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中國人的飲食中,粥處於舉足輕重的位置,它不僅僅可用以果腹,且能補益身心、延年益壽。閱讀本書後,讀者可以根據自己和傢人的身體狀況,做齣各種美味的養生粥,讓傢人吃來口舌生香,保持或促進身體健康。
作者簡介
甘智榮,中國烹飪大師,菜品鑒高級顧問,多次參與電視颱美食類節目,《頂級廚師》第二季深圳賽區評委,榮獲國際食品餐飲博覽會大廚奬,榮獲環球廚神國際挑戰賽銀奬,深圳飲食協會名廚委員會專傢委員。
從事烹飪工作多年,專業造詣深厚,精通粵、魯、湘、贛、閩等諸多菜係美食的烹調,擅長冷熱菜製作、食品雕刻、麵點工藝,特彆是對新派菜品的研發獨具天賦,能將當前盛行的刀工技法、調味工藝及烹飪技法完美組閤。被多傢大型酒店聘任為策劃師和技術顧問,擔任多所大中專院校專業技術主任及烹飪講師,創辦智榮廚藝網。多年來,培養專業人纔成果顯著,並長年開設傢常菜傢庭廚藝、食品雕刻、廚師進修等各類長短期培訓及遠程教學課程。
內頁插圖
目錄
12消脂減肥粥
14養心安神粥
16調理月經粥
18妊娠調養粥
20補腎助陽粥
22延年益壽粥
第一章 輕輕鬆鬆學做粥
26粥的保健作用
27藥粥的功效
28熬粥首選原材料擷英
28小米 健脾和胃 補益虛損
28薏米 清熱利濕 健脾強筋
29羊肉 補腎壯陽 益氣養血
29洋蔥 健胃寬中 理氣消食
30蓮子 補脾止瀉 養心安神
30紅棗 補中益氣 養血安神
31枸杞 平肝補腎 滋陰潤肺
31山藥 補脾養胃 補腎養精
32豬肝 扶正補虛 健脾開胃
32香菇 益智安神 美容養顔
33桂圓 益氣血 益心脾
33綠豆 利尿解毒 清熱消暑
34鬍蘿蔔 健脾和中 滋肝明目
34白蘿蔔 下氣消食 化痰止血
35百閤 養心安神 潤肺止咳
35核桃仁 補腎溫肺 潤腸通便
36黑芝麻 補肝益腎 潤燥滑腸
36鴨肉 補陰益氣 利水消腫
37燕麥 益肝和胃 養顔護膚
37銀耳 潤肺生津 益氣安神
38食粥宜忌
39熬粥的流程與步驟
40小竅門熬齣美味粥
第二章 老少皆宜的全傢養生粥
44烏發防脫
46消脂減肥
52增強食欲
56調治腹瀉
60潤腸通便
62防治感冒
66祛痰止咳
70促進消化治胃痛
74養心安神治失眠
78改善貧血
第三章 潤膚排毒的女人調理粥
82養顔塑身
86調理月經
94調治帶下
100調治崩漏
106妊娠期調養
114流産調理
120産後調理
126調治不孕癥
129調治乳腺炎
134更年期調養
第四章 強身壯陽的男人健康粥
140健脾益氣,養胃潤腸
146補腎澀精,滋陰潤肺
150利水消腫,清熱除濕
157補虛益精,調理遺精
161清熱利尿,解毒消炎
165補腎助陽,調理陽痿
第五章有助發育的兒童成長粥
172益氣補血鐵是寶
182雙目炯炯看得遠
186健腦益智聰明粥
188身強體壯不生病
190開胃消食發育好
192安神助眠精神好
195補鈣增高長得快
198一碗粥在手,常見小病不用愁
第六章延年益壽的老年人養生粥
210延年益壽類粥品
215增強視力類粥品
218調治類風濕關節炎的粥品
227補氣養血類粥品
230調治糖尿病的粥品
第七章簡單快捷的配粥小菜
234木瓜炒銀芽
235口蘑拌花生
235四喜豆腐
236橄欖菜毛豆仁
236芥藍拌黃豆
237爽口藕片
237清爽木瓜
238老醋核桃仁
238紅棗蓮子
239鬆仁玉米
239芝麻海草
240雙椒雙耳
240涼拌金針菇
241五彩什錦
241西芹百閤炒腰果
242甜椒拌金針菇
242蒜片野生木耳
243雙椒土豆絲
243洋蔥拌西芹
244香菜鬍蘿蔔絲
244鬍蘿蔔拌金針菇
245橄欖菜四季豆
245南乳炒蓮藕
246香蔥炒豆芽
246橙子藕片
247橙汁山藥
247薄切西紅柿
248蔥油苦瓜
248芹菜拌腐竹
249絲瓜毛豆
249五仁菠菜
250西紅柿炒西藍花
250雞油絲瓜
251清炒西藍花
251炒芹菜
252栗子白菜
252銀芽白菜
253桂花蓮棗
253清炒苦瓜
254洋蔥牛肉絲
254菊絲拌木耳
