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草纲目>中药养生速查全书(超值全彩白金版)》以《本草纲目》为底本,从中选取了四百余种最为常用的中药进行介绍,并按功效将这些中药列入清热解毒篇、祛风抗菌篇、消食通络篇、补气安神篇四大篇中。同时,《<本草纲目>中药养生速查全书(超值全彩白金版)》参考了《本草纲目》的编写体例和相关内容,介绍了四百余种中药的正名、采集加工、炮制技术、药理作用、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及药膳方,并列出了药膳方的配方、用法、随症加减和禁忌等。本书旨在挖掘《本草纲目》中的智慧和传世良方,以惠及今人。
内页插图
目录
清热解毒篇
解表药
辛温解表药
草麻黄(麻黄)
荆芥(荆芥)
肉桂(桂枝)
紫苏(紫苏叶)
防风(防风)
羌活(羌活)
藁本(藁本)
白芷(白芷)
苍耳(苍耳子)
玉兰(辛夷)
姜(生姜)
葱(葱白)
鹅不食草(鹅不食草)
石香薷(香薷)
芜荽(胡荽)
柽柳(西河柳)
辛凉解表药
薄荷(薄荷)
牛蒡(牛蒡子)
黑蚱(蝉蜕)
野葛(葛根)
柴胡(柴胡)
大三叶升麻(升麻)
桑叶(桑叶)
菊(菊花)
蔓荆(蔓荆子)
大豆(淡豆豉)
紫萍(浮萍)
木贼(木贼)
山芝麻(山芝麻)
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
石膏(石膏)
知母(知母)
栀子(栀子)
夏枯草(夏枯草)
瓜蒌(天花粉)
芦苇(芦根)
淡竹叶(淡竹叶)
西瓜(西瓜翠衣)
小决明(决明子)
鸭跖草(鸭跖草)
谷精草(谷精草)
密蒙花(密蒙花)
青葙(青葙子)
东方蝙蝠(夜明砂)
大叶冬青(苦丁茶)
猪(猪胆汁)
清热燥湿药
黄连(黄连)
黄芩(黄芩)
黄皮树(黄柏)
龙胆或条叶龙胆(龙胆)
苦参(苦参)
白蜡树(秦皮)
白鲜(白鲜皮)
清热解毒药
忍冬(金银花)
连翘(连翘)
蒲公英(蒲公英)
紫花地丁(紫花地丁)
紫堇(苦地丁)
金莲花(金莲花)
野菊(野菊花)
天葵(天葵子)
七叶一枝花(重楼)
拳参(拳参)
菘蓝(大青叶)
板蓝根(板蓝根)
青黛(青黛)
蕺菜(鱼腥草)
金荞麦(金荞麦)
黄花败酱(败酱草)
白头翁(白头翁)
马齿苋(马齿苋)
鸦胆子(鸦胆子)
委陵菜(委陵菜)
射干(射干)
越南槐(广豆根)
酸浆(锦灯笼)
青牛胆(金果榄)
木蝴蝶(木蝴蝶)
大血藤(大血藤)
光叶菝葜(土茯苓)
白蔹(白蔹)
祁州漏芦(漏芦)
穿心莲(穿心莲)
千里光(千里光)
冬青(四季青)
半边莲(半边莲)
白花蛇舌草(白花蛇舌草)
独蒜兰或杜鹃兰(山慈姑)
棕熊(熊胆)
地锦(地锦草)
翻白草(翻白草)
马勃(马勃)
清热凉血药
地黄(地黄)
玄参(玄参)
牡丹(牡丹皮)
紫草(紫草)
芍药或川赤芍(赤芍)
水牛(水牛角)
清虚热药
黄花蒿(青蒿)
白薇(白薇)
枸杞(地骨皮)
银柴胡(银柴胡)
胡黄连(胡黄连)
祛风抗菌篇
泻下药
攻下药
掌叶大黄(大黄)
狭叶番泻(番泻叶)
库拉索芦荟(芦荟)
润下药
松子仁(松子仁)
大麻(火麻仁)
郁李(郁李仁)
峻下逐水药
甘遂(甘遂)
芫花(芫花)
裂叶牵牛或圆叶牵牛(牵牛子)
垂序商陆(商陆)
巴豆(巴豆)
续随子(千金子)
乌桕(乌桕根皮)
祛风湿药
祛风寒湿药
重齿毛当归(独活)
威灵仙或棉团铁线莲(威灵仙)
乌头(川乌)
风藤(海风藤)
家蚕(蚕沙)
绵毛马兜铃(寻骨风)
油松或马尾松(松节)
石松(伸筋草)
短柄乌头(雪上一枝蒿)
丁公藤(丁公藤)
五步蛇(蕲蛇)
乌梢蛇(乌梢蛇)
贴梗海棠(木瓜)
徐长卿(徐长卿)
青藤(青风藤)
黄瑞香和陕甘瑞香(祖师麻)
枫香树(路路通)
祛风湿热药
丝瓜(丝瓜络)
