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可以打败你,除非你自己要放弃
●人生来就不是为了被打败的,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
●那些杀不死你的,只会让你更强大!
●为什么贝尔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荒野求生》户外生存大师贝尔??格里尔斯揭秘绝境求生秘笈
●贝尔自传三部曲之一
●见证贝爷首次崛起
● Discovery频道《荒野求生》主持人贝尔授权!
这不是一本单纯的励志故事书。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贝尔从一个一贫如洗的穷小子,实现了攀登珠峰、走向世界的完美逆袭。
贝尔征服珠峰的过程非常曲折,为了筹集探险经费,贝尔前前后后总共遭到了203次拒绝,才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实际的攀登中禁受了90天极限天气的考验,几乎死在了19,000英尺的冰裂缝中。登上珠峰时因为氧气耗尽,差点命丧珠峰。下山时又遇雪崩,再一次死里逃生。到底是什么铸就了贝尔??格里尔斯永不服输的钢铁般的意志?为什么每次他都能化险为夷——即便从万米高空坠下摔断三段脊骨、筹款被拒203次、跌进万丈冰窟命悬一线,贝尔都毫不气馁呢?是命运特别垂青他还是他拥有不败秘笈?
在这本见证贝尔首次崛起的励志故事中,贝尔深情地披露了自己征服珠峰的心路历程,他永不言弃、坚持到底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镜鉴、学习:
▲摔断脊骨,人生跌入低谷时,贝尔说:
我自己都不敢确信自己能否站起来,是攀登珠峰的梦想让我活了下来。
▲穷苦潦倒,想要放弃梦想时,贝尔说:
当你全心全意追寻你的梦想,专注你的目标时,我敢保证,金钱就会在不远处为你等候。
▲遇到挫折,怎么也突破不了时,贝尔说:
生活往往会眷顾那些坚持不懈者,而不是那些仅仅资质优秀的人。
▲面对困难,想要退缩时,贝尔说:
人生的战场非常可怕,我非常清楚,因为我已经体会过太多次了。但是,战场也给我们展示了自己的机会。那些杀不死你的,只会让你更强大。
《没有什么可以打败你》(英文名Facing Up,名列英国近20年20大畅销书,和《荒野求生》《荒野求生:面对冰封的海洋》一起组成了贝尔自传三部曲)充分展示了硬汉贝尔征服珠峰的惊心之旅,他愈挫愈勇的奋斗故事昭示了一个不言自明的真理:
没有什么可以打败你,除非你自己要放弃!
假如贝尔·格里尔斯没能登上珠穆朗玛峰,还会有后来风靡全球的《荒野求生》么?许多年后,面对记者的诘问,贝尔以他一贯的英式幽默谦逊地答道:“我从来没有征服过珠穆朗玛峰,而是珠峰允许我从一面匍匐向上,然后在顶上停留了几分钟。”
在此之前,贝尔·格里尔斯是一名特种兵,在英国SAS空勤特种部队服役,1996年夏,在南非的一次跳伞中,不幸摔断了3截脊骨,在病床上昏睡了三月之久,是求生的本能和攀登珠峰的梦想让他活了下来——自从8岁生日那天,老贝尔送给贝尔一张珠峰的照片后,他就萌生了征服珠峰的念头。
贝尔痊愈后,被迫离开了服役3年的部队。他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加入了内尔珠穆朗玛远征队。被拒绝203次后,贝尔终于筹集齐了25,000美金,然后和米克一起朝着珠峰进发了。公元1998年5月26日上午7点22分,年仅23岁的贝尔·格里尔斯登上了珠穆朗玛峰,成为英国年轻的成功登顶并活着下来的人——而他的老友米克并没有他那么幸运,由于氧气耗尽,他不得不在距珠峰300英尺的地方停了下来。
把海拔8,848米的珠峰踩在脚下,可不是一件说走就走旅行那样玩玩哒的小事。在人类首次成功登顶的45年后,尽管登山的辅助设备越来越先进,但攀登珠峰的死亡率一直保持不变:每6个成功登顶者中,就会有1人丧命。这次攀登过程中,贝尔有4位同伴就不幸长眠于斯。他和他的队友们承受了90天氧气稀薄、睡眠短缺、气候寒冷等极限考验,事实上,次侦查攀登,贝尔就坠进了19,000英尺的万丈深渊,好在一根绳子拉住了他。而在下山的途中,冰峰突然崩裂,贝尔又差一点命丧大山。
本书就是这次荒野之旅的完整记录,几乎每一页读来都让人心惊肉跳。和后来的电视节目《荒野求生》生存表演秀不同,这次攀登珠峰是生与死的较量,贝尔向我们展示了他一贯的勇气、信心、力量和谦卑——这个被奥普拉称为“无所不能”的男人,无论是作为普通人,还是前特种兵,或者电视明星主持人,无论他是否登上过珠峰,他永远都是我们喜爱的那个贝尔·格里尔斯,因为他的词典里从来没有失败这个词——“人生来就不是为了被打败的,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
