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西方历史的兴趣开始得很晚,完成学业之后才进入对西方历史的痴迷,开始阅读各种各样的西方历史材料。在阅读西方历史的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就是西方历史上的各种民族,你来我往,你唱罢来我登场,眼花缭乱的,十分费劲。但是有意思的是,西方历史充满了多样性,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和匪夷所思的故事让人着迷,较秦汉之后循环往复的中国历史以及基本一致的儒家士人更有意思。《亲爱的老爱尔兰》带着我温习了一遍西方历史,只不过原来的主角都是历史舞台上的主角希腊、罗马、基督教……但是这次确是小小角色爱尔兰。小小角色才会发现生命的不易,小小角色才能感知生存的不易,小小的角色才会使人更加慈悲,才会明白耶稣、默罕默德、释迦摩尼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信徒且经久不衰。看到1845-1852年影响爱尔兰的大饥荒,不免想到60年代的所谓三年自然灾害,想到倔强、要强的祖母每每聊到那段时间时的哀伤。中国儒家传统讲究或者说要求你从精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要求实际上是要求你做自己、家庭、社会及世界的主宰。因此为了整个族群的未来,是要求牺牲小我的。但是文明发展到今天,应该追求的是小我幸福,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他们都应该被重视。在当今时代,也许不太适合用儒家传统去要求单个个体的价值取向,现在需要的也许是更多追求自己幸福的小公民;只要不要阻挡众生追求幸福的道路,你就是佛陀。
评分老婆在我之前读的方哲兄的《亲爱的老爱尔兰》一书,给出了“为往圣继绝学”的评价,并由此引发了她写作的兴趣,非说要写一篇专业的书评,但是至今也没有给我,却转头投向了一个名为“优女”的公众号的怀抱……但是只要能够激发读者这样那样的兴趣,也不失一种功德无量,哈哈。
评分在熙熙攘攘的现代爱尔兰街头,是否还能重温凯尔特薄暮的传说与梦幻?土豆、小矮妖和吉尼斯黑啤怎样串起爱尔兰五千年的曲折历史?《亲爱的老爱尔兰》萃取爱尔兰社会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和最有趣的瞬间,将它的风土人情追溯到传奇的时刻或独特的民俗传统。纵横于神话、历史、语言学、文学之间,深度挖掘爱尔兰人的身世和内心。首次从第一手古代资料出发,引介中国读者闻所未闻的信息。
评分爱尔兰的文化一直少有人闻,如今邱师兄的图书恰如其分地弥补了这个空缺,岂不妙哉
评分。。。。。。。。。。。。。。。。。。。。。。
评分居然忘了要发票,糊涂的我啊。
评分准备去爱尔兰啦~~~~~
评分他印象最深的是半边床的书。毕业后,方哲兄前往西欧游学至今,吾在北京谋生,再无谋面。《亲爱的老爱尔兰》一书让我对方哲兄的学识以及学识的积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评分居然忘了要发票,糊涂的我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