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holder

古神话选释

古神话选释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袁珂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3-28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98927
版次:1
商品编码:1215720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44
字数:363000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古神话选释》一书是我国著名神话学专家袁珂先生为具有一定基础的中国古典文化爱好和研习人士专门编写的中国古代神话选本,注解详善,简明扼要,有史有论,流畅易懂,学术性与趣味性兼具,为广大读者呈现出瑰丽奇特的古代中国的初貌。

  选文定篇剪裁融会

  校勘改正集注新诠

  解说详明体系完善


内容简介

  袁珂先生对中国神话的研究拓展了学术史上一新的领域,其相关研究成果也成为“中国神话学”的系列重要著述。这本《古神话选释》,搜辑、整理、择录、释读了散见在古籍文献中的中国古代神话,更据铭文石刻、民族神话、民间传说等史料,立论演绎,为读者呈上一幅瑰丽而恢宏的远古、上古中国的图景,也初见先生的“广义神话”理论体系。


作者简介

  袁珂(1916-2001),著名学者,中国神话学大师。1946年,任职台湾省编译馆,开始系统化地研究中国神话;1949年,回到四川,继续从事文学暨神话学的研究;1978年调入新成立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任研究员;1984年担任新成立的中国神话学会主席。

  袁珂先生穷毕生之精力,以实现自己的神话研究的术业,著述颇丰,1950年出版的《中国古代神话》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古代神话的专著。之后,袁珂先生先后撰写了《中国神话传说》、《中国神话传说词典》、《古神话选释》、《神话论文集》、《巴蜀神话》(合著)等二十余部著作及八百余万字的论文。这些著作广受读者欢迎,屡次出版和重印,多数被翻译成俄、日、英、法、意、韩、捷克、西班牙等多种语言;有些作品还收入中国、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的教科书中。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盘古

女娲

女娲伏羲

伏羲

廪君

创造发明者

炎帝诸女

黄帝

黄帝与蚩尤之战

刑天

愚公

蚕马

牛郎织女

少昊

颛顼

彭祖·老子

帝俊

帝喾

后稷

盘瓠

丹朱

羿与嫦娥

鲧禹治水

伯益

殊方景物

孔甲

王亥

夏桀

伊尹

成汤 

傅说 

周文王

姜太公

武王伐纣

伯夷叔齐

周穆王

徐偃王

褒姒

干将·莫邪·眉间尺

韩凭

杜宇·开明·李冰

引用书目

图版目次

一、成都扬子山二号墓出土“西王母画像砖”

二、山东省嘉祥县武斑祠石刻画像“伏羲女娲交尾图”

三、明刊本《图像山海经》“夸父逐日图”

四、鲁迅与人论搜集神话书手迹

精彩书摘

  盘古

  一

  天地浑沌〔一〕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二〕。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三〕,神于天,圣于地〔四〕。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五〕。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六〕。后乃有三皇〔七〕。

  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八〕。(《艺文类聚》〔九〕卷一引《三五历纪》〔一○〕)

  注释

  〔一〕浑沌:清浊不分的光景。

  〔二〕阳清为天,阴浊为地:依照古人的理解,阴阳两类元素,是构成宇宙万物最基本的东西。天地初分时,属于“阳”的这类元素,是清而轻的,就上升成为天空;属于“阴”的这类元素,是浊而重的,就下降成为大地。

  〔三〕一日九变:九,表示多的意思,是虚数,不是实指。

  〔四〕神于天,圣于地:于,超过。这里的“神”,似指智慧;“圣”,似指能力。

  〔五〕盘古日长一丈:长,音zh2ng,增长。

  〔六〕天数、地数:数,数目,数字;指天的高度、地的深度。

  〔七〕三皇:其说不一,普通指天皇、地皇、人皇,也有说是指燧人、伏羲、神农的。

  〔八〕起:开始。立:建立。成:成就。盛:壮盛。处:终止。去:距离。是说数字从一开始,以后逐步发展,终止于九,因此天距离地就有九万里那么遥远。由此可以推想:盘古的身躯也就有九万里那么长。这种整齐的数字推衍,疑当是

  从后世阴阳术数之说那里得来,已经不是古代神话的本来面貌。

  〔九〕《艺文类聚》:唐代欧阳询等奉敕编撰的一部类书,共一百卷。所采

  2 古神话选释

  书达一千四百多种,古籍佚文,赖以考见。

  〔一○〕《三五历纪》:书名,三国时吴人徐整著,已佚。

  解说

  盘古是我国神话传说见之于记载较后的人物。在徐整的《三五历纪》之前,在现存的古籍记载中,还没有出现过盘古。但是人们却早就盼望知道这么一个开辟、创造世界的英雄人物了;屈原在他的伟大诗篇《天问》里这么写道:

  邃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像,何以识之?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

  译文——

  请问:关于远古的开头,谁个能够传授?

