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holder

【哲学大师】从休谟出发

【哲学大师】从休谟出发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美] 夏洛特·兰德尔·布朗,威廉·爱德华·莫里斯 著,孙礼中,李肖飞 译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4-29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1696278
版次:1
商品编码:12280887
包装:精装
丛书名: 哲学大师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2
字数:172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 休谟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美学家;

  ★ 休谟认为哲学是关于“人性”(包括知性、情感与道德)的科学,主张知识来源于经验,经验由两类知觉(印象与观念)组成;

  ★ 《从休谟出发》囊括了休谟全部重要的哲学思想,如果读者还未了解休谟本人及其作品和观点,那么本书将是上佳之选。


★【哲学大师】全系精彩图书:

  

  

  

  

  

  

  

  

  

  

海报:

内容简介

  《从休谟出发》以浅显的语言从不同的角度重新解读了休谟的作品、哲学思想及其核心理念,介绍了休谟哲学的诸多重要主题,其中包括因果关系、自由、道德和宗教,风格清晰明了,引人瞩目,充分概述了休谟思想的发展、贡献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他的主要著作有《人性论》《人类理解研究》《道德原则研究》等。

  《从休谟出发》隶属于“哲学大师”书系,由英国布鲁姆斯伯里(Bloomsbury)出版公司版权输出,每个分册解读了一位知名哲学家,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主要作品、思想理念和对时代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浅显的语言从全新的角度解读这些哲学家的人生及其核心理念,使读者可以更轻松地了解这些标杆式的哲学家的人生经历并读懂他们哲学问题的根源。包含10个分册:《从洛克出发》《从贝克莱出发》《从卢梭出发》《从笛卡儿出发》《从黑格尔出发》《从霍布斯出发》《从休谟出发》《从康德出发》《从尼采出发》《从萨特出发》。

作者简介

  夏洛特·兰德尔·布朗,是美国伊利诺伊卫斯理大学哲学副教授;威廉·爱德华·莫里斯,是美国伊利诺伊卫斯理大学哲学教授。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 布朗和莫里斯为哲学初学者介绍了休谟哲学的诸多重要主题,其中包括因果关系、自由、道德和宗教,风格清晰明了,引人注目。作者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休谟的全新哲学论点,不仅提供了关于休谟哲学的有价值的历史背景,而且指出了他的主要作品之间的不同之处。《从休谟出发》为初次接触哲学的读者呈现了深刻理解休谟哲学体系所需要的东西,并且鼓励大家去深刻思考休谟所提出的问题。

  ——伊丽莎白·雷德克里夫,美国弗吉尼亚州威廉与玛丽学院教授

  ★ 《从休谟出发》是上佳的关于休谟哲学入门的介绍性书籍,对于初次接触哲学的读者以及有一定哲学背景的人来说都是易于理解的。本书详论了休谟所介入的三大哲学争论:因果关系、自由意志与宿命论以及道德的本质,对专业读者和大众读者都是极好的工具书。

  ——大卫·欧文,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哲学副教授

  ★ 《从休谟出发》是一本“一站式”书籍。从观念论到宗教哲学,读者在本书中可以纵览关于休谟哲学作品的全部精彩论述。布朗和莫里斯均是享有很高声誉的休谟学者和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哲学重要且影响力极大的哲学家之一,休谟的哲学论点十分复杂,两位学者将复杂的哲学论点深入浅出地呈现在那些对休谟哲学文本颇感兴趣的读者眼前。

  ——索尔·特莱格,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西方学院哲学教授

目录

第一章 走近休谟

第一节 休谟的生平

第二节 休谟的作品

第三节 《人性论》与《人类理解研究》和《道德原则研究》的关系

第四节 本书结构


第二章 哲学体系

第一节 机械论、唯理论与经验论

第二节 休谟的哲学体系


第三章 对心灵的解释

第一节 洛克的观念论

第二节 休谟的观念论


第四章 因果推论:怀疑论的怀疑

第一节 哲学环境:因果关系争论

第二节 休谟的总体策略

第三节 怀疑论的怀疑


第五章 因果推论:一种怀疑论式解决法

第一节 习俗和习惯

第二节 信念


第六章 必然联系观念

第一节 必然联系:批判性阶段

第二节 必然联系:建设性阶段


第七章 自由和必然性

第一节 哲学环境:自由意志争论

第二节 休谟:行动既是必然又是自由的

第三节 休谟对争论的诊断


第八章 反驳理性主义道德论

第一节 哲学环境:英国道德主义者争论

第二节 批判理性主义道德论


第九章 同情和一般观点

第一节 道德情感

第二节 同情与非个人情感

第三节 一般观点

第四节 自然美德


第十章 正义

第一节 正义是人为的

第二节 正义的起源:霍布斯的观点

第三节 正义的起源:休谟的观点

第四节 作为美德的正义

第五节 明智的流氓


第十一章 宗教哲学

第一节 人物

第二节 上帝的自然属性

第三节 上帝的道德属性


第十二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译者简介

精彩书摘

  走近休谟


  大卫·休谟是以英语写作的最重要的哲学家,还是那个年代里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散文家。他精通各种体裁,其主要哲学作品《人性论》《人类理解研究》《道德原则研究》与《自然宗教对话录》依然影响深远。

