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zui伟大的作家是欲望的几何学家。从中世纪小说中的骑士之爱到当代小说中的情色,《欲望几何学》作者基拉尔通过对一系列文学作品的分析,如zui早的骑士小说中的爱与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激情与暴力,来阐述其关于欲望的种种理论。
本书视角虽然是哲学的,但材料却来自文学,所涉及到的作家都是为中国读者所熟知的文学巨匠,内容生动有趣,对我们理解何谓“真爱”颇具启发意义,也为我们解读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内容简介
人皆有欲望,然而欲望是什么?欲望从何而来?欲望与自我是什么关系?我的欲望与他人相干么?《欲望几何学》一书告诉我们,欲望并非主体与客体之间一条简单的直线,它在社会文化环境的多重作用力之下,呈现为切线、曲线、三角形。简言之,欲望的原理如同几何学,复杂但又有明显的规律和法则。作者巧妙地把深奥的哲学原理与人类学原理融入文学作品的解读中,通过对但丁、拉辛、莎士比亚、马尔罗、马里沃等作家作品的分析,阐述了人类欲望几何性特征的种种表现,不仅为读者欣赏文学作品提供了新奇的阅读角度,而且为我们生动地展现了人类欲望的历史。
作者简介
作者 勒内·基拉尔(René Girard,1923—2015),法国哲学家、人类学家,法兰西学士院院士,美国斯坦福大学与杜克大学终身教授,因创立欲望模拟理论而享有国际盛誉。主要著作有《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替罪羊》《暴力与神圣》《莎士比亚:欲望之火》等。
译者 罗芃,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法国文化史》《欧洲文学史》,译有《狄德罗精选集》《美学纲要》《世界艺术史》《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舒昂党人》《巴马修道院》等。
目录
译序 /1
编者序 /1
《伊万》中的爱与恨 /1
保罗与弗兰齐斯嘉——一个模拟欲望 /25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激情与暴力 /38
拉辛——诗人与荣耀 /62
马里沃与虚伪 /111
马尔罗小说中的情爱 /127
当代小说中的爱与自爱 /139
精彩书摘
这是一部论文集,选录了作者基拉尔在不同时期发表的论文凡七篇,时间跨度很大,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本世纪初,既有基拉尔理论构建初期的思想记录,也有理论体系成熟后的个案运用,论文看似评论文学作品,中心却并不落在文学上,文学作品仅仅是研究材料,实际上谈的是哲学与人类学。自从弗洛伊德开先河,拿文学作品当作精神分析案例,许多哲学家、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都喜欢用文学作品说事,写出的东西也就常常被认作文学批评。当然,高举纯“文学性”大旗的学者们是不以为然的,认为不登文学批评大雅之堂,不过也有人倒觉得这些不算文学批评的批评比起所谓纯文学批评更有可读性,也更有益。基拉尔的这本书就是拿文学说事的著作,虽然视角是哲学的,有些高深,材料却是文学的,论及的作家大都是我国读者熟知的文学巨匠如但丁、莎士比亚、拉辛等,品评的作品又都是经典如《神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娓娓道来,饶有趣味,不像某些哲学巨著那样充满艰深的概念,让人读了如堕五里雾中。
作者基拉尔的论著,此前已有《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替罪羊》等陆续译介到国内,引起了部分读者的兴趣,不过对于某些读者,基拉尔的名字可能还是有点陌生,所以译者以为,先把作者向大家作一个简单的介绍也许不算多余。
勒内·基拉尔(René Girard,亦译吉拉尔),是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人类学家、文学批评家,他创建的欲望模拟理论,在西方思想界有广泛影响,以这个理论为指导进行哲学与人类学研究的学者们俨然形成了一个基拉尔学派。本书的编选者马克·安斯帕克(Mark R. Anspach)就是这个学派的一员,他是美国人,学于哈佛,受聘于法国“实践认识论研究中心”,研究方向就是基拉尔模拟理论及其周边的重要人类学课题,如暴力、宗教仪式等。
勒内·基拉尔1923年出生于法国南方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教都”之称的阿维尼翁,中学毕业后赴巴黎夏尔特学院专攻古代文献学。1947年毕业,旋即入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以后基拉尔先后就职于约翰·霍普金斯等著名学府,1980年应聘斯坦福大学,直至1995年退休。现在是斯坦福大学和杜克大学的名誉教授,并于2005年人选法兰西学士院。法国有很多学者在美国大学或科研机构兼职,不过像基拉尔这样彻底留在美国生活与工作的名家并不多见,各种猜测自然也就少不了,有人相信与他思想保守有关,有人认为是因为美国特别是加州的社会氛围投合了他的宗教观。由此读者可以知道,基拉尔的思想,按西方的标准,是属于保守派的。不过译者臆测,有一个原因或许也不能排除,那就是法国高等学校十分看重法国本土的学位(博士),这使得只有美国大学博士学位的基拉尔回国谋职困难重重。说一句题外话,法国人这么做,也算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吧?