  那时天地未分,能根据什么来考究?

  那时混混沌沌,谁个能够弄清?

  有什么在回旋浮动,如何可以分明?

  无底的黑暗生出光明,这样为的何故?

  阴阳二气,渗合而生,它们的来历又从何处?

  穹窿的天盖共有九层,是谁动手经营?

  这样一个工程,何等伟大,谁个是最初的工人?

  ……

  ——郭沫若译

  就是人们这种心情的最生动不过的表现。

  诚然,在古书的记载里,类似屈原《天问》所问的“造物主”式的英雄人物,也是有过非止一个的,我们可以举出一些例子。

  例如《山海经·海外北经》说:“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大荒北经》说他能“烛九阴”,所以又叫他做“烛龙”。

  郭璞注引《诗含神雾》说:“天不足西北,无有阴阳消息,故有龙衔〔火〕精以往照天门中。”《楚辞·天问》说:“日安不到?烛龙何照?”足见烛阴即烛龙的神话是很早的了。

  又如《庄子·应帝王》说:“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是寓言,但也可信有古神话作为这个寓言的底子。

  再如《淮南子·精神篇》说:“古未有天地之时,唯象无形,窈窈冥冥,有二神混生,经天营地,于是乃别为阴阳,离为八极。”高诱注说:“二神,阴阳之神也。”

  又如已经佚亡了的谶纬书《遁甲开山图》说:“巨灵与元气齐生,为九元真母。”(《路史·前纪三》注引)又说:“有巨灵胡者,偏得坤元之道,能造山川,出江河。”(《文选·西京赋》李善注引)《水经注·河水》更记载了他一件“造山川,出江河”的具体事例。说“华岳本一山当河,河水过而曲行,河神巨灵,手荡足踏,开而为两,今掌足之迹仍存”。

  这类具有做“造物主”资格的人物,还可以举出一些,可惜他们都不能算是真正的“造物主”。单从以上所举,我们已可看见:他们或者只是一山的山神,又尚未脱离动物的形体,如烛龙;或者寓言和哲学的气味过于浓厚,如混沌和阴阳二神;巨灵胡本来可以当选,无奈他也只不过是河神的夸饰和雕琢,所以终究找不出适当的人物来填补鸿蒙时代这一段神话的空白。

  但人物并不是完全没有。书籍的记载虽然阙略,口头的传说却未泯灭。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如苗、瑶、侗、黎……中,就还流传着关于盘古或盘瓠的传说。苗、瑶等民族,他们原本居住在中原,由于长期的部族战争,渐渐被迫迁徙到了南方,随而带去并保存了远古丰富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往往可以和汉民族历史化和哲学化了的神话传说互相印证。

  盘瓠,据传说最初可能是苗、瑶等民族的祖先。而瑶族人民过去非常崇拜盘古,称之为盘王。每逢天旱,一定要向盘王祈祷,并且抬了盘王的像游行田间,巡视禾稼(见刘锡蕃《岭表纪蛮》)。苗族也有“盘王书”,传唱于苗族人民当中,说盘王是种种文物器用的制作者(见常任侠《沙坪坝出土之石棺画像研究》)——

  记起盘王先记起,盘王记起造犁耙;

  造得犁耙也未使,屋背大塘谷晒芽。

  记起盘王先记起,盘王记起种苎麻;

  种得苎麻儿孙绩,儿孙世代绩罗花。

  记起盘王先记起,盘王记起造高机;

  造得高机织细布,布面有条杨柳丝。

  ……

  侗族也有“开天辟地”歌,云:

