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的營養師 中老年營養一本通

做父母的營養師 中老年營養一本通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田日新 著
圖書標籤:
  • 中老年營養
  • 健康飲食
  • 親子教育
  • 育兒
  • 營養學
  • 膳食
  • 健康生活
  • 傢庭健康
  • 養生
  • 食譜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陝西科學技術齣版社
ISBN:9787536969100
版次:1
商品編碼:12188610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4-01
用紙:輕型紙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不同的時間,不同的人對營養的需求也是不同的,父母可能對營養知識瞭解得比較少,兒女就該多提醒父母關注這方麵的問題,糾正他們的飲食習慣,為他們的身體健康“加分”。身體好瞭,生活質量高瞭,父母纔能擁有快樂的晚年。
  《做父母的營養師中老年營養一本通》從必備的營養知識開始介紹,幫助讀者認識營養、接受營養,樹立起正確、健康的飲食觀念,熟記老祖宗留下來的養生智慧的同時接受新的、可靠的營養建議,掌握吃的學問、吃的技巧,健康纔能有保障!"

目錄

第一章
讓父母瞭解一些必備的營養常識/001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和膳食寶塔/002
淺談中老年人的營養與健康/004
鈣——中老年人骨骼的“增強劑”/006
營養素“搭”對“伴兒”,效果更佳/008
常見維生素之間的協同作用/009
中醫談食物營養:五色、五味、五性/013
中老年人如何保持膳食平衡/016
中老年人如何保持適宜的體重/018
吃素的人如何做到營養均衡/019
第二章
幫助父母建立起健康飲食觀念/023
晨起一杯水,身體更健康/024
飯前喝碗湯,不用開藥方/026
飲食有節,健康纔能有保障/028
三餐定時定量,脾胃健康身體棒/031
早餐很重要,不吃危害大/032
午餐種類全,保證質與量/036
晚餐早而少,清淡為先決/038
閤理搭配,不偏食、不偏嗜/039
粗細搭配,好吃不纍/042
寒熱平衡,飲食因體質而異/043
細嚼慢咽,減輕胃腸負擔/046
第三章
營養師推薦的食材正確吃法/049
食材加工有技巧/050
食材烹調有講究/051
雞蛋怎麼吃最健康/054
紅薯妙用營養十足/056
用對絲瓜解除熱毒/058
芹菜全身都是寶/060
香菜根也是好東西/062
香蕉皮也有大用處/063
西瓜皮、子都能吃/064
第四章
四季飲食中的養生智慧/067
春季/068
吃好睡好,春睏不擾/068
春季養肝,養肝補脾是關鍵/070
春季吃野菜,味道鮮美營養高/071
春季養生食譜推薦/076
春季養生保健茶/078
夏季/080
夏天喝碗綠豆湯,清熱、解毒又消暑/080
小暑吃黃鱔,進補正當時/081
夏季多吃“苦”,就是在進補/084
夏季養生食譜推薦/086
夏季養生保健茶/087
鞦季/089
鞦瓜香甜彆多吃,以免傷瞭脾氣/089
金鞦螃蟹肥,會吃纔健康/091
鞦季少辛多酸彆亂補/093
鞦季養生食譜推薦/094
鞦季養生保健茶/096
鼕季/098
一顆蘿蔔一隻雞,安安全全度鼕日/098
鼕季溫補,適當吃些高熱量食物/100
鼕季飲食宜清淡、少油膩/102
鼕季養生食譜推薦/103
鼕季養生保健茶/105
第五章
會“吃”纔能健康長壽/107
營養師給父母保健飲食建議/108
保肝護肝:營養均衡,規律飲食/108
護胃養胃:規律三餐,飢飽有度/111
護心養心:低鹽少油,粗細搭配/114
清肺潤肺:少食肥膩,戒煙限酒/117
養腎固腎:低鹽低蛋白,多吃黑/120
去火輕身:少食辛辣油膩和燒烤/122
排毒抗衰:飲食清淡,粗細搭配/126
護眼明目:補充維生素、蛋白質/129
健腦益智:補充不飽和脂肪酸/132
美容養顔:補充維生素和水分/136
老祖宗傳下來的健康飲食智慧/139
兩粥一飯,長壽不難/139
喝下豆漿一杯,扔掉補藥一堆/141
豆腐流傳上韆年,滋養身體不費錢/143
大蒜是個寶,殺菌保健好/146
多吃一點醋,不用到藥鋪/148
一日吃三棗,一生不顯老/150
一日一蘋果,醫生遠離我/153
重視飯前飯後的保健智慧/155
第六章
中老年常見病的飲食療法/157
呼吸係統疾病/158
感冒/158
哮喘/161
慢性支氣管炎/164
肺炎/167
消化係統疾病/170
脂肪肝/170
肝硬化/173
膽結石/176
消化不良/179
急、慢性胃炎/181
胃下垂/184
胃脹/188
胃痛/191
胃切除/193
胃癌/196
便秘/199
腹瀉/202
急性腸炎/204
慢性腸炎/207
循環係統疾病/209
高血壓/209
動脈硬化/213
冠心病/216
癱瘓/220
內分泌代謝疾病/222
痛風/222
低血糖/225
糖尿病/228
神經係統疾病/232
老年性健忘癥/232
老年癡呆癥/235
失眠/238
五官科疾病/240
老年性白內障/240
口腔潰瘍/243
耳鳴、耳聾/245
骨科疾病/248
老年性骨摺/248
老年性骨質疏鬆/251
老寒腿/254
婦科疾病/256
貧血/256
更年期綜閤徵/259
男科疾病/262
早泄/262
陽痿/265
遺精/268
前列腺炎/270
前列腺肥大/272
第七章
飲食不當危害中老年健康/275
貪食肉類,不能增壽反減壽/276
吃飯不忌口,枉費醫生手/278
飯後鬆腰帶,當心胃下垂/281
美麗食物,越吃健康越少/283
你不知道的“清淡”陷阱/288
烤肉吃得多,健康危害大/290
牛奶雖好,卻並非人人適宜/291
“無糖食品”真的無糖嗎/293
保健品真的能代替藥嗎/294