基拉尔理论构建的时间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立并完善欲望的模拟理论,第二阶段是以此为基础探究宗教牺牲与暴力文化(一定意义上也是权力文化),第三阶段是重新审视基督教文化传统。与此相应,其学说架构大致可分三个板块。第一是欲望结构研究,第二是社会暴力探源,第三是《圣经》解读。三个时间段之间前后交错,难以清晰划界,三个板块更是彼此相连,相辅相成,因此很多著作难以简单归类。譬如发表于1972年的《暴力与神圣》,可谓基拉尔理论的压舱之作,重中之重,基拉尔的三个主要研究领域几乎都涉及到了。发表于1990年的《莎士比亚,火与欲望》也是如此。他的第一部著作《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1961年)无疑是欲望模拟说的奠基作,主要探讨欲望的三角结构以及欲望的内外中介,但是有关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章节已经触及宗教牺牲与基督教文化传统的问题。
事实上,基拉尔对于人类欲望的关注一直与对于基督教文化传统的关注纠结在一起。继《暴力和神圣》对作为宗教隐喻的“牺牲”在人类学意义上进行了深入剖析之后,他的另外两部重要著作,《论世界初始以来被隐藏的事物》(1978年)和《替罪羊》(1982年),在模拟欲望的理论基础上对以《圣经》为起点和根基的基督教文化作了全新的哲学与人类学阐释。这些著作使基拉尔获得了“基督教黑格尔”的称号。
如果简单表述,说基拉尔思想就是欲望的模拟说,大致是不错的。说到欲望,有人可能会觉得天下何人不知,何需大费周章来研究?殊不知正如黑格尔所言,“熟悉的东西之所以不是真正知道的东西,正因为它是熟悉的”。“欲望”这个词我们经常挂在嘴边,有关欲望的词语如“物欲横流”、“欲壑难平”、“利欲熏心”等等,多如牛毛,然而细究起来,欲望这个看似极其普通的概念却包含着极其深刻的生命内涵与人类学意义,而许多人对此却是茫然无知的。
欲望是人类存在的一个重要现象,是个人主体性的证明。虽然它成为不少哲学家(远的如笛卡儿,近的如德勒兹和基拉尔)思考的对象,不过很多人还是习惯地以为,欲望嘛,即使提高了说也顶多放到心理范畴或者道德范畴来讨论。放到心理范畴,是因为人们通常把它与本能等同起来,欲望是自发的,是与生俱来的。人人都渴望锦衣美食,人人都渴望爱情,人人都渴望财富、荣誉、权力……西方语言里把强烈的欲望称为passion,就是认为这些欲望是人类本能的冲动,是主动的心理行为。放到道德范畴,是因为人们经常把欲望的负面效果或者破坏行为联系起来,它关系到个人如何遵循特定社会特定道德准则的问题。概括说,欲望人皆有之,而过于极端的欲望则往往是反道德的,或者会引发反道德的结果,质言之就是犯罪。
有意思的是,无论中国文化的儒家传统还是西方文化的基督教传统,对欲望大致都持如是观。在中国,儒家文化在其发生的源头就肯定了欲望的自然属性。孔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借用告子的话说:“食色性也。”都是说食欲与性欲是人的本性,亦即最基本的生存要求。后来司马迁《史记·礼书》更明确地说:“人生而有欲。”这里的“欲”,显然还是或者主要还是“饮食男女”。
“人生而有欲”,但是欲望并不是永恒的正能量,司马迁《史记·礼书》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欲望可能对社会造成的破坏:“礼由人起。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忿,忿而无度量则争,争则乱。”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争斗,争斗则造成天下大乱。这个思想后来被宋明的理学所继承,并吸收道释两家的某些观念,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这两个基本原则,其影响之大,直到今天我们仍旧可以感觉到。
