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博瑞森企业文化系列图书推荐:
更多管理好书,请点击进入博瑞森图书:
内容简介
《博瑞森管理丛书·使命:驱动企业成长》收录了使命源于外部而非内部、使命基于信念而非事实、使命形而上而非形而下、使命是道义追求而非功利追求、先发之于心,后形诸于文、企业使命不是“智慧百宝箱”、德鲁克:企业的使命就是创造顾客等内容。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过去30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环境好的时候企业只需要“存在”,就可以活着,甚至可以活得很好。未来30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必然降下来。恶劣环境下只有有使命感的企业才能活下去,才能活得好。发现和实现自己企业的使命,是未来企业管理的关键。高先生的这本书能帮助我们看清这一点。
——北京易中公司董事长 宋新宇
★金钱是让人做事的物质动因,使命是让人做事的心灵动因。让人今天努力工作,金钱激励就可以了;让人长久地付出,离不开心灵层面的动因。让一个人做事离不开金钱激励,让一群人做事离不开使命的激励。因此,归根结底,使命是一种无限的激励。人们常说,成功自有道。我认为,这是一本关于“道”的书。
——金蓝盟咨询机构董事长 谢继东
目录
自序 为企业立命
导论 找到管理的原点
一搞管理不能“忘本”
二做企业不能“丢人”
三与其唯“新”,不如务“本”
第一章 一切源于使命
一顶级企业,宁有“种”乎
二选择不同,所以成就不同
三观念不同,所以选择不同
四天命之谓性,使命即人生
五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第二章成功者,有其道
一企业是一种功利性组织
二企业也是一种道义性组织
三卓越的企业总有超功利的追求
四看看改变我们生活的中国公司
五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
使命而卓越
第三章 追寻卓越:倾听大师的声音
一做什么比怎么做更重要
二德鲁克: 企业唯一的使命就是创造顾客
三科林斯: 唯有愿景可以缔造永恒
四赫赛尔本:一切与使命密切相关
第四章 使命是一种规定性
一使命是一种工具
二使命意味着承诺
三使命意味着舍弃
四使命是一种规定性
五做好企业,须安好“芯”
第五章 找到企业的使命
一使命源于外部而非内部
二使命基于信念而非事实
三使命形而上而非形而下
四使命是道义追求而非功利追求
五先发之于心,后形诸于文
六企业使命不是“智慧百宝箱”
第六章 使命驱动企业成长
第七章 使命,使得企业有命
第八章 使命导向的管理
第九章 使命的延展与变迁
主要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二)我们迷失了方向
我们认为,管理理论的非平衡发展和管理实践的非平衡努力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这个世界上的管理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研究目的即做什么的理论,另一类是研究方法即怎么做的理论。但是绝大多数管理理论都属于后者,也即研究方法和手段的理论。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就曾明确地指出,当今流行的管理理论基本上都是研究方法的。或者如爱因斯坦所说:“我们时代的特征便是工具的完善与目标的混乱。”
德鲁克曾以“科学管理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为例说明他的观点。泰罗是“科学管理理论”的创立者。当泰罗通过分析铲沙开始其管理理论研究时,他永远都不会问“为什么要做它”,他只会问“怎么完成它”。大约过了50年,哈佛大学的埃尔顿.梅奥创立了“人际关系理论”,但梅奥也从来不问“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在他主持的西屋电气公司霍桑(工厂)实验中,他只问“电话机的线路焊接怎样才能做到最好”。在德鲁克看来,。科学管理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都是研究管理方法的理论。但方向比方法重要,目的比手段重要,做什么比怎么做重要,这是不需要经过复杂的逻辑分析,而仅凭生活常识就可以得出的结论。中国历史上有“草船借箭”的故事。当初,周瑜委托诸葛亮十日之内造十万支箭。如果诸葛亮真的让人一支一支地去造,那他的麻烦可就大了,非但不能如期完成任务,而且还有杀头的危险。事实上,他真正要达到的目的是“搞’’到十万支箭,而不是“造”出十万支箭。既然把目的界定为“搞”,那就可以偷、可以抢、也可以骗,方法自然无限多;如果只是把目的界定为‘‘造”,那么方法就只有一个。先搞清楚做事要达到的真正目的,然后灵活地选择做事的方法,这正是“智慧之神”诸葛亮神奇的地方。
