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作为一切自然学科的基础,物理学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并且最终影响着生命本身如何运作。本书由中国物理学会组织各领域专家共同翻译而成,内容包括:探索近代物理学前沿,从亚原子粒子到恒星构成的星系,揭示物理学如何对我们身边的事物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介绍各种新技术——从纳米工程、大脑研究到高速数据网络和各种人造材料。本书每章均由国际知名专家撰写,体裁生动、可读性强,吸引各学科的科学家和想对今天的物理世界了解更多的人。
本书主译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秦克诚教授,其主要著作《邮票上的物理学史》曾获2005年荣获“科学时报读书杯”科学文化?科学普及佳作“**创意奖”,以及大猷基金会2006年科普著作奖创作类金签奖。
内容简介
最近的科学进展使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有重大的改变,这对我们的生活方式有巨大影响。物理学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它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情况。
《21世纪新物理学》探讨了现代物理学的一些关键前沿问题,探索了我们的宇宙——从亚原子粒子到恒星构成的星系,从大脑研究到高速科研网络。
《21世纪新物理学》的19章内容都由国际知名专家写成,每章内容基本上完整自足,文体生动活泼,易于为读者接受。它将会吸引各学科的科学家和想对今天的物理世界了解更多的人。
作者简介
Gordon Fraser,在伦敦的帝国学院学习物理学并得到基本粒子理论方向的博士学位。在短暂的研究经历之后,他转而从事科学写作。25年来他在日内瓦的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CERN)工作。他是几本科普书籍的作者、共同作者和编者,并且作为访问学者在几所大学教过科学传播。
内页插图
目录
译校人员名单
引言:21世纪的新物理学
第一部分 物质和宇宙
第1章 宇宙学
1.1 引言
1.2 热大爆炸宇宙学
1.2.1 宇宙的膨胀
1.2.2 宇宙的均匀与各向同性
1.2.3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1.2.4 轻元素丰度
1.3 宇宙学的现代进展
1.3.1 暗物质
1.3.2 暗能量
1.3.3 暴胀
1.4 再电离后的宇宙
1.4.1 宇宙再电离历史
1.4.2 星系的形成和演化
1.4.3 活动星系核
1.4.4 射线暴
1.5 宇宙学的未来
1.5.1 探测暗物质
1.5.2 暗能量与基础物理学的联系
1.5.3 暴胀与基础物理学的联系
1.5.4 弦宇宙学
1.5.5 新的观测工具
1.6 总结
进一步阅读
作者简介
第2章 引力
2.1 引力的吸引作用
2.2 引力的一些奇特的性质
2.3 广义相对论和弯曲时空
2.4 弱引力和实验检验
2.5 引力辐射和脉冲双星
2.6 强引力、中子星和黑洞
2.7 引力和宇宙、暗物质和暗能量
2.8 引力和早期宇宙
2.9 引力和量子论、普朗克尺度
2.10 黑洞和量子理论
2.11 为一无所有费尽心机、宇宙学常数
2.12 量子引力理论
2.13 现在来讨论关于时空的一些完全不同的东西
进一步阅读
作者简介
第3章 新天文学
3.1 引言
3.2 观测天文学进展
3.3 宇宙演化的标准模型
3.4 恒星演化的标准理论
3.5 天体物理学的研究前沿
……
第二部分 量子物质
第三部分 运作中的量子
第四部分 计算物理学
第五部分 行动中的科学
精彩书摘
它们的能谱和组成提供了关于宇宙线源和其路径上的空间性质的有价值的天体物理信息。然而,尽管对宇宙线的深入细致的研究贯穿了整个20世纪,对它们的起源仍然不完全了解;对其能谱和化学组成也还不完全了解。大部分宇宙线的到达方向会被它们所经过的银河系的磁场和星系际磁场变成各向同性,不再指向它们的源。对于银河系内的源产生的宇宙线,只有那些能量高于eV的最高能的粒子,其到达方向才指向源的方向;而对于来自比较近的银河系外的源的宇宙线,则只有能量更高的粒子,其到达方向才能指向河外的源。极高能的宇宙线原子核和电子在电磁背景辐射中的平均自由程,远远小于到它们的设想的源,即类星体和活动星系核的距离。地面的大型广延大气簇射探测器阵列,通过探测大气簇射来探测宇宙线并测量它们的能量,其初步结果并没有对宇宙线是起源于银河系内还是河外给出明确的证据。这是由于其统计性极差和在极高能上能量难以校准所造成的。这些问题可能由新的巨型地面大气簇射探测器阵列如Auger计划,或空间望远镜如FUSE(它检测广延大气簇射产生的荧光和宇宙线粒子撞击地面产生的切连科夫辐射)来解决。