  又是盘古开天地,开天辟地生乾坤。

  生得乾坤生万物,生得万物人最灵。

  四大名山为境界,天上日月分阴阳。

  ……

  徐整作《三五历纪》,吸收了南方少数民族盘瓠或盘古的传说,综合了古神话里开辟诸神的面影,再加上经典中哲理的成分和自己的推想,才塑造了一个开天辟地的伟大的盘古,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老祖宗。

  关于盘古,有人说他就是盘瓠的演化(夏曾佑);也有说盘古是盘古,盘瓠是盘瓠,二者绝不容许混淆(吕思勉)。个人的看法却是偏于前说。盘瓠之演变为盘古,不仅音同而已,在作为人类始祖或世界开创者的意义上说来,也是相同的。

  盘古的传说,不但颇有和盘瓠相通之处,就是和古神话里的烛龙、伏羲,也息息相通。徐整《五运历年记》说:“盘古之君,龙头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这同是一人所记的关于盘古的另一传说,其形貌和神力,几乎就是烛龙的摹本。而《山海经·西次三经》说:“钟山(按即指钟山之神烛龙),其子曰鼓,其状人面而龙身。”鼓和盘古的“古”,其音相同;传说演变的痕迹,更是斑斑可见。常任侠《沙坪坝出土之石棺画像研究》,更谓“伏羲与槃瓠为双声,伏羲、包牺、盘古、槃瓠声训可通,殆属一词”。更证以布依族所传的洪水遗民神话,有的径称“伏羲兄妹”,有的却说是“盘”和“古”男女二人,尤可见盘古就是伏羲。由此看来,盘古传说的见于记载虽是稍后,追溯其形成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源远流长、由来已古的了。

  这传说到后代又继续有所发展。最显著的,就是人们给这开天辟地的英雄人物手里添加上了具有着强大气势和威力的劳动工具。明末周游编撰的一部叫做“开辟衍绎”的历史小说里,就这么写着:

  (盘古)将身一伸,天即渐高,地便坠下。而天地更有相连者,左手执凿,右手持斧,或用斧劈,或以凿开,自是神力。久而天地乃分,二气升降,清者上为天,浊者下为地,自此而混茫开矣。

  ——第一回:盘古氏开天辟地

  盘古神话在徐整的《三五历纪》里,还可以看出它并没有完全摆脱哲学化的影响,或者倒是作者有意识地要把它弄得更哲学化些。而在这里,开天辟地的盘古,并不是抽象地、神秘地“变化”着,而是“左手执凿,右手持斧,或用斧劈,或以凿开”,威风凛凛地从事着巨大的劳动。这无疑是作者根据当时民间传说的叙写,是劳动人民对于盘古神话的既现实主义、又浪漫主义的构想,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劳动创造世界”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宏伟思想,在盘古的斧凿挥舞中,已经被人民群众鲜明有力地表现出来了。

  ……

前言/序言

  前 言

  一

  在我国巨大而辉煌的文学遗产中,神话是很重要也很令人感兴趣的一部分。从现有若干被记录或被改装而引用在各种古书里的神话片段看,更从许多已经转化做历史(当然往往还有化而未尽的迹象可寻)而实际上是神话的历史记述看,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中国古代神话原本是很丰富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文化历史又是这么悠久,早在几千年前,我们勤劳勇敢的祖先就用他们劳动的双手和由劳动的双手而发达起来的聪明智慧的头脑,替我们创造出了灿烂的古代文明,要说是没有丰富的神话作为它的嚆矢、先河,或者是折射、反影,就实在是难于教人想象了。

  然而我国古代神话确有较大的散亡,要是不散亡,其内容的丰富恐怕还不止于现在所能搜集到的。正因为有散亡,剩下零星片段,又东一处西一处地散见在若干古书里,给人以不丰富的错觉,过去才未充分受到人们的重视,新中国成立前出版的中国文学史,大都没有“神话”一章,就是显明的例证。

  但是,鲁迅先生在他早年所著的《中国小说史略》里,却有“神话与传说”专章,论述神话的起源、神话与传说的区别、中国神话散亡的主要原因以及《山海经》为古之巫书等,见解都很精辟,给我们奠定了科学地研究神话的基础;后来有青年写信向他请教关于搜集和整理中国神话的问题,他马上回信给以热情的指导(见《鲁迅书信集》页六六和本书图版四):这些都足见他对我国神话的重视。他自己并且还以神话传说为题材写了小说《故事新编》以及散文《朝花夕拾》中的一些篇章,更足以说明这一点。茅盾先生早年也有《神话杂论》和《中国神话研究ABC》,后者是第一部系统地论述中国神话的专著(当时作者署名玄珠。现收入《茅盾评论文集》,改题为《中国神话研究初探》)。闻一多先生则有《神话与诗》《古典新义》等,从民俗学和考古学方面给中国神话研究做出了贡献:我们都应该珍视他们这一切宝贵的成果。