在西方,比如著名的《摩西十诫》里面,后五诫都是警告人们远离欲望诱惑的。再如按基督教神学奠基人之一的圣奥古斯丁的理念,人有三恶,先天之恶(亚当夏娃之恶)、认识之恶(有限的智慧与上帝的至能之间的巨大差异)、道德之恶,而道德之恶由于是人类自己的意志造成的,所以是罪。虽然奥古斯丁没有把罪与欲望直接等同起来,但是我们从他的《忏悔录》可以看出,他深信人的欲望里潜伏着巨大危害,是罪的渊薮。正因为基督教把欲望与人的先天之恶对接,它要求广大信众坚决抑制欲望,乃至完全消除欲望。
文艺复兴时代兴起的人文主义思潮固然一定程度上割断了欲望与罪恶之间的宗教链条,但同时又沿袭基督教文化传统,再次确认欲望的自然性和自发性。而那些愿意与宗教达成某种妥协的人文主义者则对欲望与社会规范以及道德准则相冲突表现出极大的担忧,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明确宣布,为了抑制人的欲望,即使没有上帝也要创造一个出来。
自浪漫主义以降,历经各种现代主义潮流的变迁,不论欲望得到怎样的阐释,也不论欲望被用怎样的思想与道德尺度来衡量,基督教传统的欲望“天然规定”观一直没有变化。基拉尔是西方第一个从哲学与人类学角度对此提出质疑的思想家,他极富颠覆性的欲望说否定了西方社会化关于欲望的传统认知。伟大的思想家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他的思想获得普遍的赞誉,而是因为他的思想引导人们摆脱旧思维的窠臼。唯其如此,他的思想能够振聋发聩,也唯其如此,他的思想难免遭遇责难甚至抗拒。
基拉尔既不采用心理学的方法,也不想站在道德的高度来评判欲望,他把欲望看作一种文化存在,一种文化现象,因而把欲望放在哲学与人类文化学的范畴来讨论。他的基本观点是,欲望并不是一种主动、本能、自然的产物,虽然“自然天成”符合许多人的个性体验,但是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觉。一个人对某人或某物产生欲望,是因为他者的作用,这个他者成为欲望者与欲望对象之间的中介,所以欲望实际上是对他者的模拟,是被中介化了的。他的理论,乍听之下很难接受;倘若关乎爱情,更会激起情绪化的反对。不过,读完本书,读者会发现,基拉尔的观点并非那么不可思议。倘若读者还能举一反三,冷静观察,就会发现在自己的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可以佐证基拉尔的理论的事例俯拾皆是。
在人的各种欲望中,爱欲(即孔夫子所谓的“色”)无疑是普遍而重要的欲望,纯洁的爱情故事千古流传,爱情主题也成为文学的永恒主题,爱欲(包括引申出的情色)也就自然成为基拉尔的欲望模拟说研究的重点之一。基拉尔在《浪漫的谎言和小说的真实》对此有独到而且精到的分析,特别是对福楼拜《包法利夫人》真实价值的探究可谓入木三分,堪称经典,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来一阅。在本书里,基拉尔解剖了有口皆碑的几个爱情“神话”,如但丁《神曲》中保罗与弗兰齐斯嘉的恋情,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故事,虽然分析角度不尽相同,但是宗旨都是还原所谓“真爱”背后模拟欲望的实质。请相信“一见钟情”等纯心灵之爱的读者且慢恼怒,基拉尔并不是有意要打破大家心目中最美好的事物,他只是想还原许多爱情传奇中爱欲的真相,破除各种形式的“浪漫主义”在爱情问题上编织的无数美丽的谎言。
除却爱情,其他的欲望,例如对荣誉的渴望、对社会地位的觊觎、对权力的迷恋等等,都是模拟性的,中介化的。欲望主体与欲望客体,欲望主体与中介体,它们的关系本质上是辩证的非对等关系,相当于黑格尔的“主奴辩证关系”,因而也就必然是一种力量关系。因而欲望的发展往往超越人的主观意志和愿望。本书篇幅最大的论文《拉辛——诗人与荣耀》以欲望的三角公式和非对等关系的特点分析了拉辛悲剧人物对荣耀的强烈渴望,无论对拉辛的作品还是文学史上颇有争议的拉辛晚年的“华丽转身”,都作出了不同凡响但又相当令人信服的阐释。