  休谟是今天我们称为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的一位杰出哲学家,在这场运动中苏格兰的思想和科学活动风起云涌,对创造现代世界起到了关键作用。爱丁堡是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中心,而休谟则是这场堪称“天才的温床”的运动的翘楚。

  尽管那些更为保守的同时代人抨击休谟的作品是怀疑主义和无神论,但他的作品还是对好友亚当·斯密的伦理学和经济学著作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休谟还将伊曼努尔·康德从“固执己见的沉睡”中唤醒,让杰里米·边沁“看清了本质”。查尔斯·达尔文及其追随者托马斯·亨利·赫胥黎也认为休谟对他们有着重要影响。这些作家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休谟并各取所需,这不仅反映出这些作家的作品流传时间长,而且反映出休谟的经验论影响广泛。如今,哲学家们承认休谟是现代认知科学的先驱,是哲学自然主义彻底的倡导者,是当代哲学中诸多重要伦理理论的灵感源泉。


  第一节 休谟的生平

  1711年,大卫·休谟出生于苏格兰首都爱丁堡。他的童年是在爱丁堡南部的普通田庄中度过的。他出生在乡绅世家,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但家里并不富裕。休谟刚过两岁生日,父亲就去世了。“留下了哥哥、姐姐和我。妈妈独自照顾我们,她品行端庄,年轻贤惠,全身心地抚养和教育她的孩子们”。

  妈妈发现小休谟天赋异禀,智商很高。因此当哥哥升入爱丁堡大学学习的时候,休谟也跟着一起去,当时爱丁堡大学入学学生的平均年龄是14岁,而休谟年10岁或11岁。在爱丁堡大学,休谟学习了拉丁语和希腊语言与文化。他阅读广泛,经常涉猎历史、文学以及古代和现代哲学,他还学习了一点数学和自然科学。

  不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里,休谟受到的教育都是保守的。在他那个时代,教育的目标都是体现在道德层面上的,即训练学生过符合道德的生活,而这种道德则是由严厉的苏格兰加尔文教义规定的。在家里,家庭祷告和诵读《圣经》都是常事。通过阅读拉丁文版的《十诫》、主祷文和赞美诗,小休谟学到了拉丁语的入门知识。而祷告同样也是他大学课程中的常项。大学里的重点同样是道德和宗教教育。某个时候,休谟还阅读了广为流传的英国国教徒的虔诚的小册子《人的全部义务》,这本小册子详述了我们向上帝和人类应尽的义务。

  家人认为休谟适合从事法律工作,但对休谟而言,法律简直令人作呕。他更喜欢阅读古典书籍,尤其是古罗马演说家、哲学家西塞罗的作品。在决定成为一名学者和哲学家之后,他遵循严格的计划,进行3年的阅读与深思,直到“自己达到了一种思想新境界”。拓展哲学视野的苦心孤诣使这位孤僻的学者陷入了心理危机。

  危机退去之后,休谟便继续致力于拓展自己的“思维新境界”。在大半生中他坚持不懈地实施自己制订的计划。作为家里的次子,休谟能得到的遗产寥寥无几。为了追逐自己成为学者和哲学家的目标,他需要经济独立,这就意味着他要过简朴的生活。因为法国的生活成本低,休谟便去了那里并最终在拉弗莱什定居。拉弗莱什是位于昂儒的一个安静的乡村,因其教会学院而闻名。在这里,他读了法国和欧洲大陆其他作家的作品。偶尔,他还会攻击耶稣会教义,挑起和他们的争论。这个时候,休谟不但已经抛弃了孩提时的宗教信仰,而且总体上反对国教,并一生与之为敌。1734年至1737年间,休谟起草了《人性论》。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他年仅23岁。该书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最具影响力的以英语写成的哲学著作之一。

  1737年,休谟返回英格兰准备《人性论》的出版工作。为了得到一位重要的哲学家和神学家的首肯,休谟对原文做了部分删减。他删掉了有争议的关于神迹的讨论以及其他一些“崇高篇章”。1739年,该书第一卷《论理解力》和第二卷《论激情》匿名问世。下一年,第三卷《论道德》和一、二卷的匿名摘要面世,摘要对一个简单的论点,即信念的因果和组成,做了清晰简明的描述。