贝尔·格里尔斯(Bear Grylls)也许是全世界男人都渴望成为的那种人。这位前英国特种兵,现在是世界上著名的户外生存大师和励志大师。他主持的《荒野求生》(Man Vs. Wild)节目,在全球有着12亿的观众,是世界上收看人数多的电视节目之一,迄今已播出7季,曾获得2011年艾美奖提名。在节目中,他永远只带着一把匕首出现在镜头前,因地制宜地示范着各种求生技术,告诉人们如何在野外辨别方向,寻找水源和食物,如何在人迹罕至的荒野生存下来并成功返回富庶繁华的文明世界。他挑战全球极限荒野的探险经历及其昭示的不畏艰险、永不言弃的精神给全球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很多观众的心目中,贝尔就是男人、纯爷们、硬汉的代称,他是王者中的王者,男人中的男人。
贝尔在英国怀特岛长大,在那里,他已故的父亲教会了他登山和航海。贝尔精通武术,曾在英国特种空情部队SAS服役三年。在非洲的一次自由跳伞训练中遭受意外,摔断三处脊骨,不得不停止服役。尽管如此,两年后他仍然成功地登上了珠穆朗玛峰,成为有史以来英国的年轻的登山家之一。此外,贝尔还是迄今为止年轻的童子军主席,是全球2800万童子军的名誉领袖。他也是英国皇家海军的海军少校,畅销书作家。目前他和太太莎拉,三个儿子杰西、马默杜克、哈克贝利一起生活在泰晤士河畔一艘荷兰的驳船上。
01.我以为我死了/001
1996年夏。南非,北德兰士瓦。16,000英尺高空。“跳!”当绿灯亮起, 安迪走到舱口,朝下面望了望,毫不犹豫地纵身跳下。其他人鱼贯而出,我留在最后,深吸了一口气,后退一步,随后也一跃而下。风把我的身体捏成一道拱形,我只要稍微尝试控制我的身体,便能感到风的激烈反应。很快我就穿过了白棉花一样的云,远远地可以看见黄昏中蜿蜒的地平线。大概在3,000英尺高的时候,我把右手伸到臀部后面,猛地一拉伞索,“嘶啦”一声,降落伞打开了。可是似乎有什么不对劲。两三秒后,我才意识到,伞被风扯开了,裂成两半的伞像套在双轮战车上受惊的两匹马,惊慌失措地朝不同方向逃窜。坠速越来越快,地面越来越近,已经可以清楚地看见地面的沙子了。完了,一切都完了!我才22岁,就这样死了么 ?我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02.没有SAS,为什么而活?/009
在病床上躺了3个月后,我被转入到部队康复中心。能活下来已属奇迹,能否站起不得而知,更别奢望继续留在部队作为一名可以上前线冲锋陷阵的士兵了。我该怎么办呢?会在轮椅上度过接下来漫长的余生吗?我还有那么多的梦想没有实现——特别是——自从8岁生日那天,父亲送我一张珠峰的照片后,我的血管里就一直奔流着征服珠峰的血液。可是现在……每天躺在病床上,我的心中充满了恐惧。好在命运对我厚爱有加,8个月后,我竟然奇迹般地康复;但另一个不好的消息是——我需要离开我曾经为之努力奋斗3年的SAS。没有了SAS,我要为什么而活?幸运的是,攀登珠峰的梦想拯救了我,我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加入了内尔珠穆朗玛远征队,我知道我必须得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实现儿时就诞生的梦想——要么是现在,要么将永远只是个传说。
03.我也有一个梦想/021
在印度神话里,喜马拉雅山脉的诞生充满了悲壮。传说有一天,魔鬼Hiranyanksha突然跳入大地,趁“维护之神”毗湿奴正在休息,撕碎了他的身体,然后扔上了天空。毗湿奴的碎尸落下来后,变成了莽莽苍苍的喜马拉雅山脉。高耸入云的珠穆朗玛峰是它的主峰,也是目前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地方,人迹罕至,充满了神秘、威严和死亡。直到今天,在人类首次成功登顶的45年之后,攀登珠峰的死亡率一直保持不变:每六个成功登顶者中,就有一个会丧命。尽管使用的登山装备越来越完备,能够运用的科技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但是,珠穆朗玛峰依然保持着她凛然不可征服的姿态。在攀登珠峰的历史上,迄今为止,只有36个英国人成功登顶,这36人不过是那些尝试者中极小的一部分。我,贝尔?格里尔斯,一个曾经摔断三段脊骨的前特种兵,会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吗?珠穆朗玛啊,要想揭开你的面纱,我该付出怎样的代价?
