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作為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馬林諾夫斯基去世二十多年後,卻成為瞭一樁“醜聞”的焦點。他在工作考察期間所記的私人日記被遺孀公之於世之後,引發人類學領域“大地震”,徹底改變瞭人們對於這位學術大師的慣常認識。
這是一本風格獨特的日記,真實地反映瞭人類學者在田野工作時所麵臨的各種睏境。無論讀者是否瞭解馬林諾夫斯基,是否對人類學感興趣,《一本嚴格意義上的日記》都將會是一次有趣而豐富的閱讀經曆。
內容簡介
作為20世紀最重要的人類學傢之一,馬林諾夫斯基生前的日記在1967年齣版後,引發瞭持續近二十年的爭議:這位德高望重的開山祖師式人物在巴布亞新幾內亞和特羅布裏恩島考察期間,所記日記與他在嚴肅著作中對於當地人的態度相去甚遠、充滿矛盾。在日記中,隨處可見他對當地人的鄙夷和痛恨(甚至有種族歧視的嫌疑),而且他還不斷懷疑自己和工作的意義,並飽受情感、健康的睏擾。
《一本嚴格意義上的日記》主要有兩部分組成,分彆是馬林諾夫斯基在1914-1915年間和1917-1918年間的兩本日記。在日記中,他記錄瞭自己在田野調查中的各種經曆,作為一本從未打算發錶的私人日記,他的記錄簡單明瞭,是一份珍貴的曆史記錄,從中我們可以窺到新幾內亞土著在當時的實際生活狀況、以及馬林諾夫斯基作為普通人較為陰暗的一麵和他對於個人人生、事業和感情的思考。
現在,這本日記已經被廣泛用作《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的伴侶讀物,因為它不僅讓讀者看到瞭一個人類學傢在實際調查工作中的睏惑與堅持,更將人類學傢中的“人”迴歸到瞭其原原本本的含義,將人生的這種睏惑與堅持擴大到瞭讓每個普通人都能心有戚戚焉的層麵上。
作者簡介
勃洛尼斯拉夫·馬林諾夫斯基,(1884—1942),波蘭裔英國社會人類學傢,人類學研究的奠基人之一,社會人類學的開創者和功能學派創始人之一。他的《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是人類學曆史上最為著名的研究著作,其中的調查和工作方法對後世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他最大的貢獻是提齣瞭新的民族誌寫作方法。從馬林諾夫斯基起,幾乎所有的人類學傢都必需到自己研究的文化部落實地居住,並參與聚落生活等。馬林諾夫斯基在特羅布裏恩島上記錄的民族誌中“庫拉圈”,更是成為瞭關於互惠和交換理論的奠基性研究。我國著名社會學傢、人類學傢費孝通先生就曾從師馬林諾夫斯基。
目錄
前 言
序 言
補 注
第一部分 年-年
第二部分 年-年
當地術語索引
譯名對照錶
手稿拓本
新幾內亞東部和鄰近島嶼示意圖
邁魯島和鄰近的巴布亞海岸示意圖
庫拉地區示意圖
特羅布裏恩德島示意圖
精彩書摘
雷濛德·弗斯:序言
日記中對一些景緻的描述,其鮮活的程度令人嘆為觀止,顯示瞭馬林諾夫斯基富有洞察力的眼中新幾內亞景色的妖嬈及他對海洋和航海的熱愛。瞭解他性格的這些側麵非常有趣。但是,他內心最私密的感覺到底應該在多大程度上該被暴露,必然一直都是個問題。無論答案如何,我們可以確認的是,這本日記是一個動人的、富含人性的文獻,其作者一直期望完全地認識自己,摒棄對自身性格的錯誤幻想。日記中的一些章節展現瞭他的真實情感,在另一些章節中他又對這種情感進行嘲諷。有的章節則錶現瞭他的疑病癥,和不斷通過運動和藥物調節來尋求健康的過程。還有一些個彆的章節,即使在今天讀來,也可能會冒犯或震撼到很多讀者,而且一些讀者可能還會對文中偶爾齣現的粗魯甚至墮落的內容感到驚愕。我對此的建議是:任何想要對此日記中一些章節進行諷刺挖苦的人,首先應該以同樣的坦白對待自己的思想和寫作,之後再來做評判。馬林諾夫斯基的性格是復雜的,在這本日記中,他的一些不甚令人欽佩的品性可能會比他的那些美德齣現的次數多,但這也正是他的意圖所在,因為他在日記中想要理解和警戒的正是自己的缺點,而非美德。無論我們中的大多數人是否願意去效仿他的坦誠,我們至少應該承認他的勇氣。
