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怀胎十月,一朝分娩,昔日孕育在肚子里的小人儿终于与你见面了。此时此刻,甜蜜的二人世界升级为温馨的三口之家,孕期的种种辛苦、不适,分娩时的剧痛,都化作了见面的欣喜和晋升为新妈妈的幸福。
接下来的日子,你一方面要照顾好自己,让身体尽快恢复到孕前状态,一方面要呵护好宝宝,给予他悉心的照料。面对如此娇弱的小生命,迫切地想要抱抱他,让他感受妈妈臂弯里的温暖和满满的爱意,却因为生产后身体虚弱而力不从心;当宝宝哭闹时,多想给他温情的安抚却不知如何下手。对于没有什么经验的你,是否总感觉有些棘手,不知如何兼顾?别着急,《新妈产后教程:坐月子与新生儿护理》就是你的好帮手,贴心的产后护理,让你焕然新生;专业的育儿指导,让宝宝茁壮成长。
《新妈产后教程:坐月子与新生儿护理》分为坐月子篇和新生儿护理篇两部分,坐月子篇根据新妈妈产后身体的变化,科学地指导新妈妈从日常起居照护、饮食调理、瘦身保养、心理调整、防治月子期疾病等方面护理自己。新生儿护理篇涵盖新生宝宝身体和体征、宝宝的健康护理与喂养指导、新生儿的日常照护以及关爱特殊宝宝等内容,条理清晰、内容明确地帮你解答各种育儿困惑。《新妈产后教程:坐月子与新生儿护理》旨在为新手妈妈提供更完善、更专业的指导,陪你一起度过坐月子“黄金期”。细致耐心地照顾好新生宝宝。
作者简介
杨静,长沙市第1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妇产科副主任,中南大学长沙市一临床学院兼职教授,湖南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对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产科急危重症及并发症的诊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妇科肿瘤、妇科内分泌方面有较深的造诣,擅长妇科腹腔镜及宫腔镜治疗。
内页插图
目录
Part 1 坐月子篇
一、产后新妈妈的生理变化
1.产后新妈妈的身体变化
2.新妈妈可能会有的感觉
3.新妈妈可能会出现的不适
9二、新妈妈月子期休养指南
1.抓住体质重塑好时机——坐月子
2.产后坐月子休养重点
3.选择适合自己的坐月子方案
4.产后住院期间的生活安排
5.产后6周,新妈妈怎么过?
6.科学看待长辈叮咛
三、月子期生活起居照护
1.提供良好的居家休养环境
2.劳逸结合,卧床休息有讲究
3.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4.产后尽早排尿、主动排尿
5.关注初乳和产后第一次哺乳
6.关注恶露和分泌物的情况
7.保持会阴清洁,护理会阴伤口
8.剖宫产妈妈术后禁忌须知
9.剖宫产妈妈的伤口护理措施
10.剖宫产妈妈要预防瘢痕
11.安排好月子里妈妈的活动
12.避免长时间看电视、上网
13.新妈妈的衣着与穿戴要求
14.注意个人卫生,勤洗、勤换
15.月子期间刷牙有讲究
16.月子里也可以洗头、洗澡
17.月子期应该多梳头
18.做好防寒保暖、防暑措施
19.坐月子期间禁止性生活
20.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呵护方案
21.新爸爸要多照顾新妈妈
22.产后42天需进行健康检查
23.给高龄妈妈的特别照护
四、月子期哺乳与乳房保健
1.坚持母婴同室,早开奶
2.新妈妈产后两三天就会有奶水
3.奶水充足的秘诀——好心情、好营养、好睡眠
4.哺乳好帮手——吸奶器、脚凳、哺乳枕
5.适时催奶,给宝宝充足的乳汁
6.避开影响乳汁分泌的因素
7.选择舒服的哺乳姿势
8.学会哺乳的正确方法
9.产后乳房胀痛的处理方法
10.产后乳房日常保健技巧
11.产后乳房保健按摩法
12.产后健胸美容运动方案
13.哺乳妈妈最为关心的10个问题
五、月子期饮食调理
1.月子期间饮食营养大原则
2.月子期间应重点摄取的营养素
3.月子期饮食方案:分阶段温和进补
4.体质不同,食补方案不同
5.不同的季节,不同的饮食方案
