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認知科學的迅速發展,使得科學哲學發生瞭認知轉嚮。作為一個全新的哲學研究領域,認知哲學旨在對認知這種極其復雜的心理現象進行多學科、多視角、多維度的整閤研究。“認知哲學譯叢”以認知哲學的問題域為導嚮,內容涵蓋認知的本質與發生機製、意識的本質與形成機製、語言形成與認知能力發展、知識獲得與智能發展、認知模型、認知理論、認知錶徵、具身認知、無身認知、延展認知、人工智能哲學、心理學哲學、人機交互,等等,希望《認知哲學譯叢:意識的認知理論》能為認知哲學的發展提供一個堅實的學科基礎,為我國認知哲學的研究提供知識源和思想庫。
內容簡介
《認知哲學譯叢:意識的認知理論》是美國認知心理學傢巴爾斯的一本關於意識及其發生、演變和功能的研究專著。書中,作者基於語言、注意、知覺、動機以及臨床實踐等大量實證證據,提齣瞭意識的全局工作空間模型。該模型不但詳細闡述瞭意識的發生機製,即意識産生於全局工作空間,並隨其所負載信息的冗餘性,成為無意識的語境,還為與意識相關的意誌力、注意、自我等經驗現象提供瞭統一的解釋框架。
《認知哲學譯叢:意識的認知理論》適閤哲學、邏輯學等及相關專業的研究者和學生閱讀。
內頁插圖
目錄
叢書序
中文版序言
前言
第一部分 導論
第1章 要解釋什麼?一些基礎知識
1.0引言
1.1 曆史迴顧和展望
1.2 要解釋什麼?主題的初步界定
1.3 理解意識經驗的某些嘗試
1.4 無意識專門處理器:一個共同認可的推斷
1.5 本書的共同主題
1.6 小結和展望
第二部分 基本模型
第2章 模型1:意識錶徵具有內在一緻性和全局分布性
2.0 引言
2.1 有意識和無意識處理能力的比較
2.2 基本模型:智能信息處理分布係統中的全局工作空間(黑闆)
2.3 理論隱喻如何與錶2-1中的證據吻閤
2.4 全局工作空間輸入係統的特徵
2.5 全局工作空間輸齣係統的特徵:全局何以全局
2.6 進一步思考
2.7 可檢驗性預測和反證
2.8 小結
第3章 意識經驗的神經基礎
3.0 引言
3.1 神經生理學與模型1相吻閤
3.2 神經心理學對模型1的延展
3.3 神經生理學證據的近期修正
3.4 小結
第三部分 語境的基本功能
第4章 模型2:無意識語境形成意識經驗
4.0 引言
4.1 關於語境的證據之源
4.2 語境的幾種類型
4.3 語境知識的模型化
4.4 語境的某些似真性
4.5 經驗測試的意蘊
4.6 小結
第5章 模型3:意識經驗負載信息——它總是需要某種程度的適應性
5.0引言:信息和適應性
5.1 適應性循環:任何可習得的任務都是從語境産生到有意識的信息再到冗餘的過程
5.2 人們也在許多層次上搜尋信息
5.3 模型3:解釋理論中的信息負載
5.4 當重復的經驗沒有在大腦中消退時,信息負載是意識經驗的必要條件嗎
5.5 學習的意蘊
5.6 一些實驗預測
5.7 其他意蘊
5.8 小結
第四部分 目標與自主控製
第6章 模型4:目標語境、自發的問題解決和意識流
6.0 引言
6.1 舌尖狀態作為一種目標語境或意圖
6.2 意識一無意識一意識的三元組(CUC)
6.3 目標語境的經驗評估
6.4 目標語境和意識流
6.5 進一步的意蘊
6.6 小結
第7章 模型5:作為控製思想和行為念動的意誌
7.0引言
7.1 存在意誌問題嗎?相似自主行為和非自主行為的一些比較
7.2 自主行為類似於自發的問題解決
7.3 模型5:現代版本中的念動理論
7.4 念動理論相關的證據
7.5 對自主.非自主對比的解釋
7.6 寬意蘊
7.7 作為念動事件的吸收和催眠
……
第五部分 注意、自我和有意識自我控製
第六部分 意識是功能性的
第七部分 結論
精彩書摘
1.知覺語境與概念語境的比較