德鲁克也曾举西尔斯公司的例子说明这一点。在1906--1908年期间,西尔斯公司在收取货款时做了一项非常大胆的改革,那就是用称取硬币重量而不是一般的清点硬币金额的办法来核对货款的数目。在那个年代,既没有纸币也没有支票,只有硬币。西尔斯公司的做法是,直接称取装钱袋子的重量,然后根据硬币的重量估算硬币的金额。如果硬币金额符合订单中货款的数量,那个袋子就不再打开了。很显然,数钱、清点硬币数量只是一种手段,计算货款金额才是真正的目的。这个办法大大提高了西尔斯公司邮购业务的工作效率。毫无疑问,明确目的比盲目在手段上下工夫更重要。
……
前言/序言
为企业立命
两千多年前,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孑乙子在他五十岁的时候自觉有一种使命,于是以五十五岁高龄开始周游列国。这对于他,有如奉命行事,是所谓“天命”。孑L子所说的“天命”,即是一种使命,但他认为是天所赋予的。孔子提出了“使命”的话题。
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天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认为,了解了人的天赋秉性,也就了解了人的天赋使命,而了解自我本性的主要途径是认真聆听来自内心深处的声音。所以他说,不管一个人的寿命是长是短,不断提高个人修养来等待上天的安排,也就是确立使命或者说是安身立命了。孟子提出了“立命”的话题。
一千多年后,北宋大儒张载重提“立命”的话题。他说出了一句对中国知识分子影响非常深远的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千多年来,它一直被中国知识分子引以为最崇高的道德境界和理想追求。自此,如何“立命”,如何安身立命,或者如何使自己的生命有依托,精神有寄托,便成了中国人一种永恒不变的情怀。
汉字具有多义性。在汉语言环境里,“命”大致有这么几重含义,一是本源或初始条件,所谓“命也、运也”,“天命之谓性”;二是灵魂或生活的意义,所谓“安身立命”;三是偶然性或规定性,所谓“宿命”,“死生由命”,“命中注定”;四是要求或任务,如“使命”、“命令”;五是自我维持生存的能力,所谓“生命”。因此,安身立命,叫“立命”;掌握命运,叫“立命”;确立使命,也可以叫“立命”。当然,这三个“立命”的含义有所不同。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企业的一切源于使命,一切与使命密切相关。他认为,企业开展经营与管理,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使命。当然,这里所说的使命是一个管理范畴的概念,是指企业经营的宗旨和存在的价值。使命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始终。既然使命是管理逻辑和经营逻辑的起点和主线,那么,企业到底应如何确立自己的使命呢?
孟子有句话:“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他说的是治理国家的道理,做企业的道理也是这样。赢得顾客,才能赢得市场;赢得顾客之心,才能赢得顾客。企业家要追问自己的内心,赢得顾客的欢心,凝聚员工的忠心,才能做好企业;唯有存爱心,发善念,走正道,坚持理想,方能行稳致远。尝有哲言:道,乃理也;理,乃心也。管理,也不过是天理人心。信哉,斯言!
在中国人潜意识深处,好像道义与利益总是相互冲突的,不能兼顾的,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道德、智慧和利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高度统一的。弗朗西斯。培根说,知识即力量。苏格拉底曾说,知识是美德,智慧即至善。有大智慧的人不会做错事,更不会干坏事,并且总能建功立业,成就大事。因此,确立使命、掌握命运、安身立命三者之间又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只有确立使命,才能掌握命运,活出意义,安身立命。
……
博瑞森管理丛书·使命:驱动企业成长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