  现在在毛主席文艺思想光辉的照耀下,研究和整理文学遗产的工作正在从各方面有效地进行着,因而关于神话的研究也受到好些人的注意了,神话在文学史上也占有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了,但是还必须继续引起大家的注意。本书的选释,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供一般读者阅读欣赏,引起研究者研究的兴趣,使人们获得有关我国古代神话的一些知识,从而在推动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上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

  至于说到神话散亡的原因,则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有说我国文字繁难,记录不便,许多原先流传在人民口头的神话传说,未被记录保存下来。有说我国没有像希腊荷马那样的“神代诗人”,未能将先民传述的零片神话,熔铸而为鸿篇钜制,使它们得到保存。也有说孔子出世后,讲究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套的教训,上古荒唐的神话传说,孔子和他的学生们都绝口不谈,因此后来在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中国,神话不但未曾光大,反而又有散亡。等等。这些说法虽然都自有其道理,但不过是说到原因的局部,并未说到根本;或者只说了一些次要的,未曾说到主要的。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半世纪前,茅盾于其所著《中国神话研究ABC》中曾举出神话历史化为导致神话散亡的原因这么一种。其言云:

  最后来了历史家。这些原始的历史家(例如希腊的希洛道忒司)把神话里的神们都算作古代帝皇,把那些神话当作历史抄了下来。所以他们也保存神话。他们抄录的时候说不定也要随手改动几处,然而想来大概不至于很失原样。可是原始的历史家以后来了开明的历史家,他们都捧着这些由神话转变来的史料皱眉头了。他们便放手删削修改,结果成了他们看了尚可示人的历史,但实际上既非真历史,也并且失去了真神话。所以他们只是修改神话,只是消灭神话。中国神话之大部恐是这样的被“秉笔”的“太史公”消灭了去了。

  ——第二章:《保存与修改》

  论神话历史化、被历史家们一再修改、终以沦亡的过程,大体上是符合客观事实的。根据我近年研究、整理神话的感受,觉得这确实是一个主要的原因。现在便就这一问题,略述个人粗浅的看法如次,以为补充。

  神话历史化,在中国的具体情况,举其显明的例子,则有《尸子》所记叙的“黄帝四面”,即传说黄帝长有四张脸。作为中央上帝的黄帝,他长着四张脸以察看宇宙四方,那是可以理解的。但当子贡以此请问孔子的时候,却被孔子巧妙地解释做黄帝派遣四个人去分治四方,就成了历史教科书而和神话的原意大相径庭了。再如《韩非子》所记叙的“夔一足”,夔在神话里本来是一只独足怪兽,其形或为牛(《山海经》),或为猴(《国语》韦昭注),但到《书·舜典》里,便已历史化而做了舜的乐官。故当鲁哀公于此还有点弄不明白,向孔子(又是孔子!)请教的时候,孔子马上回答他道:“所谓‘夔一足’,并不是说夔只有一只脚,意思是说,像夔这样的人,一个也就足够了。”孔子的解释虽然不一定实有其事,但从这里也就可见儒家之徒把神话来历史化的巧妙。以上所举神话转化做历史的例子,是封建社会初期的情形了,想来在奴隶社会时期,即已有了这种转化。又拿夔的例子来做为说明。夔在神话里本是一足怪兽,历史上却转化为舜的乐官——“一个也就足够了”的贤臣夔,那已是第二次的转化。第一次则还要更早一点。他本是殷民族在原始社会时期所奉祀的图腾神,甲骨文作(夋),从字形看,是一个兽头、鸟喙、猴身、一足的怪物。韦昭注《国语》,就径释之为:“夔,越人谓之山缲(),人面,猴身,能言。”山即山魈,就是猴形的山神,幼年时期的殷民族,奉之为他们的图腾神。到了奴隶社会,此图腾神乃被奴隶主尊为“高祖”而奉祀之,列之于先公先王之首,这就是由神话到历史的第一次转化。但是这种转化,变动的地方还不太大。山魈虽然化为“高祖”,不过是从图腾神转化为祖先神罢了,故仍著其鸟喙猴身的特殊形貌。至于河、岳、风、云……之神,在殷墟卜辞里,则还都是原来的神,虽有时或冠以“帝”号,那只不过是表示对诸神的尊崇,还没有将他们作大的变动。此或即茅盾所谓的“原始的历史家”在“抄录的时候说不定也要随手改动几处,然而想来大概不至于很失原样”之意罢?

