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瓜得豆:清末民初的阅读文化与接受政治

种瓜得豆:清末民初的阅读文化与接受政治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张仲民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22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98768
版次:1
商品编码:1201444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近代中国研究青年学者书系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96
字数:349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关注了清末民初中国的阅读文化(reading cultures)建构及与之相关的“接受政治”(reception politics)问题,以及来自欧美与日本的新知识在中国如何再生产的问题,如启蒙、新的性道德与生育理念,一些与西方现代性密切联系的关键概念像黑格尔、古滕堡、世界语等,是如何被“舍旧谋新”的大众传媒与知识精英在引介中具体化、在地化乃至符号化的,又是如何被清末民初的读者阅读和使用的,这些读者又如何对此加以接受转化,最终又产生了何种派生意义与社会效果。

作者简介

  张仲民,河南尉氏人,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亦从事历史学理论的译介工作。出版有专著《出版与文化政治:晚清的“卫生”书籍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书评二十多篇,另外与人合译有《捍卫历史》(Richard J. Evans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一书。

目录

序【王汎森】
致 谢
引 言
第一章 清季启蒙人士改造大众阅读文化的论述与实践
一 前现代中国阅读文化管窥
二 改造大众阅读文化之主要举措一
三 改造大众阅读文化之主要举措二
四 检讨
五 小结
第二章 “淫书”的社会史
一 强种关怀
二 广告宣传
三 著译旨趣
四 译者与作者
五 读者反应之一
六 读者反应之二
七 读者反应之三
八 小结
第三章 “黑格尔”的接受史
一 “黑格尔”之于中国
二 译介黑格尔
三 哲学译著中的黑格尔
四 援用黑格尔
五 章太炎与黑格尔
六 小结
第四章 “古腾堡”的接受史
一 古腾堡成为问题
二 再现古腾堡之一
三 再现古腾堡之二
四 再现古腾堡之三
五 中国印刷术与古腾堡
六 接受政治
七 小结
第五章 世界语的接受史
一 刘师培初倡世界语
二 刘章分歧
三 坐言起行
四 事随境迁
五 小结
第六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在地化
一 出道
二 福湘女校事件
三 《湖南教育月刊》
四 求助名流
五 其他活动
六 接受及传播
七 小结
结 语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序
  张仲民的博士论文是研究晚清一批与卫生相关的书籍,在他进行医疗史研究的历程中,经常到中研院,与相关的研究同仁有许多交往。2015年8月我们初次见面时,张仲民告诉我,他即将出版一本新著,并希望我写一短序。如今,在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终于见到他的新著。
  我曾经提到过,过去学术界将较多的心力放在全国性的事件,或在全国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思想人物,比较忽略地方的材料与人物。还曾提起过我们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如何传播到地方,及其在不同地方呈现的具体样态如何,其实都还不太清楚。张仲民在本书中处理一位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人物——舒新城,正是对这个提法的回应。舒新城在五四前后还只是湖南的一位地方型知识分子,正是新文化运动给他提供了出头的机会,让像他一样的地方青年知识分子得以跃至全国性的舞台。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像舒新城一样的地方型知识分子的推动,新文化运动才得以成为全国性的运动。