  《人性论》虽然没有引起文学轰动,但也并非如休谟失望地描述该书的遭遇时所说的“一出印刷厂便进太平间”。尽管休谟做了删减,该书还是引来宗教狂热分子的“私下抱怨”,越发使他终生背上了无神论者和怀疑论者的恶名。

  尽管休谟一生多数时间都致力于“文学追求和工作”,他还是会不时涉足更宽广的领域。1734年,从心理危机中恢复之后,他短暂地做过一名糖商的职员,却发现这样的生活让他感到浑身不舒服。1745年,他获得了一份教职工作,担任一位年轻贵族的导师,最终却发现他的学生精神失常。一年后,休谟做了他表兄詹姆斯·圣克莱中将的私人秘书,后来还有机会陪同中将赴奥地利和意大利执行一次较长时间的外交任务。正如他在自传里自豪地记录的那样:“我当时是穿着官员的制服去的。”1754年,他出任爱丁堡苏格兰律师协会图书馆馆员。

  休谟还担任过其他一些外交职位。1763年,他成为英国驻法国大使的私人秘书。在法国的3年间,他担任过驻法大使馆秘书,并最终升任使馆代办。1767年至1768年间,他在伦敦出任英国的副国务卿。

  身为无神论者和怀疑论者的名声一生都纠缠着休谟。两次申请教授职位被拒绝之后,他就没再担任过学术类职位,甚至连他做一名图书馆馆员都引来了狂热的宗教徒的愤怒。因为休谟为图书馆订购“低俗的”书籍,有人提议撤换他,甚至还试图将其逐出教会,不过并未成功。图书馆董事会以影响恶劣为由将图书订单取消,但是依然让他担任图书管理员。休谟在世的时候,他的朋友和出版商说服他推迟出版他的更具争议的书目,特别是那些关于宗教的作品。在他死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针对他和其观点的强烈抗议仍未平息。甚至连他的《英国史》也在1761年与他的其他作品一道被天主教教会列入禁书索引之中,直到1966年,才从该索引中移除。

  尽管休谟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伟大的作家和哲学家,但他却不是一位古板的学者。居住在巴黎期间,他热衷参加沙龙,享受着欧洲知识分子的谈话和陪伴。他喜爱美酒佳肴,美女相伴,并因此名声在外。

  1775年,休谟被诊断出患有肠癌,于1776年逝世。他的简短自传《我的一生》就是在这一年写成的。人们很好奇这位“异教徒”将如何面对死亡。包括亚当·斯密在内的多位好友及熟人都认为他是带着一生惯有的平静和愉悦从容来面对死亡的。


  第二节 休谟的作品

  休谟《人性论》之后的作品分为四组。首先,《人性论》的市场反应遇冷促使他做了改写。1748年,《人类理解研究》问世,该书涵盖了《人性论》第一卷的中心思想和第二卷对自由与必然性的讨论。1751年,《人类理解研究》的姊妹篇《道德原则研究》出版。该书改写自《人性论》第三卷,休谟将该书视为自己所有作品中最好的一本。《人类理解研究》俗称第一《研究》,而《道德原则研究》则被称为第二《研究》。我们遵循这样的习惯说法。

  休谟写给受过教育的普通人的作品组成他的第二组作品。这些作品在当时相当流行,其话题涵盖了政治、经济、历史、美学等方面。他的经济学著作预见了好友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的某些中心思想。他一生都在不间断地修订自己的这些作品。

  第三组作品则是他的六卷巨著《英国史:从恺撒入侵至1688年光荣革命》,该书是休谟在担任图书馆馆长期间挤出时间完成的,图书馆里有着丰富的资源供他享用。该书于1754年至1762年间陆续出版。到19世纪时,该书依然畅销如初,这使休谟最终实现了盼望已久的经济独立。

  休谟的第四组作品则是各种宗教话题的著作。这些作品包括他从《人性论》中摘出的《论奇迹》和《论特殊天意与未来世界》。这两篇文章均在《人类理解研究》一书中出现,直接挑战了根深蒂固的奇迹传说和来世信念两种宗教信仰。

  休谟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论自杀》直到他去世后才得以出版。在书中他提出自杀并不违背上帝的意志,在某些情况下,自杀在道德上是可以被接受的。此外,他还推迟了另外一篇文章《论灵魂不朽》的出版。在该文中他提出,我们无法理解一个不朽灵魂的观念。

