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0-3岁宝宝完美早教方案
原价:35.00元
作者:刘颖著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2-01
ISBN:9787802502871
字数:300000
页码:33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58kg
编辑推荐
展示早教经典思路,传授早教系统方法。让普通家庭享受科学早教的乐趣、体验宝宝成长的喜悦。
以全新的“感觉教育”理念为基础,从宝宝的语言培养、认知开发、视听觉发展、动作形成、思维训练、个性心理、社交生活、自理学习,以及音乐智能、才艺涂鸦、玩具智慧、智力游戏等方面,生动而有趣地为年轻的爸爸妈妈们提供了简单有效的教育措施,让您轻轻松松地开发宝宝的潜能,快快乐乐地与小家伙一起成长。
内容提要
早期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宝宝的潜能,而开发潜能的最佳方式就是在发展关键期开展全面完美的婴幼儿教育。
父母是宝宝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宝宝的第一所学校。在早期教育这所学校里,没有失学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
本书的观点与教育方式符合宝宝的成长发育规律,帮你全面挖掘宝宝的身心潜能与智力!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0~7天——新生儿之本能启蒙与调教
1.宝宝与生俱来的本能
2.引发宝宝的感触与感官智能
3.宝宝的嗅觉与味觉
4.开启宝宝的视觉与听觉
第二章 7~15天——最早的运动训练与智慧培养
1.新生宝宝运动能力起航
2.宝宝运动能力训练
3.宝宝的知觉能力培养
4.最早的潜力开发与智力游戏
第三章 15~28天——新生儿早期教育与认知训练
1.训练宝宝的听觉与语言
2.训练宝宝的感触能力
3.宝宝的情绪及睡眠适应
4.培养宝宝的音乐细胞
5.宝宝启智活动与游戏
第四章 咿咿呀呀2个月——宝宝会发语音喽!
1.培养宝宝的语言能力
2.宝宝动作智能发展
3.宝宝社交能力训练
4.宝宝心理及情感发育
5.宝宝的行为发育
6.宝宝自理能力训练
7.宝宝益智游戏
第五章 轻松育儿3个月——宝宝开始学翻身喽!
1.宝宝学翻身动作大训练
2.通过小手认识世界
3.宝宝认知能力训练
4.宝宝生活习惯训练
5.宝宝音乐智能培养
6.为宝宝选购合适的玩具
7.3个月宝宝启智游戏训练
第六章 开怀的4个月——宝宝乖,“躺着”看世界
1.宝宝的肢体运动及训练
2.宝宝的语言能力训练
3.宝宝视觉与听觉训练
4.宝宝感官智能发育训练
5.宝宝的自我意识与体态语言
6.宝宝认知能力发育训练
7.宝宝潜能教育训练
第七章 爱玩的5个月——嗨,小心玩具变成棒棒糖哦!
1.5个月宝宝智能教育
2.宝宝语言与认知能力培养
3.宝宝听、视觉开发训练
4.社会交往能力训练
5.宝宝健身运动与体操训练
6.亲子游戏大课堂
第八章 爱交际的6个月——小家伙会坐起来与人招手喽!
1.宝宝学“坐”大训练
2.宝宝的感触与认知能力
3.宝宝生活行为与交际能力
4.宝宝记忆能力的培养
5.6个月宝宝怎样玩玩具
6.宝宝6个月开始学儿歌
第九章 “怕生”的7个月——宝宝,怎么一见人就躲藏?
1.宝宝开始“怕生”啦
2.宝宝情商发育训练
3.宝宝动作大训练
4.宝宝生活习惯与行为训练
5.宝宝音乐智能大培养
6.开发记忆与增强好奇心的游戏
第十章 学爬的8个月——爬呀爬,爬出—个健康的娃娃!
1.宝宝学爬益处多
2.宝宝语言能力发育训练
3.宝宝认知能力大训练
4.宝宝社会交往培养
5.宝宝生活行为习惯训练
6.宝宝的智能开发与游戏
第十一章 识五官的9个月——宝宝的鼻子眼睛“在这儿”
1.聪明宝宝识五官
2.宝宝成长动作智能训练
3.宝宝语言与生活能力训练
4.宝宝个性培养与教育
5.宝宝智力思维开发游戏
第十二章 活泼的10个月——哇!真了不起,宝宝居然站起来了!
1.宝宝直立运动训练
2.宝宝语言能力训练
3.宝宝认知教育与思维开发
4.宝宝生活习惯与情绪培养
5.宝宝喜欢的游戏与玩具
第十三章 “八字脚”的11个月——勇敢地迈出人生第一步!
1.鼓励宝宝迈出第一步
2.宝宝牙牙学语与发音
3.宝宝个性与生活习惯培养
4.宝宝认知与社交能力训练
5.宝宝智能教育小游戏
第十四章 饶舌的12个月——哇!宝宝成长到一周岁喽!
1.宝宝阅读与识字启蒙教育
2.宝宝运动智能开发训练
3.宝宝语言能力开发
4.宝宝认知与社交培养
5.心理健康与生活自理训练
6.玩具——宝宝智能开发的教科书
第十五章 可爱的1~1.5岁——让宝宝“巧嘴”渡过说话的分水岭
1.巧嘴宝宝语言大开发
2.宝宝阅读教育及儿歌训练
3.宝宝数学思维与想像力开发
4.宝宝生活自理与独立性培养
5.拿起人生第一支笔——涂鸦绘画
6.宝宝音乐才艺智能培养
第十六章 不安分的1.5~2岁——哇噻!真是一个难教养的淘气包呐!
