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皮精装 好好学习
评分另外,这本书是译自1995年的德语18版,题名上写着段晴/范慕尤续补,其实写补译更准确,段晴先生在后记中把“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只补译不作改动的原因,虽然言之有理,但如果能做些修订,比如增加句法、练习答案以及一些历史语言学的部分,作为普通的读者应该能获益更多
评分吾人上谓人之感觉活动,与人之望相俱,而能感无,以通于空或虚,以知有空间。此自尚不足解决种种空间之问题。因感觉纵能感通于上述之空间,此尚唯是实有之色相间之空隙。然吾人所知之空间,乃一切实有之色相所同在之一空间。不只空隙处是空间,一切事物实有之色相之所在,皆似同有一空间为托底。种种事物之在空间,兼有种种空间形相,空间兼有种种量度、方位、次序关系,又似为能向上下四方,无穷伸展者,此皆决不能谓其皆由当下之感觉,所可得知。如人至少须由事物在空间中之运动变化、其有事物处之可无事物,乃知此有事物处,亦有一空间为托底。此则已须由自觉地比较感实与感虚之二感觉,更推此所感之虚,于其只感实之处,方能说者。又必由事物运动变化,有其量度、方位与次序关系,乃知空间之度量、方位与次序关系。更须超出已有事物所占之空间,而伸想像于其外之上下四方,如往而不返,乃知空间之无穷。此种种空间观念与空间知识之形成,即至为复杂,非此所论。然于空间之所以有三度,及其所以必呈无穷相,而若恒有一更大而在吾人之感觉之事物之色相之外之一空间,为散殊之万物之所布,亦若恒外在于吾人之感觉,与吾人之心灵及生命存在者,此其相应之心灵活动之果为如何,今当先略加论及。
评分很后的一本书。适合现在正在学梵语查阅参考
评分非常全面的一本书。就是看起来入门难度大
评分评分
用着不错。挺好。
评分有优惠,代朋友购入,表示很满意。
评分已经把单词改写为拉丁字母了,方便阅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