中微子是弱相互作用粒子,除非在非常高的能量下,其作用截面非常之小。这使它们有极强的穿透力。从光学厚度很厚的天体中辐射出的中微子辐射可以用来看天体的内部,而从天体表面发射的电磁辐射是无法让我们看到天体内部的。但是,中微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非常微弱,这使得它们的探测非常困难,特别是在由宇宙线在大气中的相互作用和地面的及探测器内部的放射性衰变造成的高背景噪声环境中。为了降低背景噪声,中微子望远镜通常放在很深的地下(超级神岗、SNO),高山下的隧道中(Baksan、Macro),水下(Baikal、Antares、Nestor)或冰下(Amanda)。在高能下,探测器周围的大量物质也用来将中微子转变为带电粒子,后者可以被望远镜用电磁波或声波探测到。至今,中微子望远镜已经成功地探测并测量了太阳中微子和来自邻近的处于大麦哲伦云中的超新星1987A的中微子。这些结果提供给我们极有价值的天体物理信息,宣告了中微子天文学的诞生(图3.3)。
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第一台探测来自天体物理源的引力波的引力天线建于20世纪60年代,但是灵敏度不够。设计和发展更加灵敏的干涉型引力波探测器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和20世纪80年代早期,最终导至大型LIGO和VIRGO计划和别的一些较小型的计划(GEO-600和TAMA),以及未来的空间干涉天线LISA计划。与此同时,低温共振探测器的设计与建造也在几个实验室中进行,到90年代中期,发展了超低温天线NAU-TILUS、AURIGA、ALLEGRO和NIOBE。尽管有多年的努力,引力波仍然难以捉摸。
……
前言/序言
21世纪新物理学 [The New Physic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21世纪新物理学 [The New Physic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评分
☆☆☆☆☆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
第一层次指的是对过去实际发生的事情的述说,第二层次则是指对这种述说背后起支配作用的观念进行反思和解释,后者有时也称或。我们可以分别称之为一阶科学史和二阶科学史。一阶的科学史和二阶的科学史是密切关联的。我们称之为“历范围、不同内容和不同到牛顿这段历史时期。这段时期,科学思想发生戏剧性的变革,为迎接新思想的到来所需要的细节上的改变,一环紧扣一环,每一环节都由一个伟大的人物来完成,整个科学的进展仿佛是早已安排好了的一幕戏剧的开演。这样的历史当然使思想史或观念史大有用武之地,可是这种情况在科学史上并不总是出现。到了18世纪,科学发展的线索就不那么分明了,科学史不再是在少数几个成熟学科中观念的变革史,而是许多新学科的诞生史。美国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家托马光学与静力学这五大学科属于古科学在科学革命时期的转变,更多地归因于人们以新的眼光去看旧现象,而较少得力于一系大地依赖实验,库恩称之为培根科学,因为培根曾在他的发展设计过兰图。库恩指出,数学传统的古典科学和实验传统的培根科学直到19世纪仍然是分离的、独立发展的,不能用一种发展模式来套全部的科学史。库恩的观点对我们认识思想史编史方法的局限性是有帮助的。
评分
☆☆☆☆☆
东西很不错,送货也很快
评分
☆☆☆☆☆
很好。。。。。。。。。。。。。。。。。。。。。。。。。。。。。。。。。。。。。。。。。。。。。。。。。。
评分
☆☆☆☆☆
这套书真的很不错,内容丰富,纸张也好,就是太贵了
评分
☆☆☆☆☆
很好的一本书,物理学爱好者必备??
评分
☆☆☆☆☆
满减巨惠,果断入手,感谢。
评分
☆☆☆☆☆
送货上门,态度也不错,不用逛书店,省心省力。小哥辛苦了
评分
☆☆☆☆☆
满减巨惠,果断入手,感谢。
21世纪新物理学 [The New Physic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