04.203和25,000 /031
为了这场神奇的相遇,我一边进行攀登前的适应性训练,一边全力筹集这次探险所需的经费。25,000美元的费用对于一个退伍的二等士兵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一个天文数字。为了拉赞助,我和米克几乎翻遍了伦敦的每一条街道,挨个敲公司的门,饿狼一样捕捉着每一个能够赞助我们的机会。距离出发的日子越来越近,眼看不到3个星期了,还有16,000美元没有着落,整个事情似乎陷入了巨大的停顿。我的心里越来越绝望:如果筹集不到这笔钱,我将不得不从这次探险队里退出。然而天无绝人之路,在出发前两周,事情起了戏剧性的变化,有一天我骑车路过一条巷子,无意中瞥见一家名叫戴维斯?兰登&埃佛勒斯(Everest)的公司——在英语里,Everest是珠峰的名字,这也许是冥冥中的一种暗示?于是我鼓起勇气,敲开了公司的大门。48个小时后,我获得了DLE公司的赞助;而此前,我总共被拒绝了203次。
05.徒步到大本营/049
我们目前所在的小镇卢卡拉海拔8,500英尺,深藏于喜马拉雅山脉脚下,我们将从这里行进35英里通往大本营。大本营位于17,450英尺的地方,要安全到达如此高海拔的地方,人体必须有充足的时间去适应。据我所知,首次攀登珠峰并且成功登顶的概率大概只有二十分之一。因此,米克和我更加觉得有必要让我们的身体尽早适应当地环境。接下来的日子,我们需要和当地的环境、气候来一场生死博弈。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穿越无数多个山脉峡谷,9天后,我们抵达了罗布切。我们甚至已经可以用肉眼看到在冰川的边缘,珠峰脚下,隐隐约约的大本营。道路在岩石之间蜿蜒而上,我们一直沿着一条旧牦牛道,在不同的大石头上爬上翻下,每走一段就不得不停下来休息。直到现在,我似乎才开始真的意识到马拉里所说的“面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实现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恐怕只能是个梦想吧。甚至到了目前这个地步,我心里还在摇摆。我甚至还在为眼前这100英尺的高度发愁,怎么可能爬上这么高的海拔到达眼前这个庞然大物的顶端呢?
06.“没有休眠存在的世界” /073
头疼,呕吐,高海拔反应困扰着我们每一个人。我浑身无力,连搭帐篷也必须找人帮忙。这里充满了寒冷、极高海拔、岩石和冰雪,强大的风力能直接将人掀离冰坡。一开始,听到脚下的冰川时不时发出的呻吟,我总感到毛骨悚然。环顾四处,找不到一点熟悉的感觉。看不见一棵树,没有流淌的水流,脚下也没有泥土。身边唯一可以称得上慰藉的只有屁股下面坐着的垫子,还有那把三根弦的吉他。我们必须尽快适应营地的生活,并且在4月底完成适应训练,中间如果遭遇任何失误和不幸,我们都不可能活着回去。
07.坠进万丈深渊/089
19,000英尺,咽喉峡。我第一次进入冰瀑。我正在靠着冰墙休息,脚下的冰面忽然裂开了个大口子。瞬间,地面破裂,我的身体开始急速下跌。跌落的冰雪追上我,重重地砸在我的头上,然后若无其事地继续往下坠往下坠……直到听不到一点儿声音。我感觉我的脖子几乎快要断了,不住地抽搐着。突然,我停止了下坠,一根绳子拉住了我。我使出所有的力气呼叫着,没有任何回应,除了这个冰窟窿里我自己的回音。我抬头看了看上面掉下的一束光,然后望了一下脚下的万丈深渊,绝望地抓紧绳索,我要死在这里吗?