秦艽(秦艽)
粉防己(防己)__
豨莶(豨莶草)
海州常山(臭梧桐)
刺桐(海桐皮)
络石(络石藤)
雷公藤(雷公藤)
牻牛儿苗或老鹳草(老鹳草)
穿龙薯蓣(穿山龙)
祛风湿强筋骨药
金毛狗脊(狗脊)
千年健(千年健)
鹿蹄草(鹿衔草)
水母雪莲花或绵头雪莲花(雪莲花)
化湿药
茅苍术(苍术)
凹叶厚朴(厚朴)
广藿香(广藿香)
佩兰(佩兰)
阳春砂(砂仁)
白豆蔻(豆蔻)
草豆蔻(草豆蔻)
利水渗湿药
利水消肿药
茯苓(茯苓)
猪苓(猪苓)
薏苡(薏苡仁)
泽泻(泽泻)
冬瓜(冬瓜皮)
玉蜀黍(玉米须)
葫芦(葫芦)
荠菜(荠菜)
枳椇(枳椇子)
滑石(滑石)
杠柳(香加皮)
非洲蝼蛄(蝼蛄)
赤小豆(赤小豆)
萱草(萱草根)
利湿退黄药
茵陈蒿(茵陈)
地耳草(地耳草)
过路黄(金钱草)
叶下珠(珍珠草)
虎杖(虎杖)
垂盆草(垂盆草)
广州相思子(鸡骨草)
利尿通淋药
车前(车前子)
白木通或三叶木通(木通)
通脱木(通草)
瞿麦(瞿麦)
萹蓄(萹蓄)
地肤(地肤子)
石韦(石韦)
冬葵(冬葵果)
灯芯草(灯芯草)
粉背薯蓣(萆薢)
理气药
柚(化橘红)
橘(陈皮)
青皮(青皮)
酸橙(枳实)
白木香(沉香)
檀香(檀香)
木香(木香)
莎草(香附)
乌药(乌药)
荔枝(荔枝核)
土木香(土木香)
小根蒜(薤白)
刀豆(刀豆)
柿(柿蒂)
佛手(佛手)
枸橼(香橼)
七叶树(娑罗子)
玫瑰(玫瑰花)
九香虫(九香虫)
驱虫药
使君子(使君子)
川楝(苦楝皮)
槟榔(槟榔)
雷丸(雷丸)
南瓜(南瓜子)
粗茎鳞毛蕨(绵马贯众)
天名精(鹤虱)
大果榆(芜荑)
榧(榧子)
消食通络篇
消食药
山里红(山楂)
萝卜(莱菔子)
大麦(麦芽)
粟(谷芽)
家鸡(鸡内金)
鸡矢藤(鸡矢藤)
耳叶牛皮消(隔山消)
温里药
乌头(附子)
山鸡椒(荜澄茄)
干姜(干姜)
吴茱萸(吴茱萸)
丁香(丁香)
茴香(小茴香)
胡椒(胡椒)
高良姜(高良姜)
花椒(花椒)
荜茇(荜茇)
肉桂(肉桂)
止血药
凉血止血药
刺儿菜(小蓟)
蓟(大蓟)
地榆(地榆)
槐(槐花)
侧柏(侧柏叶)
白茅(白茅根)
苎麻(苎麻根)
羊蹄(羊蹄根)
化瘀止血药
七叶树(三七)
茜草(茜草)
水烛香蒲(蒲黄)
降香檀(降香)
收敛止血药
仙鹤草(仙鹤草)
白及(白及)
裸花紫珠(紫珠)
莲(藕节)
棕榈(棕榈炭)
温经止血药
艾(艾叶)
木(木)
炮姜(炮姜)
活血化瘀药
活血止痛药
川芎(川芎)
延胡索(延胡索)
温郁金或姜黄(郁金)
伏生紫堇(夏天无)
姜黄(姜黄)
没药树(没药)
复齿鼯鼠(五灵脂)
卡氏乳香树(乳香)
活血调经药
密花豆(鸡血藤)
丹参(__________丹参)
红花(红花)
桃(桃仁)
益母草(益母草)
毛叶地瓜儿苗(泽兰)
牛膝(怀牛膝)
川牛膝(川牛膝)
麦蓝菜(王不留行)
月季(月季花)
凌霄(凌霄花)
卫矛(鬼箭羽)
活血疗伤药
地鳖(土鳖虫)
苏木(苏木)
槲蕨(骨碎补)
奇蒿(刘寄奴)
马钱(马钱子)
破血消症药
黑三棱(三棱)
水蛭(水蛭)
复带虻(虻虫)
南方大斑蝥(斑蝥)
穿山甲(穿山甲)
化痰止咳平喘药
化痰药
半夏(半夏)
天南星(天南星)
白芥(芥子)
皂荚(猪牙皂)
桔梗(桔梗)
旋覆花(旋覆花)
柳叶白前(白前)
小毛茛(猫爪草)
川贝母或湖北贝母(川贝母)
浙贝母(浙贝母)
白花前胡(前胡)
胖大海(胖大海)
青秆竹(竹茹)
青皮竹(天竺黄)
文蛤或青蛤(海蛤壳)
毛蚶或魁蚶(瓦楞子)
海蒿子或羊栖菜(海藻)
海带或昆布(昆布)
黄独(黄药子)
瓜蒌(瓜蒌)
礞石(礞石)
海浮石(海浮石)
止咳平喘药
山杏(苦杏仁)
直立百部或对叶百部(百部)
紫菀(紫菀)
独行菜或播娘蒿(葶苈子)
紫苏子(紫苏子)
桑白皮(桑白皮)
枇杷(枇杷叶)
银杏(白果)