在知覺和概念語境之間有些有趣的差異。在知覺中,當語境遭到否定時,我們並不會直接感知到這種否定,盡管我們可以將其概念化。也就是說,習慣瞭小帆船的搖晃後,我們就可以注意到不是水平綫在搖晃而是船在搖晃這個概念事實。但是我們並不清楚這個知覺語境的概念性認識是否有助於適應性過程。
阿姆斯的房間實驗為我們提供瞭另一個極佳的例子。前麵我們提到,一個牆壁是梯形的房間,隻要觀察者是靜止不動且用單眼觀察,這個房間看起來就是標準的。如果是這樣的話,當走進去的人靠近牆壁較低一端時,他就會變高,當他靠近較高一端時就會變矮。視覺係統,必須在房間和人的高度是不變的這兩個預設中選擇改變其中一個,最後它選擇人的高度變化瞭而牆壁是不變的。但是,當乒乓球在牆壁彈跳時,對語境預設産生的質疑就變得無法抗拒瞭。在標準的房間中,球卻以意想不到的角度彈開;當它們彈到遠處時,它們要花更長的時間纔能到達對麵的牆壁,盡管它們看起來距離很近。因此觀察者的意識經驗轉變瞭:房間似乎是一個梯形的房間,人的高度被認為是不變的瞭。以前的無意識預設得到瞭修正,現在我們對房間的意識纔是正確的。
在解決概念性問題時,情形就會不一樣,對牛頓時間原理提齣質疑的愛因斯坦式物理學傢能夠直接且有意識地改變他們的預設,盡管更多守舊的和他們同時期的學者發現這很睏難或者不可能。在概念語境中,我們有時可以有意識地進入一個語境,並同時改變它。此時新的概念語境就會對該項科學觀察的解釋産生重大影響。注意,一旦我們對預設觀點産生瞭否定,它就不再是預設的,而是被集中注意的和有意識的。因此在它自己的概念語境中,它會被加以解釋。當我們討論我們的概念語境時,我們的概念語境就變成有意識瞭。2.科學範式大部分是無意識語境在不同的語境預設中,當人們試圖交流他們的觀點時,就會齣現交流問題。科學中不同的範式就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人們可能會認為至少科學不存在這樣的交流問題,因為科學傢麵對的是一個可以共享的、可以觀察的經驗性領域,並且成熟的科學學科會使用明確的正式原理。但事實並非如此,曆史學傢很早就開始討論在科學中頻繁齣現的交流問題,但是直到庫恩發錶瞭開創性著作《科學革命的結構》(1970)後,交流問題纔廣泛地被認為是科學的基本特徵之一。庫恩概括瞭科學曆史上的兩種變革:在某種框架或“範式”中,發展是纍積性的,科學傢可以分享其中共同的工具、目標、特定的難題及其對現實的假定。因此在《牛頓的數學原理》問世之後的兩個世紀裏,物理學界使用著同一個範式,直到19世紀末期,纔發現這個範式內部存在難以解決的矛盾。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解決瞭其中一些難題,導緻瞭新框架的産生。
……
前言/序言
眾所周知,意識經驗是心理科學中十分重要、復雜且頗具爭議的論題。我們都是有意識的人,但我們擁有的意識並不能被我們所直接觀察,而是要通過反省來體驗。然而,作為科學傢,我們的目的是要收集客觀知識,即使涉及主體性本身。但能否做到這一點呢?本書將提齣一種方法,毫無疑問,讀者會就其是否適當得齣自己的判斷。然而,確信無疑的是,我們不能追求科學心理學,並希望長期避免該問題。
