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这是一幅共和国历史长卷。打开长卷,共和国历史上每件大事的来龙去脉。每—组人物的对抗或合作的历史细节,都会深深吸引你的目光;众多故事展现了共和国领袖超凡脱俗的智慧和人格力量。也透露了他们内心些许难言的苦闷……
掩卷长思,一代革命精英的言行令人拍案叫绝,难以挽回的历史错轨叫人口胃然长叹,共和国的光明前景催人精神振奋……
“大跃进”与“大饥荒”
毛泽东与中印边界之战
庐山会议,历史的插、曲
“跃进”号巨轮沉没之迷
国民党战犯的特赦
政治风暴吹倒的元帅与大将
内容简介
毛泽东与周恩来的分歧,表现为“冒进”与“保守”之争,或者说“打破平衡”与“保持平衡”之争。在历史中形成的对毛泽东的衷心爱戴和敬仰,开始变成了个人崇拜。有的人不以发挥,对个人迷信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释放战犯,出现了两种意见。
林彪将罗瑞卿打入了十八层地狱,在暗中整陈毅。
林彪整贺龙,岂止是“龙”“虎”之争。
共和国往事渐行渐行,历史的过程和人物或许正在被许多人淡忘,《红墙见证录2:共和国风云人物留给后世的真相》引导我们置身历史的真实,品味精彩的细节。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冒进之争
毛泽东希望“高潮”一夜到来
因预算问题,周恩来与毛泽东出现分歧
周恩来仍在努力反冒进
毛泽东拿着柯庆施的文章问总理:你写得出来吗?
毛泽东宣布:反冒进的问题解决了
第二章 毛泽东与中印边界之战
面对赫鲁晓夫的偏袒,毛泽东表情严肃
毛泽东几经权衡,终于定下“打”的决心
毛泽东相信前线指挥员:“让他打嘛!打不好重来!”
毛泽东的结论是:撼山易,撼解放军更难
将军们面临非同战争的风暴
毛泽东伤感:再也见不到张国华了
第三章 庐山:历史的插曲
庐山会议前,平静中的不平静
毛泽东秘会贺子珍
毛泽东想解决“头脑发昏”的问题
形势所迫,许多人提高了调门
常委会上,彭德怀难以申辩
庐山的悲剧风光
彭德怀给毛泽东最后的上书
第四章 “大跃进"与“大饥荒”
领袖们为粮食问题焦虑
因农村食堂的事,两个老乡非要见毛泽东
毛泽东希望下去的人多来信
周恩来“赌酒”:干三杯,增加外调粮三亿斤
人人检讨,唯林彪独树一帜
第五章 “跃进”号巨轮沉没之谜
震动世界的新闻
船员们抱定一个词:“就是鱼雷!”
改由陶勇当指挥
周恩来关照着每一个细节
发现了沉船礁岩
终于揭开“跃进”号沉没之谜
第六章 功德林阳光
“特赦”的酝酿过程
再生之狱
会见:从国事到家事
杜幸明的特殊感受
第七章 政治风暴吹倒的第一位大将
林彪与罗瑞卿曾同台演《庐山雪》
林彪由“大比武”开始倒罗
林彪将罗瑞卿打入十八层地狱
“彭罗陆杨”被捆绑在一起打倒
上海会议成为批罗会议
倔强的罗瑞卿选择了“毁灭”
“彭罗陆杨”案一出,“文化大革命”就拉开了序幕
罗瑞卿残腿难治
叶群一伙接到了罗瑞卿提出要截肢的报告
第八章 林彪为何视陈毅为眼中钉?
陈毅曾立志“文艺救国”
陈毅曾保护过早期的林彪
一次特殊的家宴,陈毅发泄着对林彪等人的不满
五元帅碰头会上慷慨陈辞
林彪一伙在暗中整陈毅
第九章 “政治元帅”的人生准则
从罗荣桓的处事为人说起
“林罗”共事多年,罗荣桓从不贪功诿过
辽沈战役中的分歧并没影响“林罗”的关系
“林罗”志不同道亦不同,冲突渐起
林彪发誓:“林罗要分开!”
第十章 岂止是“龙"“虎"之争
贺龙的前半生总的来说是走运的
林彪整贺龙,被一些人称作“龙虎斗”
林彪把“兵变”的吓人帽子扣到贺龙头上
贺龙“问题”逐渐升级
赫赫元帅竟连水也难喝上一口
历史终于为贺龙平反
第十一章 “总参谋长”的政治投靠
上将黄永胜,战功赫赫,污点明显
曾对老领导罗荣桓感恩戴德
政治投靠与感情投资
诬陷迫害成了一种职业病
第十二章 空军司令如何成了“空”军司令
林彪以“实权”作诱饵,吴法宪本色丢尽
为林彪加害罗瑞卿开具“罪证”
刘亚楼到底有没有“四条遗言”?
