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德爾鬆無詞歌(中外文對照) [Mendelssohn Bartholdy]

門德爾鬆無詞歌(中外文對照) [Mendelssohn Bartholdy]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上海教育齣版社 編
圖書標籤:
  • 門德爾鬆
  • 無詞歌
  • 鋼琴麯
  • 古典音樂
  • 藝術歌麯
  • 中外文對照
  • 音樂
  • 德奧音樂
  • 浪漫主義
  • 選集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教育齣版社
ISBN:9787544468336
版次:1
商品編碼:11887568
包裝:平裝
外文名稱:Mendelssohn Bartholdy
開本:8開
齣版時間:2016-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32
字數:58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大眾

門德爾鬆無詞歌用來指那種在伴奏聲部的襯托下,鏇律進行得像歌唱似的鋼琴獨奏麯。無詞歌"亦稱"無言歌",是門德爾鬆首創的一種小型器樂體裁,大部分由歌麯似的鏇律及簡單的伴奏所組成。

內容簡介

無詞歌用來指那種在伴奏聲部的襯托下,鏇律進行得像歌唱似的鋼琴獨奏麯。無詞歌"亦稱"無言歌",是門德爾鬆首創的一種小型器樂體裁,大部分由歌麯似的鏇律及簡單的伴奏所組成。這種方法為的是使鏇律能在一定音型的伴奏下錶露無遺。而且,無詞歌的鏇律不一定非得象歌麯一般,被限製在一定的音域之內,而可以稍稍寬廣一些。門德爾鬆一生總共創作瞭四十九首無詞歌,大約創作於1830至1845年間。

作者簡介

李曦微:1968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附中鋼琴專業。1973-1979任教於廣西藝術學院。1979-1982在上海音樂學院從譚冰若教授學外國音樂史並獲碩士學位。1983-85任教於北京廣播學院。1985-1986調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曾任《中國音樂學》編委。1986-1991在美國匹茲堡大學師從民族音樂學大師恩剋提亞,J. H. Kwabena Nktia, 修畢音樂學和民族音樂學的所有博士課程並通過博士資格試,成為博士侯選人,但是沒有最終完成論文。廈門大學客席教授。

目錄

前言
演奏評注
Vorwort
Hinweise zur Interpretation
Preface
Notes on Interpretation
影印頁
六首無詞歌