1.宝宝个性开发及自理训练
2.宝宝阅读识字文化教育
3.宝宝数学思维与创造力开发
4.宝宝智能开发大本营
第十七章 个性形成的2~3岁——哦,妄想独立的小大人!
1.抓住宝宝个性形成的关键期
2.宝宝生活自理大训练
3.宝宝智能教育训练营
4.塑造宝宝鲜明的个性
作者介绍
刘颖,女,出生于70年代,山东人,曾担任多年中学语文教师,现专职从事写作。作品文风活泼,内容丰富,观点独到,分析精辟,尤其热心于教育与文学方面的研究探索。已出版的作品有《心理健康全书》、《青少年的六堂心理课》、《细节决定健康之科学养育婴幼儿》、《孩子最容易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持久的、可适应的早教框架,而不是一套僵硬的“教案”。随着宝宝的成长,我发现自己可以根据书中的指导原则,灵活地调整活动难度和侧重点。比如,当宝宝进入“口欲期”时,书中的建议是鼓励探索而不是一味地禁止,同时教导如何安全地引导这种探索欲,这与我以往那种“什么都不能碰”的本能反应完全不同,帮助我建立了一种更开放、更积极的育儿心态。它似乎有一种魔力,能让父母从“完成任务”的压力中解放出来,真正沉浸到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喜悦之中。我甚至觉得,这本书对父母自身的心理建设和情绪管理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因为它通过科学的解释,消除了许多不必要的恐惧和焦虑。对于想要建立长期、健康亲子关系的父母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评分这本书的章节逻辑组织得非常严谨,它不是按照年龄简单递增,而是将早教的各个维度——比如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启蒙、认知发展——在每个阶段进行交叉渗透和系统整合。我最欣赏的是它对“安全与常规建立”的重视,这一点在很多市面上的“速成”早教书中常常被忽略。它清晰地阐述了,高质量的自由探索必须建立在安全感和良好作息的基础上。例如,书中对于如何循序渐进地引导宝宝建立固定的午睡时间,提供了一套非常温和且有效的方法,避免了生硬的“哭闹法”带来的亲子关系紧张。我按照书中的建议调整了晚上的“睡前仪式”,原本经常需要哄睡半小时的宝宝,现在能在十五分钟内安静下来,这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极大地改善了我们夫妻俩的休息质量。这种注重基础习惯养成的底层逻辑,让整套早教方案显得坚实可靠,绝非空中楼阁。
评分老实说,我是一个对“科学性”要求比较高的家长,阅读任何育儿建议时,我都会下意识地去寻找其背后的理论依据。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在不使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的情况下,巧妙地融入了皮亚杰、蒙特梭利等早期教育大家的核心理念。它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解释了为什么某个动作对宝宝大脑发育至关重要。比如,它解释了为什么抓握积木时宝宝的小手会微微颤抖,以及这种“颤抖”如何促进神经元连接。这种知识的“翻译”工作做得非常到位,让我感觉自己不仅是在执行操作,更是在理解一个微小生命成长的奇妙过程。此外,书中还提供了一个很棒的“常见问题解答”部分,针对新手父母最容易产生的焦虑点进行了预判和解答,比如“宝宝不爱听故事怎么办?”“为什么他总是把东西扔到地上?”这些都是我平时在论坛上看到大家问得最多的问题,这本书直接给出了权威且充满理解力的回应,让人读完后立刻释怀,不再为小事而过度担忧。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柔和的色调和亲肤的纸张质感,拿在手里就感觉非常舒服。我特别喜欢它封面那种简洁又不失童趣的插画风格,一看就知道是专为小宝宝准备的用心之作。翻开内页,排版布局清晰得令人惊喜,即便是像我这种新手妈妈,也能迅速找到想要的内容。没有那些花里胡哨、让人眼花缭乱的设计,一切都以实用性为核心。特别是关于不同月龄宝宝的活动建议,那种精细到周的划分,简直是为我们这些时间紧张的父母量身定做的指南。我试着按照第一周的建议给宝宝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感官刺激游戏,效果立竿见影,宝宝的眼神明显变得更有神了,对周围事物的关注度也高了不少。这本书的文字描述非常具体,不是那种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手把手地教你“怎么做”,从准备材料到具体执行步骤,每一步都写得清清楚楚,让人信心倍增。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温柔耐心的育儿专家,时刻陪伴在你的身边,给予最及时的支持和鼓励,让我觉得育儿这件事不再是一团乱麻,而是充满了可以期待的探索和进步。
评分我之前尝试过好几本育儿书,说实话,很多要么是理论过于学术化,看得我云里雾里,要么就是过于强调某一种流派的极端做法,让人难以取舍。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极其平衡和接地气。它不像某些书籍那样,上来就要求家长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购买昂贵的教具,而是最大化地利用了家庭日常生活中唾手可得的物品来进行早教。比如,它提到用不同质地的毛巾和米袋进行触觉训练,这个方法简直太妙了!我立刻回家找了一些旧布料和谷物进行了尝试,宝宝玩得不亦乐乎,那种纯粹的快乐是任何昂贵的玩具都无法替代的。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强调的不是“知识灌输”,而是“亲子互动质量”的提升。它教会我如何真正地去观察我的宝宝,理解他当下最需要的是什么,而不是生硬地套用固定的时间表。这种以孩子为中心的视角,让我对育儿的理解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从一个任务的执行者,转变成了一个细心的观察者和陪伴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