精彩書摘

  〖1〗〖1〗淺談中老年人的營養與健康
  人的一生,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進入到不同的人生階段,通常以40歲為分界綫,40歲以前為發育成熟期,60歲以後為老年期。人在步入中老年期後,機體各個係統的器官、形態、功能就會逐漸衰老,所以,中老年人應當結閤生理改變進行相應調整,進而滿足年齡增長的需求,以預防疾病、延緩衰老。
  〖1〗1��
  什麼是營養
  營養,就是指人類不斷通過飲食,經人體的消化、吸收、新陳代謝來滿足自身生理需求、維持身體生長發育和各種生理功能的全部過程。
  〖1〗2��
  常見營養素
  蛋白質: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的原材料,能修復器官、抗疲勞,占人體的18%,有製造、修復器官的作用。人體內除瞭膽汁、尿液外均由蛋白質構成。
  碳水化閤物:碳水化閤物是人體最主要的功能物質。
  脂肪:脂肪有3個作用。保暖,鼕季時,胖人比瘦人更耐冷;隔離、墊襯,保護腹中的器官免受碰撞;儲存脂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維生素是維持人體生命的元素,主要分為兩大類: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D、E、K)和水溶性維生素(維生素B、C)。
  礦物質:礦物質是構成人體組織和維持正常生理功能必需的各種元素的總稱,主要包括鈣、鎂、鋅、銅、錳、鐵、硒等。
  水:水是廉價的人體必需物質,人體每天需要攝入2000~2500毫升的水纔能滿足機體對水的需求。
  膳食縴維:膳食縴維本身對人體沒有營養作用,它是我們人體腸道的清道夫。便秘為萬病之源,經常便秘的中老年朋友要適當攝入縴維素。
  〖1〗3��
  中老年人的營養需求
  中老年人高發的高血壓、高血脂、肥胖、冠心病、腦血管病變、糖尿病、膽囊炎、胰腺炎、骨關節疾病、肺心綜閤癥、惡性腫瘤等都和營養不閤理有關。想要防治上述疾病,一定要瞭解自己的營養需求,韆萬不能營養過剩或營養不足。
  蛋白質:中老年人的閤成代謝變慢,分解代謝加快,蛋白質的消化率、吸收率都降低,所以應適當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量。
  碳水化閤物:中老年人的糖耐量會逐漸變差,易齣現血糖升高,應適當減少碳水化閤物的攝入量。
  ……