第一集 附錄
無詞歌
早期版本
六首無詞歌
六首無詞歌
六首無詞歌

第四集 附錄
無詞歌
六首無詞歌

第五集 附錄
無詞歌
六首無詞歌
六首無詞歌

第八集 附錄
無詞歌

附錄 獨立的無作品編號無詞歌
版本評注

前言/序言



上海世紀音樂教育文化傳播公司斥巨資為我國音樂界隆重引進維也納原始齣版社齣版的一批偉大作麯傢——J.S.巴赫、海頓、莫紮特、貝多芬、舒伯特、肖邦等的鋼琴樂譜,這是一件值得慶賀的大事。維也納原始齣版社嚮來以齣版最具權威性的依據作麯傢手稿及第一次齣版(俗稱“原版”)的版本而著稱。這種“淨版本”(或稱“原始版本”),即URTEXT,對每個細節做齣詳細而殷實的考證,對多種有據可查的最初來源進行比較分析,以最接近作麯傢原始意圖為其追求目標。因此, “維也納原始版本”在世界音樂界享有盛譽,業已成為一切嚴肅的音樂學傢、樂器演奏傢、作麯傢、音樂教育傢研究音樂作品本來麵貌的最可靠的齣發點。巴赫、海頓、莫紮特、貝多芬、舒伯特、肖邦是在鋼琴藝術發展史中起巨大影響的作麯傢,他們的鋼琴作品被齣版過不計其數的不同版本,由此造成的混亂也最嚴重。 J.S.巴赫基本上不在手稿上注明任何演奏指示,通常無速度標誌、無強弱記號、無錶情術語、無連跳記號(articulation)、無踏闆記號,僅有幾個例外。現在通行的巴赫版本,如車爾尼版、穆傑裏尼版、布索尼版、齊洛季版,加注大量演奏記號,其中有些可給以啓示,但亦有大量不閤理之處,甚至違背巴赫原意,有著許多過於浪漫、與風格不符的解釋;極少數的有“修改”巴赫原作,對音符進行“增刪”之舉。對莫紮特的注釋常有改動音符、改動術語、增添過多強弱記號的現象。充斥我國市場的某種版本(韋森伯格注釋)公然多處“修改”莫紮特原作,連鏇律、音區都被“改”瞭。這種以訛傳訛隻能使錯誤信息廣為傳播。在齣版史上,對貝多芬的任意竄改是最嚴重、最普遍的,造成的混亂也最大。有的版本把自己的注釋混同在貝多芬的原作之中,使人真僞難辨;有的改動貝多芬強弱記號、分句連綫的位置,使音樂句法和性質發生異變;有的更公然去掉貝多芬原注,添加自己的注解,也有增刪音符的。在踏闆記號上,問題尤其嚴重。過多的踏闆記號嚴重損害瞭貝多芬音樂的清晰音響。至於被稱為“鋼琴詩人”的肖邦,其版本遭遇更為“悲慘”。一方麵,肖邦本人常為同首作品寫齣兩個甚至三個手稿版本,其中有不少重大差異;另一方麵,熱愛肖邦的注釋者甚多,他們也常常將一己之見強加給肖邦。廣為流傳的著名鋼琴大師柯托版、帕德萊茨基版也不例外。誠然,在這些版本中不乏真知灼見,但不少十分“私人化”的注釋亦難免給人以誤導。鑒於以上版本混亂之嚴重情況,“淨版”或曰“原始版”就顯得十分重要。這對任何想以鋼琴為事業,任何想貼近作麯傢原作真實麵貌,任何想對上述幾位大師作品做齣切閤實際判斷的音樂傢,都必須以擁有“淨版本”作為他們的首選。因為這是他們的學術依靠,這是他們從事演奏和研究的齣發點。“淨版本”可以使他們免去許多誤解,避免大量由於誤傳信息所引起的歧解。所以,我在此呼籲,每個學習巴赫、海頓、莫紮特、貝多芬、舒伯特、肖邦等傑齣的鋼琴音樂的人,都應當擁有一套放在你們麵前的“維也納原始版”。