255蒜蓉野莧菜
255小油菜金針菇沙拉
精彩書摘
粥的保健作用
粥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食物之一,不僅自身營養豐富,更是其他營養食物的絕佳載體。粥的種類豐富,既有能減肥塑身的地瓜粥、鬍蘿蔔粥,又有能美容護膚的蔬菜粥、水果粥,還有能免疫安神的蓮子百閤粥,等等。因每一款粥都各不相同,很難一一詳述,在此僅對一般傢常粥的補養益處作一總結,可分為以下6個方麵:
增氣力粥具有滋補強身的功效,經常食用可增氣力、強筋骨。
美容養顔食粥可很好地滋潤五髒,一段時間後即能夠由內到外提升氣色,收到美顔靚膚的效果。
消宿食粥本身即為易消化之物,很適宜積食者食用;且食粥能夠溫暖脾胃,促進胃中積食的消化。
調養腸胃粥為米與水的混閤物,軟爛易嚼,容易消化,尤其適閤脾胃功能不佳者食用。
預防便秘粥中含有大量水分,經常喝粥不僅可果腹充飢,還能為身體提供水分,滋潤腸道,預防便秘。
延年益壽很多長壽者皆有食粥的習慣。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各項生理功能開始衰退,此時多進食一些粥湯食品的確可起到方便吸收、延年益壽的作用。
傢常粥推薦
黑豆粥含豐富的蛋白質、鬍蘿蔔素、B族維生素、煙酸等營養物質,有補腎強身、活血利水、解毒、滋陰明目的功效。
大米性平、味甘,有和胃氣、補脾虛、壯筋骨、和五髒的功效。大米粥是中國人經常食用的早餐品種之一。
玉米糝粥是我國北方的典型食品,以東北地區最為常見。其有熱量低且助消化的特點,廣受人們的喜愛。
綠豆粥有清熱解毒、降火消暑的功效,十分適閤在夏天食用。
藥粥的功效
除瞭傢常粥之外,還有藥粥,它不僅可用於充飢,還可治療病癥,對身體具有調理和保健的功效。所謂藥粥,就是中藥、榖物、其它食物共同熬煮而成的粥。自古以來,中國人一直推崇藥食同源,食物也是藥物,藥物也可提供食用,寓治療於飲食之中,即食亦養,養亦治,這是中醫學的一大特點。藥粥的作用大緻有以下幾點:
增強體質,預防疾病
俗話說:“脾胃不和,百病由生。”脾胃功能的強盛與否與人體的健康狀況密切相關。藥粥中的主要成分大米、糯米、粟米等,本來就是上好的健脾益胃佳品。再與黃芪、人參、枸杞、山藥、桂圓、芝麻、核桃等共同熬成粥,其增強體質的效果可想而知。藥粥通過調理脾胃,改善人體消化功能,對增強體質、扶助正氣具有重要作用。以藥粥預防疾病,民間早有實踐。比如,鬍蘿蔔粥可以預防高血壓,薏米粥可以預防癌癥、泄瀉。
養生保健,益壽延年
藥粥是藥物療法、食物療法與營養療法相結閤的方法,能收到藥物與米榖的雙重效應。關於藥粥的養生保健作用,宋代著名詩人陸遊曾作詩曰:“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隻將食粥緻神仙。”的確,很多中藥都有延年益壽、延緩衰老的功效,如人參、枸杞、核桃仁等,將之熬成藥粥,經常服用,可以抗衰老、延天年。
輔助治療
在一般情況下,食用藥粥被作為病後調養的輔助治療方法。如在急性黃疸性肝炎的治療過程中,可以配閤使用茵陳粥;在急性尿路感染的治療過程中,可以配閤使用車前子粥;在神經衰弱的治療過程中,可以配閤使用酸棗仁粥等。藥粥適閤身體虛弱、需要補養的大病初愈患者或産後婦女。慢性久病患者,由於抗病能力低下,往往不能快速痊愈,長期采用中西藥物治療,不僅服用麻煩,而且有些藥物還有不良反應。根據病情的不同,加入不同的中藥熬粥食用,既能健脾胃,又能治療疾病。
……
前言/序言
平凡之中大健康--全傢人的養生粥品
在中國人的飲食中,粥處於舉足輕重的位置,它不僅僅可用以果腹,且能補益身心、延年益壽。在中國4000年有文字記載的曆史中,粥的身影伴隨始終。有關粥的文字,也常見諸典籍。有關粥的文字記載最早可追溯到《周書》,其曰:“黃帝始烹榖為粥。”東漢著名醫學傢張仲景在《傷寒論》一書中強調,在服用桔枝湯和桃花湯後,需飲熱粥以助藥力。清代詩人袁枚的《隨園食單》則記載:“見水不見米,非粥也;見米不見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膩如一,而後謂之粥。”清代學者黃雲鵠所著的《廣粥譜》一書中記載粥方247個,這可能是中國最早有關粥的專著。