  1755年,休谟出版了《宗教自然史》。该书对人类宗教的起源做了研究。然而,他的宗教著作中最著名的是《自然宗教对话录》,该书倾注了他多年的心血。1752年,他完成书稿,但是直到临终之前,他依然在修改它的部分内容。《自然宗教对话录》对宗教哲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它也被视作休谟最具争议的作品。在《自然宗教对话录》中,休谟先于达尔文提出了最具实质性的对“天赋论”的批判。他精心安排了自己去世后该书的出版事宜。1779年,在他去世3年之后,他的外甥将该书出版。


  第三节 《人性论》与《人类理解研究》和《道德原则研究》的关系

  《人类理解研究》和《道德原则研究》给休谟研究者提出了一个难题。1775年,休谟发布了一则“告示”,让他的出版商放在作品集后面作为附件,其中包括了他多数著作。很显然,他并不希望《人性论》被包括进去。他抱怨批评者把矛头完全对准《人性论》,一部他拒不承认的“幼稚的作品”。似乎是为了否定《人性论》,休谟敦促读者把《人类理解研究》与《道德原则研究》视作包含了他哲学态度和原则的著作。当他把“告示”寄给出版商的时候,他强调两部“研究”是对批评者的“彻底回答”。

  休谟在“告示”中看似抛弃《人性论》的做法以及他对《道德原则研究》的高度评价让我们产生一个疑问:我们该如何阅读他的作品?难道我们要按照字面意思理解他的表述,让《人类理解研究》和《道德原则研究》来代表他的立场?抑或《人性论》才是他的立场的最好表述?

  两部作品中哪一部才能最好地代表休谟的立场?我们对此做出选择的先决条件就是《人性论》与《人类理解研究》和《道德原则研究》之间存在诸多差异。然而,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质疑这个先决条件。甚至在“告示”中,休谟提到了这两本书中多数的原则和推理在业已出版的《人性论》中出现过。他写《人类理解研究》和《道德原则研究》的目的是“改头换面……改正先前推理中的一些疏忽和更多表述中的疏忽”。他反复流露出自责的情绪,怪自己过早地出版了《人性论》。

  还有另一种选择,也许休谟根本不是在否定《人性论》。对《人性论》的改写代表着他对自己的“原则和推理”转换了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是在内容上有了实质性转变。他评价《人类理解研究》时说:“两本书的哲学原则是相同的……通过缩减其中的问题,我确实使它们更加完善了。”这个评价加强了这一选择。在《我的一生》一书中,他评价《人性论》遇冷的原因是“人们更多地关注了作品中的态度而非作品的内容”。总之,休谟改写《人性论》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这说明尽管这两部作品存在差异,但是把它们放在一起阅读,我们可以最好地理解休谟。


  第四节 本书结构

  休谟是三次现代重要争论的主要参与者:因果关系争论、自由与必然性争论、伦理基础争论。我们决定对这三次争论进行更深入地研讨,而不是尝试讨论休谟提出的每个哲学话题。简述这几次辩论的哲学背景之后,我们开始审视休谟对前辈作品的批判,对他确信需要解决的问题的理解以及他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

  在关于前两次争论的讨论中,我们通常遵循《人类理解研究》的结构,即它的“风格”,并强调该书与《人性论》共同的内容,即主题。在《道德原则研究》中,休谟对《人性论》第三卷的中心思想做了许多改写,使更多的哲学听众更容易接受。然而,两部作品之间存在一些重要的差异。《人性论》大部分章节记述的都是休谟关于道德的观点,这些观点更有趣,更富创造性,也更彻底,因此我们聚焦这部书。

  将话题转到对这几次争论的研讨上之前,我们先来谈一下休谟是如何构思他的哲学体系的。在第二章里,我们将审视休谟热衷发起的哲学革命,这场革命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了伟大的科学家艾萨克·牛顿爵士的鼓舞。在第三章里,我们将简要讨论洛克(休谟的经验论前辈)的哲学和休谟对他的“观念论”的修改。这次探讨将呈现给我们一张蓝图,一张关于休谟打算如何展开他的哲学体系的更固定清晰的蓝图。在第四、五、六章里,我们将讨论休谟对因果关系争论的贡献。在第七章里,我们将用他的因果关系的解释来解决或是更好地消除自由与必要性争论。在第八、九、十章里,我们将转而探究他对道德基础争论的贡献。作为总结,在第十一章里,我们将简略地讨论他的宗教话题著作,《自然宗教对话录》将会在本章中被特别提及。


【哲学大师】从休谟出发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哲学大师】从休谟出发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哲学大师】从休谟出发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哲学大师】从休谟出发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哲学大师】从休谟出发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