  在这本书中,张仲民处理的另一项课题是“阅读的实践与接受”,这延续了他博士论文以来的探索,这本书中对普罗大众的阅读文化有更细致的展现。我们知道,过往针对学术思想、学科术语和新词汇的研究较为偏重在精英阶层,比较忽略受众的反应。然而,新名词或新概念的铸造虽往往出于精英之手,却是透过各色的大众媒介如报刊、小说、戏曲、教科书等,经由各种管道传播至普罗大众那里才发挥作用。张仲民在本书的第一章梳理了清末启蒙人士希冀从创作新小说、改良戏曲等方面来改造民众之阅读文化,期待下层社会的大众可以成为文明之人的盼望乃是空谈。普罗大众的阅读文化品味难以改造,清季启蒙人士借新小说和改良戏曲改造民众阅读文化的成效并不如预期所想。
  张仲民这本书余下的四章,分别处理的是“淫书”、“黑格尔”、“古腾堡”和“世界语”在近代中国历史情境下的接受史。这让我想起英国史家彼得·柏克(Peter Burke)在《何谓知识史?》(What is the History of Knowledge?)中谈到的,信息要转变成得以使用的知识得历经四个过程。首先是聚集信息,接下来是分析信息,最后则是传播和使用。这四个过程并非次序井然的递嬗过程,而是交互流动的。张仲民指出“淫书”被生产的过程中有两个面向,一方面是当时的知识分子禁止“淫辞小说”,另一方面却在制造新的“淫书”。差别只在于这些出自他们之手的“淫书”,是与保国强种、优生学和新式的性文化挂钩的,新“淫书”摇身一变成了社会指导的方针。对于作者跟译者来讲,创作、翻译这些书往往是出于谋利的考虑,未必像书籍广告中所宣称的那样冠冕堂皇。
  “黑格尔”和“古腾堡”两章则是着重于这两个文化符号远渡重洋地来到中国后激起的在地因应,以及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如何借之表述自己的政治主张与现实关怀。“古腾堡”一章还特意涉及“四大发明”在近代中国的知识起源,以及有关的历史记忆塑造问题。刘师培和世界语的个别研究,不可胜数,张仲民在“世界语的接受史”一章中以刘师培为中心,旁及章太炎、钱玄同等人的看法,细致地梳理出清末民初的世界语运动,乃是从一项民间的自发性运动,逐渐成为一项政府鼓吹的行动的情况。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作为一个史学工作者的现实关怀所在。
  张仲民的这本书,使用了许多不常见的报刊、小说、日记等史料,这显示出他搜集史料的细心与勤奋。由于这本书涉及的面向很多,我无法一一介绍其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张仲民特别侧重读者的反应,并且利用相应的史料进行社会史层面的解释,具体展现出其间的复杂和缠结。最近,我在《如果把概念想象成一个结构》一文中提到晚清以来的“复合性思维”:无论是晚清的新派或保守派人物在受到时代震荡、西方势力的覆压而无法自持时,总是会不断地重整、重塑、吸纳或排除各种力量,将中西、古今,甚至是互相矛盾的思想结合成一个“复合体”。这些不同程度或是不同性质的想法、理念甚至是行动,都被整合在一起。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丝毫不互相抵触;后世的研究者却因为“后见之明”的影响,而深觉矛盾。张仲民的这本书试着要回到时人那个有机的“复合体”中,我对他的努力抱持肯定的态度。
  王汎森
  2016年11月于南港
  致  谢
  从2005年开始写作本书第一章,到现在已经十一年过去了,为此书真可谓是“消得人憔悴”了,其间各种经历难以言表,只让我有“凄怆江潭”之感。十余年来花了最大的功夫在此书身上,屡易其稿之后,它却长成这个样子,实在让“黔驴技穷”的我感到惭愧与紧张。然而到了现在拖无可拖的时刻,只能让这本大体围绕读者和受众反应展开的由若干相近主题论文汇聚成的专书问世,同时借此机会表达自己的歉意,特别是谢意。
  在收集资料和撰写本书的过程中,有幸得到诸多学者、师长和朋友的指点与帮助,如果没有他们,本研究或许就不可能展开,所以在此向他们表达我诚挚的感谢。他们是复旦大学的姜义华、章清、邹振环、张荣华等教授,南京大学的孙江教授,日本成城大学的陈力卫教授,关西大学的沈国威教授,中研院的黄克武、游鑑明、潘光哲、林志宏等教授,四川大学的王东杰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的崔志海、马忠文、刘文楠教授,德国的阿梅龙(Iwo Amelung)教授,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系的李孝悌、林学忠教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周启荣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的冯筱才和瞿骏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的沈洁、潘玮琳、徐佳贵,台湾政治大学的罗皓星、林志晟兄,四川师大的张晓川,山西大学的赵中亚,复旦大学的博士生林秋云、周永生、李稳稳、许静波,东京大学的博士生杨力,湖州师院的鲁卫东教授,等等。
  导师之外,这里尤要感谢潘光哲老师,不但要谢谢他十一年以来在学术上对我的指点、帮助与提携,还要感谢他将我这样一个晚学后辈引荐给王汎森先生,使我能够顺利获得王先生愿意写序的允诺。在此也非常感谢王先生的厚爱,百忙之中愿意两次抽出时间接待我、指点我,并惠赐大作。
