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崛起能否改变主导西方国际政治哲学的一种根本理念——崛起国和守成国之间的 “修昔底德陷阱”?中国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试图破解“修昔底德陷阱”。本书甄选来自中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的国际关系学者的学术论文,从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论和政策,不同国家对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解以及新型大国关系如何影响地区关系和国际秩序三个方面,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和国际秩序提供智力保障和政策建议。
钟飞腾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大国关系研究室主任。日本早稻田大学和北京大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国际政治经济学、对外直接投资、东亚与美国、能源与海洋安全议题,出版《管控投资自由化》《发展型安全》等专著,以及《跨国公司与美国霸权》《红星照耀太平洋》等译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目录
一 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论与政策
新型大国关系的形态分析 陈志敏
中国—欧盟关系中的身份问题 黄奕鹏
新型大国关系、共同发展与中国外交新理念 钟飞腾
二 国别视角下的新型大国关系
中国新领导与中国对外政策和中美关系前景 时殷弘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动力、前景与中国的应对 周方银
亚太地缘政治新均衡与中美关系 赵明昊
新兴多极世界中的中美关系 克利福德?克雷柯夫
安倍外交的特征
——以“祖父遗传”为中心的解读 若宫启文
安倍政权的外交政策与中日关系 李成日
“战略互惠关系”的定位:中日比较的视角
邱静
基于澳大利亚视角下的新型大国关系 贾斯廷?黑斯廷斯
三 新型大国关系与秩序变革
东亚民族主义勃兴与中国周边关系的转型
归泳涛
南海问题对中国—东盟新型关系构建的影响 张洁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与国际秩序 钟飞腾
区域公共产品供求关系与地区秩序及其变迁
——以东亚秩序的演化路径为案例 高程
未来十年亚太秩序构想 钟飞腾
东亚秩序:研究议题还是现实问题? 胡波
“跨越修昔底德陷阱”这个概念,在当今全球政治的语境下,无疑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当各国之间的实力对比悄然改变,历史的阴影似乎又一次笼罩。而《跨越修昔底德陷阱—新型大国关系与国际秩序构建》这本书,正是直面了这一核心的时代课题。我好奇作者如何定义“新型大国关系”,这是否意味着一种抛弃了冷战思维,更加注重相互理解、共同发展,并且能够有效管控分歧的相处之道?在国际关系中,合作与竞争往往是并存的,这本书是否能够深刻剖析这种复杂性,并提出有效的平衡策略?更重要的是,它所倡导的“国际秩序构建”,在后疫情时代以及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具有前瞻性和操作性的方案,不仅是理论上的阐述,更能触及如何通过具体的制度设计、规则重塑,以及多边合作的加强,来构建一个更加稳定、公正和可持续的全球治理体系。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们理解当前国际格局的演变提供深刻的洞见,并为人类社会的和平发展指明方向,帮助我们找到避免冲突,走向共赢的有效途径。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跨越修昔底德陷阱—新型大国关系与国际秩序构建》让我立刻联想到当下国际政治中的种种不安与变局。修昔底德陷阱的论调,总是让人担心全球会再次陷入冲突的泥潭。然而,这本书的出现,仿佛是注入了一剂希望,它提出了“跨越”这一可能性,并且聚焦于“新型大国关系”和“国际秩序构建”这两个核心议题。我迫切想知道,作者对于“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解究竟是什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能看到一种超越传统地缘政治竞争,更侧重于合作和共同治理的大国互动模式?它是否能够有效地缓解当前大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并且为全球稳定奠定基础?关于“国际秩序构建”的探讨,我尤其感兴趣。在既有的国际规则和体系受到质疑的当下,如何才能构建一个更能代表各方利益,更具包容性和有效性的新秩序?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具体的思路,例如改革现有的国际组织,或者建立新的合作框架?我希望作者能够深入分析大国之间权力转移带来的挑战,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路径,帮助我们理解和应对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最终能够找到一条通往和平与繁荣的道路。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第一时间就被它所传递的宏大叙事所吸引。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经济格局加速调整的当下,各国之间的联系前所未有的紧密,但同时,误判和冲突的风险也随之升高。修昔底德陷阱,这一关于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必然走向战争的警示,在当前国际环境下显得尤为刺耳。《跨越修昔底德陷阱—新型大国关系与国际秩序构建》这个书名,仿佛是在向这个古老的预言发出挑战。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界定“新型大国关系”的,它与传统的基于实力、利益或者意识形态驱动的关系有何本质区别?是不是意味着一种更加强调共同利益、危机管控和规则约束的新型互动模式?而“国际秩序构建”的部分,则更是勾起了我对于未来全球治理的想象。在现有国际体系面临挑战,多边主义受到冲击的背景下,作者是否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来弥合分歧,凝聚共识,建立一个更加包容、公平和可持续的国际秩序?我特别希望能在这本书中看到对具体国际机制的改革建议,以及对不同国家在这一进程中扮演角色的深入分析。这本书似乎想要提供一个宏观的战略蓝图,引导我们思考如何避免灾难性的冲突,而是走向一个更加和平、繁荣的未来,这让我对它的内容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跨越修昔底德陷阱—新型大国关系与国际秩序构建》瞬间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一直对国际关系中的权力转移和潜在冲突着迷,修昔底德陷阱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理论,总让人不寒而栗。这本书的副标题更是点明了核心议题:如何在全球格局变动中,建立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更具韧性的新型大国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重塑和稳定当前的国际秩序。我期待它能深入剖析当前国际舞台上主要大国之间的复杂互动,特别是那些可能引发摩擦和对抗的结构性因素,例如经济竞争、意识形态分歧、地缘政治角力等等。作者是否能提供一套超越传统零和博弈思维的分析框架,从而为理解和应对当今世界的挑战提供新的视角,这是我最看重的地方。此外,“新型大国关系”这个提法本身就充满了想象空间,它是否意味着一种合作与竞争并存,相互依存又相互制衡的模式?书中对于“构建”国际秩序的探讨,也让我好奇,究竟是渐进式的改革,还是更为根本性的重塑?我希望这本书能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能结合鲜活的案例,比如美中关系、中欧关系,甚至是新兴大国的崛起,来验证其论点的有效性,并为政策制定者和普通读者提供有益的启示,引导我们思考如何在不确定的未来中,找到和平发展的道路。
评分读到《跨越修昔底德陷阱—新型大国关系与国际秩序构建》这个书名,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修昔底德陷阱的魔咒,总是在提醒我们潜在的冲突风险,尤其是在大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时期。这本书的核心似乎在于,它不仅看到了风险,更提出了“跨越”的可能。我很想知道,作者是如何理解和定义这种“新型大国关系”的?它是否意味着一种更加注重伙伴关系,强调共同利益,并且能够有效规避风险的相处模式?与以往的大国竞争不同,它是否能够注入更多合作的基因,创造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而“国际秩序构建”这一部分,更是引发了我无限的遐想。在现有国际体系面临诸多挑战的今天,如何才能建立一个更加合理、公平,并且能够有效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新的国际秩序?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具体的路径和方法,例如如何改革现有的国际机构,如何制定新的国际规则,以及如何在不同文明和意识形态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深刻的洞察,帮助我们理解大国关系的复杂性,并为构建一个更加和平、繁荣的世界贡献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