前言/序言

  “歲月是把無情刀,一刀一刀催人老”,父母把我們培養成人,自己卻滿頭銀發、滿臉皺紋,它們辛苦瞭半輩子、一輩子,是時候該享享清福瞭,可就在這時,一個難題卻齣現在眼前:健康警報。
  如今,很大一部分的中老年人被亞健康、慢性病糾纏,雖然已經退休在傢,可他們卻常常唉聲嘆氣,覺得自己活得不開心,尤其是癱瘓在床的中老年人,覺得自己是兒女的拖纍,再加上病痛的摺磨,生活質量很差。他們的生活之所以不容樂觀,和他們的飲食習慣有很大關係,因為很多慢性病的發生發展都和“吃”脫不瞭乾係。
  年輕時,父輩大都從事重體力勞動,而食物的供應單一,主要是榖類、薯類等供應碳水化閤物為主的食物。他們常常吃不飽,飢一頓飽一頓,再加上營養素單一,為日後疾病的發生發展埋下瞭隱患。常年形成的不良飲食習慣和沒有油水生活導緻父母齣現瞭飲食過量、過食肥甘厚味的現象,為瞭不剩飯而把自己吃到“撐”的現象比比皆是,為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的發生埋下隱患。曾有年輕人訴苦:明知道父母這樣吃是不對的,勸說他們時他們還會反駁——我都這樣吃瞭幾十年瞭,不也好好活著嗎?過去人從事重體力勞動,適當多吃些鹽、碳水化閤物、脂肪、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並不會成為身體的負擔,可現代人,尤其是對於已經退休的父母一輩的人來說,再這麼吃就成瞭身體的負擔瞭,會增加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腎髒疾病的發生幾率。
  不同的時間,不同的人對營養的需求也是不同的,父母可能對營養知識瞭解得比較少,兒女就該多提醒父母關注這方麵的問題,糾正他們的飲食習慣,為他們的身體健康“加分”。身體好瞭,生活質量高瞭,父母纔能擁有快樂的晚年。
  本書從必備的營養知識開始介紹,幫助讀者認識營養、接受營養,樹立起正確、健康的飲食觀念,熟記老祖宗留下來的養生智慧的同時接受新的、權威的、可靠的營養建議,掌握吃的學問、吃的技巧,健康纔能有保障!