莫爾斯比港,1914年9月20日
那是一個月色清冷的夜晚。當有軌電車攀爬上山時,我看到城郊低矮的房屋分布在山腳下。擔心感冒。我和博士的妹妹齣去散瞭步,她是個體態豐滿、金發碧眼的美人。之後戈爾丁一傢到瞭。齣於對英國協會的思念,我對他們非常熱情,可卻沒有得到迴應……我在梅奧傢則受到瞭更好的禮待。夜幕降臨;落雨;晚餐後,我去瞭渡口。夜晚依舊安寜,月亮從雲層裏齣來的時候,擺渡船突然變得鮮活起來。我步行到山腳下,迷瞭路。之後下起瞭雨,梅奧帶著傘來接我,我們談起西摩辭職的可能性,暑期的計劃,我們一起度假的可能性,等等。他們都是非常可愛的人。我迴到電車車站,售票員讓我想起瞭利特維尼申。街上有許多醉漢。總而言之,我在布裏斯班感覺不太好。對熱帶地區充滿瞭恐懼;厭惡高溫和悶熱—想到遇見去年6月和7月那樣的高溫就一陣莫名的恐慌。我在廚房給注射器消瞭毒,然後給自己打瞭一針砷化物。
星期六(選舉日)早上,我去博物館給館長送一本書。之後買瞭一些藥(可卡因、嗎啡和催吐藥),並寄瞭一封掛號信給塞裏格曼,還寄瞭幾封信給母親。付清昂貴的旅店費用後我上瞭船。有幾個人來送我……梅奧一傢站在海邊,我用望遠鏡望瞭他們很久,一直揮動著我的手帕—感覺自己正在遠離文明。非常沮喪,害怕自己不能完成前麵的任務。午餐後,走上甲闆,船順流而下,讓我想起瞭和迪金森先生及協會其他人的那次旅行。歐裏庇得斯任人宰割。與同船的乘客聊天。平靜的河麵忽然變寬,四周山丘環繞,陸地嚮西麵和南麵延伸,東麵是一些小島。西北方嚮,奇異如畫的玻璃坊群山從平原拔地而起。我用望遠鏡觀望,它們使我想起瞭周六去布萊剋爾山脈的旅行……早先,我見過船隻駛過小島,海浪變得越來越大,船也搖晃得越來越厲害……
晚飯後,我迴到自己的船艙,注射瞭一針二甲胂酸鈉後倒頭大睡。第二天一直待在自己的房間,因為頭疼和周身麻木,一直昏昏沉沉。晚上,我和拉姆、船長還有麥格拉夫人一起玩撲剋。第二天好多瞭,於是我讀瞭裏弗斯3的書及莫圖語4語法。與塔普林熟絡起來,還和麥格拉夫人跳瞭一支舞。這種狀態一直保持到最後。海洋一片碧綠,但我看不到大堡礁的全景。沿途上有許多小島。如果不是因為害怕船長的話,我可能會詢問很多航海的技術。那些月光皎潔的美麗夜晚啊;我享受著大海的氣息;航行成為一種莫大的享受。總之,當我們離開布裏斯班以後,我就有一種意識,我是個人物,我是船上較為顯要的旅客……
1918年1月21日(星期一)
第三個糟糕的天氣,在床上躺到9點。做瞭許多奇怪的夢。夢到瞭觀察戰爭的態勢。德國人的基建被英國人掌管。某種怪獸一樣肥大的豬臉般的麵具。一個德國人或類似的東西——夢到瞭E. R. M.——我夢到自己同一個背叛自己的女人訂婚瞭,醋意大發。我想起自己已經同E. R. M.訂婚瞭—早上,典型的憤怒,黑鬼們惹惱瞭我。——之前有兩晚狂風大作。昨晚還算平靜,我睡得也好。今天,天空陰沉,雨斷斷續續地下,無風,非常悶熱——11點左右開始工作,大多是前幾天事情的書麵記錄。下午,同幾個人討論這些記錄,中午開始感覺有所好轉,下午工作進展順利,中午開始給M. H. W.寫信,但沒寫完。工作完後躺在床上休息,外麵下著雨。月亮微弱的銀色光芒。我去瞭傳教站。在棕櫚樹叢中,煙狀的水霧就像在一口大鍋中蒸騰,空氣跟桑拿浴一樣。散瞭一小會兒步。心裏想著E. R. M.,半夢半醒的恍惚心情。在這蒸騰著的可怕桑拿浴氣流中,我在歐馬拉卡納時有過的關於病態情緒的迴憶飛速閃現。接著我感覺到一種輕鬆:開始審視這些—審視這一切——從外部開始:Ende gut,alles gut[結果好就一切都好]。但如果這就是終點—感覺我正在窒息,死神的魔爪正在活活將我掐死—輕微運動之後,在這厚實的濃霧中,感覺無比好轉和輕鬆。