓋碗茶藝展示 紫砂壺茶藝展示 瓷壺茶藝展示 第五章鑒茶與品茶 茶的外形評鑒 形狀 色澤 整碎 淨度 茶的內質評鑒 觀湯色 嗅香氣 品滋味 評葉底 慧眼識茶分高下 真茶與假茶的鑒彆 新茶與陳茶的鑒彆 次品茶與劣變茶的鑒彆 春茶、夏茶與鞦茶的鑒彆 品茶是一種意境 品茶要找一個好時機 品茶需清淨 品茶要禪定 品茶需好伴 品茶要品『色、香、味、韻』 色 香 味 韻 品茶中的禮儀 品玻璃杯茶的禮儀 品蓋碗茶的禮儀 品瓷碗茶的禮儀 第六章茶與健康 喝茶就是喝健康 茶為健康飲料 茶的主要成分及保健功效 喝茶對人體健康好處多多 找到專屬你的那款茶 不同人群的保健茶飲 學生的益智茶 老師的潤喉茶 男性的保健茶 女性經期養護茶 孕媽媽的安胎茶 老年人的長壽茶 神經衰弱人群的安神茶 小朋友的健康茶飲 幾款經典的美容茶方 美容養顔茶 清脂減肥茶 亮眼明眸茶 一年四季養生保健茶飲 春季強身防病茶 夏季清熱消暑茶 鞦季防燥潤肺茶 鼕季防寒暖身茶 常見疾病的茶療方 貧血 失眠 健忘 牙齦齣血 盜汗 偏頭痛 感冒 咳嗽 咽炎 慢性支氣管炎 哮喘 高血壓 冠心病 高脂血癥 月經不調和痛經 更年期綜閤徵 便秘 腹瀉 食欲不振 嘔吐 消化不良 口臭 口腔潰瘍 牙痛 第七章綠茶品鑒 認識綠茶 綠茶的種類 綠茶的鑒彆 綠茶的加工工藝 綠茶的貯藏 綠茶的衝泡方法 名優綠茶品鑒 西湖龍井 碧螺春 黃山毛峰 下篇七大茶類品鑒 信陽毛尖 開化龍頂 六安瓜片 太平猴魁 雪水雲綠 安吉白茶 徑山茶 都勻毛尖 南京雨花茶 蓮心綠茶 婺源綠茶 濛頂甘露 狗牯腦茶 廬山雲霧茶 老竹大方 恩施玉露 顧渚紫筍 韆島玉葉 遵義毛峰 韆島銀針 休寜鬆蘿 梅尖銀毫 綠揚春 天山綠茶 綠牡丹 竹葉青 舒城蘭花 安化鬆針 紫陽毛尖 瀑布仙茗 金山翠芽 太湖翠竹 金壇雀舌 陽羨雪芽 上饒白眉 賽山玉蓮 淩雲白毫 湧溪火青 天目青頂 鬆陽銀猴 桂林毛尖 敬亭綠雪 仙人掌茶 望海茶 第八章紅茶品鑒 認識紅茶 紅茶的種類 紅茶的鑒彆 紅茶的加工工藝 紅茶的貯藏 紅茶的衝泡方法 名優紅茶品鑒 正山小種 坦洋工夫 祁門紅茶 政和工夫 九麯紅梅 金駿眉 銀駿眉 滇紅 宜紅 寜紅 英紅 碎2號 川紅 荔枝紅 信陽紅 第九章烏龍茶品鑒 認識烏龍茶 烏龍茶的種類 烏龍茶的鑒彆 烏龍茶的加工工藝 烏龍茶的貯藏 烏龍茶的衝泡方法 名優烏龍茶品鑒 安溪鐵觀音 武夷大紅袍 武夷肉桂 武夷水仙 高山烏龍 鳳凰水仙 凍頂烏龍 阿裏山烏龍 永春佛手 黃金桂 水金龜 白雞冠 鐵羅漢 東方美人 白芽奇蘭 鳳凰單樅 第十章白茶品鑒 認識白茶 白茶的種類 白茶的鑒彆 白茶的加工工藝 白茶的貯藏 白茶的衝泡方法 名優白茶品鑒 白毫銀針 貢眉 白牡丹 第十一章黃茶品鑒 認識黃茶 黃茶的種類 黃茶的鑒彆 黃茶的加工工藝 黃茶的貯藏 黃茶的衝泡方法 名優黃茶品鑒 霍山黃芽 君山銀針 濛頂黃芽 北港毛尖 廣東大葉青 第十二章黑茶及緊 壓茶品鑒 認識黑茶及緊壓茶 黑茶的種類 黑茶及緊壓茶的鑒彆 黑茶及緊壓茶的加工工藝 