紫金牛(矮地茶)
罗汉果(罗汉果)
牡荆(牡荆子)
款冬(款冬花)
白曼陀罗(洋金花)
开窍药
林麝(麝香)
苏合香树(苏合香)
龙脑香(冰片)
白花树(安息香)
石菖蒲(石菖蒲)
补气安神篇
安神药
重镇安神药
朱砂(朱砂)
琥珀(琥珀)
龙骨(龙骨)
养心安神药
合欢(合欢皮)
柏子仁(柏子仁)
何首乌(首乌藤)
酸枣(酸枣仁)
远志(远志)
赤芝(灵芝)
平肝息风药
平抑肝阳药
耳鲍或羊鲍或皱纹盘鲍或杂色鲍
(石决明)
褶纹冠蚌或三角帆蚌或马氏珍珠贝
(珍珠母)
大连湾牡蛎或长牡蛎或近江牡蛎
(牡蛎)
罗布麻(罗布麻)
息风止痉药
珍珠(珍珠)
僵蚕(僵蚕)
赛加羚羊(羚羊角)
牛(牛黄)
玳瑁(玳瑁)
东亚钳蝎(全蝎)
参环毛蚓(地龙)
天麻(天麻)
钩藤(钩藤)
补虚药
补气药
人参(人参)
党参(党参)
西洋参(西洋参)
大花红景天(红景天)
扁豆(白扁豆)
孩儿参(太子参)
蒙古黄芪(黄芪)
白术(白术)
薯蓣(山药)
甘草(甘草)
刺五加(刺五加)
绞股蓝(绞股蓝)
沙棘(沙棘)
枣(大枣)
中华蜜蜂(蜂蜜)
补阳药
梅花鹿(鹿茸)
刺海马或线纹海马(海马)
补骨脂(补骨脂)
仙茅(仙茅)
巴戟天(巴戟天)
冬虫夏草菌(冬虫夏草)
益智(益智仁)
胡桃(核桃仁)
胡卢巴(胡卢巴)
蛤蚧(蛤蚧)
菟丝子(菟丝子)
肉苁蓉(肉苁蓉)
中国林蛙(蛤蟆油)
韭菜(韭菜子)
杜仲(杜仲)
补血药
当归(当归)
驴(阿胶)
龙眼(龙眼肉)
补阴药
环草石斛(石斛)
明党参(明党参)
轮叶沙参(南沙参)
百合(百合)
枸杞子(枸杞子)
桑葚(桑葚)
脂麻(黑芝麻)
女贞(女贞子)
鳖(鳖甲)
乌龟(龟甲)
收涩药
固表止汗药
小麦(浮小麦)
糯稻(糯稻根须)
敛肺止咳药
乌梅(乌梅)
五味子(五味子)
盐肤木(五倍子)
罂粟(罂粟壳)
涩肠止泻药
石榴(石榴皮)
肉豆蔻(肉豆蔻)
涩精缩尿止带药
山茱萸(山茱萸)
大刀螂(桑螵蛸)
金樱子(金樱子)
华东覆盆子(覆盆子)
芡(芡实)
刺猬(刺猬皮)
无针乌贼或金乌贼(海螵蛸)
鸡冠花(鸡冠花)
臭椿(椿皮)
攻毒杀虫止痒药
雄黄(雄黄)
硫黄(硫黄)
金钱松(土荆皮)
蛇床(蛇床子)
大蒜(大蒜)
木鳖(木鳖子)
拔毒化腐生肌药
铅丹(铅丹)
炉甘石(炉甘石)
硼砂(硼砂)
……
精彩书摘
养生是一个永恒而广泛的话题,我国自古就非常重视选用中药以保健身体和延缓衰老。在医学文献、中药养生专著中记载了很多行之有效的传统养生药方,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中药养生知识,对我们的日常养生保健意义深远。
《本草纲目》一直被中国人奉为治病养生的圣典,其中的养生智慧和养生良方被代代相传。古往今来,人们对于中药和中药养生的重视和深厚情感是其他民族所难以理解的:在古代,中国的每一个医生都要精通中药学,懂得采药和制药;每一个读书人都尽量要通晓中药学,以便仕途不顺利时改做医生,不为良相则为名医;每一个母亲都会了解一些中草药的知识,懂得辨认常用草药,懂得随季节变化用草药调剂饮食预防疾病,懂得用草药为家人治疗常见病和较轻的外科创伤。甚至可以说,中药养生几乎已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必须要知晓的生活常识,犹如布帛菽粟,与国人的生活不可须臾相离:风寒时离不了一碗热腾腾的姜汤,补血要找大枣和赤小豆,为产妇下奶要喝通草猪蹄汤,调理小儿脾胃、消食化积要吃山药米粥……中国人一生的健康与中药养生关系密切:年轻的母亲一怀孕,家人就会用一些草药加进她的饭菜汤羹,加强她和胎儿的健康。婴儿一出世,母亲就会给孩子缝制一个小药枕,里面的填充物就是避免幼儿常见病的几种中药。到一生的尽头,家人会为死者用药液洗身,更换用药物熏制过的寿衣,再在棺椁中放一些药物随葬。
