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需要尊重,孩子需要爱:避免父母生气孩子受伤的沟通方法

父母需要尊重,孩子需要爱:避免父母生气孩子受伤的沟通方法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美] 爱默生.艾格里奇 著,陈瑾 译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5-10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9615770
版次:1
商品编码:1234176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32
字数:18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为什么我把更好的给了孩子,他却越来越叛逆?

我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养方式,才能让孩子受益终身?

更好的教养,从来都与物质无关,而是爱与尊重的传承。

《男人需要尊重,女人需要爱》作者全新作品。

当爱情有了结晶,我们又该如何维护亲子关系?


内容简介

在亲子关系中,很多父母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孩子让父母生气发火的原因,并不一定是孩子犯了多大的错误,而是孩子的行为和语言让父母感受到轻视和侵犯。那么,孩子为何不听告诫,随意顶撞父母呢?又有什么办法能够化解亲子关系的矛盾和危机呢?

《男人需要尊重,女人需要爱》作者继成功解读婚姻密码后,以爱与尊重的理念,重新解读亲子关系——父母需要尊重,孩子需要爱。

渴望关爱是孩子的天性,但不幸的是,孩子还有一种天性,就是当他们感受不到爱时,就会做出不尊重父母的行为。

渴望得到尊重是父母的天性,同样不幸的是,父母还有一种天性,就是当他们得不到尊重,觉得被冒犯时,就会做出不爱孩子的行为。

这时,作为家庭中的指导者,父母不能把自己降低到孩子的水平,而是要在高于孩子的高度上,克制自己的鲁莽,无条件地去爱孩子。这样孩子也自然会以尊重回应父母,从而达到亲子关系亲密和谐的完美状态。


作者简介

爱默生?艾格里奇(Emerson Eggerichs),国际知名的婚姻问题专家,传播学硕士,婚姻与家庭生态学博士。在30多年的婚姻咨询工作中,爱默生逐渐发现了经营家庭和婚姻的真谛——爱与尊重,并通过开设婚姻讲堂等形式,将此理念传播出去,帮助众多夫妻重获幸福婚姻。

同时,爱与尊重的理念也延伸到家庭教育领域,其作品《父母需要尊重,孩子需要爱》一经出版,即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受到众多父母的广泛好评。


精彩书评

我是一个不讨孩子喜欢的父亲。看了这本书我的感受就是:太实用了!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和孩子沟通的心锁。可以说它改变了我的人生,或许也会改变孩子的人生。

——美国读者

当你身处其中,要去分析自己家庭的问题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作者在制定策略和提供建议方面做得很好,让我们看到只需思想上的一点小改变,就能让你的家庭得到全面的改善。感谢作者。

