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12
音樂是曆史古老又新鮮的一個維度,是人類認識和錶達自我的基本方式,可是傳統曆史學卻不知如何進入這一維度。小石的音樂田野工作如此豐富迷人,展示瞭曆史理解的一種新天地、新可能。 ——曆史學傢 羅新
民間音樂承載著人類珍貴的記憶,像風一樣在曆史中飄蕩,而魏小石就是采集這風的人。 ——音樂策展人 穆謙
魏小石的著作《民歌筆記》,給我們傳達瞭很多音樂領域中的典型曆史遺跡。——民間音樂傢賽努拜爾·吐爾遜
2010年起,魏小石在《旅行傢》開設“民歌筆記”專欄。《民歌筆記》自序中寫道:“1960 年代,音樂製作人Phil Spector 實踐瞭‘聲牆’的概念。後來,一位長者問我:你能從音樂中聽到一堵牆嗎?”我問:什麼樣的牆? 他迴答:是一堵音樂文本的牆。這些對話鼓勵瞭我去開啓音樂檔案人的職業道路。”這本書便是作者在這過程中所寫下的音樂筆記。
《民歌筆記》為“旅行傢·遊觀係列”叢書之一。旅行傢雜誌1996年創刊,是國內*一本專業旅行雜誌。多年來,作傢專欄都是《旅行傢》*為看重、且*具分量的內容,許多睿智又謙和的旅者在《旅行傢》雜誌上寫下瞭這些文字。在旅行變得如此容易的今天,這些文章在當代中國的旅行文本中仍是罕見而珍貴的。他們總能夠在文字中建造一座座宮殿,引齣更磅礴的世界,也令人反觀自己的旅行。此次,《旅行傢》遴選齣其中四位作者的專欄集結成書,並命名為“遊觀係列”。遊之,觀之。希望以此呈現旅行文本的一種精神傳統:遊記服務於思想,和世界的現實狀況相關。願“遊觀係列”能給予讀者以興奮、思考,以及對於世界與自我這一亙古話題源源不斷的求索。
魏小石,1982年齣生於四川樂山,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音樂人類學博士候選人,博士論文期間曾調研中國部分官方及民間音樂檔案,後於北京創立塔石音樂&檔案,專職於民間音樂檔案製作,已齣版作品有《坭山工書:汪洋抬工歌謠檔案》、《卡瓦格博:德欽地區藏語民間音樂檔案》、《弦上的經典:新疆烏孜彆剋民歌 “埃希來” 及其他》、以及《木沙江?肉孜:庫爾勒日記》。2010年起在旅行傢雜誌開設專欄“民歌筆記”。
音樂是曆史古老又新鮮的一個維度,是人類認識和錶達自我的基本方式,可是傳統曆史學卻不知如何進入這一維度。小石的音樂田野工作如此豐富迷人,展示瞭曆史理解的一種新天地、新可能。
--曆史學傢 羅新
民間音樂承載著人類珍貴的記憶,像風一樣在曆史中飄蕩,而魏小石就是采集這風的人。
--音樂策展人 穆謙
魏小石的著作《民歌筆記》,給我們傳達瞭很多音樂領域中典型的曆史遺跡。
--音樂傢 塞努拜爾·吐爾遜
目錄
Chapter1:檔案
江坡村的弦子傳奇
重建一支抬工隊
月兒落西霞
號子遇上箏
庫爾勒日記
尋音伊犁,烏孜彆剋往事
Chapter2:民歌
去雲南聽復調
和田巴紮裏的長詩
哈薩剋麯人米蘭彆剋
一張唱片裏的大美新疆
遷徙中的“世界音樂”
返鄉尋根滿族人
再造韆百的故事歌
1946年,初識阿西剋
Chapter3:筆記
把聲音帶迴傢
旅途打開收音機
和音樂傢一起去旅行
遊牧音樂,並不都是悠遠的
圖瓦的呼麥之路
木卡姆與掛毯
行走在音樂的帝國
當鐵路進入音樂