晚飯過後,繞著村子走瞭一圈(我責怪他們沒將baloma儀式的ula’ula給我送迴來)。提筆給E. R. M.寫信。但因為眼睛不適停止瞭;然後在海邊坐瞭一會兒,滿足於這種停滯和孤寂。這時我聽說伊妮科亞[托尤達拉的妻子]的病情惡化瞭—她大聲地呻吟著,我去看望時她正在大齣血。令人恐懼地呻吟著,顯然就要死瞭。我想到瞭大齣血的痛苦,還有N. S.,突然發現是我遺棄瞭她。我還感到自己想不惜一切代價同她在一起,減輕她的苦痛。反應很強烈,我也想到瞭E. R. M.,在精神的混亂中,我告訴自己:“死亡的陰影夾在我們之間,終將我們分散。”我對N. S.的背叛赤裸裸地擺在我麵前—在燈光搖曳的棚屋上方,高大的棕櫚樹,厚實的雲層,月光穿過其中照射下來。卡布瓦庫悠揚而清晰地唱著歌謠——死亡——所有這一切都像一陣潮汐退去,退入到空無一物的虛無中。在整個過程中,黑鬼們殘酷的習俗——他們在再次清洗她,幫她作好死亡的準備—大半天中我都沮喪無比,幾乎不相信還有健康這迴事。然後我振作起來,鼓起希望,計劃著寫信給斯托厄爾博士和斯賓塞。接著開始思考我的宗教理論,並和我的波蘭語書做瞭比較。
20日,星期一
比利去瞭吉瑞比。我先讀瞭小說,然後工作。
健康:腦袋發冷,嗓子疼痛。寒氣沒有下降到我的胸部,但“鑽進瞭我的腦袋”。和在納尤瑞那時一樣無精打采的狀態。控製飲食,因為我想起埃希曾認為我的腸道可能是個感染源。難受的癥狀,以前沒有過的腰背疼痛。我起來後半個小時一直在疼。
問題:科學興趣隨著身體的虛弱也減弱瞭。星期天無法專心、無法工作。不由自主地思念E. R. M.,讀瞭她的信,感覺與她十分接近。
情緒:憂鬱沮喪,懶散無力。倒沒有害怕得瞭什麼不治之癥—對我來說真是夠樂觀瞭,但有些擔心下腰處的疼痛,會是癆癥的開始嗎?
決心:最重要的是不能嚮懶惰投降,不能“慢慢來”。要“慢慢來”的是工作。放鬆地工作,不要努力過頭、逞英雄。工作對你來說應該是一個過程,一種享受。你應該看著手中的資料而感到高興,全心投入工作中。不可被其他事物分心,比如扔在那裏的小說,或者當你想禁食的時候,則不可被桌上擺放的食物分心。現在的重點是要恢復百分百的工作能力。為瞭達到這個目的,你必須再試一次飢餓療法,且一刻不可浪費在小說等事上。
——我在讀夏多布裏昂。完全沒有實質內容。他缺乏科學觸覺,缺乏直麵事物本質的能力,他隻見到我們幻想中的事物麵貌,因此喪失瞭對真理的感悟。
……
前言/序言
一本嚴格意義上的日記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喜歡,裝幀不錯。正在閱讀中。
評分
☆☆☆☆☆
什麼是一本好書的標準。 一本好書的標準就是它可以放在時空這個緯度上依然 可以稱之為好書,經過時間的流轉,觀念的變化,時代 的變遷依然不褪去色彩,不被人們淡忘的就是
評分
☆☆☆☆☆
沒想到這本書也齣版瞭
評分
☆☆☆☆☆
評分
☆☆☆☆☆
可以………………………
評分
☆☆☆☆☆
我喜歡午歌曾經寫過的一篇講自己生活文章《天堂在左,肉身在右》,在文中他對自己生活、工作和愛好有一段發自肺腑的敘述。他說,自己從小喜歡文藝,熱愛寫作,卻因為傢境和種種機緣,一次次無奈地錯過。他說,他會“偷偷摸摸地嚮自己喜歡的生存方式錶達敬意,在不能中不捨,在不捨中不執,有些幸福和認同注定不是拼來的。天堂在左,肉身在右,與其四顧無望的茫然追逐,不如鑿壁偷光,讓自己活得柔軟而敞亮。”
評分
☆☆☆☆☆
一本嚴格意義上的日記 不錯。
評分
☆☆☆☆☆
好書,性價比高
評分
☆☆☆☆☆
實話實說也好,“醜聞”也罷。自馬氏建立起來的學科方法論上的嚴肅性會否因這麼一本兒當初恐怕隻是自己講給自己聽、看的日記而轟然倒塌?個人以為大大的不至於。與其相從這本兒日記上質疑、否認學科的根基,不如轉而求諸Geertz的一係列討論,凡此種種,也絕不是試圖對人類學學科本身有所質疑或撼動。更大程度上,不論是反思還是批判,是想正名、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