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名:田径运动体能训练
作者: 王丙振 著
ISBN: 9787122282996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1-01
印刷时间:2017-01-01
开本:32开
页数:218页
字数:203000字
包装:平装
重量:g
定价:29元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本书适合从事田径运动和其他运动项目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以及广大体育运动爱好者参考使用。
田径运动体能包括哪些素质?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协调性?其实,田径运动体能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综合的科学的活动,其目的在于结合各个田径运动项目的具体特点,通过科学有效有益的训练,达到整个人体系统优化,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出应有的能力。
本书从速度、柔韧、耐力、力量等基本素质入手,结合体能训练的价值、原则和方法选择,系统介绍了竞走类、跑类、跳类、投掷类等项目的基本素质实用训练方法,既考虑提高又兼顾普及,既尊重科学又注重实用,是系统学习田径体能训练知识、提高体能训练及运动水平的有益指导用书。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介绍了田径运动体能训练的科学理论基础以及走跑、跳跃、投掷等技能的力量、速度、柔韧、灵敏和耐力等素质的具体锻炼方法,为广大体能教练、体育教师和体育运动爱好者学习体能训练知识、提高体能训练及运动水平提供有益和有效的帮助。
作者简介
王丙振,洛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主任、教授,洛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田径教研室主任,兼任社会体育系主任,田径裁判员。1996年被省教育厅评为先进教学奖;2005年全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中获二等奖;2005年在西安体育学院举行的全国第四届体育教育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先进辅导员”, 训练的运动员5人代表河南省参加了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打破4项全国大学生运动会记录;在河南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上,7人11次打破9项大会记录,43人次获得。主持参加省部级课题研究2项,厅局级课题研究4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目录
绪论001
第1章 田径体能训练的理论基础 003
第1节 田径体能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003
第二节 田径体能训练的生物化学理论009
第二章 田径体能训练的科学控制015
第1节 田径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 015
第二节 田径体能训练计划的制订031
第三节 体格检查和自我医务监督038
第四节 常见运动损伤及其处理043
第五节 田径体能训练的准备活动050
第六节 田径体能训练心理调控059
第三章 田径运动类项目的基本技术065
第1节 竞走类项目基本技术 065
第二节 跑类项目基本技术069
第三节 跳类项目基本技术083
第四节 投掷类项目基本技术098
第四章 田径速度素质训练115
第1节 走跑速度素质训练 117
第二节 跳跃速度素质训练125
第三节 投掷速度素质训练129
第五章 田径柔韧素质训练132
第1节 走跑柔韧素质训练 133
第二节 跳跃柔韧素质训练140
第三节 投掷柔韧素质训练145
第六章 田径耐力素质训练150
节 田径有氧耐力训练151
第二节 田径无氧耐力训练154
第三节 田径有氧无氧混合训练159
第七章 田径力量素质训练162
第1节 竞走类项目力量素质训练 164
第二节 短跑类运动项目的力量训练167
第三节 中长跑类运动项目的力量训练168
第四节 跳跃类运动项目的力量训练171
第五节 投掷力量素质训练173
第八章 田径体能训练的测评176
第1节 体能训练测评及应用 176
第二节 田径体能训练负荷的安排195
第三节 田径体能训练测定201
第四节 田径体能训练的评价210
参考文献217