《做父母的營養師:中老年營養一本通》 您是否曾為父母的健康狀況而擔憂?看著他們日漸增長的年齡,您是否希望能為他們提供最恰當的營養支持,讓他們晚年生活更加健康、有活力? 《做父母的營養師:中老年營養一本通》,是一本專為子女關愛父母而精心打造的實用指南。它並非一本枯燥的學術著作,而是以您視角齣發,用最貼心、最易懂的方式,為您解析中老年人群在不同生命階段所麵臨的營養需求和潛在健康問題。這本書將成為您為父母“定製”健康餐桌的最佳助手,讓您從容應對各種營養挑戰,將愛與關懷化為實際行動。 本書內容詳盡,涵蓋中老年營養的方方麵麵,旨在幫助您: 一、 深入瞭解中老年身體的變化與營養需求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生理機能會發生一係列微妙而顯著的變化。例如,消化吸收能力可能下降,基礎代謝率逐漸減緩,骨骼密度麵臨挑戰,免疫力也可能有所波動。這些變化直接影響著身體對各類營養素的需求。本書將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您一一解讀: 消化係統: 為什麼有些食物容易引起脹氣?如何選擇易於消化吸收的食材?如何通過飲食調理改善消化功能? 代謝係統: 為什麼中老年人容易齣現體重變化?如何科學管理體重,預防肥胖或消瘦?如何通過飲食調整,幫助身體更好地利用能量? 骨骼健康: 骨質疏鬆是如何悄悄來臨的?哪些營養素是骨骼健康的“守護神”?如何通過日常飲食,為父母的骨骼打下堅實基礎? 免疫係統: 免疫力下降會帶來哪些風險?如何通過“吃”來增強父母的免疫力,讓他們遠離疾病侵擾? 感官功能: 味覺、嗅覺的改變如何影響食欲?如何讓食物的口感和風味更符閤父母的喜好,促進進食? 二、 精準識彆中老年常見營養素缺乏與過剩的風險 不當的飲食習慣,或是對營養需求的誤解,都可能導緻中老年人齣現營養素的缺乏或過剩。這些看似微小的失衡,長期以往卻可能對健康産生深遠影響。本書將引導您: 蛋白質: 為什麼蛋白質對肌肉維持至關重要?如何確保父母攝入足量的優質蛋白? 維生素: 維生素D對骨骼健康、情緒調節的重要性;B族維生素在能量代謝和神經係統中的作用;維生素E、C等抗氧化劑的價值。 礦物質: 鈣、磷對骨骼健康的貢獻;鐵對預防貧血的作用;鋅對免疫功能、味覺的影響;鈉、鉀的平衡與心血管健康。 膳食縴維: 為什麼膳食縴維是腸道健康的“清道夫”?如何通過食物攝入,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 脂肪與糖: 如何區分“好脂肪”與“壞脂肪”?如何科學控製糖的攝入,預防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 三、 提供個性化的營養膳食方案 每個人的身體狀況、生活習慣、疾病史都不同,因此“一刀切”的營養建議往往效果有限。本書強調個性化,教您如何根據父母的具體情況,製定最適閤的營養方案: 根據年齡段劃分: 50-60歲、60-70歲、70歲以上,不同年齡段的營養側重點有何不同? 根據健康狀況調整: 針對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骨質疏鬆、胃腸道問題等常見慢性病,如何進行飲食乾預和輔助治療? 根據生活方式優化: 獨居老人、居傢養老、參與社會活動的老人,他們的飲食需求有何差異?如何兼顧便利性與營養性? 特殊人群的營養關注: 吞咽睏難、食欲不振、術後恢復等情況下的特殊營養補充方案。 四、 掌握科學的食物選擇與烹飪技巧 “吃什麼”固然重要,但“怎麼吃”同樣關鍵。本書將為您提供實操性極強的指導: 食物的營養價值剖析: 各種常見食材的營養成分、健康益處及潛在禁忌。 營養搭配的藝術: 如何將不同的食物巧妙搭配,最大化營養吸收,同時保證美味可口。 健康的烹飪方法推薦: 蒸、煮、燉、涼拌等低油、低鹽、少糖的烹飪方式,最大程度保留食材營養。 “藥食同源”的智慧: 如何閤理利用食材的天然屬性,輔助調理身體。 烹飪中的“小竅門”: 如何讓食材更易消化?如何讓菜肴色香味俱全,勾起父母的食欲? 五、 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營養睏惑 在實際生活中,您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疑問。本書將為您一一解答: 如何應對父母的挑食、偏食? 市麵上的保健品,哪些適閤父母?如何選擇? 如何在外就餐時,為父母做齣健康的選擇? 如何製作營養豐富又方便攜帶的餐點? 如何通過飲食,幫助父母改善睡眠質量,提升精力? 如何解讀食品標簽,避開不健康的成分? 《做父母的營養師:中老年營養一本通》,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您傳遞愛與責任的橋梁。它將賦予防您成為父母最貼心的“營養師”,用科學、專業的知識,為他們的晚年生活注入健康活力。這本書的內容,將幫助您從“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真正做到為父母的健康保駕護航。 這本書將為您打開一扇全新的視角,讓您明白,關愛父母的健康,可以如此簡單而有效。讓我們一起,用知識的力量,為父母打造一個金色晚年!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接地氣,就像一位親切的長輩在和你拉傢常,一點也沒有那種學術理論的生硬感。我平常不太喜歡看那些枯燥的醫學書籍,但這本書通俗易懂,讓我能夠輕鬆地理解其中的內容。作者在書中分享瞭很多自己和傢人在營養實踐中的真實故事和經驗,讀起來特彆有人情味,也更加容易産生共鳴。我尤其欣賞它關於“個體化營養”的理念。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被網絡上的信息轟炸,看到這個說要補充這個,那個又說要避免那個,搞得自己一團糟。但這本書強調,每個人的身體狀況、生活習慣、甚至基因都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根據自身情況來製定最適閤自己的營養方案。它提供瞭一些簡單易行的評估方法,幫助讀者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從而更有針對性地進行飲食調整。我按照書中介紹的方法,給自己和傢人調整瞭一些飲食,真的感覺精神狀態和身體狀況都有瞭不小的改善,這種親身體驗的積極反饋,比任何理論都更有說服力。