——美国读者


目录

第一部分 家庭疯狂怪圈

第1章 要是孩子都能听话 ,人人都能成为好家长 4

父母被气疯,大多是由于儿女的不尊重 6

如果陷入怪圈,家长应该怎么做? 7

困在怪圈中的孩子和父母 9

一个从来没有感受过父爱的人 11

既然能教导别人,为何不能教导自己 13

第2章 终止家庭疯狂怪圈 (上): 解读 16

心有沮丧,必是受到了伤 17

母亲以为我对父亲的怒气,足以让我痛下杀手 20

好吧,让我们放轻松 21

事例:如何在解读时辨别 23

不要害怕承认,你觉得孩子不尊重你 25

在激烈对抗中,保持镇静 30

第3章 终止家庭疯狂怪圈(下):平息风波 32

当疯狂升级时,请暂时叫停 34

不要想当然地以为孩子不尊重你 37

讲授“家庭疯狂怪圈基础课程” 38

让孩子确信你爱他 41

接受不完美 45

从缓和局面到激励孩子 49

第二部分 家庭充能圈

第4章 给予:不要太少,也不要太多 54

父母是否该满足孩子的欲望? 56

基本原则:做看似最好的事 61

不要厚此薄彼 64

第5章 理解:站在孩子的角度 67

“理解”孩子,意味着理解什么? 69

如何轻而易举地激怒孩子 71

你是否会轻易交出主动权? 77

换位思考,做自己认为最好的事 80

第6章 教导:无须过多,恰到好处即可 83

做家长,不是只让孩子身体成长 84

我们该教会孩子什么? 85

牢记内心的良知 86

言传身教 87

抓住教育孩子的时机,做你认为正确的事情 88

关于“尊重”的基本内容 89

教导的过与不及 90

青春叛逆后,孩子终归会醒悟 93

第7章 管教:对峙、纠正、安慰 95

管教不是惩罚 97

如何管教孩子 99

如何制定明确公正的规矩 101

不容商量的规矩 103

哪些规矩可以商量 104

必要时,让孩子承担后果 110

自然的后果:顺其自然 110

人为施加的后果,要注意合理 112

夸赞并奖励服从 115

不管怎样,告诉孩子你爱他 116

第8章 鼓励:帮助孩子成功,但不要使其失去信心 118

每个孩子都需要鼓励 119

一语天堂,一语地狱 120

鼓励孩子一切皆有可能 122

鼓励孩子对自己以及要做的事情有信心 127

鼓励孩子成就他自己的人生 129

第9章 家庭氛围影响孩子的一生 134

婚姻第一,孩子第二 136

相信彼此怀有善意 140

用爱和尊重说话 145

第10章 粉色的教育与蓝色的教育 150

母子关系:母亲的尊重 153

父女关系:父亲的爱 161

粉与蓝:女孩需要爱,男孩需要尊重 166

第三部分 家庭回报圈

第11章 爱孩子,无论他们是否如你所愿 172

不要在爱中迷失 173

你的价值不取决于孩子的表现 174

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先要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 176

“无条件”的真正含义 177

孩子的磨砺,可以让父母获得精神的成长 179

孩子不是家中犯错的诱因 181

第12章 小心“结果陷阱” 185

孩子有怎样的灵魂,父母无法控制 186

有一颗感恩的心 187

第13章 为自己的反应负责 194

不论好坏,我要为自己的反应负责 196

如何应对我的愤怒? 199

愤怒意味着魔鬼? 201

控制愤怒并非妥协 203

结语 留给孩子的精神财富 205

实例:有影响力的精神财富 207

附录A 制定家庭的爱与尊重目标 210

即使对方没有礼貌,我们也要尊重对方 211

即使受到不公正或是粗鲁的对待,我们也要有礼貌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

看法 211

孩子应该服从并尊敬家长 212

即使孩子没礼貌,家长也要一直爱他们 212

我们希望家中充满爱与尊重 213

附录B 教养孩子时,如何践行爱与尊重 214


精彩书摘

第一部分 家庭疯狂怪圈

作为一名父亲,同时也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觉得有趣的是,《圣经》只是告诫子女要尊敬父母,但并没有要求子女爱父母。同样的,《圣经》并不要求父母尊重孩子,而是要父母爱孩子。

我认为,上天将无条件的爱种在父母心中,就是让他们去爱孩子。此处的“爱”是指关爱。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就像上天对世人的关爱一样。孩子是父母的归属,是他们心爱的人。孩子不必付出任何东西便能得到父母的爱,因为享受父母的爱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权利。从一位母亲和她嗷嗷待哺的孩子身上,我们便能体会到这种爱。孩子需要这种爱,父母也无偿给予这种爱。

不过,尽管父母生来就对孩子怀有无条件的爱,但是当父母失望或生气时,他们就会表现出不温和的一面,从而让孩子误以为他们不爱自己。

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家庭疯狂怪圈。当孩子觉得没有得到父母的爱时,孩子就会表现出不尊重父母。而当父母觉得孩子不尊重自己时,父母就会表现出不爱孩子。这一过程不断地循环,你必须采取行动,才能停止怪圈的运转。