  可是“以后来了开明的历史家”,情形就有些两样了。在中国,所谓“开明的历史家”,应该就是从战国开始的初期封建社会的儒家之徒或者是被司马迁称为“搢绅先生”的一帮人。这帮人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必须要从意识形态上来影响和支配人民,于是首先碰到曾经初步历史化的古代神话问题。这些初步历史化的古代神话,基本上还是神话,神话中神或英雄的行迹,他们对自然的斗争以及对种种文物的创制发明,一直鼓舞着世世代代人民的生活意志。人民崇拜他们。这是可以利用来对人民发生影响的。然而里面有很多“搢绅先生难言之”的“不雅驯”的东西,“黄帝四面”“夔一足”就是“不雅驯”的具体的例子。“开明的历史家”们既然要把神话中的英雄都认做是统治阶级的祖宗,自然会把他们转化做前代的圣主贤臣,而这些“不雅驯”的东西是有伤体面的,故尔当他们秉笔修史的时候,定要予以删削或者是改头换面。这么一来,神话就只好逐渐散亡了。

  在神话转化做历史的过程中,除了被奉为统治者列祖列宗的“正神”的面貌有所改变而外,改变得最大的,尤其是那般“凶神”“恶神”,即高尔基所谓反抗神的神的面貌,如羿、鲧、共工、蚩尤等等。羿为民除害,射杀天帝九个太阳儿子,又射死封豨、修蛇、凿齿、大风(即大鹏)……种种恶禽猛兽,历史上却成了“不修民事,淫于原兽”(《左传》襄公四年);鲧偷取天帝的息壤去平治洪水,历史上却被贬为“方命圮族”(《书·尧典》),翻成现代话就是任性乖张,不服从上面的命令,也和众人的关系搞不好;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触不周山,折天柱,绝地维,打破了旧世界的格局,历史上却是“虞于湛乐、淫失其身”(《国语·周语》),是“任智刑以强”(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蚩尤神话的记录为时虽不算晚(始见于《山海经·大荒经》),但因他较少善行可考,故当他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更是罪恶多端,乃至据说“后代圣人”其实也就是居于统治地位的贵族老爷们都“著其像以为贪戒”(《路史·后纪四·蚩尤传》)。有大功于人民的神话英雄如羿、鲧者在历史上之所以变成反面人物,并不因为别的,只是因为他们都触忤了神国的最高统治者——天帝。要褒扬这些反抗神的神,对于人国的统治者说来,无异是要教他们奖励叛逆,当然是万万办不到的。于是就有修史的儒家之徒或者是“搢绅先生”们出来,奋笔予这些“叛逆者”以无情的诛伐。于是本来是光辉灿烂的神话英雄,在历史上就成为遍体脓疮的坏蛋了。神话为什么会转化做历史?从这些地方看来,可知原来是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的。如果不符合,事情就决不会这么顺利地进行下去。

  然而一经转化,人们就只相信历史而不再相信神话,神话就只好逐渐散亡了。大诗人屈原是最关心也最熟悉古代神话传说的,在他的诗篇中引述了不少古代神话传说故事。但是从他的伟大诗篇《天问》中 古神话选释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古神话选释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古神话选释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古神话选释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一直想买,趁着活动赶紧下单

评分

一切愤怒和挣扎都是徒劳的。

评分

很不错的图书

评分

收了这本,袁珂的书都收齐了~

评分

书很好,快递给力

评分

很扎实书,老学者写的,书很好,推荐购买

评分

很好,大促期间购入,叠加优惠券非常便宜,送货及时,包装好

评分

感觉不错,价格也很公道,值的购买!

评分

书很好,快递给力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古神话选释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