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上只此一套系统全面、详实有趣的高僧传记全集。
◆佛学界的“二十四史”,一套书看明白中国佛教的起源和流变。
◆初次简体横排、现代标点全套完整出版,正宗“大正藏”版。
◆佛教十三宗,从东汉到明朝,1300位高僧修行觉悟全纪录。师父全来了!
◆每天静心读一传,您都将收获一次充满感动和喜悦、受益匪浅的修行。
◆弘一法师:看他们怎样行,我也怎样行。
◆学习高僧大德,弘一、印光、星云……都读这一套!
◆佛家弟子修行必备,佛学爱好者入门必读!
本书收全四部佛学界一致认可的僧传经典,是所有佛家弟子和佛学爱好者都有必要反复阅读的入门书!
全书生动沉着地记述了佛教传入中国以来1300位高僧的生平事迹和言行思想。每天静心读一传,您都将收获一次充满感动和喜悦、受益匪浅的修行。
对于一般的佛学爱好者来说,佛教典籍实在过于繁浩。而这套生动易读、系统详实的历代高僧传记全集,是您了解中国佛教历史和常识的上佳读物。
全书所收四部僧传分别是《高僧传》、《续高僧传》、《宋高僧传》、《大明高僧传》,选取quanwei的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简称《大正藏》)所收版本为底本。整理过程中,我们将原书断句改为现行新式标点,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酌改了原书中的个别明显有误的错字。即保留了原版的风貌,又使原书变得简易好读。
其中《续高僧传》和《宋高僧传》是初次以简体横排的形式出版,《大明高僧传》是初次整理点校,以简体横排、现代标点的形式出版。
慧皎(497-554年)
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俗姓陈,南朝梁代高僧。
他学通内外,善讲经律。曾经住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嘉祥寺, “春夏弘法,秋冬著述”。早期著有《涅槃经义疏》十卷,《梵网经疏》三卷等。
晚年所著《高僧传》,取材精审、义例明确、条理清晰、文采斐然,成为后世编写僧传的典范。
唐朝道宣著《续高僧传》、宋朝赞宁著《宋高僧传》、明朝如惺著《明高僧传》,均参照了慧皎所定的体例和结构。四部僧传并称为《四朝高僧传》。
道宣(596-667年)
原籍吴兴(今属浙江),生于长安。俗姓钱,字法遍。唐代高僧,南山律宗开山祖师。
他九岁就能吟诗作赋,十五岁厌倦世典,开始研诵佛典,十六岁落发出家。他“外博九流,内精三学,戒香芬洁,定水澄齐,存护法城,著述无辍”。
参照慧皎开创的僧传体例和结构所著的《续高僧传》,分科严谨、文辞优美,成为佛学界的经典名著。
赞宁(919-1001年)
吴兴德清(今属浙江)人。俗姓高,北宋高僧。
他在杭州祥符寺出家。先学四分律,精研三藏。后习南山律,旁通儒、道二家。文辞颇善,与人谈论,辞辩纵横,虽东方朔、张茂先亦不能过,人称“律虎”。
曾受宋太祖赐赠紫衣,后受赐号“通慧大师”。端拱元年(989年),仿慧皎《高僧传》体例,编写成《宋高僧传》三十卷。由弟子显宗和智轮上呈宋太宗,上命僧录司编入大藏流通。
如惺(生卒年不详)
明朝僧人,号幻为。为天台宗真清的弟子,复从千松得禅师习禅宗。曾住天台山慈云寺及嘉兴楞严寺。
明朝万历年间参照慧皎《高僧传》体例,编写成《大明高僧传》。
弘一法师:比如我们想做一位清净的高僧吧,就拿《高僧传》来读,看他们怎样行,我也怎样行,所谓“彼既大师我亦尔”。
印光大师:又《高僧传》初、二、三、四集……皆记古德之嘉言懿行。阅之,自有欣欣向荣之心,断不至有得少为足,与卑劣自处之失。
太虚大师:……曾住禅堂参禅,要得开悟的心很切,一方面读《楞严经》,一方面看语录及《高僧传》等。第三年又听讲了《楞严经》,对于天台教观已有了大体的了解。
陈寅恪:非常喜欢阅读僧传经典,《陈寅恪集》中《读书札记三集》是他阅读《高僧传》、《续高僧传》、《宋高僧传》之后,写下的详实的笔记合集。
钱穆:(锡予)专意搜罗《高僧传》一书,遇异本即购。自谓亦几无遗漏矣。
朱东润:中国的几部高僧传,特别是最初的那一部,写得非常生动沉着。
南怀瑾:列传文学之作,以司马迁著《史记》所shou创,……及至魏晋以后,而有梁僧慧皎著《高僧传》而别开生面,为东土佛教首放异彩。
星云大师:应该展读历代高僧的传记,藉著古圣先贤的求法事迹,培养吾人的宗教情操,立下远大的弘法志向。梁、唐、宋、明等四朝所撰之《高僧传》,详载历代高僧史话。
第一册:高僧传(南朝梁·慧皎)
第二册:续高僧传(上)(唐·道宣)
第三册:续高僧传(下)(唐·道宣)
第四册:宋高僧传(上)(宋·赞宁)
第五册:宋高僧传(下)(宋·赞宁)
大明高僧传(明·如惺)
