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西夏衣食住行(插图珍藏本)

辽金西夏衣食住行(插图珍藏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宋德金 著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92332
版次:1
商品编码:11262578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1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纵观辽、金、西夏的衣、食、住、行诸方面,契丹、女真、党项既在不同程度上保留了本民族的传统,又吸收、借鉴了汉人及其他民族的风尚和文化。同时,契丹、女真、党项的衣、食、住、行文化,对汉人及其他族人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辽、金、西夏各族人民为创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缔造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辽金西夏衣食住行(插图珍藏本)》以图文并茂的表述方式,不仅详细地解读了辽金西夏衣食住行的一系列具体问题,解析了引起衣食住行变化的社会环境、不同阶层和集团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差异、体现出的礼仪和习俗。

内容简介

  《辽金西夏衣食住行(插图珍藏本)》以图文并茂的表述方式,不仅详细地解读了辽金西夏衣食住行的一系列具体问题,解析了引起衣食住行变化的社会环境、不同阶层和集团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差异、体现出的礼仪和习俗,《辽金西夏衣食住行(插图珍藏本)》还详细介绍了这一历史时期衣食住行所表现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交流及影响。

作者简介

  宋德金,辽宁新民人。编审。196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学系,曾任东北文史研究所实习研究员、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参与《社会科学战线》杂志创办工作,任编辑。1979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编辑部。后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历史研究》杂志主编。曾任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辽金史学会会长等。研究方向是辽金史、中国社会史。主要著作有《金代的社会生活》、《中国风俗通史·辽金卷》、《辽金论稿》、《中国历史·金史》、《宋德金集》等,合作主编《中华文明史·辽宋夏金卷》、《中国社会史论》等。

目录

绪言
衣:服饰装束
辽代服饰的演变
从文物考古看辽人服饰
契丹人的发式
首饰与面妆
金代服饰制度
女真人的发式、首饰及化妆
服饰风尚的变迁
党项的衣着与发式
左衽述考

食:饮食器用
契丹的头鱼宴与头鹅宴
辽国的酒与茶
风格独具鸡冠壶
辽人饮食特点
金人的面食
金人酒事
“学得南人煮茶吃”
金人饮食特点及影响
西夏人的饮食

住:居室建筑
契丹的穹庐、车帐与土屋
五京与捺钵行宫
床榻·胡床·交椅
辽人居所建筑的特点
“内地”金上京
楼阁峥嵘金中都
金人民居与火炕
西夏居所与建筑

行:行旅交通
辽国畜力马牛驼
长毂广轮奚人车
辽国的驿道与鹰路
金国的陆路交通
天下雄胜卢沟桥
舟楫与漕运
驿道·驿馆·游幸通道
西夏人的行旅
后记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才写成不朽的《三国演义》,后刊印于明嘉靖元年(一五二二)。罗氏此书问世后,新刊本纷纷出现,均以罗本为主,只做了些考证、批评、文字增删和回目卷数的整理工作,内容无甚改动。   本书《三国志演义》,60卷,120回,通常所称“毛本”。是目前最通行的版本。清康熙年间,毛宗岗对罗本作了较大的修改,附上评语,加以刊印,共七十五万言,成为至今流行的一百二十回本,其师金圣叹称为「第一才子书」。 三国演义》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最早刊本为明嘉靖年间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亦称“罗本”、“嘉靖本”。这是公众认为最接近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原本。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群众创作和作家创作相结合的典范创作之一,也是成就很高、影响很大的古代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故事很早就流传于民间。南北朝时,裴松之为陈寿《三国志》作注,已采用了不少民间传说故事。据晚唐李商隐《骄儿时》云:「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可知,三国故事在晚唐已流行于民间。苏轼《东坡志林》说:「涂巷小儿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反映在北宋都城汴梁,已有民间艺人说演具有「拥刘反曹」倾向的三国故事。金元杂剧搬演三国史事者至少有三十多种。元代英宗至治年间(一三二一 -- 一三二三)有建安虞氏刊本《全相三国志平话》,凡上中才写成不朽的《三国演义》,后刊印于明嘉靖元年(一五二二)。罗氏此书问世后,新刊本纷纷出现,均以罗本为主,只做了些考证、批评、文字增删和回目卷数的整理工作,内容无甚改动。   本书《三国志演义》,60卷,120回,通常所称“毛本”。是目前最通行的版本。清康熙年间,毛宗岗对罗本作了较大的修改,附上评语,加以刊印,共七十五万言,成为至今流行的一百二十回本,其师金圣叹称为「第一才子书」。 三国演义》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最早刊本为明嘉靖年间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亦称“罗本”、“嘉靖本”。这是公众认为最接近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原本。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群众创作和作家创作相结合的典范创作之一,也是成就很高、影响很大的古代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故事很早就流传于民间。南北朝时,裴松之为陈寿《三国志》作注,已采用了不少民间传说故事。据晚唐李商隐《骄儿时》云:「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可知,三国故事在晚唐已流行于民间。苏轼《东坡志林》说:「涂巷小儿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反映在北宋都城汴梁,已有民间艺人说演具有「拥刘反曹」倾向的三国故事。金元杂剧搬演三国史事者至少有三十多种。元代英宗至治年间(一三二一 -- 一三二三)有建安虞氏刊本《全相三国志平话》,凡上中

评分

第一层次指的是对过去实际发生的事情的述说,第二层次则是指对这种述说背后起支配作用的观念进行反思和解释,后者有时也称或。我们可以分别称之为一阶科学史和二阶科学史。一阶的科学史和二阶的科学史是密切关联的。我们称之为“历范围、不同内容和不同到牛顿这段历史时期。这段时期,科学思想发生戏剧性的变革,为迎接新思想的到来所需要的细节上的改变,一环紧扣一环,每一环节都由一个伟大的人物来完成,整个科学的进展仿佛是早已安排好了的一幕戏剧的开演。这样的历史当然使思想史或观念史大有用武之地,可是这种情况在科学史上并不总是出现。到了18世纪,科学发展的线索就不那么分明了,科学史不再是在少数几个成熟学科中观念的变革史,而是许多新学科的诞生史。美国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家托马光学与静力学这五大学科属于古科学在科学革命时期的转变,更多地归因于人们以新的眼光去看旧现象,而较少得力于一系大地依赖实验,库恩称之为培根科学,因为培根曾在他的发展设计过兰图。库恩指出,数学传统的古典科学和实验传统的培根科学直到19世纪仍然是分离的、独立发展的,不能用一种发展模式来套全部的科学史。库恩的观点对我们认识思想史编史方法的局限性是有帮助的。

评分

  

评分

  11.古代进屋也要脱鞋,鞋放外面。

评分

以图文并茂的表述方式,不仅详细地解读了辽金西夏衣食住行的一系列具体问题,解析了引起衣食住行变化的社会环境、不同阶层和集团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差异、体现出的礼仪和习俗,还详细介绍了这一历史时期衣食住行所表现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交流及影响。

评分

非常非常好!谢谢您!!

评分

很好的参考书

评分

  9.古代一天两顿饭,早9点,下午4点。不睡午觉。

评分

挺好的一本书,内容不会晦涩难懂,但是过于简略,适合无聊的时候打法时间,而且配的插图也略少了,但是系统的介绍了那一时期整个生活状况,还是挺好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