  同时,还要特别感谢黄海涛(香港城市大学)、陈建守(中研院近代史所)和金菊园(复旦大学古籍所)三位朋友,他们在我过去五六年的研究生涯中,经常扮演审查人的角色,所谓“诗文不经百诗勘定,未可轻易示人”,他们使我少犯了很多的错误,同时又让我增长了不少的见识。还要感谢上海社科联的周奇兄,他在某种意义上是我的学术“护法”,本书中的不少内容都曾在他所供职的《学术月刊》杂志上发表过,有时因为篇幅过长,甚至需要连载,他也给予支持。
  接下来,还要向我所在的学术机构复旦大学历史系及其中的各位同仁表达我的感谢。自2007年7月留系工作以来,不管是在学术研究方面,还是在生活与工作方面,本人都有幸生活在一个前后多位系领导为青年老师创造的较为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中,并有幸受到多位老师的关照与提携,如张广智、金光耀、黄洋、顾云深、高晞、刘金华、吴景平、熊月之、朱荫贵、戴鞍钢、王立诚、李宏图、巴兆祥、李剑鸣、乐敏、陈雁、郭英之、邓志峰等老师,还经常同一些稍长或同辈的如“欣哥”、“蔚哥”、“奇哥”、“清哥”、“宏哥”、“青姐姐”、孙云龙、章可、曹南屏、仇鹿鸣、戴海斌、司佳、马建标、皇甫秋实等聊天论学,更有热心、善良的王国珍、李春博、陈真伟三位老师以及几位美女老师如于翠艳、李莉、施晴、乔飞、范彦文,包括已经退休或离校的傅德华、吴磊、张丽青、汪丽红、赵芸芸等老师为我们善后。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工作,实在值得珍惜!
  再次,要向复旦大学历史系资料室、复旦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上海档案馆、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研院各图书馆尤其是郭廷以图书馆、香港大学图书馆、香港城市大学图书馆、哈佛燕京图书馆、台湾政治大学“中国近代思想史专业资料库”办公室等各个收藏机构致谢,这些地方丰富的馆藏及热情的服务为学者们的研究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像我这样的后进即从中深深获益,挖掘到不少有用的资料及研究信息。
  本书在成书过程中,获得过姜义华、乐敏老师领导的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的资助,书中部分内容也曾先后在不同的演讲中、会议或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这里也要表示感谢。
  本书得以出版,还要感谢复旦大学历史系的资助和支持,感谢时任历史系主管章清教授、金光耀教授,现任主管黄洋教授、刘金华老师,及先后两位教研室主任王立诚教授、高晞教授,谢谢他们的指导、鼓励和督促,终使得此书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在我长达三年的拖延中,出版社的徐思彦老师、宋荣欣主任都予以大度的包容和支持,如今终于要问世了,又让各位老师尤其是宋荣欣主任耗费假日审稿,对我反复多次的修正也不厌其烦,这使我感到非常抱歉和感谢,乞请大家可以原谅我的拖延与叨扰。
  最后,谨以此书献给我那已去世将近三年的母亲,每每念及母亲长年累月的辛苦操劳,却于寒冷中突然去世,就忍不住潸然泪下……
  自己的每本书,我想都应该附上这样一句“老生常谈”:本书的完成依赖了很多人的指点与帮助,唯书中存在的任何疏失,概由作者本人负责,与其他人无关。

种瓜得豆:清末民初的阅读文化与接受政治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种瓜得豆:清末民初的阅读文化与接受政治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种瓜得豆:清末民初的阅读文化与接受政治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种瓜得豆:清末民初的阅读文化与接受政治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价格合适,东西质量也不错值得拥有,还会再买的

评分

价格合适,东西质量也不错值得拥有,还会再买的

评分

满意

评分

书很好,公司在京东买了上百万的书,必须给我们一个超级VIP啊!

评分

很不错~~~~~~~~~~~~~

评分

给公司买的书,京东正版,发货快,包装严实。

评分

非常非常好,非常好。您果然给我的重要著作

评分

不错

评分

非常棒的书。美美啊。京东速度快。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种瓜得豆:清末民初的阅读文化与接受政治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