说实话,我原本以为这套书会是那种枯燥的佛教教义说教集合,但实际阅读体验完全颠覆了我的预期。它的叙事风格非常引人入胜,尤其是在描写高僧们云游四方、弘法利生时的艰辛历程,简直就像一部古代的“公路片”。比如,有些大师为了求法,跋山涉水,历经九死一生,那种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即便是没有宗教信仰的人读起来也会感到震撼。这本书的魅力在于“传记性”,它聚焦于“人”,而不是单纯的教条。你可以看到他们如何与当时的文人雅士交流切磋,如何参与社会救济,如何面对朝廷的征召或打压。这种立体化的刻画,使得历史人物鲜活了起来。而且,这本书的装帧非常适合长期阅读,纸张质量好,墨色清晰,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太累,细节之处见真章。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中国古典文献的朋友,我必须说,这套“四朝高僧传”的价值远超其作为一套读物的范畴,它更像是一部研究工具书的普及版。它系统性地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高僧的流派差异和思想演变,这对于理解中国佛教的本土化进程至关重要。阅读宋代高僧的部分时,我尤其感受到了禅宗思想的鼎盛及其对宋代文人生活的影响,那种不拘一格、直指人心的风格跃然纸上。而明代高僧的传记则展现了在体制化和世俗化背景下,僧侣们如何保持其精神独立性。这种跨时代的对比阅读,让人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有了更宏观的认识。这套书结构严谨,脉络清晰,是任何对中国思想史或宗教史感兴趣的深度读者都应该拥有的案头必备之作。
评分这本书真叫一个宝藏!我最近沉迷于历史和人物传记,尤其是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高僧大德们。这套书的装帧和排版非常考究,简体横排的设计让阅读体验极佳,即使是像我这样视力不太好的读者也能轻松阅读。内容上,它囊括了从早期佛教传入中国到明朝这段漫长历史中杰出高僧的生平事迹,这不仅仅是宗教史的梳理,更是中国思想史、文化史的一个侧面缩影。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些大师们在战乱纷争、思想碰撞中的坚守与智慧。尤其是对他们修行过程中的磨砺、对佛法的阐释,写得非常细腻。很多我以前只在教科书上看到名字的僧人,在这套书里都有了丰满的形象,他们的慈悲与学识,真的让人肃然起敬。对于想要深入了解中国佛教发展脉络,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概念的读者来说,这套书提供了极其详实且权威的资料。每一位高僧的传记都像一部精彩的小说,充满了人性的光辉与历史的厚重感。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真正的“高僧”绝不是活在象牙塔里的隐士,他们是深度参与并塑造了他们所处时代的社会力量。通过阅读这五册书,我清晰地看到了佛教如何在不同的朝代,适应和影响了当时的政治、文化和民间信仰。比如,有的高僧在战乱时期承担起了安抚民心的重任,有的则通过兴办教育、水利工程来回馈社会,这种积极入世的精神,与我们今天理解的“出世”概念形成了有趣的张力。语言上,它做到了雅俗共赏,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故事的趣味性,使得原本可能晦涩的佛教历史变得平易近人。我尤其喜欢它对一些著名公案和辩论的记录,寥寥数语,却蕴含着深邃的哲理,让人百读不厌,每一次重温都有新的感悟。这套书,是值得反复研读的佳作。
评分拿到这套书的时候,我主要关注的是它的内容覆盖面和资料的可靠性。要知道,要汇编四朝——从魏晋南北朝到明朝——的顶尖高僧传记,工作量和资料筛选的难度是巨大的。这套书显然下了大功夫,它不像市面上很多浅尝辄止的读物,而是深入挖掘了《高僧传》、《续高僧传》等经典文献,并结合了宋代和明代的记录。我特别欣赏它在叙事上的平衡感,既保留了历史记载的庄重性,又用现代的语言将其梳理得清晰易懂,让现代人能够跨越时空的鸿沟去理解这些古人的精神世界。例如,对于一些高僧处理当时社会矛盾和政治环境的记载,都处理得非常得体,没有过度神化,而是展现了他们作为时代精神引领者的复杂性和伟岸。翻阅下来,最大的感受是,这些大师不仅是宗教的导师,更是那个时代文化的维护者和推动者,他们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那个时代的士人阶层。
评分入门的书。字大简体横排好阅读。精读可以参看中华书局的
评分发货速度快,价格便宜,做活动买的,非常值得拥有
评分南无阿弥陀佛!感恩大德!法宝装订规整,很殊胜,包裹包装完好,发货快,服务好!法喜充满,随喜功德。全5分好评!
评分想买好久了,一直都是单本在卖。经常缺货。这次终于有这套
评分商品不错!商品不错!商品不错!商品不错!商品不错!商品不错!商品不错!商品不错!商品不错!商品不错!商品不错!商品不错!商品不错!商品不错!商品不错!商品不错!商品不错!
评分装帧漂亮,简体横排,内容完整,显豁易读。学高僧,有信仰,得力量!欢喜无极,功德圆满!
评分据以前了解,这几本写高僧的书有价值,买下了。
评分经典佛教著作,研究中国佛教的重要文献。
评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