08.他们在哪儿?/109
“已经这么晚了,冰瀑医生呢?”藤巴嘟囔着,“平时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回来两个小时了,再过一会儿天就要黑了。”他说得没错。这里一到六点半,天就几乎全黑了。现在,已经是五点半了,天空看起来与以往有些不同,一片险恶的样子。米克和我拿起望远镜观察冰瀑,可是我们看不到冰面上有任何像人影的迹象。风刮得渐渐厉害起来,当黄昏来临,冰瀑彻底消失在旋转的迷雾之中。两个医生到现在还没回来,藤巴和其他的夏尔巴人都开始紧张起来了。
09.最后的仪式,最初的远行/125
和尚诵经的声音在冰川上回响。一个大喇嘛在风雪里走了20多里路来到大本营,为我们主持了临行前的仪式。我们用石头建了一个祭坛,在仪式最后,喇嘛会在祭坛上竖起一面佛教旗帜。大喇嘛花了一整天唱诵,并向各位山神供献了食物和酒水。对于夏尔巴人而言,仪式是登山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他们相信,如果没有山神的保佑,他们不可能在此驰骋。普伽一结束,每个人就会获得巨大的勇气。之后,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对我们来说都是命运。
10.雪山上的复活节/149
4月12日,星期天,是我一年之中最喜欢的一天——复活节。在海拔17,450英尺高的冰原上举行仪式是一件特别神奇的事情。参加活动的人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料,因此帐篷里显得十分拥挤。我们一起祷告,祈祷山的保佑。我用支支吾吾的西班牙语念了一段经文,接着,乔唱起了《天赐恩宠》,她唱得非常动听。那天早上服侍结束后,帐篷里弥漫着一片欢乐的气氛。我走到帐篷外面,坐到一块石头上,拿出《天赐恩宠》的歌词又读了一遍:经历千辛万苦,恩宠赐我平安,恩宠带我回乡。
11.最后的归程/177
三号营地的环境已经接近人体可以承受的极限,再往上走,人体机能会不断地消耗直至能量完全耗尽,还能坚持多久,就靠命运和运气了。我们都很清楚这样逼迫自己挑战自我极限的危险性。在19,450英尺的三号营地待了一晚上,我们准备下山,为登顶做最后一次尝试。下山的路上,我的动作变得有些笨拙。一不留神,脚下没踩稳,我在冰面上往下滑了一下,绳子撞到了一个正在上山的美国人的那边。有那么几十秒,我们俩完全静止在半空,面前就是深不见底的斜坡。我大口地喘着气,把头埋进胸膛,在海拔这么高的地方,我们都在尽全力逃脱这个危险游戏。我发誓这将是我的最后一次。
12.“终于走到了这里”/191
现在,大部分的登山队已经回到大本营了。从现在开始,我们在等待季候风的来临。在最后登顶前,登山者都会回到大本营以下低海拔的地区进行调整。更高的氧含量能帮助人体更好地睡眠和恢复体能,这样,在登顶过程中,身体才能更有效地工作。现在,我们所有人都已经下山到了大本营,万事俱备,只欠天气了。内尔和杰弗里到距离大本营6个小时的定波切村庄休整,米克和我决定留在大本营。三星期之后,我们依然在焦急等待一个好天气,却等来了一个不幸的消息。
13.求求你,别扔下我一个人/211