在本书的前三章,我们将学习如何解读家庭疯狂怪圈,分析事态是如何升级的。更重要的是,在这一部分,我将会分享缓和事态的策略,避免情况失控。

第1章

要是孩子都能听话 ,人人都能成为好家长

那是发生在1986年一个炎热的夏日,我们刚刚度过了一个清爽愉悦的假期,正在驾车回家的路上。

刚开始,大家沉浸在团聚的欢乐氛围中,一切都风平浪静,直到离家还有200英里的时候,情况开始不对劲。突然间,10岁的乔纳森、8岁的大卫,以及只有4岁的乔伊开始了争吵,尽管我们一再说“停下来,别吵了”,但孩子们仍是吵个不停,一直吵到我们在休息点停车,去野餐区吃午饭时仍然没有停止。乔纳森不停地欺负乔伊,而大卫则在一旁,数落着自己的哥哥和妹妹。

场面愈发不可收拾,妻子莎拉终于忍无可忍,她从餐桌前站了起来,大声宣布:“我真的受不了了!”说完之后,她便转身离开,独自走向另一张没有人的餐桌。见此情景,我赶忙将孩子们聚在一起,带他们去洗手间。

莎拉坐在另一张餐桌前,这时一群骑摩托车的人停了下来,在阴凉处一边休息,一边喝着他们喜欢的酒。她一直观望着这些脚踏军靴、身着无袖牛仔夹克、刺满文身的人,直到他们坐上摩托车,发动引擎,向前急驶而去。后来她告诉我,在那一刻,她脑子里想的是:要是我也能骑车驶向天际,抛下养育孩子的负担,会是怎样呢?莎拉不是真的想要抛弃这个家,但是回到当时,由于对养育孩子这件事感到极度气馁,她的脑子里竟闪过了那样不理智的念头——这不禁让她感到害怕。

我带孩子们回来,先让他们上了车,然后走到餐桌前,与莎拉聊了起来。莎拉告诉了我她刚才的内心活动,她觉得自己真是受够了,而后,我们沉默了大约有一分钟的时间,感觉却像是经历好几个世纪那么长。作为家里的男人,我觉得是时候说点什么了。我想试着开个小玩笑,缓解一下气氛,比方说:“你怎么敢自己一个人走!要走也得带上我!”但是看到莎拉脸上的表情,我却怎么也说不出口。在返回车子的路上,我们继续着尴尬的沉默。我能看出她内心深处痛苦不已。莎拉耷拉着肩膀,两眼含着泪水说:“我真是拿孩子们没办法,我觉得自己很失败。”

我尽力说一些安慰的话,但是莎拉依然一脸木然。我知道,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彻底失败了;说实话,我也颇有同感。

最近,当我们再次探讨这件事时,莎拉承认:“直到事后很多年,我才肯向朋友们说起这件事。我当时一心只想要放弃,为此我内疚极了。”

听过我家的故事之后,相信你也能从自己身上找到类似的故事。我记得有一个年轻的母亲参加了我主办的家庭疯狂怪圈研讨会。会议结束后,她过来找我,告诉我当天早些时候,她的三个孩子实在是闹得厉害,最后她忍不住问自己九岁的儿子:“你想要见到上帝吗?”还没等孩子回答,她又说,“因为如果你再闹下去,你现在就会见到他!”

很多时候,当孩子调皮、不听父母的话时,父母感觉不到孩子的尊重,就容易冲动恼怒,说出不理智的话来,或者做出不理智的事情来。

父母被气疯,大多是由于儿女的不尊重

当然,这位母亲并没有真的打算做一些极端的事情,但是她当时真的到了无计可施的地步,不得不说一些狠话,表明自己的态度,就像是当时的莎拉,闪念之间想要骑上哈雷摩托,抛下家人独自离开。我们都知道这是什么感觉。

但换个角度说,要是孩子能够听话,当家长也太容易了吧,哪里会有这么美好的事。

所有家长都知道养育孩子并不容易,为此,家长总是花时间花精力琢磨孩子为什么会胡闹,但不管家长怎么做,孩子们只会胡闹得更厉害。

对此,我有什么建议呢?