黑茶及緊壓茶的貯藏 黑茶及緊壓茶的衝泡方法 名優黑茶及緊壓茶品鑒 宮廷普洱茶 廣西六堡茶 安化黑茶 生沱茶 熟沱茶 生磚茶 熟磚茶 七子餅生茶 七子餅熟茶 第十三章花茶品鑒 認識花茶 花茶的種類 窨製花茶的鑒彆 窨製花茶的加工工藝 花茶的貯藏 花茶及花草茶的衝泡方法 玫瑰花茶 苦丁茶 黃山貢菊 杭白菊 附錄一名優綠茶品質特徵與 品評要素評分錶 附錄二普通綠茶品質特徵與 品評要素評分錶 附錄三烏龍茶品質特徵與品 評要素評分錶 附錄四工夫紅茶品質特徵與 品評要素評分錶 附錄五紅碎茶品質特徵與品 評要素評分錶 附錄六黑茶(散茶)品質特 徵與品評要素評分錶 附錄七緊壓茶品質特徵與品 評要素評分錶 附錄八白茶品質特徵與品評 要素評分錶 附錄九黃茶品質特徵與品評 要素評分錶 附錄十花茶品質特徵與品評 要素評分錶 附錄十一袋泡茶品質特徵與 品評要素評分錶 |
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茶典藏: 220種標準茶樣品鑒與購買完全寶典
原價:68.00元
作者:羅軍
齣版社:中國紡織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518027460
字數:298000
頁碼:32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
目錄
本書使用說明
茶樹的植物形態
中國茶葉的分類
中國茶葉的製作過程
中國茶葉加工方法的形成與演變
茶葉的三大特性
茶葉功效大盤點
常用泡茶技藝
茶具介紹
中國四大茶區
章 綠 茶
浙江綠茶
西湖龍井
浙江龍井
鬆陽銀猴
開化龍頂
金奬惠明茶
徑山茶
武陽春雨
顧渚紫筍
安吉白茶
華頂雲霧茶
平水珠茶
瀑布仙茗
江山綠牡丹
雁蕩毛峰
天目青頂
臨海蟠毫
普陀佛茶
島玉葉
羊岩勾青
安吉白片
浙江碧螺春
江蘇綠茶
陽羨雪芽
洞庭碧螺春
南山壽眉
金壇雀舌
金山翠芽
花果山雲霧茶
太湖翠竹
綠揚春
南京雨花茶
溧陽翠柏
茅山青峰
無锡毫茶
安徽綠茶
老竹大方
黃山毛峰
六安瓜片
太平猴魁
汀溪蘭香
休寜鬆蘿
湧溪火青
舒城蘭花
金山時雨
桐城小花
第五章
黃芽茶
濛頂黃芽
霍山黃芽
莫乾黃芽
君山銀針
黃小茶
黃金磚
橘普茶
果味茶
荔枝紅茶
工藝茶
附錄一 中國其他名茶一覽錶
附錄二 茶葉品質審評常用專業術語
內容提要
《中國茶典藏: 220種標準茶樣品鑒與購買完全寶典》全麵收錄220種標準茶樣,對每款茶葉不僅有産區信息、曆史源流、采摘標準、製作工序、市場選購、辨彆方法、衝泡技巧等的詳細介紹,還附有原色乾茶、茶湯、葉底等精美圖片,具有很高的實用及欣賞價值。每款茶湯都是經權威專傢指導,按標準方式衝泡而成的。每款乾茶形態、葉底風格不僅可以參照比較,還可準確辨彆茶葉的優劣、真僞。本書堪稱是眾多愛茶人士和懂茶人士必備的茶書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