我们决定回到14,000英尺的定波切做冲刺前的最后休整。糟糕的是,我在那里传染上了慢性胸腔感染,我头痛欲裂,我的身体在发烧,每咳一次全身的骨头都在颤抖。最让我担心的是,天气情况开始好转,大部队都在做登顶的冲刺准备,我却因病留在了大本营。等待20多天得来的机会,就这样与我擦肩而过。
14.这么近,那么远/227
这是孤注一掷,非常冒险的一次决定——我感觉自己恢复了一些,便决定登上二号营地,在台风离开后出发。当我到达2号营地,我的好友米克和内尔已经在去四号营地的路上。这一次,是登顶的绝佳机会,遥远的山顶不再遥不可及。但是,由于搞错了谁带哪根绳子,导致在距离珠穆朗玛峰顶335英尺的地方,没有更多绳子可用了,在经历了那么多危险和困难之后,这么近距离的靠近峰顶后,登顶又一次成为遥远的梦。就在他们准备下山之际,又一个噩耗传来,在约26,000英尺的高空中,我的好友米克命悬一线。
15.我承认我很怕/247
这是我最后一次机会了。我焦急地等待着台风离开的消息,三天后,机会终于来了。我、内尔、杰弗里决定再次向珠峰进军。珠峰最后的4,000英尺是死亡空间,人类无法在此生存,一旦进入这个高度,就等于进入了死亡时间。低温、强风、雪崩、缺氧等时刻环绕在我们周围,拖着脚走在刀锋一样的山脊上,我们的目标越来越明确。在我的脚下是深不见底的深渊,在我的前面是高不可攀的峰顶。这是我生命的攀登,无论什么都不能阻止我。
16.我跑出了地球/267
现在,我把地球给踏遍了。1998年5月26日早上7点22分,珠峰之巅张开双臂迎接我的到来。护目镜下,泪水早已奔出眼眶在我脸上肆虐。我血脉贲张,不敢相信自己竟然真的可以站在珠峰顶上。太阳在西藏上空冉冉升起,整个山岭沐浴在一片绛红色的光中。站在世界之巅,我是那么的渺小,但我能感觉到一股奇异的力量的存在,是上天特别眷顾我才让我登上了世界之巅吗?虽然科技已经可以将人类送上月球,但没有任何科技可以将人类送到珠峰顶端。只有踏踏实实一步一步经历危险从珠峰身上爬过,才有可能到达峰顶。这不禁让我感到非常骄傲。
17.时间把时间借给了我/291
必须下山!我的氧气快用光了!还有不到五分之一罐氧气,我必须靠这点氧维持到露台地区。我怀疑自己是否能办得到,如果还有一线希望的话,我必须马上离开。在下山的途中,我们幸运地避开了一场雪崩,回望着滚滚的白雪和破碎的冰川,想起生死交际,命悬一线之时,我忍不住放声痛哭。直到回到大本营,那些担心,那些紧张,那些压力才像风一样远去。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我知道,现在已经安全了。
18.为什么会是我?/313
“是什么让一个还乳臭未干的23岁男孩宁愿冒生命危险也要看一眼西藏?”我不知道。如果硬要说我学到了什么东西,那一定是珠穆朗玛峰允许我们走到她的顶端,并且在那么多人丧生的地方,让我们捡了一条命回来。飞机带上我们,如自由的鸟儿瞬间飞过喜马拉雅山谷。我坐在直升机的后面,看着我们过去的三个月在远处变成一束微光。那个严寒、险恶、冰冷的世界,渐渐被抛到身后。这样一片梦想禁地,曾经让我们短暂停留片刻,并且我们都活着回来了。
后记/327
附录1/331
附录2/332
“征服珠穆朗玛峰的感觉怎么样?”