在当今社会,中药养生备受人们关注,从人们热衷的养生图书、中药养颜、中草药精华养发素等即可见端倪。人们期待从历史悠久、卓有成效的中药养生这一宝库中获取更多的养生智慧和力量。发掘这一宝库,汲取其精华是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延长人类寿命的一次飞跃,具有重大的意义。为帮助普通读者在日常生活中认识各类中药、了解它们的特性、功效,从而科学利用中药养生,通过运用中药养生方式来调养身,使机体阴阳平衡、五脏调和、气血畅通,达到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我们组织相关专业人士编撰了这部《〈本草纲目〉中药养生速查全书》。
本书以《本草纲目》为底本,从中选取了四百余种最为常用的中药进行介绍,并按功效将这些中药分别列入清热解毒篇、祛风抗菌篇、消食通络篇、补气安神篇四大篇中。每一篇还按功效做了进一步细分,如解表药、清热药等,使读者仅从目录和书眉即可对每一种中草药的药效一目了然。同时,本书参考了《本草纲目》的编写体例和相关内容,介绍了四百余种中药的正名、采集加工、炮制技术、药理作用、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及本药方和药膳方,并列出了药方、药膳方的配方、用法、炮制方法、随症加减和禁忌等。其中一些经典的药方和药膳方是直接引自《本草纲目》,旨在挖掘本草经典巨著中的智慧和传世良方,以惠及今人。
为方便读者辨认中药,本书提供了每种药材的形态图和药材图片,图片清晰精美,立体展现植物形态,叶的脉络、花的形态都清晰可辨,帮助普通读者进行辨认,轻松掌握中药的特点。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体例简明,可供广大中药养生爱好者和患者自学自用,无论有无医学基础,均可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是一部即查即用的家庭必备养生图书,可随时随地为自己及家人、好友找到合适的养生良方。许多药方、药膳方取材方便、简单易行,安全有效,适合普通百姓日常使用。中医讲究辨证施治,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生理和病理上的差异,因而其中所录药方和药膳方未必适合所有人,在使用时最好配合医院的诊断并遵医嘱使用,以确保安全。对于身患重疾的读者,一定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关的中药方和药膳,以期取得更好的疗效。
最后,愿这本书能为你送去健康,愿中药养生护佑你一生平安健康。
……
前言/序言
《本草纲目》中药养生速查全书(超值全彩白金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时间有痕,它包裹在生命的每个角落,需要你去欣赏;岁月有痕,它隐藏在父母对儿女的无私奉献中
评分
☆☆☆☆☆
缺点是没有索引,后面应该有索引。
评分
☆☆☆☆☆
书很好,有用,京东送货很快
评分
☆☆☆☆☆
不错不错不不
评分
☆☆☆☆☆
量不错,看起来是正版的,里面讲的也比较新颖,值得推荐!
评分
☆☆☆☆☆
越会销蚀人的精力和志气。”每个人都会经历青春,但不一定都想去奋斗,奋斗过才能留下点可爱的
评分
☆☆☆☆☆
可以
评分
☆☆☆☆☆
看了一下很不错哦!很有用。
评分
☆☆☆☆☆
内容很实用 ,也很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