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原价:34.80元
作者:陈志武
出版社:山西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2-01
ISBN:9787807672524
字数:350000
页码:26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经济、哲学、宗教、科学最终是统一的,好的经济学家也是哲学家,比如索罗斯、比如陈志武!社会生活的内在价值,哲学、政治、经济都是可以贴现和比较的。真正大师的功力表现在能用很浅显的语言把本学科的东西说透,让一个毫无基础的初学者都能听懂,了解到学科的基本原理,甚至本质。
href='read../book_8854' target=_blank>
href='product../product.aspx?product_id=20813873'>NEW!!《陈志武话说中国经济系列》套装全2册新鲜出炉!
href='product../product.aspx?product_id=20852336'>NEW!!《金融的逻辑(光盘版)》独家赠送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厦门大学EMBA讲座《商业模式的逻辑》DVD一张,时长150分钟
内容提要
中国的经济高增长能否持续?中国贫富差距恶化的根源到底在哪?怎样理解中国金融的逻辑?“新国有化”的危险到底在哪?”陈志武为民代言,在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今天,他试图用理性解决这个时代的焦虑,他的金融思想诠释了给人幸福是一切学问的基点,在一般人看来很严肃的名词——制度、分配、股权……都是实现个人幸福的具体工具。本书聚焦中国,通过对中国当前社会的分析,探讨了中国人的未来,非常明确地指出了中国的改革方向以及中国人寻求幸福的具体路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部民众权益的代言书,一部中国社会转型的启示录。
目录
目录
序言中国是世界进程的一部分
开篇 陈志武和他的思想王国
谁是陈志武
生活经历与观点自述
一个学者的幸福与思考
第Ⅰ篇 “中国奇迹”背后
改革开放30年的启示
中国的经济高增长能否持续
香港繁荣之路
制度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官僚体制不利于科技进步
民主与经济增长纵横谈
第Ⅱ篇 国富民穷之忧
“新国有化”的危险
宏观调控与国进民退
走出产权改革的误区
呼唤13亿百姓的国民权益基金
拿什么保护农民权益
中国贫富差距恶化的根源
第Ⅲ篇 金融市场变革
国有金融体系加剧了经济不平衡
中国股市乱象
大陆与海外股市的差别
机构投资者如何发育壮大
冷眼旁观基金法
理解金融的逻辑
第Ⅳ篇 面向全球化
新时代的中国海外利益
解析中美贸易矛盾
外资进入中国为何受阻
私人股权基金对中国经济有利
外汇储备投资难题
中国凭什么走向世界
第Ⅴ篇 从危机到黎明
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与影响
我们怎样度过这场危机
在逆境中转型
以减税、退税提振中国经济
四万亿如何救市
危机对中国的正面机遇超过负面
中国可能是“金融海啸”的最大赢家
尾声
一位经济学家的理性与情感
制度决定幸福
作者介绍
陈志武,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中国金融博物馆首席顾问,最具影响力的华人经济学家之一。 自1990年获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博士学位以来,陈志武教授先后在威斯康辛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任教,并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长江商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整体气质,可以用“睿智而接地气”来形容。作者似乎总能在宏大的经济叙事中,捕捉到普通人的生活轨迹。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中国城乡发展差异的分析,那种对现实问题的深刻关照,让我感同身受。书中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探讨,都非常及时和具有现实意义。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中国消费升级的论述,希望能从中看到作者如何看待国内消费市场的潜力,以及如何挖掘新的增长点。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经济学并非冰冷的数字和理论,而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关乎我们的收入、我们的就业,甚至是我们未来的生活品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更清晰地认识中国经济的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更准确的判断,从而更好地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而富有力量,米白色的底色搭配着粗犷的黑色字体,一眼望去便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分量。拿到手里,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厚实且略带韧性,翻阅起来有一种踏实感。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很高,毕竟“陈志武”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光环,他对于中国经济的解读总能带来一些耳目一新的视角。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深层结构性问题,比如产业升级的瓶颈、科技创新的驱动力以及房地产市场的潜在风险等等。同时,我也希望作者能够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建议,帮助读者理解未来经济发展的走向。我一直认为,理解宏观经济的脉络,对于个人投资理财乃至于职业规划都至关重要,而这本书似乎正是我寻找的那把钥匙,能够帮助我拨开迷雾,看清中国经济前行的道路。这本书的书名给我一种直观的感受,仿佛陈志武先生正坐在我对面,娓娓道来他对于中国经济的深刻洞察。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能结合大量的现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经济概念解释清楚,让像我这样非经济学专业出身的读者也能有所收获。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非常人性化,清晰的章节划分和恰到好处的图表引用,使得阅读过程十分顺畅。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对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解读,那种分析的深度和广度,都令人印象深刻。书中对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产业政策的相互作用,都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分析,让我对国家经济调控有了更深的理解。我非常期待书中对中国当前面临的通胀压力和就业挑战的分析,希望能从中看到作者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根源,以及他提出的应对之策。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发,它教会我如何用经济学的视角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判断。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提升对中国经济的宏观把握能力,让我不再感到迷茫,而是能更自信地面对未来的经济变化。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十分独特,既有学者严谨的逻辑推理,又不乏一种洞察人心的犀利。读起来不像是一本普通的经济学著作,更像是一场与智者的深度对话。我尤其被书中对中国经济发展中一些“看不见的手”的剖析所吸引,那些隐藏在数据和政策背后的力量,往往才是真正影响经济走向的关键。我对书中关于市场化改革的讨论很感兴趣,希望能从中看到更多关于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如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等方面的深刻见解。书中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分析,也让我倍感期待,毕竟这是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一个核心难题。我希望作者能够提出一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帮助我们理解如何让国有企业更具竞争力,同时又不失其作为国家经济压舱石的作用。这本书让我感觉,经济学并非遥不可及,它就蕴藏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这本书,正是帮助我们揭示这些奥秘的绝佳读物。
评分翻开这本书,扑面而来的是一种严谨而不失生动的叙事风格。作者似乎有意回避了枯燥的学术术语,转而用更贴近现实生活的例子来阐释经济学的原理。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历程的回顾,那种史诗般的叙事感,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书中对不同时期经济政策的分析,都非常到位,能够清晰地看到政策是如何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论述,这正是我一直以来都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书中对这一转型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都进行了细致的探讨。我希望作者能够提供更多关于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人才培养的真知灼见,因为这些都是决定中国经济未来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启示,能够帮助我们这些普通人更好地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并为自己的未来做好规划。
评分商品满意度高
评分还可以 发货速度太慢了 书挺好
评分东西很好,就是速度慢了点。
评分值得看!
评分东西很好,就是速度慢了点。
评分还没有读
评分商品满意度高
评分挺不错的
评分还没有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