在贝尔从珠峰登顶之旅返回英国不久,他在伊顿大学做了一次演讲。那天,他和一起挑战珠峰的伙伴米克??克罗斯维特一起出现在学校。毫无疑问,那是我在学校里听到过的最精彩的一次演讲。观众席中,有人向他抛出了这个问题。
他的回答非常富有启发,“我从来没有征服过珠穆朗玛峰,而是,珠峰允许我从一面匍匐向上,然后在顶上停留了几分钟。”
有些观众可能已经预料到了这样的答案,但是,这句话的确展示出贝尔在与山林相伴中才能学到的卓越智慧。
在罗伯特??恩里克的《史密斯船长和他的伙伴们》一书中,他把登山喻为他最近所经历的一场战争。罗伯特在二战中曾是特别行动小组的一员,他的这个形容对于那些没有经历过战争或者缺乏登山经验的普通读者来说更像一个事实。其实,许多士兵都曾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山脉间度过,如果把这解释为额外训练就太浅显了,这绝非偶然。
战争和登山,二者都可以深刻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以及对他在这个世界中的角色的定位。
无疑,也只有涉及生死抉择的事情才会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当生与死的机会处在一架天秤上时,它才具有改变一个人的力量。登山,就是这样的一件事情。
对大多数人而言,普通的生活永远不会把我们逼入这样的境地。即便是经历过生死,也只会被迫地面对身体的疾病,或者人为而非自然的其他生死攸关的事情。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人不同寻常的生死经历,它让我们有幸窥见他在探寻生死的过程中展现出的智慧和力量。贝尔是有史以来登顶珠峰的最年轻的英国人,他的理解,他的诚实,以及他的自我觉察是很多人一生所未能达到的高度。我们,有幸作为他的读者,不仅体会到他矗立在伟大山脉之间的高度,同时,更能感受到他所体现出的人性的光辉。
大卫·库佩 牧师
《没有什么可以打败你 [Facing up]》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坚韧”这个概念的解读。它不是那种一味鼓吹“硬扛”的激进,而是强调一种内在的柔韧,一种在压力下保持弹性的能力。我记得书中有提到,有时候,最强大的力量并不是来自外在的对抗,而是来自内心的调整和接纳。这种观点,让我对很多事情的看法都发生了改变。我不再纠结于那些无法改变的过去,而是开始关注当下,关注如何用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的挑战。这本书让我明白,所谓的“打不败”,并不是指永远不受伤,而是指无论受了多重的伤,都能找到愈合的力量,重新站起来。这种成长型的思维方式,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宝贵的财富。
评分我喜欢《没有什么可以打败你 [Facing up]》这本书,因为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温暖力量。它不是那种冷冰冰的说教,而是带着一种同理心,理解你在生活中可能经历的艰难。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关于失去的章节,描写得非常动人。作者并没有强行让你走出悲伤,而是让你看到,即使在最深的痛苦中,依然可以找到继续前进的理由,依然可以怀揣着希望。这种对人性细腻情感的捕捉,让我深受感动。它让我意识到,勇敢并不是没有眼泪,而是在流泪之后,依然选择坚强。这本书就像一个知心朋友,在你失落的时候,默默地陪伴在你身边,告诉你,你并不孤单,你所经历的一切,都有它存在的意义。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对《没有什么可以打败你 [Facing up]》抱有的期待是比较高的,毕竟“没有什么可以打败你”这样的标题,总是容易让人联想到励志鸡汤。但读完之后,我不得不承认,它远超我的预期。这本书并没有给我灌输一些空洞的大道理,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展现了“打不败”的真正含义。它是一种在挫折中学习,在失败中成长,在痛苦中坚韧的精神内核。我特别喜欢书中那种“平凡中的不平凡”的感觉,它没有塑造神话般的人物,而是聚焦于普通人在面对生活重压时的挣扎与崛起。每一次读到主人公克服困难的片段,我都会忍不住在心里为他们喝彩,因为我知道,那样的成功来之不易,背后付出了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和坚持。这本书教会我的,不是永不跌倒,而是跌倒了,依然有勇气爬起来。
评分我特别欣赏《没有什么可以打败你 [Facing up]》这本书在细节上的处理。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宏大的叙事,而是通过一些微小的、生活化的细节,展现人物的成长和心路历程。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关于“坚持”的描写,并不是那种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是一种在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中,对目标不懈追求的韧劲。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刻画,让我觉得非常真实,也非常接地气。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所谓的“打不败”,就体现在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点滴坚持中。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开始关注那些被我忽略的,却默默支撑着我的力量。