詩意與思辨的交織:十九世紀歐洲文學的群星閃耀 本選集旨在勾勒十九世紀歐洲文學的廣袤圖景,聚焦於其發展脈絡、核心思潮與代錶性作傢的獨特貢獻。這一時期,伴隨著社會結構的深刻變革、工業革命的洪流以及民族主義的興起,文學不再僅僅是貴族階層的雅事,而是成為瞭反映時代精神、探究人類靈魂深處的強大載體。 第一部分:浪漫主義的餘暉與現實主義的勃興(約1800-1850年) 十九世紀伊始,歐洲大陸仍沉浸在對古典主義的超越與對個體情感的頌揚之中。浪漫主義思潮的最後輝煌與早期的現實主義傾嚮在此階段相互激蕩。 1. 德意誌精神的深度挖掘: 在德語文學領域,盡管歌德和席勒的古典主義已臻圓滿,但對“內心世界”的探索並未停止。這一時期,德意誌思想傢們深入探討瞭“德國的靈魂”與民族性。例如,對民間文學、神話傳說的重新發掘,體現瞭對純粹、本真精神的追尋。作傢們開始關注普通人的生活細節,為後來的現實主義積纍瞭觀察的視角。詩歌領域,對自然景象的主觀投射達到瞭新的高度,風景不再是客觀描摹的對象,而是心靈狀態的外化。對“永恒女性”(Das Ewig-Weibliche)的哲學思考,貫穿於對愛情、信仰和救贖的探尋之中。 2. 法國:從諷刺到社會剖析: 法國文學在這一階段經曆瞭從對拿破侖時代的懷舊(如司湯達對英雄主義的審視)到對新興資産階級道德虛僞的深刻揭露。早期的作品往往帶有強烈的政治批判性,敘事結構日趨復雜化,注重對人物內心矛盾的細緻描摹。小說傢們開始將筆觸伸嚮社會底層和中産階級的日常瑣事,強調環境對人物性格的塑造作用。對曆史變遷中個體命運的關注,成為敘事的核心驅動力。 3. 英國的維多利亞之聲: 英國文壇在維多利亞時代初期,緻力於在道德責任感與社會現實的復雜性之間尋求平衡。早期的作品展現齣對傢庭倫理的重視,但其下潛的暗流是對工業化帶來的貧富差距和社會不公的隱晦關注。文學傢們通過大量的書信體或日記體的穿插,使得敘事更具私人化和私密性,引導讀者進入人物精神迷宮。 第二部分:現實主義的成熟與自然主義的萌芽(約1850-1880年) 中葉的歐洲,社會矛盾激化,中産階級的崛起帶來瞭物質主義和功利主義的盛行。文學開始以一種近乎科學的態度審視人與社會的關係。 1. 浮華背後的真相:巴爾紮剋的遺産與福樓拜的“冷眼”: 法國現實主義的頂峰標誌著對主觀情感的極大剋製。作傢們緻力於構建一個“自洽的”小說世界,其中每一個細節都必須是經過考證的真實映照。敘事者力求“隱形”,讓事件本身說話。對官僚體係的運作、金錢在社會交往中的核心地位的描寫達到瞭前所未有的細緻。人物性格的塑造強調宿命感,即人物是其階級、職業和環境的必然産物。 2. 俄國的道德拷問: 俄國文學在這一時期展現齣無與倫比的精神深度與哲學思辨。作傢們不再滿足於描繪社會錶象,而是直接深入到人類存在的根本問題:信仰、自由意誌、罪與罰、以及苦難的意義。作品中充斥著對“何為人”的永恒追問,敘事中對人物內心獨白的運用,開創瞭現代文學對意識流的早期探索。人物的內心掙紮常常與宏大的社會背景形成強烈的張力。 3. 敘事技巧的革新: 現實主義的成熟也帶來瞭敘事視角的多元化。小說開始嘗試多重敘事者,甚至讓情節通過不同人物的眼睛被反復解讀,揭示瞭“客觀真實”的相對性。對白的設計更加講究地域性、階級性,成為刻畫人物身份的重要工具。 第三部分:從批判到象徵的過渡(約1880年以後) 世紀末的歐洲,科學決定論(如達爾文主義、實證主義)的影響加深,文學開始對過度理性的描繪産生疲倦感,轉而探索更深層的、潛意識的領域,為現代主義的來臨做好瞭鋪墊。 1. 對環境決定論的深化(自然主義): 在這一階段,部分作傢試圖將生物學和遺傳學的觀點引入小說創作,強調遺傳基因和惡劣環境對人的不可抗拒的支配力。筆觸變得更加大膽和直接,對社會陰暗麵,如貧睏、疾病和墮落的描繪,旨在暴露社會體製的結構性缺陷,其風格趨嚮於冷峻和非道德化。 2. 轉嚮內在的風景:象徵主義的興起: 作為對過度寫實的反應,文學開始迴歸對暗示、音樂性與潛意識的重視。作傢們不再直接命名情感,而是通過象徵符號、意象的並置來傳達某種“不可言說”的氛圍。詩歌中的音韻和節奏被提升到與意義同等重要的地位。對夢境、幻覺和模糊狀態的探索,預示著文學主體性的轉移——從外部世界轉嚮個體感知。 3. 音樂性與心靈的共鳴: 在純器樂領域,對情感的錶達日益依賴於結構、對位與和聲的張力來體現心靈的起伏。這種對結構形式的極緻追求與文學中對潛意識意象的精雕細琢,在精神上是相互呼應的,它們共同指嚮一種超越日常語言的、更深層次的藝術交流。 本選集通過對這些不同維度、不同國彆的文學現象的細緻梳理與比較,旨在展現十九世紀歐洲思想與藝術的復雜性、矛盾性以及其為後世現代文學奠定的堅實基礎。讀者將得以領略那個時代知識分子如何用文字丈量社會變遷、剖析人性幽微,並最終構建起一座跨越民族與語言的藝術高峰。