首先,不管发生什么——无论是小吵小闹、激烈争吵、突然发怒,还是没完没了地抱怨——不要害怕承认:“家庭疯狂怪圈已经启动。”

请注意第一页的家庭疯狂怪圈图表:

如果家长不爱孩子,或是孩子感受不到家长的爱,孩子就会做出消极的反应。当孩子总是不听话,或是调皮捣蛋时,家长就会觉得没有受到尊重。家长在得不到孩子的尊重时,就会做出消极的反应,而越是这样,孩子就越觉得家长不爱自己,自然也会变本加厉,做出叛逆的行为——发牢骚、懒散拖沓,尽其所能让家长知道,自己感受不到家长的爱——这种情况会循环往复。

对于我们一家在旅行途中经历的不愉快,我不认为孩子们会为此觉得家长不爱他们,孩子们只是在车里的时间太长了,这让他们心情不好,于是忍不住闹些别扭:乔纳森想要看书,乔伊想引起乔纳森的注意,而乔伊的纠缠不休惹怒了乔纳森。大卫之所以生气,是因为,在他画画的时候,乔伊推了他胳膊,弄坏了画。

闹别扭没什么错,孩子都是如此,但问题在于,当我们一再要求孩子们别闹了的时候,他们却置之不理。当孩子不听话时,父母多少会觉得没有受到尊重,我和莎拉也是如此,我们觉得自己的威严受到了侵犯,但是又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如果陷入怪圈,家长应该怎么做?

由此我们发现,当家庭疯狂怪圈启动时,家长有必要问自己三个问题:

1.孩子是否感觉没有得到爱?

2.我是否觉得没有受到尊重?

3.我究竟应该如何引导教育孩子?

在“家庭疯狂怪圈”这一部分中,我们探讨了前两个问题。至于同样重要的第三个问题,我们将在第二部分“家庭充能圈”和第三部分“家庭回报圈”予以讨论。因此,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到底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孩子会觉得自己缺少关爱,而又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父母会觉得没有受到尊重。

在此必须先澄清一件事,很多时候孩子不听话,并不是因为他们觉得“缺少关爱”。孩子不听话,完全有可能是因为他幼稚、不负责任、任性,甚至是存心想要反抗家长。孩子只是不开心,没有得偿所愿,他想要让你知道这一点,所以故意捣乱。而另一种情况,则确实是出于“索取关爱”的需求,可能他索要关爱的方式很幼稚,很笨拙,但是他真的需要,因为父母正是他获取关爱的主要来源。

在乔伊五岁左右的时候,有一天她表现得很烦躁,并且声称这是因为她生病了。乔伊想让我躺下来陪她,而我当时正忙着一件工作的事,即便如此,我还是压制住烦躁,决定陪她躺一会儿。我们躺在一起时,乔伊对我说:“给我一个拥抱吧。”我回应道:“原来这才是你烦躁的真正原因,你只是需要爸爸的爱呀。”我怎么也不会忘记乔伊的回答:“要不然呢,你早该明白我想要什么。”我拥抱了乔伊,实际上还不止一次,之后她的“病”立刻就痊愈了。几分钟后,她便高兴地跑去玩耍了。

那一天,我受益匪浅,它对我之后养育乔伊以及她的两个哥哥——乔纳森和大卫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每当孩子提出要求时,即使我下意识地想要拒绝,也会问自己:“孩子是否觉得缺少关爱?”我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但是,我也开始思考早年在我脑中不停打转的另一个问题:“我是否觉得没有受到尊重?”我知道,自己在过去的日子里一定曾经觉得没有受到尊重,但我不确定自己是否应该具有这种想法,因为作为一个成年人,我本该成熟一点。我想知道,是否只是我太过矫情、自私,不够宽容。或许孩子只是在耍孩子气,而我却太过以自我为中心,太过敏感。


前言/序言

以爱与尊重的方式教养孩子有效果吗?