评分《没有什么可以打败你 [Facing up]》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直接感受是“赋权”。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指导,而是让你觉得自己才是自己生活的主宰。书中有很多关于如何做出艰难选择的讨论,以及在选择之后如何承担责任,并从中学习。我记得有一个情节,主人公在面临一个两难的境地时,最终做出了一个并非完美的决定,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沉沦,而是勇敢地去面对结果,并从中吸取教训。这种“敢于行动,勇于承担”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它让我明白,生活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重要的不是避免错误,而是如何在错误中成长,如何不断超越自我。
评分阅读《没有什么可以打败你 [Facing up]》的过程中,我经常会停下来,反复思考其中的某些段落。作者的文字非常有力量,也很有智慧。它不是那种一次性就能读完的书,更像是一种可以反复品味的经典。我记得其中关于“自我怀疑”的章节,写得非常真实。很多人都会经历自我怀疑的阶段,这本书没有回避这一点,反而深入地探讨了如何在这种情绪中找到自我肯定。它教会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不代表自己不行,而是可以作为改进的契机。每一次当我感到沮丧,怀疑自己的能力时,我都会想起书中的那些话,它们就像一股清流,洗涤我的焦虑,让我重新找回自信。
评分《没有什么可以打败你 [Facing up]》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它没有给我任何具体的“行动指南”,但它却深刻地改变了我看待问题的方式。我记得书中有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说,“你所能做的,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常常会想起这句话,它提醒我,不要轻易否定自己,不要低估自己的潜力。这本书让我更加相信,只要有决心,有勇气,去“Facing up”,就没有什么真正能够将你打败。它是一种内在的力量,一种让你在逆境中依然能够昂首挺胸的精神。
评分《没有什么可以打败你 [Facing up]》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提供解决方案的指南,不如说是一面映照内心的镜子。它让我开始审视自己,审视那些我曾经认为无法逾越的障碍。我记得有一次,我正为工作上的一个难题而烦恼,心情低落到了极点。无意中翻开这本书,看到其中一段描述,主人公在面临相似的困境时,是如何调整心态,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并最终找到突破口。那一刻,我仿佛被点醒了。书中的那些文字,就像一颗颗种子,在我心里慢慢发芽,让我看到了希望,也让我相信,自己也有这样的能力。它不是告诉你“你一定能行”,而是告诉你“你拥有可以让你行的力量,只是你可能还没发现”。这种潜移默化的引导,比任何直接的鼓励都来得更深刻。
评分翻开《没有什么可以打败你 [Facing up]》,我立刻被一种强大的叙事张力所吸引。作者的笔触细腻而有力,字里行间流淌着一种真实的情感,让我仿佛置身于书中的每一个场景,与主人公一同经历喜怒哀乐。我记得其中一个情节,主人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那种无助和绝望,我隔着纸页都能感受到,仿佛它是一种可以被传递的能量。然而,就是在那样的低谷中,主人公迸发出了惊人的韧性。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人物内心描写的深度,它没有回避人性的脆弱,但更侧重于展现一个人在逆境中如何寻找力量,如何一步步重新站起来。这本书不是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引导你去思考,去探索自己内心深处的力量源泉。每一次阅读,我都能从中获得新的感悟,仿佛这本书也在随着我的成长而变化,它以一种动态的方式回应着我的人生。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真是直击人心——《没有什么可以打败你 [Facing up]》。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被这个名字深深吸引了。它不是那种空泛的口号,而是带着一种坚韧和力量,好像在告诉你,无论生活中遇到怎样的风浪,你都有能力去面对,去战胜。这种感觉,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了一束微光,虽然不耀眼,但足以指引方向。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翻开这本书的那个下午,阳光正好,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书香,我带着一种期待又有些忐忑的心情,准备迎接它可能带来的启示。我喜欢那种感觉,仿佛书中藏着一个无声的盟友,随时准备在我需要的时候,给予最温柔却最有力的支持。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陪伴,一种在迷茫时可以依靠的港湾。我曾无数次地在脑海中回味这个名字,它像一个标签,贴在了我人生的某个重要阶段,提醒着我曾经的坚持和未来的勇气。
评分很好,正品,很喜欢,没有味道。搞活动买,便宜点。完全是买这个书名,支持贝尔。
评分还可以,虽然就是一本书。质量还是有保证的,毕竟狗东。。
评分一共是三部分,这只是其中一部分,看着还不错,我比较喜欢贝儿。
评分质量不错 ,看了书也觉得值
评分还可以,蛮喜欢贝爷的,还没看
评分才发现京东购书用券比书店便宜多了,还是正版保证。虽然觉得贝儿很恶心。
评分喜欢贝尔,这海报那是想当的够劲!这书很喜欢。
评分终于拿到贝尔的自传了,纸质的就是比电子版的有韵味,还有就是快递真的很给力,我发现自己已经对快递的速度产生依赖了~希望这本书可以给我帮助!
评分书不错不过不是什么野外求生的,只是贝尔自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