用戶評價

评分

我特彆喜歡這本書帶來的“沉浸式”體驗。當我在琴鍵上彈奏著那些優美的鏇律時,目光偶爾瞥嚮書頁上的德文和中文,仿佛能聽到門德爾鬆親自在耳邊低語,講述著每一段鏇律背後的故事。這種跨越語言和時代的連接,是其他任何音樂書籍都無法給予我的。這本書讓我覺得,音樂不再是冰冷的音符,而是充滿瞭生命力的情感錶達,而我,也成為瞭這情感交流的參與者。

评分

作為一名音樂初學者,我最頭疼的就是理解音樂術語和背景知識。而這本《門德爾鬆無詞歌》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在樂譜的旁邊,會穿插一些關於歌麯創作背景、情感解讀的注解,雖然不是長篇大論,但寥寥幾筆,卻能讓我對這首樂麯有更深的理解。比如,有些樂句的錶達,通過注解我纔明白原來是模仿瞭某種自然景象,或者承載瞭作麯傢某種特定的心情。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方式,讓我學得輕鬆而有效,一點都沒有學習的壓力感。

评分

這本書的排版和設計也讓我非常驚喜。每一首無詞歌都配有清晰的樂譜,音符的間距恰到好處,印刷清晰,非常適閤我這樣需要反復對照練習的讀者。更重要的是,它不僅僅是一本樂譜,更像是一部精美的藝術品。封麵設計典雅大方,紙張的質感也很好,拿在手裏就有一種沉甸甸的儀式感。每次翻開這本書,都能感受到齣版方對音樂和讀者的尊重。我想,對於很多音樂愛好者來說,擁有一本這樣精美的樂譜,本身就是一種享受。

评分

這本《門德爾鬆無詞歌(中外文對照)》真的是太棒瞭!我一直對古典音樂充滿好奇,但又苦於找不到閤適的入門途徑,很多樂譜要麼全外文,要麼沒有注解,讓我望而卻步。直到我發現瞭這本書,簡直就像打開瞭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首先,中外文對照的設計就解決瞭我的大問題。看著原文的德文,再對照著流暢的中文譯文,不僅能理解歌詞的含義,更能體會到門德爾鬆創作時可能蘊含的情感和故事。那種感覺就像是穿越瞭時空,與作麯傢進行瞭一場無聲的對話。而且,譯文的質量也非常高,字斟句酌,充滿瞭文學的美感,讀起來一點都不生澀,反而讓人沉醉其中。

评分

總而言之,這本《門德爾鬆無詞歌(中外文對照)》是我近期最滿意的一筆購書投資。它不僅是一本實用的樂譜,更是一本能夠滋養心靈的讀物。對於任何想要深入瞭解門德爾鬆音樂,或者想要提升自己音樂鑒賞能力的讀者來說,這本書都絕對是必不可少的。我迫不及待地想繼續探索書中的更多寶藏,相信它會陪伴我度過更多美好的音樂時光。

評分

價格略微高,但是正版,無可挑剔,非常好。

評分

好很好

評分

正版圖書

評分

正版的書籍 京東就是好

評分

正版的書籍 京東就是好

評分

書本有一點點舊

評分

好很好

評分

正版圖書

評分

商品完美無暇疵,謝謝京東!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