林立果《讲用报告》的出笼与收场
第十三章 海军政委与司令的“陆上对抗”
墨镜后面的光荣历史
李作鹏检查海军与“林总”不一致的地方
矛头对准海军司令萧劲光
林彪亲自出面保李、张
第十四章 总后勤部长成了林家的“总管”乏
战功卓著,得中将军衔
与林彪结党,是从“罗瑞卿事件”开始的
除掉傅连唪,为林彪再立新功
林彪为邱会作救了火
“五一三事件”中的派别之争
精彩书摘
贺子珍说道:“我看他(毛主席)很疲倦,烟抽得很厉害。安眠药也吃得很多。”
彭德怀谈到在庐山会议上自己提到的三条保证。毛泽东说:“你说的三条保证,后面两条还记得。也许真理在你那边,你的问题让历史作结论吧。”
庐山会议前,平静中的不平静
庐山,就其自然景色而言,山峰绚丽多姿,气候宜人,堪称避暑胜地。山上的白鹿洞、仙人洞、三叠泉、含鄱口等景点,常令人流连忘返。变幻莫测的庐山云雾,给本来就千姿百态的峰壑不断地改变着容颜,为她涂上一层神秘虚幻的色彩。
庐山会议旧址然而,仅就其自然风光而言,庐山算不上天下第一山;庐山闻名于世,其重要原因还在于“政治”。民国时期,许多重要政治谈判都在庐山进行,国民党的风云人物很少有不登庐山的。有人考证说,蒋介石上庐山有二十多次,也有人说三十多次。他头一回上庐山,是在1926年北伐途中,占领南昌后,于11月26日上庐山。到了共产党打下江山,自50年代末开始,它也成了会议重地,许多政治事件发生在这里。
1959年6月,毛泽东离开北京,一路在河北、河南、湖北、湖南考察。25日回到韶山,28日到武汉,29日,从汉口乘船到达九江,然后乘车缓缓登上了庐山。对于江西,毛泽东十分熟悉,从井冈山斗争开始,他在这块土地上生活战斗了多年,但登上庐山,这还是头一次。
在众人的簇拥下,毛泽东走过潺潺清溪东谷河一侧,来到一片蓊郁苍松和碧翠竹林之中。这里有一幢乱石垒成的两层欧式别墅。通常,屋匾庐号总是高悬于大门之上,而此屋与众不同,在院子里一块巨岩上,镌刻着“美庐”两个大字,落款为“中正题”。因为是蒋介石的手书,有人想凿去,以免毛泽东生厌。毛泽东闻知,当即制止,说:“这是历史,不要铲掉,应该留给后人看!”毛泽东一句话,使“美庐”二字留存至今。
“美庐”原是英国人赫莉太太的私宅,建于1922年。赫莉太太和她的丈夫都是医生,在庐山上开设“赫莉医院”。这座私宅在当时庐山上是最豪华、最宽敞的一幢,宋美龄甚为喜欢。赫莉太太就将此宅献给了宋美龄,于是此屋改名“美庐”。“美庐”绿门、绿窗、绿顶、绿柱,楼上有宽敞的阳台,四周有1500平方米的花园,幽雅、清新、恬静、秀美。蒋介石在园内叫人植白竹,宋美龄则种凌霄花。
前言/序言
从共和国诞生的礼炮隆隆,到“大跃进”的热浪滚滚;从庐山的风云激荡。到“文革”的历史失误;从林彪结党营私、红极天下,到折戟沉沙、面目全非;从江青一伙风光无限,到“四人帮”被人民审判;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转折,到后来的改革开放……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领袖人物及彭德怀、陈毅、贺龙、陈赓、刘亚楼、耿飙、黄镇等众多将领,在共和国这个大舞台上,演出了波澜壮阔的历史活剧。忽如一夜,风暴席卷,恶人当道,威猛一世的将帅们饱尝了酸咸苦辣,足智多谋的外交家们一时难辨东西,黑白颠倒,神州蒙冤……好在历史是人民写就的,最终光明战胜黑暗,正义战胜邪恶。
你既可能为一代革命精英的言行拍案叫绝,也可能为历史的错轨而喟然长叹,更会为共和国的光明前途而振奋。打开长卷,每一件大事的来龙去脉,每一组人物的对抗或合作都给你以新的启示;每一个故事都展示了领袖人物超凡脱俗的智慧和人格力量,也流露了他们内心的苦闷和难言,这就是一个真实的共和国领袖群体。平心而论,谁都难以超越历史的局限性,他们是人不是神,为此我们并不苛求他们的得失,只是尽量还历史一个本来面目,而使我们这个民族中薄弱的一环坚固起来,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共和国昨日的风雨历程,是由一系列关键人物在关键时刻创造的。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呕心沥血,上下求索,无疑是大浪漩涡的中心。前进与曲折,光荣与梦想,几度大悲大喜,多少是非曲直,构成了一曲感人肺腑的千古诗章。一代风流人物已经故去,新的领袖展示政坛。经验也罢,教训也罢,血也罢,泪也罢,这厚重的共和国历史,不管你是否亲身经历过,或者听说过,都是一部难以复制的人生宝鉴。后人只有深深地记住它,才会珍惜今天所取得的一切,才会义无反顾地去追求全新的人生……
红墙见证录2:共和国风云人物留给后世的真相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