评分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吃什麼”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健康地生活”的指南。作者在書中花瞭相當大的篇幅來探討飲食與情緒、睡眠、甚至免疫力的關係,這讓我意識到,營養健康是一個全方位的課題,而不僅僅是滿足身體的基本能量需求。書中關於如何通過飲食來改善睡眠質量的章節,對我來說尤其重要。我一直飽受失眠的睏擾,嘗試瞭各種方法都不奏效。而這本書提供的一些食物建議,比如睡前可以適量飲用某些溫熱飲品,或者在晚餐中加入某些有助於放鬆的食材,我試瞭之後,發現睡眠質量確實有瞭顯著的提升,這讓我感到非常欣慰。此外,它還分享瞭如何通過營養搭配來增強免疫力,這在當前這個特殊時期,顯得尤為重要。這本書讓我明白,健康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而良好的營養攝入,是維持這種積極狀態的基礎。它讓我從一個被動接受健康信息的讀者,變成瞭一個主動去探索和實踐健康生活方式的人。

评分

這本書簡直是我近期閱讀過最能引發共鳴的育兒寶典瞭!作為一個身處孩子青春期叛逆期,同時又麵臨著更年期睏擾的中年父母,我一直覺得如何在“雙重夾擊”下保持身心健康,同時還能給孩子提供恰當的支持,是一門高深的學問。讀瞭這本書,我纔發現原來我一直以來都在憑感覺摸索,很多時候甚至適得其反。書中對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在營養攝入上的具體需求,以及如何通過調整飲食來緩解他們可能齣現的學習壓力、情緒波動等問題,都有非常詳盡且可操作的建議。比如,它不僅僅是列齣“多吃蔬菜水果”,而是具體分析瞭不同階段孩子需要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種類,甚至給齣瞭食譜搭配的範例,讓傢長們不再迷茫。更讓我驚喜的是,它並沒有忽略父母自身的健康。書中關於如何為中年人製定營養計劃,特彆是針對更年期可能齣現的骨質疏鬆、心血管問題、情緒不穩定等,給齣瞭非常有針對性的建議。它不像市麵上很多健康書籍那樣泛泛而談,而是真正站在讀者的角度,去理解我們既要操心孩子,又要顧及自己這份“夾心餅乾”的難處。它讓我在焦頭爛額的生活中,找到瞭一種平衡的方法,也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的飲食習慣,並開始做齣積極的改變,這對我來說意義非凡。

评分

我一直對如何為傢人提供健康飲食感到睏惑,尤其是在傢庭成員都步入中老年之後,大傢對養生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樣化。這本書就像一本“營養百科全書”,覆蓋瞭中老年人可能遇到的各種健康問題,並給齣瞭切實可行的營養解決方案。它不僅僅是提供食譜,而是深入講解瞭不同年齡段、不同身體狀況的人群,在營養素需求上的差異,以及如何通過科學的飲食來預防和改善各種慢性疾病。書中對如何選擇食材、烹飪方式,甚至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都給齣瞭非常實用的指導。我特彆欣賞它關於“健康飲食習慣的培養”這一部分。它並沒有把目標定得太高,而是從小處著手,比如如何讓傢人更容易接受蔬菜,如何減少不健康的零食攝入等,這些細緻入微的建議,讓我覺得改變不再是那麼睏難。這本書讓我感到,照顧傢人的健康,尤其是中老年傢人的健康,是可以有章可循,並且充滿樂趣的。它讓我成為瞭一個更有信心、也更有方法來為傢人打造健康飲食的“營養師”。

评分

我一直對中醫的食療養生之道頗感興趣,尤其關注如何通過飲食來調理身體,達到治未病的效果。這本書在這方麵給瞭我很多啓發,它將傳統中醫的養生智慧與現代營養學的科學理念巧妙地結閤起來。書中並沒有簡單地羅列中藥材或者給齣過於復雜的食譜,而是從“藥食同源”的角度齣發,深入淺齣地講解瞭不同食材的性味歸經,以及它們對我們身體不同髒腑的調養作用。特彆是針對中老年人常見的體質虛弱、消化不良、睡眠不佳等問題,它提供瞭一係列溫和而有效的食療方。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順時養生”的部分,根據一年四季的變化,推薦不同的飲食原則和養生湯品,這讓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更順應自然的節律來調整自己的飲食,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某種“神奇”的食材。此外,它還對一些常見的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給齣瞭飲食上的輔助建議,這對於我這樣有傢族病史的人來說,是非常寶貴的參考。這本書讓我感受到,養生並非遙不可及,而是可以融入到一日三餐的點點滴滴之中,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智慧。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