我不得不说,这本书在“训练负荷的个体化管理”这一块做得尤其出色,这正是我在实践中常常遇到的瓶颈。过去我总是盲目套用一些教科书上通用的周训练量和强度参数,结果不是训练过度导致状态下滑,就是训练不足平台期迟迟无法突破。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提供了一套非常系统化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它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心率变异性(HRV)数据来监测神经系统的恢复状态,如何通过主观疲劳感知量表(RPE)与客观表现指标(如冲刺时间、跳跃高度)进行交叉验证,从而动态调整下一阶段的训练强度。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周期化设计”的细致描绘,它不是简单地分成基础期、专项期、比赛期,而是深入到微观的“波浪式”与“线性”周期的选择逻辑,并根据运动员所处的不同训练年龄和比赛频率给出具体的调整建议。读完后,我感觉自己手中的训练计划不再是一张僵硬的地图,而是一个可以根据实时“天气”和“路况”灵活导航的GPS系统。这种从宏观到微观,始终围绕“人”而非“标准”来设计的理念,极大地提升了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评分从装帧和配图的实用性角度来看,这本书也做到了极高的水准。作为一本工具书,清晰易读至关重要,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成功。它的字体排版疏密得当,专业术语的加粗和注释及时准确,即便是涉及到复杂的生物力学图解,也保持了极高的清晰度,没有那种低成本印刷的模糊感。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所附带的训练动作图示,不仅清晰地展示了起始、中间和结束姿态,更重要的是,它们往往在关键的力线或关节角度旁标注了“注意点”或“常见错误”,这对于需要边看边练的读者来说,是极大的便利。例如,在讲解弓步或单腿硬拉时,它会特别指出骨盆的稳定性和核心的收紧位置,这些细节是仅靠文字描述难以完全捕捉的。总的来说,这本书在内容深度、结构逻辑和视觉呈现上都达到了专业水准,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和实践的优秀著作。
评分这本书在“技术与体能的结合”这一论述上,展现了远超一般体能教材的视野。许多体能书强调力量和速度,却忽略了在田径运动中,体能的最终体现必须通过高效的技术动作来完成。我发现书中对于跳跃和投掷项目的技术经济性分析,结合体能训练的讲解尤为精彩。比如,讲解铅球推举时的核心力量储备,并明确指出在专项力量训练中,哪些动作模式(如深蹲和硬拉的变式)能够最有效地转化为推铅球时的蹬地力量传递链。对于短跑专项,书中不仅谈到了绝对速度的训练,还用大量的篇幅阐述了“步频与步幅的优化”如何受到腿部肌肉的快速恢复能力和神经募集效率的制约。这使得读者能够理解,体能训练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地“变强壮”,而是为了支撑更高质量、更少能量损耗的技术输出。这种对技术细节的关注,让这本书成为了一个连接“体能房”和“跑道”之间的重要桥梁。
评分这本《田径运动体能训练》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在基础理论的阐述上,作者的处理方式非常到位。我一直觉得,很多体能训练的指导书籍要么过于偏重于具体的训练计划,而对背后的生理学和生物力学原理讲得含糊不清,要么就是理论堆砌,读起来枯燥乏味,难以与实际训练相结合。但这本书在这方面找到了一个极佳的平衡点。它详尽地剖析了无氧阈值、最大摄氧量(VO2max)的提升机制,并且用非常清晰的图表和案例展示了不同能量系统在短跑、中长跑以及跳跃项目中的主导地位和相互影响。比如,书中关于“乳酸动力学与非乳酸动力学如何协同作用于400米专项体能构建”的那一章节,简直是打开了我对速度耐力的新认知。作者没有停留在“多做间歇跑”这种浅层次的建议,而是深入讲解了如何通过调整组间休息时间与强度梯度,来精确调控肌纤维募集模式和代谢产物积累速率。对于我这种既想提高成绩,又想深入理解“为什么这么练”的业余教练来说,这种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是无可替代的。它不是简单的食谱,更像是一本能够让你自己学会烹饪的专业教材,每一页都渗透着严谨的科学精神。
评分对于那些刚接触田径训练领域,或者希望系统梳理自身知识体系的体育专业学生和年轻教练而言,这本书的结构逻辑简直是一本范本。它的开篇部分,对田径运动的分类、体能要素的分解定义,比如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和协调性,阐述得极其清晰,避免了许多新手在概念上的混淆。更妙的是,它没有将这些要素割裂开来,而是立即引入了“要素整合”的概念,展示了如何在同一项训练中实现多要素的交叉促进。例如,书中关于力量耐力的部分,不仅仅介绍了等长收缩和偏心收缩的训练,还巧妙地将这些力量素质与爆发力训练中的“快速力量”部分衔接起来,解释了力量基础如何成为实现高水平速度表现的“平台”。这种层层递进、相互印证的编排方式,使得阅读过程非常流畅且富有启发性。它让你在学习单个知识点时,就能预见到这个知识点在整个训练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避免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