約4000年前,粥在我國主要為食用,而到約2500年前始為藥用。進入中古時期,粥的功能便將“食用”“藥用”高度融閤,進入瞭帶有人文色彩的“養生”階段。“蘇門四學士”之一的張耒,在《粥記》中寫道:“晨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榖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為飲食之妙法也。”而南宋著名詩人陸遊也極力推薦食粥養生,認為其能延年益壽,曾作《粥食》:“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隻將食粥緻神仙。”明代《醫學入門》中也做瞭類似的記述:“晨起食粥,推陳緻新,利膈養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補不小。”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脾胃虛寒者,若在早晨進食油膩生硬之物,會引起消化不良,而清淡的粥品,易被消化。如能在粥中加入蓮子、紅棗、山藥、桂圓、薏米等保健食材,則更有益於身體健康,能夠祛病防病。總之,粥雖普通,其於人之功效甚大。
本書匯集瞭常見的各種粥品,是一本有關粥品的大全知識手冊。本書第一章介紹瞭粥的功效,也羅列瞭各種做粥的食材,介紹瞭煲粥的工序,讀者可從中瞭解到如何煲齣一鍋好粥的基本原理。然後又分章介紹瞭一些針對各種常見疾病的對癥養生粥、適閤女人吃的粥、適閤男人吃的粥、有利於兒童健康成長的粥、有助老年人延年益壽的粥,最後還介紹瞭幾十道簡單易做、色香味俱全的配粥小菜。閱讀本書後,讀者可以根據自己和傢人的身體狀況,做齣各種美味的養生粥,讓傢人吃來口舌生香,保持或促進身體健康。
《五榖雜糧的智慧:解鎖健康與活力的全新篇章》 在這個追求高效與精緻生活的時代,我們常常在快節奏的都市叢林中迷失方嚮,追逐著那些看似光鮮卻可能暗藏隱患的“潮流”。然而,真正的健康與活力,往往蘊藏在我們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質樸智慧之中。本書並非一本簡單的食譜,更不是關於某種特定“養生粥”的秘籍。它是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一次對被現代社會邊緣化的傳統智慧的重新發現與挖掘。我們將一同探尋五榖雜糧深厚的文化底蘊,理解它們如何在大自然的饋贈中凝聚精華,以及它們如何以最純粹、最古老的方式,為我們的身體注入源源不斷的生命力。 本書將帶您走進一個關於“吃”的全新視角。我們不再將食物僅僅視為滿足口腹之欲的能量來源,而是將其看作是與自然聯結的橋梁,是身體與心靈的養護之道。我們將深入剖析五榖雜糧的內在機製,它們不僅僅是提供碳水化閤物的“主食”,更是富含膳食縴維、維生素、礦物質、抗氧化劑以及多種活性成分的寶庫。這些天然的營養素,以其溫和而持久的釋放方式,默默地支持著我們身體的各項機能,調節著內分泌,優化著消化係統,甚至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情緒與精神狀態。 在本書中,我們不會局限於單一的“養生粥”概念。我們將以一種更加廣闊的視野,去認識和運用各種榖物、豆類、堅果和種子。例如,提起大米,我們腦海中浮現的不再隻是白米飯的單調,而是探索糙米、黑米、紫米、糯米等不同品種的獨特之處,瞭解它們各自的營養側重點以及在烹飪上的無限可能。小米,這種古老而質樸的榖物,我們將深入挖掘它“補脾胃、益虛損”的傳統功效,並結閤現代營養學,解析其所含的豐富維生素B族和礦物質,如何幫助我們緩解疲勞,提升睡眠質量。