你的吉他,我的文化
愛爾蘭音樂,離散與重聚
Chapter4:聽讀
野火的方式
地震後,聽孩子們歌唱
去往於斯屈達爾
伊拉剋的“搖滾難民”
非洲裔秘魯音樂:黑人往事
尋找霍奇?卡邁剋爾
拉格泰姆音樂,在陶醉與癡迷之間
用樂器來聽爵士
民間之路
民間之路
旅行前,想要試聽世界的民族音樂?如果你厭倦瞭網絡上隨緣式的的搜索,再如果你的英語能力尚可,那麼可以民間之路唱片(Folkways Records)的網站看看,試聽一下該公司齣版的民間音樂。1948年成立的民間之路,不僅齣版瞭兩韆多張世界民族民間音樂,更是這些音樂文案的集散地。
摩西·艾什的理想
摩西?艾什(Moses Asch)是民間之路唱片的創始人。他齣生在波蘭一個猶太人傢庭,1920年代去瞭德國學音響工程,那時他就對民間音樂産生瞭濃厚的興趣。他後來在迴憶錄裏寫道:“創立一個獨立的唱片公司,對我來說是一個很自然的欲望。我希望去錄製音樂,那裏存有著人們的渴求、需要、以及人生體驗。”
艾什的父親是一位著名的猶太作傢,也因此艾什在1940年通過父親的關係認識瞭愛因斯坦。有意思的是,愛因斯坦鼓勵艾什去紀錄和傳播來自世界的聲音。這鼓勵分量很重,加之艾什本身有強烈興趣,1940年他成立瞭“艾什唱片”——這是後來民間之路唱片公司的前身。他允許一些音樂傢來唱片公司錄音,不收取高額的錄音費用。這樣,很多無名但有潛力的音樂傢都和艾什成為瞭朋友。1942年,正值美國反對主流唱片公司的浪潮,艾什的事業也蒸蒸日上。
這也堅定瞭他做獨立小眾唱片公司的信念。於是1948年,著名的民間之路唱片公司得以成立。艾什的邏輯是:無論市場需求怎樣,都要將好的音樂發行齣去,哪怕隻有可憐的一點銷量。艾什知道,小眾的音樂可能會具有長久的曆史價值。他嚮友人解釋道:“正因為字母J不如字母S那麼流行,人們纔不會將J從字典中偷偷撕掉。”
艾什成為瞭曆史上第一批開創小眾音樂市場的人。他改變瞭工業體係下的音樂生産模式——不再為市場、而是為獨立的藝術價值而生産音樂。民間音樂,在資本主義市場中遇到瞭轉摺點。
美國民間音樂集成
“集成”這個詞,聽起來頗有些中國特色。1952年,民間之路公司齣版瞭6張一套的唱片,用《Anthology of American Folk Music/ 美國民間音樂集成》這樣一個帶有極大抱負的名字命名。這套集成所紀錄的音樂,基本上是美國在電氣化錄音時代(1925年)到來之後、大蕭條(1934年)來臨之前的民間音樂。這個時期,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公司、電颱、文化機構在美國采集民間音樂,他們齣於各種好奇心而製作瞭少量的、嘗試性的錄音,但都沒有係統地進行傳播。大蕭條之後,美國的唱片工業垮掉瞭,這個時代的很多七十八轉密紋民間音樂唱片無法繼續發行。這套《集成》唱片的麯目就是從很多零碎的、即將被淘汰的七十八轉唱片中收集而來的。
《集成》齣版之前,唱片工業對民間音樂的定義很狹窄——要不就是布魯斯的黑人音樂,或者就是山地歌謠的白人農村音樂。但是艾什和製作人Harry Smith並不認同這種分類法。他們將《集成》裏的音樂分為瞭四類:歌謠(Ballad)、社會音樂(Social Music)、歌麯(Songs)、以及一個未完成的第四集——勞工歌麯(Labor Songs)。這是曆史上第一次跨越瞭種族和地域界綫來歸類民間音樂。《集成》讓人們知道:白人鄉村音樂可以和法語cajun歌麯肩並肩地成為美國音樂傳統。
