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瓷之路博览·金桃的故乡:撒马尔罕

丝瓷之路博览·金桃的故乡:撒马尔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蓝琪 著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04548
版次:1
商品编码:11450229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精装
丛书名: 丝瓷之路博览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6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撒马尔罕,是丝绸之路的枢纽,堆积着奇珍异宝,云集了匠人商贾,是诗人的故乡,旅者的天堂。

内容简介

  撒马尔罕城,是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城市,中亚历史名城,有2500年的历史。关于她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善于经商的粟特人把撒马尔罕建造成一座美轮美奂的都城。公元前3世纪,当亚历山大大帝攻占该城时不禁赞叹:“我所听说到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只是撒马尔罕要比我想象中更为壮观。”作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枢纽城市,撒马尔罕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也饱受战争蹂躏。花剌子模时代,撒马尔罕是帝国的首都和文化中心,但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攻陷,遭受灭顶之灾。直到帖木儿大帝时期,他发誓要让撒马尔罕成为亚洲之都,因此把从亚洲各地劫掠来的珍宝堆积在撒马尔罕,把最精巧的工匠集中到撒马尔罕,在城里修建起最辉煌的宫殿和清真寺,以至于被欧洲人赞喻为“东方古老的罗马”。
  这座传奇的城市,值得阅读,值得观光,值得梦想。

作者简介

  蓝琪,贵州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在我国中亚史、突厥史、中外关系史的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是国内知名的中亚史、突厥史等方面的学者、专家。潜心研究中外史籍,治学严谨,厚积薄发,笔耕不辍。

目录

第一章屈辱的开端

一撒马尔罕城的缘起

二屈辱与反抗

三建筑文化与新曙光

第二章短暂的辉煌

一康国献金桃

二善马与葡萄酒之乡

三丝路明珠与粟特商人

四胡乐、胡舞与胡服

第三章走向伊斯兰世界

一阿拉伯铁骑与萨曼王

二城市扩建与手工业

三宗教、哲学与文化

第四章西喀喇汉王朝

一三权之争

二花剌子模新都

三突厥化

第五章毁灭与新生

一蒙古统治时期

二历史的记录

第六章巅峰时期

一帖木儿建都

二人类的共同遗产

三兀鲁伯神学院与天文台

第七章坠入低谷

一首都地位的丧失

二城市发展、商业动摇

第八章迈向近代

一反抗沙俄

二撒马尔罕新生

用户评价

评分

船长夫妇的生活也是这样吧。日日辛苦劳作,与海浪搏斗,与海鸥嬉戏,有时也会像现在这样,在风平浪静的时候,把笃定的目光投向深海,就像骄傲的君主,无边的大海就是他们的疆域版图。

评分

真正的一本好书,是很好的一次阅读体验

评分

评分

作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枢纽城市,撒马尔罕连接着波斯帝国、印度和中国这三大帝国,但也饱受了战火的蹂躏。1219年,撒马尔罕是花剌子模帝国的新都和文化中心,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攻陷之后,遭受了灭顶之灾。城内的大多数建筑,则是由后来的帖木儿大帝敕令修建。随着帖木儿帝国的兴起,他的大军横扫波斯、印度、高加索、阿塞拜疆和蒙古。他发誓要让撒马尔罕成为亚洲之都,因此他把从亚洲各地劫掠来的珍宝堆积在撒马尔罕,把每个城市的最精巧的工匠带到撒马尔罕,在城里修建起最辉煌的宫殿和清真寺。

评分

量一量我们的版图,看一看我们的家乡。这全是我们的帝国,它的权力到处通行。

评分

近些年来,中亚史研究成为了热门,各种大部头、小册子纷纷出版,而蓝琪老师这本则以名城——撒马尔罕为中心、辅以流畅、人性化的语言对中亚历史进行了简单而生活的叙述,可谓是中亚史范畴中入门级的佳作。

评分

对京东产品和服务表示非常满意

评分

你们很美,”他继续往下说“但是很空虚,没有人会为你们而死,没错,一般过路的人,可能会认为我的玫瑰和你们很像,但她只要一朵花就胜过你们全部,因为她是我灌溉的那朵玫瑰花;她是那朵我放在玻璃罩下面,让我保护不被风吹袭,而且为她打死毛毛虫的玫瑰;因为,她是那朵我愿意倾听她发牢骚、吹嘘、甚至沉默的那朵玫瑰;因为,她是我的玫瑰。   ——《 Le Petit Prince 》          “我去过很多地方。我活过一些年头。”John Berger曾经在一本随笔集中这样写道,“我把那些故事编述一集。每段叙述都从一副图像开始,这些图像唤起了对相会之地的回忆……我希望,读者也会情不自禁地说:我以前来过这里……”五年之前,他写下了《The Sense of Sight》,在中国,这本书被译为“讲故事的人”      人人都会讲故事,但不代表人人都是“讲故事的人”,实际上,讲故事的人在今天已经几乎销声匿迹。讲故事的人对我们来说已经变得非常遥远,而且越来越远……能够精彩讲述一个故事的人正变得越来越少。相反的情况倒是越来越多;有的人想听故事,四座之人只能面面相觑。这就好比曾经是我们最不可或缺的能力、最保险的财产,现在被剥夺了:这就是分享经验的能力。      也许你要反驳我,小说不是故事么?电视剧不是故事么?电影不是故事么?同理,那小说家、编剧、导演不就是讲故事的人么?我绝对钦佩小说家、编剧、导演所殚精竭虑的一切,然而,他们只是“叙述者”,而并非“讲故事的人”      如今经验的贬值和日益私密化导致了讲故事传统的萎缩,没有人愿意轻易把自己内心的东西和经历的岁月告知于他人。交流仍然存在,但是仅仅局限于无关痛痒的生活琐事,没有人愿意把他摸爬滚打的窘状贡献出来做彼此的笑谈。而与此同时,没有了讲故事的人,想听故事的人却越来越多,这,便是小说的兴起。      小说与讲故事的区别在于,讲故事的人从自己或者他人经验中获取他所要的故事,转而又把这种经验转变为听故事的人的经验。即是说,讲故事的人分享经验,而小说家则不同,他封闭自己,小说正是诞生于日益封闭的孤独个体之中。本雅明在《小说的危机》中的说法,现代以来,小说阅读已经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人类的内心日趋沉默,小说阅读的泛滥是其罪魁祸首,同时,也正是小说阅读的泛滥彻底杀死了讲故事的传统。      我们不去追究本雅明说的是否过于偏激,但沉下心来仔细回想看看,除了日复一日的冷笑话、荤段子,你有多久没有认认真真地听过一个人语速缓缓地,认认

评分

《魏书》称为悉万斤;《隋书·西域记》称为康国;唐慧超《往五天竺国传》作康国;唐杜环《经行记〉作康国、萨末建;《新唐书》称为康国、萨秣建,元耶律楚材《西游录》作寻思干;《长春真人西游记》作邪米思干;《元史》作薛迷思加;明陈诚《西域番国志》、《明史》、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均作撒马儿罕。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