而玉米,這個曾經的“救命糧”,我們將看到它不僅是玉米黃質和玉米多酚的良好來源,能夠保護視力,抵抗衰老,還能以玉米麵、玉米碴等多種形態,豐富我們的餐桌。 豆類,作為植物蛋白的傑齣代錶,也將占據本書的重要篇章。從我們熟悉的黃豆、黑豆、紅豆、綠豆,到相對陌生的鷹嘴豆、扁豆、蕓豆,我們將一一揭示它們的營養價值和健康益處。例如,黑豆,其豐富的花青素不僅賦予它獨特的色澤,更賦予瞭它強大的抗氧化能力,對心血管健康有著顯著的積極作用。紅豆,自古以來就被視為“藥食同源”的佳品,其所含的鉀元素能夠幫助我們調節體液平衡,消除水腫。綠豆,在炎炎夏日,我們不僅將其視為解暑的飲品,更會深入瞭解它清熱解毒的藥用價值。 當然,堅果和種子,這些濃縮瞭植物生命精華的小傢夥們,也將是本書探討的重點。核桃,我們稱之為“健腦益智”的代錶,將通過科學的解讀,揭示其富含的Omega-3脂肪酸和維生素E,如何真正促進大腦健康。杏仁,除瞭我們熟知的口感,它更是鈣、鎂、維生素E的極佳來源,對於骨骼健康和皮膚的保養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芝麻,無論白芝麻還是黑芝麻,其所含的亞麻酸和鈣質,對於調節血脂和增強骨密度都大有裨益。南瓜子、葵花籽等,也將以其獨特的營養成分,為我們提供更多的健康選擇。 本書的重點並非僅僅在於列舉各種食物的營養成分,更在於如何將這些天然的饋贈,巧妙地融入我們的日常飲食之中,實現“吃”與“養”的和諧統一。我們將跳齣“粥”的固有思維,探討五榖雜糧在蒸、煮、炒、燉、烤等多種烹飪方式下的不同錶現,以及它們與各種蔬菜、水果、肉類、海鮮等食材的搭配原則。例如,如何利用不同榖物的粘稠度和口感,創造齣層次豐富、風味各異的主食;如何將豆類與其他食材結閤,製作齣既營養又美味的湯品或菜肴;如何將堅果和種子作為點綴,為沙拉、甜點,甚至主菜增添獨特的風味和營養。 我們也會關注食材的選擇與處理。從當季食材的運用,到不同産地食材的特質,再到初步的清洗、浸泡、研磨等處理步驟,都將細緻講解,因為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影響最終的營養吸收與口感。我們會強調食材的新鮮度,以及如何通過閤理的儲存方式,最大限度地保留其天然的營養價值。 更重要的是,本書將引導讀者建立一種“整體性”的健康觀。五榖雜糧的養生之道,並非孤立的飲食行為,它與我們的生活習慣、作息規律、情緒管理息息相關。我們將探討如何通過調整飲食結構,達到身體的平衡,例如,如何通過膳食縴維的攝入,促進腸道健康,從而改善整體的消化吸收能力,進而影響免疫力的提升。我們還會討論,當身體齣現某些輕微不適時,如何通過調整飲食,輔助身體進行自我修復。 本書還將破除一些流傳甚廣但可能存在誤導的“養生秘訣”。我們將以科學的態度,結閤現代營養學和生物學研究,對一些概念進行辨析,例如,關於“排毒”、“清宿便”等說法,我們將從科學的角度進行解讀,強調身體自身的排毒機製,以及膳食縴維在其中扮演的關鍵角色。我們不會提倡極端或單一的飲食方式,而是鼓勵循序漸進、持之以恒的健康生活態度。 在本書的字裏行間,您將感受到一種迴歸自然的溫暖,一種對生命本源的敬畏。我們希望通過對五榖雜糧智慧的深度挖掘,幫助您重新認識食物的力量,建立一種更科學、更符閤身體需求的飲食觀念。這並非關於如何在短時間內“速成”某種健康狀態,而是一場關於如何通過長期的、可持續的健康生活方式,來提升生活品質,擁抱充沛活力的旅程。 本書將以平實易懂的語言,結閤生動有趣的案例,帶您一同走進五榖雜糧的健康世界。無論您是初學者,還是已經有一定養生基礎的讀者,都將從中獲得啓發。我們將一同探索,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那份屬於自己的,最自然、最健康的生活節奏。讓我們一起,用五榖雜糧的智慧,滋養生命,點亮健康,開啓屬於自己的活力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