艾什在《集成》中,還引入瞭革命性的設計創新:他加入瞭大量隻有資深音樂調研者纔感興趣的信息,比如早期海報、肖像畫等等。唱片的文案也充滿瞭曆史深度和責任感,這和最初帶有偏見獵奇色彩的音樂語言完全不同。唱片的視覺體驗也有新意——四套唱片封皮的顔色配置上,分彆被賦予瞭大地、空氣、火焰、水的意涵。
美國之外的音樂
由於地域上的便利,民間之路唱片所發行的拉美音樂(包括美國境內的拉丁裔音樂)極為豐富。這也成為瞭民間之路唱片的一大特色。1950到1986年間,民間之路總共齣版瞭120多張拉丁裔音樂,這些音樂集中來自於加勒比地區的古巴、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波多黎各、海地、多米尼加。拉美地區的印第安音樂——尤其是秘魯和玻利維亞的山地歌謠也被大量收集。在南美,民間之路的齣版物見證瞭1960年代開始的拉美城市民歌運動,尤其是來自智利和阿根廷現代民謠。二十一世紀的2000到2008年間,二十張信息量豐富的南美西班牙語的民間音樂唱片得到瞭發行,其中有7張還獲得瞭格萊美奬提名。
相對而言,中東和遠東地區的音樂,由於曆史、宗教、價值觀的原因,並不是民間之路唱片的長項。不過近些年情況稍有變化。隨著亞洲人口社會地位的改變,一些文化基金開始將興趣點投入到亞洲文化。最為典型的例子是福特基金贊助的印度尼西亞的音樂齣版係列。這個項目的承辦人是Philip Yampolsky。當他還是學生的時候,就開始收集印尼的加美蘭音樂。最初,他隻是試驗性地在民間之路旗下齣版瞭兩張選集。後來這兩張唱片逐漸發展成為瞭20張一套的精緻齣版物。
這套印尼唱片的製作方法,為全球化的民間音樂傳播開瞭一個先河。當時,Yampolsky找到瞭印度尼西亞錶演藝術協會。有一大批印尼學者願意協助他去確定錄音的地點、音樂傢、音樂種類等等。隨後的幾年中,Yampolsky有一大半時間都在印尼和當地學者一起工作。直到1999年,他終於完成瞭這套二十張唱片的前期錄製。錄製的音樂從加美蘭、竹管、烏特琴,到電吉他,五花八門。迴顧這個過程的睏難,參與製作的一位印度尼西亞音樂學傢迴憶到:“有一次,我們坐在棕櫚樹下錄音。好不容易將一位歌手準備到位,他開始演唱後,一些遊客走瞭過來,他們的腳步將棕櫚樹葉弄齣瞭聲音。Yampolsky用手勢讓他們輕些。歌手以為這個手勢意思是叫停。結果,一切必須要重新來過。”
漫長的項目結束後,Yampolsky感嘆到:“我們的目標不是去製作一個全麵的、代錶印尼所有族群的音樂全集。我們隻是希望帶來一套充滿敬意的錄音,讓人們初步瞭解印度尼西亞的廣泛的音樂多樣性。”
從最初艾什的《集成》,再到世界音樂的《選集》,可以看齣民間之路唱片的轉變。在美國本土的音樂領域,民間之路的齣版物有著權威和野心,而在世界音樂的領域,它們則成為很好的選編者。
後續的史密森“民間之路”
史密森學會是美國一個巨型的曆史文化的傳播機構。遊客們來到美國,大多會去參觀史密森學會的數十個博物館;每年夏天,大量的遊客也會去到史密森文化節之中。這樣巨型的機構,如何能和一個相對獨立的唱片公司互相融閤?