我们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你在杂货店排队等候结账,正当你忙着要把购物车中的商品拿出来时,你那五岁大的孩子却偏偏因为你不给他买糖果而大发脾气,坐在地上又哭又闹,高声叫嚷着“你不爱我”,就连在后厨绞肉的屠夫都能听到他的叫声。

你尴尬极了,赶忙拉起孩子,尽量压低音量,但即使这样,别人还是能够听见你对孩子说:“你马上给我站起来,别闹了!”当然,你的话只会让孩子哭得更厉害。等到离开杂货店时,你会感到非常难为情,灰心丧气,而这种事情在你的生活中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难道不让孩子随心所欲,事情就一定会变得不可收拾吗?

别以为这只是小孩子的专利,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了十六岁的凯莉身上。在她生日那天,她想要找父母借车钥匙,没想到父母的回答却是:“凯莉,很抱歉今天晚上不行。”对此她抱怨道:“简直难以置信,我需要用车!你们说过我可以开车的!你们所有人是不是都讨厌我?!”

我们的孩子,似乎动辄就会说出一些诸如“你不爱我”“你不关心我”“你讨厌我”之类的话,甚至还会质问父母:“我是不是你们亲生的?”这些话在家长听来,无异于要挟。他们弄不明白孩子的本意究竟是为了借此达成自己的目的,还是他们真的觉得你不爱他了?

在亲子大战中,恼怒的并不只有孩子,父母面对孩子的叛逆,也会觉得受到了孩子的无视,没有得到家长应享的尊重。孩子和父母都陷入消极的情绪,这样的情形,为什么会屡次发生呢?

不管你的孩子有多大,你都需要一份养育孩子的计划。执行这项计划前,你先要了解适用于各个年龄段孩子的两项基本原则:

1.孩子需要关爱;

2.家长需要尊重。

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很复杂,但只要能够彼此相爱、互相尊重,事情就会变得容易。

当孩子对家长的话无动于衷,令家长懊恼生气时,家长不会说:“你不爱我!”相反,家长会说:“你现在对我很没有礼貌!”家长需要受到孩子的尊重,尤其是在和孩子发生冲突时。孩子在生气时也不会抱怨:“你不尊重我。”相反,孩子会嘟着嘴对家长说“你们不爱我”“我好像不是你们亲生的一样”。每个孩子都需要得到关爱,尤其是在发生冲突时。

在抚养三个孩子的过程中,我和妻子莎拉经历过很多类似的事。我们深有体会——

渴望关爱是孩子的天性,但不幸的是,孩子还有一种天性,那就是当他们感受不到爱时,就会做出不尊重父母的行为。

渴望得到尊重是父母的天性,同样不幸的是,父母还有一种天性,这就是当他们得不到尊重,觉得被冒犯时,就会做出不爱孩子的行为。

每当这种时候,作为家庭中的引领者,父母不能把自己降低到孩子的水平,而是要在高于孩子的高度上,努力克制自己的鲁莽,避免以牙还牙,平息孩子的哭泣和尖叫。

所幸的是,当孩子觉得家长爱他时,他便会积极地回应家长,让家长体会到被尊重的感觉。而等到孩子们长大后,他们也会与自己的孩子亲密和谐,将这爱与尊重的关系传承下来。当爱与尊重的需求都得到满足时,你的家庭就会发生好事。

这本书的目的就在于此,我们旨在彻底改变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展现爱与尊重的力量。通过阅读本书,你将学会:

·把爱与尊重看作是家庭成员最基本的需求。

·停止家庭疯狂怪圈。

·管教孩子的叛逆行为,宽恕他们的幼稚行为。

·做一个成熟的家长,因为唯有这样才能管好孩子。

·父母要并肩协作,依据孩子的性别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不论孩子的反应如何,你都能做到爱他。

接下来,就让我告诉你秉承爱与尊重的原因是什么,以及,你该如何去做。

爱默生·艾格里奇博士



父母需要尊重,孩子需要爱:避免父母生气孩子受伤的沟通方法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父母需要尊重,孩子需要爱:避免父母生气孩子受伤的沟通方法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父母需要尊重,孩子需要爱:避免父母生气孩子受伤的沟通方法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父母需要尊重,孩子需要爱:避免父母生气孩子受伤的沟通方法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父母需要尊重,孩子需要爱:避免父母生气孩子受伤的沟通方法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