如上文所说,伟大的思想家难免遭遇各种非议,在法国,基拉尔是个颇有争议的学者,对他的著作,不吝溢美之词者有之,全盘否定者亦有之。他的著述颇丰,可谓著作等身,不过有的一出版便赢得一片喝彩,有的问世后在学界竟几乎没有任何反响。他的第一部著作《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1961)的命运就属于前一种情况,而另一部重要著作《暴力与神圣》(La violence et le sacré, 1972)则很不幸,出版后不得不面对评论界不约而同的沉默。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基拉尔的学术地位得到普遍肯定,不过质疑声仍时起时伏。读过基拉尔著作的中国读者,对法国这位人类学家、哲学家的评价也可能褒贬不一。如果说有些思想家的著作(例如福柯、德里达)读来往往让人产生“我怎么没这么想过”这样的感慨,那么基拉尔的书则往往让读者产生“怎么和我想的相反”这样的疑问。他对欲望的分析,对《圣经》的解读,对文学经典的阐释等等,初次接触都会有类似的困惑。但是,倘若你对人性和社会有足够的了解,倘若你又能沉下心来仔细琢磨,你就会发现,基拉尔的思想揭示了人类社会、基督教文化传统以及所谓“人性”中一些长期被有意无意掩盖或歪曲的东西。其学说的价值正在于此。
当今的中国,经济发展,商品活动空前活跃,社会财富迅速向利益集团集中,而公众的利益追求也在各种刺激下高涨。说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不免会掩盖许多积极面与光明面,然而环顾四周,不能不承认的事实是,公众欲望的膨胀达到了令人瞠目甚至惊骇的地步。有人把我们的时代称为more时代,即人人都希望多得到一点,再多得到一点。欲望是无止境的,这一点在当今的中国,配合着“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的那句名言,成了残酷的现实。这种现实的危险,举国上下都看到了,国际社会也看到了。反腐倡廉,宣传社会主义价值观,无疑都是扭转中华民族精神颓势必行之举,因为谁都明白,一个把个人身体和物质欲望放在至高无上地位上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本书译者以为,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下,读一读基拉尔的书,应该是有益的。当然谁也不会天真到以为基拉尔的理论可以解决中国当下道德滑坡和精神萎顿的困境,但是这个理论起码可以让我们从欲望的狂热中稍稍冷静一下,清醒一下,看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至少可以让我们明白,人不可能没有欲望,有欲望才得以生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欲望都是生存的需要,相反,正如基拉尔反复指出的,模拟的欲望往往把我们引向毁灭,一个人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都可能是这样。让我们少一点生存的盲目,多一点对于自我存在意义与价值的自觉吧!
最后,关于这部论文集题目的翻译,译者想简单交待几句。《欲望几何学》乃属直译,对于完全不了解基拉尔学说的读者,这个题目不太好理解,两个毫不相干的词凑到一块,有点不伦不类。为了便于大部分读者的接受,译者曾经考虑抛开原文,另用一个更通俗的名字。为此,译者征求了一些同行的意见,他们几乎都认为保留《欲望几何学》这个题目为好。译者经过一番权衡,觉得同行们的意见是对的。更改书名,确实会冲淡欲望在基拉尔理论中的核心意义,也弱化了他在理论建构时的结构意识,所以最后译者决定保留这个虽显生硬但意义鲜明的标题。是否妥当,最终裁判权在读者手中。
罗芃
2015年5月于京西北
欲望几何学 [Géométries du désir]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