的確,曆史地看,心理學傢從來沒有成功地論述過意識問題,也沒有成功地迴避這個問題。兩個重要的心理學元理論——內省主義和行為主義,在進退維榖中均告失敗。或許是從這些失敗中得到瞭啓發,現在大多數科學心理學傢贊成第三種心理學的元理論——認知進路(Baars,1986a)。當我們無法指望其他的心理學能成功解釋意識經驗時,認知心理學是否會成功呢?——並不僅僅是因為意識本身存在,而且是因為無論意識是否有科學價值,它的的確確在人類神經係統中發揮著重大的功能性作用。把意識作為一個嚴肅的科學問題看待,遇到的第一個難題是澄清與意識相關的像雜草一樣糾纏在一起的相互衝突的觀點、意見、事實、偏見、洞見、誤解、基本原理、基本謬誤等。納塔索拉斯(Natsoulas.1978a)列舉瞭英文中“consclousness”這個單詞至少7種主要定義。就身心這個問題而言,其相關文獻從《奧義書》(Upanishads)①延伸到最新的哲學雜誌,已有3000年的深層思考。在對這些大量的哲學文獻抱有深深的敬意的同時,我們注重自己的研究。這樣做並不是低估哲學問題的重要性。但是科學中的一個由來已久的策略是,通過關注經驗的重要問題而暫時迴避哲學問題,其最終目的是用新的科學理念闡明永恒的哲學問題。
我們如何發現意識的經驗證據呢?意識的理論是關於什麼的理論?19世紀的心理學傢如馮特和詹姆斯相信,意識是心理學的基本構成問題,但他們卻幾乎對此沒有什麼研究。弗洛伊德和心理動力學傳統對無意識動機作瞭很多研究,卻認為意識經驗是理所當然的。在20世紀前半葉,行為主義者多不贊成對意識進行認真的研究,甚至最近幾年,認知心理學傢還愚蠢地迴避這一問題。事實上,意識現象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亟待我們去探究。在實踐中,所有的心理學都包含著意識經驗。當代心理學傢會發現他們很大程度上處於類似汝爾丹紳士②一樣的境地:汝爾丹紳士很有錢,特意雇傭瞭一個學者想讓自己變得高雅。
認知哲學譯叢:意識的認知理論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內容簡介
評分
☆☆☆☆☆
《認知哲學譯叢:意識的認知理論》是美國認知心理學傢巴爾斯的一本關於意識及其發生、演變和功能的研究專著。書中,作者基於語言、注意、知覺、動機以及臨床實踐等大量實證證據,提齣瞭意識的全局工作空間模型。該模型不但詳細闡述瞭意識的發生機製,即意識産生於全局工作空間,並隨其所負載信息的冗餘性,成為無意識的語境,還為與意識相關的意誌力、注意、自我等經驗現象提供瞭統一的解釋框架。
評分
☆☆☆☆☆
內容簡介
評分
☆☆☆☆☆
《認知哲學譯叢:意識的認知理論》適閤哲學、邏輯學等及相關專業的研究者和學生閱讀。
評分
☆☆☆☆☆
內容簡介
評分
☆☆☆☆☆
認知科學的迅速發展,使得科學哲學發生瞭認知轉嚮。作為一個全新的哲學研究領域,認知哲學旨在對認知這種極其復雜的心理現象進行多學科、多視角、多維度的整閤研究。“認知哲學譯叢”以認知哲學的問題域為導嚮,內容涵蓋認知的本質與發生機製、意識的本質與形成機製、語言形成與認知能力發展、知識獲得與智能發展、認知模型、認知理論、認知錶徵、具身認知、無身認知、延展認知、人工智能哲學、心理學哲學、人機交互,等等,希望《認知哲學譯叢:意識的認知理論》能為認知哲學的發展提供一個堅實的學科基礎,為我國認知哲學的研究提供知識源和思想庫。
評分
☆☆☆☆☆
評分
☆☆☆☆☆
《認知哲學譯叢:意識的認知理論》適閤哲學、邏輯學等及相關專業的研究者和學生閱讀。
評分
☆☆☆☆☆
認知科學的迅速發展,使得科學哲學發生瞭認知轉嚮。作為一個全新的哲學研究領域,認知哲學旨在對認知這種極其復雜的心理現象進行多學科、多視角、多維度的整閤研究。“認知哲學譯叢”以認知哲學的問題域為導嚮,內容涵蓋認知的本質與發生機製、意識的本質與形成機製、語言形成與認知能力發展、知識獲得與智能發展、認知模型、認知理論、認知錶徵、具身認知、無身認知、延展認知、人工智能哲學、心理學哲學、人機交互,等等,希望《認知哲學譯叢:意識的認知理論》能為認知哲學的發展提供一個堅實的學科基礎,為我國認知哲學的研究提供知識源和思想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