6.根据身体恢复情况进行食补
7.多吃汤类食物,利于哺乳
8.适量吃蔬菜、水果,预防便秘
9.主食粗细搭配,营养更均衡
10.产后应适当补充盐分
11.饭前先喝汤更利于身体恢复
12.月子期间饮食禁忌全知道
13.月子餐常用食材推荐
14.月子期健康食谱推荐
六、月子期瘦身与保养
1.运动是产后瘦身的法宝
2.月子期运动慢慢来,忌过早瘦身
3.营养搭配运动,瘦身更容易
4.坚持哺乳,在不经意中瘦下来
5.自然产妈妈月子期运动计划
6.剖宫产妈妈月子期运动计划
7.产后新妈妈可能出现的皮肤问题
8.月子期肌肤养护要点
9.月子期肌肤保养小妙招
10.产后秀发常见问题及保养要点
……
Part 2 新生儿护理篇
前言/序言
怀胎十月,一朝分娩,昔日孕育在肚子里的小人儿终于与你见面了。此时此刻,甜蜜的二人世界升级为温馨的三口之家,孕期的种种辛苦、不适,分娩时的剧痛,都化作了见面的欣喜和晋升为新妈妈的幸福。
接下来的日子,你一方面要照顾好自己,让身体尽快恢复到孕前状态,一方面要呵护好宝宝,给予他悉心的照料。面对如此娇弱的小生命,迫切地想要抱抱他,让他感受妈妈臂弯里的温暖和满满的爱意,却因为生产后身体虚弱而力不从心;当宝宝哭闹时,多想给他温情的安抚却不知如何下手。对于没有什么经验的你,是否总感觉有些棘手,不知如何兼顾?别着急,《新妈产后教程·坐月子与新生儿护理》就是你的好帮手,贴心的产后护理,让你焕然新生;专业的育儿指导,让宝宝茁壮成长。
本书分为坐月子篇和新生儿护理篇两部分,坐月子篇根据新妈妈产后身体的变化,科学地指导新妈妈从日常起居照护、饮食调理、瘦身保养、心理调整、防治月子期疾病等方面护理自己。新生儿护理篇涵盖新生宝宝身体和体征、宝宝的健康护理与喂养指导、新生儿的日常照护以及关爱特殊宝宝等内容,条理清晰、内容明确地帮你解答各种育儿困惑。本书旨在为新手妈妈提供更完善、更专业的指导,陪你一起度过坐月子“黄金期”。细致耐心地照顾好新生宝宝。
愿天下每一位母亲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更好的妈妈。
新晋父母的实战指南:从孕期到宝宝满周岁 书籍简介 踏入为人父母的行列,无疑是生命中最激动人心也最具挑战性的旅程之一。从期待新生命的到来,到面对新生儿的到来,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未知与学习。本书并非专注于产后坐月子或新生儿基础护理的传统指南,而是以更广阔的视野,为新手父母提供一份覆盖孕期准备、分娩预演、宝宝生命最初十二个月的全面、实用、可操作的行动手册。 本书的核心理念是“准备、理解、自信应对”。我们深知,过多的理论知识反而会让人手足无措,因此,我们采用场景化、问答式的结构,将复杂的育儿知识转化为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查阅和应用的具体步骤与建议。 --- 第一部分:孕育的基石——孕期规划与自我准备 (约300字) 本部分着眼于宝宝出生前的关键准备期,帮助准父母建立稳固的知识和心理基础。 1. 科学的孕期营养与生活调整: 我们深入探讨了孕中晚期营养需求的变化,侧重于如何通过膳食结构优化,为宝宝的大脑发育和自身体力储备打下基础。内容包括特定营养素(如DHA、叶酸、铁元素)的食物来源推荐,以及如何应对孕期常见的消化不适、睡眠障碍,而非仅仅罗列食物清单。 2. 临产准备与分娩的实战演练: 详细拆解“临产信号”的识别,区分真假宫缩的技巧。我们提供了一份详尽的“待产包”清单,但重点不在于物品罗列,而是讲解每件物品在不同分娩场景下的具体用途和取舍原则。更重要的是,本书提供了一套基于呼吸控制和放松技巧的“分娩预演”,帮助父母在心理上适应阵痛的强度和节奏,减少对未知分娩过程的恐惧。 3. 建立育儿协作框架: 强调伴侣在孕期及产后的角色分工。我们探讨了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共同的育儿价值观,避免因育儿观念差异在关键时刻产生冲突。这部分内容旨在帮助夫妻双方,从“个体”平稳过渡到“育儿团队”。 --- 第二部分:生命的初启——新生儿的“适应期” (约450字) 本部分聚焦于宝宝离开母体后的最初几周,重点在于理解新生儿的非典型行为,而非仅仅教授基础的喂养和清洁技术。 1. 深入理解新生儿的生理反射与沟通: 新生儿不会“说话”,他们的哭声、肢体动作都是信号。本书详细解读了如觅食反射、抓握反射等原始反射的消失时间线,帮助父母区分是生理需求还是发育信号。我们教导父母如何“解码”哭声——是饥饿、胀气、需要安抚还是需要排泄? 2. 睡眠周期的早期管理: 新生儿的睡眠是分散且不可预测的。我们不推崇过早的“睡眠训练”,而是侧重于帮助父母理解新生儿的睡眠周期(REM与NREM的比例),并介绍“四象限安抚法”:通过光线、声音、节奏和接触,稳定宝宝从清醒到入睡的过渡期,从而帮助父母建立更可预测的作息预期。 3. 探索性喂养的支持: 区分母乳喂养的“生理建立期”和“经验积累期”。对于母乳喂养的妈妈,我们提供了应对常见初期困难(如乳头混淆的早期迹象、挤奶的最佳时间点)的策略。对于配方奶喂养,我们探讨了如何根据宝宝的反应调整冲泡浓度和喂养量,关注的是“宝宝吃得好不好”,而非“喝了多少毫升”的僵化标准。 4. 皮肤与环境的敏感性管理: 详细介绍如何评估和选择婴儿用品(湿巾、洗浴用品、衣物材质),重点是如何识别和应对环境中的潜在过敏原,以及处理常见的尿布疹、湿疹的温和疗法,侧重于保持皮肤屏障的完整性。 --- 第三部分:成长的阶梯——宝宝满周岁前的里程碑管理 (约550字) 随着宝宝的成长,需求和挑战也在不断变化。本部分按月龄段划分,提供前瞻性的发展指导。 1. 运动能力的发展与环境激发: 我们不只是列出“宝宝什么时候能抬头/翻身”,而是指导父母如何为宝宝创设一个“运动友好型”的环境。例如,如何在家中设置安全的地垫区域,以及如何通过游戏(如“地板时间”Tummy Time的升级版)来鼓励宝宝自主探索新的运动技能,例如从爬行到直立的过渡。 2. 语言习得的“输入”与“输出”: 强调早期互动对语言能力的重要性。内容包括如何进行“镜像式对话”(模仿宝宝发出的声音并回应),以及推荐适合不同月龄的、具有叙事性和互动性的书籍类型。我们探讨了早期接触双语或多语环境的科学方法,重点在于“高质量的输入量”。 3. 辅食添加的“探索”阶段 (4-12个月): 辅食添加被视为宝宝的“第一次冒险”。本书详细介绍如何进行“宝宝主导式喂养 (Baby-Led Weaning, BLW)”的进阶操作,包括如何安全地切分食物以避免窒息风险,以及如何循序渐进地引入过敏原(如花生、鸡蛋)并记录观察反应。这部分内容旨在让辅食添加过程充满乐趣和探索性,而非强迫进食。 4. 社交情感的发展与界限建立: 从6个月开始,分离焦虑和“人来疯”现象开始出现。我们探讨了如何通过“预告式告别”来缓解分离焦虑,并介绍早期(10-12个月)如何温和地开始建立基本的“不可以”界限,例如在不伤害宝宝自尊心的情况下,阻止啃咬或拍打行为。 --- 第四部分:父母的能量储备——心理调适与持续学习 (约200字) 本书最后一部分关注的是父母的长期健康和知识的更新。 1. 应对“育儿倦怠”与自我关怀: 育儿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本章提供了具体的、可实施的“微休息”策略——如何在5到10分钟内为自己充电,而不是必须等待整块时间。我们探讨了如何科学地识别和应对产后情绪波动,鼓励父母寻求专业支持,并强调了“足够好的父母”胜过“完美的父母”的理念。 2. 学习资源的筛选与辨别: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分辨高质量育儿信息的至关重要。本书指导父母如何评估育儿建议的科学依据,并提供了一份精选的、跨学科(儿科、发育心理学、营养学)的权威资源列表,帮助父母在宝宝成长的不同阶段,持续、自主地获取前沿知识。 总结: 《新晋父母的实战指南》旨在陪伴您度过宝宝生命中最关键的头一年。它不是一本教条式的操作手册,而是一个理解宝宝、支持您的伙伴。通过提前的规划、深入的理解和自信的行动,您将能更从容、更有乐趣地迎接为人父母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