1984年,年邁的艾什開始尋找一個能繼續經營民間之路唱片的機構。他認定,隻有史密森學會有能力接過民間之路的衣鉢,將這些音樂繼續傳播到需要它們的人們手中。要知道,在那個年代沒有互聯網這樣的互動媒介,也沒有刻錄機這樣的小成本媒介,隻能依靠有實力的機構纔可以繼續發行唱片。艾什嚮史密森學會提齣的條件是:無論發行量多少,必須要將這些音樂持續不斷地齣版傳播。1986年,艾什去世之後,他的傢人終於在1987年完成瞭這項搬遷。
納入到史密森學會之後的民間之路唱片,最初隻有兩個全職人員的經費,而且此二人都是學者,沒有任何的製作和發行經驗。正是這兩位門外漢,延續瞭一個個經典的民歌集子的齣版;他們開啓瞭“史密森全球聲音項目”;啓動瞭民間之路唱片的網絡版本以及臘盤再版項目。這些成就的秘密是:堅持艾什的最初理念——不為做大,隻要堅持。
今天,當你打開史密森-民間之路的網站,會發現這裏儼然是一個全世界民間音樂的信息平颱。你不僅可以按照傳統意義上的“風格”來尋找音樂,也可以按照音樂的“地域”、“族群”、“語言”來搜索,還可以鍵入任何與該音樂相關的關鍵詞。每一首麯子99美分的價格,可以讓你瞬間將音樂放入到ipod裏欣賞,而且還有相關的pdf文件提供下載。新的民間之路唱片還可以將選中的音樂做成CD寄給你。這些再版的唱片,都有著固定的封套,上麵是艾什的頭像和簡介。這種完全脫離商業體係的審美,意在延續著獨立的音樂傳播方式。或許,網絡時代更好地呈現瞭艾什當初建立民間之路唱片的精神。
自序/不在田野,不再田野
進入田野去瞭解民間音樂的人類曆史中,不能不提及這些名字:巴托剋、顧頡剛、洛馬剋斯父子……年少時迷戀搖滾樂的我,“那個田野”,就成瞭我成年後心目中的“伍德斯托剋”。這算是音樂與民俗的課堂上的必修課,也是從年少時養成的狂熱。
彼時,去田野就意味著去旅行,離開書架、離開鍵盤、不再咬文嚼字。
博士的研習階段,我讀過兩個類型的“田野調研”課程,第一個就是常規性的關於如何將身心放逐到“田野”的種種。第二個,則是關於如何將音樂體驗轉化為文字。吸引我的是第二類--所謂的“非田野”的學習和實踐。感染我的就變成瞭那些很好的作者,以及他們在文字中還原的另類田野。
當然,這還不用說那些世界上最棒的音樂檔案館。2004年,莽撞的我去和檔案館員們聊起音樂之美時,他們卻問瞭我一堆非常細節、現實的問題--誰寫的誰唱的誰轉述的誰總結的… 總之,這些讓音樂失去“美感”的文字,卻讓我在日後養成瞭珍惜文本的習慣,也讓我一直相信:文字能改變我們的音樂生活。
1960年代,音樂製作人Phil Spector實踐瞭“聲牆”的概念。後來,一位長者問我:“你能從音樂中聽到一堵牆嗎?” 我問:“什麼樣的牆?” 他迴答:“是一堵音樂文本的牆”。這些對話鼓勵瞭我去開啓音樂檔案人的職業道路。如果說砌一堵音樂的“文本之牆”需要一生的積纍,那麼現在的我,已經開始從田野裏撿迴瞭磚頭、再為音樂刻上一些閤適的文字。
對我來說,這是一個“田野”與寫作不再分離的年歲。彼時,我的座右銘是:八個月的書呆子、四個月的旅行者;此時,這本書中的這批文字,恰是我在這個生命階段的認識--去田野裏醞釀文字,在椅子上刻畫田野。
民歌筆記:田野中的音樂檔案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民歌筆記:田野中的音樂檔案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企業書屋建設囤書中~……
評分這套書非常棒,魏小石做的塔石音樂也不容錯過。
評分剛剛更好的很喜歡小孩嗬嗬的話
評分世界音樂田野調查筆記,這樣的書籍實在太少,還有很多類型和區域的好東西值得深挖!
評分書不錯,很給力!!!!
評分這套書非常棒,魏小石做的塔石音樂也不容錯過。
評分書不錯,很給力!!!!
評分剛剛更好的很喜歡小孩嗬嗬的話
評分書不錯,很給力!!!!
民歌筆記:田野中的音樂檔案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