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谱全书:染仓室印存

中国印谱全书:染仓室印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师曾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美术出版社
ISBN:9787102062815
版次:1
商品编码:1122544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8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篆刻艺术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从中国象形文字发明并摹刻、书写于陶器之上时起,玺印篆刻艺术就开始萌芽。商代以后,通过金文的铸造和甲骨文字的刻写,中国古人进一步掌握了铸、刻、模制等多种方法,为玺印技术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战国以后,公私印信和节、符、铭等的铸造模制日渐风行,至两汉时期达到高峰,并形成一套完整的印章制度,开辟了中国篆刻艺术的全新时代。魏、晋以后,虽然篆刻艺术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衰落过程,却也为我们留下了大量艺术数据。尤其是这一时期的历代官印,为我们研究历代官职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内页插图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陈师曾籍贯为江西义宁(今江西省修水)。义宁陈氏一族源远流长,是唐昭宗御笔亲题的 “旌表义门陈氏”之后。陈师曾的先祖辗转迁徙至江西义宁定居是在清朝康熙、雍正年间。经过几代的苦心经营,作为客家居民的陈氏家族逐渐在义宁立足,并且繁衍成书香门第的地方名流,一族之中出现了近现代历史上多个成就非凡的人物,其中值得记载的有陈师曾的祖父陈宝箴、父亲陈三立、弟陈寅恪以及次子陈封怀等。陈宝箴(1831—1900年),族谱中名观善,陈师曾之祖父。清咸丰元年(1851年)乡试中举,步入仕途,后得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赏识,并在甲午战争中功勋卓著,受到光绪皇帝的赞许。光绪皇帝试行新政,陈宝箴受任湖南巡抚,创设南学会、时务学堂、湘报馆,设保卫局、矿务局、蚕桑局、官钱局、工商局、电报局、水利公司和轮船公司等,还建造了枪弹厂,开办武备学堂,一时各项新兴事业次第蔚起,湖南风气大开,海内外人士纷往观光。光绪24年(1898年)秋,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光绪,废新政,诛六君子,陈宝箴作为地方督抚中推行新政最力者被“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评分

评分

不错

评分

陈师曾籍贯为江西义宁(今江西省修水)。义宁陈氏一族源远流长,是唐昭宗御笔亲题的 “旌表义门陈氏”之后。陈师曾的先祖辗转迁徙至江西义宁定居是在清朝康熙、雍正年间。经过几代的苦心经营,作为客家居民的陈氏家族逐渐在义宁立足,并且繁衍成书香门第的地方名流,一族之中出现了近现代历史上多个成就非凡的人物,其中值得记载的有陈师曾的祖父陈宝箴、父亲陈三立、弟陈寅恪以及次子陈封怀等。陈宝箴(1831—1900年),族谱中名观善,陈师曾之祖父。清咸丰元年(1851年)乡试中举,步入仕途,后得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赏识,并在甲午战争中功勋卓著,受到光绪皇帝的赞许。光绪皇帝试行新政,陈宝箴受任湖南巡抚,创设南学会、时务学堂、湘报馆,设保卫局、矿务局、蚕桑局、官钱局、工商局、电报局、水利公司和轮船公司等,还建造了枪弹厂,开办武备学堂,一时各项新兴事业次第蔚起,湖南风气大开,海内外人士纷往观光。光绪24年(1898年)秋,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光绪,废新政,诛六君子,陈宝箴作为地方督抚中推行新政最力者被“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评分

真想说脏话,品相十分差,毁三观

评分

暮年多感,奈对花,对酒更闻鹃”。“

评分

教育智慧求妙点.从知识到能力,从情感到智慧,教育逐步进入它的最佳境界。教育智慧表现为对教育本

评分

内页插图篆刻艺术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从中国象形文字发明并摹刻、书写于陶器之上时起,玺印篆刻艺术就开始萌芽。商代以后,通过金文的铸造和甲骨文字的刻写,中国古人进一步掌握了铸、刻、模制等多种方法,为玺印技术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战国以后,公私印信和节、符、铭等的铸造模制日渐风行,至两汉时期达到顶峰,并形成一套完整的印章制度,开辟了中国篆刻艺术的全新时代。魏、晋以后,虽然篆刻艺术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衰落过程,却也为我们留下了大量艺术数据。尤其是这一时期的历代官印,为我们研究历代官职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评分

皇庆二年(1313),随王寿衍入京,居崇真万寿宫。由于素有诗名,京中士大夫和文人学士,如杨载、袁桷、虞集、范梈、黄潽、赵雍等,皆争相与之交游,因而虽隐迹黄冠道士之中,却列文士学人之名,被当世名士称为“诗文字画,皆为当朝道品第一”。仁宗闻其名,欲官之,张雨坚辞不仕,乃归句曲。往来于华阳、云石间,作黄蔑楼,储古图史甚富,日以著经作诗为业。延佑(1314—1320)初离京返杭之开元宫。至治元年(1321),开元宫毁于火,次年回茅山,主崇寿观及镇江崇禧观。惠宗至元二年(1336)辞主观事,日与友人故酒赋诗以自娱。或焚香终日,坐密室,不以世事接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